05《游戏力》(下)如何通过游戏,与孩子建立互动?

05《游戏力》(下)如何通过游戏,与孩子建立互动?

00:00
12:14

游戏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

 

你好,我是包妈, 很开心你来听我的读书课。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分享“游戏育儿”领域的立论性著作:《游戏力》。

 

上一期,我们介绍过了“游戏力”的基本概念,讲述了游戏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维系家庭亲子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期,我们接着来发掘游戏力的巨大能量。


提高自信水平、远离无力感

 

说到孩子的自信问题,现在每个家长都很重视,有些家长甚至很直白的对我说:我宁愿自己家的孩子盲目自信,也不想让他们没有自信。由此可见,为了让孩子自信,许多家长们已经快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起来?家长对此的观点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认为:想要孩子自信,就要不停的夸赞、鼓励他们,无论孩子做什么、表现得如何,都要尽量让他们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这种观点,可以称为“夸赞派”

另一类认为:孩子只要在一些方面能力出众,就会获得自信,所以这一类家长通常会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和兴趣小组,希望孩子能掌握各种特长、表现出类拔萃,这类家长,我们称之为:实力派。

 

对于建立自信的问题,这两派家长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读过《游戏力》这本书后,我认为两类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误区,那就是没有意识到“自信”的反面是什么。

 

说到这儿,许多家长联想到的词可能是自卑、胆怯、懦弱、羞怯等等,但这些其实只是缺乏自信的孩子们外在的表现,隐藏在这些表现之下、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是“无力感”。

 

所谓“无力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面对这种复杂、庞大的事情,一个人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不被他人需要,就很容易产生无力感。

 

孩子是单纯的、脆弱的,面对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他们非常容易产生无力感,尤其是在一些管教比较严格的环境中,孩子经常会觉得自己除了听从大人的安排,什么也决定不了,不论是被动的接受大人的夸赞、还是被逼着练出某一项特长,都不是自己决定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无关,被这种想法影响久了,孩子做所有事情的积极性都会打折,显得没有活力、缺乏自信。

 

其实,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通过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则和角色设定,为孩子建立起一个安全、温和、可控的世界,让孩子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行动力,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成为一切的主宰。这样一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产生结果、都能得到别人互动和反馈,才会获得对事物的“掌控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所理解、从而摆脱“无力感”,获得自信。

 

如何设计并进行这种游戏呢?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有意思:

 

假如你的孩子总是羡慕大人们可以“为所欲为”,觉得自己作为小孩只能委屈受气,那家长不妨放下所有身段、和孩子玩一玩“角色互换”的游戏

 

规则是这样的:

 

挑一段时间、或者选一间屋子,规定在这个范围内,将自己和孩子的身份对调,让孩子过一把“大人瘾”,感受一下大人们为所欲为的“快乐”。

 

通常在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兴奋的模仿平时大人们的样子: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电视、肆无忌惮的吃零食,不停的催“孩子”写作业、把孩子叫到跟前训斥一番,沉浸在“霸道”的状态中自得其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可以释放对父母积攒的那些小怨气、小不满,而且还能把平时用心观察的细节以夸张的形式表演出来,获得一种表演欲的满足,他们会非常开心。

 

到了游戏的下半局,孩子过足了大人瘾的,扮演孩子的家长就可以通过表现小孩的“任性”,让他们体验一下做父母的不易了。

 

家长可以模仿那些特别不听话的孩子,对“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无理要求”、一会儿要吃冰激凌、一会要喝热牛奶、写作业三心二意、躲进厕所偷偷玩手机、编造各种小谎话,给大人不停的制造麻烦,并且表现出十分黏人的样子,要求他们一直呆着身边。这种时候,孩子如果玩得投入,不但能够在“管教”不听话的孩子过程中获得自信,还会认真的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理解家庭成员的“责任感”。

 

简简单单的游戏规则、加上半个小时的欢乐时候,“大”与“小”,“强”与“弱”的互换,让大人看出孩子们平时的小心思,让孩子看到了“家长”这层身份背后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富有创意的亲子互动与联结,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尽管游戏只是一种短暂的“假设”,但是它在孩子内心深处激发出的自信能量,往往能够胜过真实生活中一次优秀的考试成绩和家长简单的夸赞。

 

最后一点:培养情绪康复力,治愈精神伤痛

 

过去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启迪智慧”,认为游戏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孩子的智商,但看过这本书后,我认为游戏对孩子更大的帮助,是在于培养他们的情商。

 

前面我们讲过,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语言”,是孩子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而作者特别指出,人们所有自发性的表达,最先输出的都是情绪,所以,经常进行游戏的孩子,他们顺畅表达情绪的机会就比较多,而且,他们也能学会通过游戏感受别人的情绪。

 

一些有经验的家长说,想要看看孩子这一天的情绪怎么样,不必开口问,和他们玩一会儿,就什么都明白了。如果是女孩,看看她今天把洋娃娃和玩具熊摆成什么样子、编排什么剧情,她的心情就能看出一二,如果是男孩,和他打两局羽毛球,注意他的击球力道,就能知道他今天是开心还是沮丧。

 

孩子们精力旺盛、内心敏感,所以很容易产生各种强烈的情绪,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挫折、困难的时候,如果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一些负面的东西就很容易积聚在心中,造成心理问题。

 

许多家长总是会对孩子说: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一定要说出来,告诉妈妈。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的。

 

首先: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怎么来的,让他们说,他们觉得无从说起。其次:孩子们即便真的知道自己因为什么事情苦恼、烦躁,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可能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语表达。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察觉到孩子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通过游戏去引导他们表达情绪,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唱歌跳舞,都能起到作用。

 

有些时候,我们只要带着孩子在体育馆里痛痛快快的打一场球,挥汗如雨的比赛爬山,孩子的不良情绪就排解出去了,甚至不需要在通过“谈心”多说什么,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内心敏感、情绪复杂,可能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游戏了。

 

比如,“潦草线条”,就是一种具有情绪疗愈作用的特殊游戏,它的规则很简单:家长和孩子,每人准备一支笔,分别在纸上随意画一根潦草的线条,然后交给对方,让对方根据线条的走势,自由发挥,画出一张完整的画作。

 

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表现出令大人难以置信的强大想象力,而且,通过观察孩子画出的内容,家长就能够对他们的情绪状态有所了解。

 

如果孩子们比较开心、愉悦,他们画出来的东西一般都非常简单、可爱,或者诙谐幽默,比如阳光、树木、动物或一些特别的生活场景,如果他们被焦虑、抑郁或愤怒的情绪影响,画出的东西可能会偏向于恐怖、抽象,比如,蝙蝠、蛇,或者一些莫名其妙的几何图形。

 

无论孩子画出来的是什么,家长不要品头论足,不要干扰孩子的情绪表达,因为这种时候,孩子可能正是在宣泄他们的情绪,如果家长想要把他们的情绪往正面、积极的方面引导,记住:不要用语言,而是应该用手中的画笔,在游戏中去和孩子交流、互动。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中的交流,才是更加坦诚直接的。

 

总结到底,还是那句话: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语言”。

 

讲到这里,这本《游戏力》,就和大家分享得差不多了。希望这本书中的理论,可以帮助各位家长更好理解游戏对孩子的意义,也希望里面作为例子出现的游戏,家长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们试一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读到最后,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著名的电影《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时期,一对犹太人父子被纳粹关进了集中营,父亲为了不让孩子感到痛苦、绝望,就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游戏,只要孩子能够勇敢的坚持下来,就能得到最后的奖品。

 

这个故事,可以说就是对“游戏力”这一概念的终极展现。面对那样残酷的现实,父亲仍然保有乐观的精神,用一颗童心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去用心体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课程下方留言,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97970036

    怎么这么久不更新呢?

  • sunshine_54b

    这本书对我们家孩子简直是福音,需要我和老公共同学习

  • 钮钴禄waiting

    谢谢包妈!一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