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01 | 有宗立宗的六经十一论中,为何它如此重要

解深密经01 | 有宗立宗的六经十一论中,为何它如此重要

00:00
15:23

136-解深密经01  有宗立宗的六经十一论中,为何它如此重要


一、知识点


1.空:


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 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 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盘,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盘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盘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着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2.印度佛教史:


佛教的启教者是 释迦牟尼(Sākyamuni),「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 佛陀(Buddha),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巴利文:Siddhattha,梵文:Siddhar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 Gotama(仙人子孙称为 Gautam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性,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1) 出生与家族


悉达多为古印度释迦族人,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毘罗卫城,父亲为净饭王,自称是仙人的后裔(Gautama 日种),为印度刹帝力(武士)阶级,母亲为摩耶夫人,在出生七日后母亲即过世,由姨母瞿昙弥 (后出家为大爱道,音译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妃子为妻,第一是善觉王之女,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是摩奴陀罗妃,第三是瞿多弥妃,当中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


(2) 大出离


29岁时的悉达多,面对在当时印度部族交相争战的环境下,释迦族受到强势部族逼迫的困境,思及人生不免于老、病、死的结局,深深感到生命的无奈与苦痛,进而寻觅出离之道。当儿子出生时,即取名为罗睺罗(意为障碍),意为障碍其离家寻觅出苦之道。不久之后,悉达多即于夜晚乘马离家,开始遍访各地名师的寻道生涯,此为悉达多一生的转折点。


(3) 觅道及苦行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与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沙门文化。婆罗门教为一神信仰,主张一切为梵神的生化,唯有神才能救赎,但救赎的对象只限于雅利安血统,并不包括印度本地土著,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奥义书思潮下的苦行沙门,并不相信吠陀、梵书中记载的神祗及升天信仰,而认为过去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世的好坏,这是一种「宿业决定」,并且主张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会依「宿业」而轮回转世。苦行沙门的修行重于流浪、独居,以苦行来「消除宿业」,远离男女、守持梵行,以守戒、冥想来进入禅定,并观想神我与宇宙(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 Āḷāra-kālām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 Uddaka-rām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修习禅定,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4) 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在苦行的修习中,已经历了六年,发现苦行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开始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 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确立了「四圣谛」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自称为 Buddha 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 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Ājñāta-kauṇḍinya)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 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著名的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大迦叶。


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五年,为了宣扬正觉、解脱的教法,走遍了恒河两岸,以憍萨罗国(Kosāla)、摩揭陀国(Magadha)和毗舍离国(Vaiśālī)为主要的宣法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法约25年。佛陀一生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杰出的弟子有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等。


(6) 入灭


佛陀80岁时,在毗舍离城患重病,当年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打算为一生行化过的地方,做最后的开示及寻礼。佛陀在路途中,食用了铜匠纯陀(Cunda)供养的「栴檀树菌茸」(Sukara-maddava)之后,似乎是因为食物不洁或中毒,忽然得了严重的血痢(可能是现代的赤痢 dysentery),腹泻剧痛几乎濒临于死,但 佛陀摄持于心,忍受无有怨言。此后,佛陀勉强走到拘尸那罗(Kusināra,末罗国之一邑)附近的树林,已无法再支撑,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下卧具,佛陀头部朝北躺下,向右侧偃卧,告知弟子们即将入涅盘。此时,阿难守候在 佛陀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当夜,传说年纪已有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Subhadda)请佛开示,当晚须跋陀罗即见法、证道,成为 佛陀的最后度化的弟子。


根据南传铜鍱部觉音论师著作之《善见律毗婆沙》『序品』的说法,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平旦(凌晨)时,在拘尸那罗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入灭。火化后的舍利(遗骨),由释迦族相近血缘的东方八个氏族带回建塔供养。据『长阿含游行经』的记载,这八个氏族各为末罗族的波婆国、跋离族的遮罗颇国、拘利族的罗摩伽国、婆罗门族的毘留提国、释种族的迦毘罗卫、离车族的毘舍离国、阿阇世王族的摩竭陀国、末罗族的拘尸那罗国。除了由八族兴建的舍利塔以外,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 Droṇa 婆罗门建于战主国的瓶塔(供奉分佛舍利的瓶),以及毕钵罗 Pipphalavana 聚落的末利 Moliya 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


(7) 结集法教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 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即已入灭。佛入灭当时,僧团的大长老摩诃迦叶(Mahā-kāśyapa)为了见 佛陀,正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途中闻佛已入灭,而赶往拘尸那罗,并代表僧团为佛举火荼毘。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支持下,召集了五百名阿罗汉,在王舍城的七叶窟安居三个月,并共同结集出 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又称为「第一次结集」。


3.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是指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已有定论。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wen四声)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我国。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在古印度诞生,35岁开悟后创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导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乐的真谛,以及离苦得乐的方法,给人类以和平、幸福和智慧。


汉哀帝时,佛教传到了气候风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国。佛教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至唐代达到鼎盛。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被商羯罗赶出了印度,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发展和创新。


汉传佛教体现了中期的大乘佛教的思想,而大乘佛教提倡“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体现了这种利益一切众生的菩萨道精神。它强调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是没有自信的,所以说它是空。


2、他认为所有的外在的对劲一方都是内饰的变现,外部的事物都是我内在的识。


3、生命就意味着能够解释佛法的深奥教义,能够解释佛法的甚深境界,或者讲他的功德的秘密,所以叫解生秘。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般若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从今天这一讲开始,咱们要开始讲读一部新的佛经,是哪一部佛经?解生觅景。也许相对于像心经、金刚经、檀经等等在这之前咱们讲读过的那些佛经而言,对于一些朋友来讲解生理经相对要陌生很多。那么为什么在佛教 13 经里边会选路解生秘经?我想先用最简短的方式来回答一下很多朋友也许会有的这么一个疑问,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主流,或者说中国佛教最重要的部分是大乘佛教,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十三经列进去的主要也是大乘佛教经典,而大乘佛教又怎么来区分?当然这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如果按照他的教义,他的思想,按照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区分,通常我们又把大乘佛教分为空中和有中波,人类经典就是空中的代表性经典。我们前面一起讲读过的金刚经、心经就是波人类经典,般若类经典的核心思想就是空。当然,佛教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不是没有,而是以缘起来说空。事物都是相互以彼此为条件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它是一种缘起学说,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空的。换句话说,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的产物,因此他们也都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就产生了,这就叫缘起。条件消灭了,它就消亡了,这就叫缘灭。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是没有自信的,所以说它是空。




我们前面讲过,金刚经是对外扫,下心经则是对内破职,不管他们的路径取向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说空的空中影响非常大,但是咱们别忘了大乘佛教还有一个有中,有中在否定这种外镜外法的客观性方面和空中其实没有什么分歧的。那么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于有中虽然也主张外境非有,也就是世界的外事万物并不是实有的,但是他认为内是非无,外面的这些东西它是没有实体的,但是我内在的意思并不是没有,并不是不存在的。非无所以有中的学说讲什么三戒为心,万法为事。他认为所有的外在的对劲一方都是内饰的变现,外部的事物都是我内在的事,也就是意识的事,知识的识。




vigina 是我内部的一种意识的变现。而在印度的佛教史上,有中实际上一直是比较盛行的。中国佛教史和印度佛教史就不一样了,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玄奘窥祭师徒所创立的法相为事中,只有这一个中派才全力弘扬有中的思想。换句话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中并不像在印度佛教史上那么盛行。然而,即便是在中国佛教史上,由衷并不像在印度那么盛行,但是由衷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佛教的教理教义学说方面,由衷是非常精微的。




那么有中立的根据是什么呢?有六经十一论,这个我在后面再为各位听众朋友做进一步的解释。而在这个六经十一论当中影响比较大就是解生命经,所以在佛教十三经里边选入了解生秘经。解生命经它的思想的主要的核心在哪里?它就是在论证一切外进外法和内在的事之间的关系。他主张所有的外在的对境和对法都是内施,内在的施工变现。生死轮回的主体是阿莱耶斯,它也是万物万法升起的种子。也正是在解生秘经当中提出了佛教史上非常著名的三信三无信这样的问题,并且讨论了虚妄分别相和真如实性之间的关系。因此解生理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的经典,是大臣有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为师中立中的依据。




解生觅精,它这个精灵是什么意思?解生理经的梵文,它的精明的梵文叫什么?叫 3D 尼尔姆加纳舒特拉,它的反问是这样,生命是什么意思?生命的意思很多,在佛教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解法,比如两悟,两种事物相连不断,像我们人的骨骼骨节这样啊,相连不断,这是一个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深奥秘密。我们在这里就采取解生理经的翻译者玄奘大师,他所采用的意义。在玄奘大师的解释当中,解生命就意味着能够解释佛法的深奥教义,能够解释佛法的甚深境界,或者讲他的功德的秘密,所以叫解生秘。当然我还是要提醒各位朋友注意,上帝尼尔姆杰娜输出了,从梵文精灵来看,它有好多解释,有种解释还相当的复杂,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这部经在佛教史上有多少译本?或者说它的版本情况是什么样的?根据古代的高升,也是跟解生命经关系非常密切的原则法师所讲。关于源测法师,我们后面还会提到他讲解生历经有两种版本,一种叫广本,有十万讼,一种叫略本 1500 讼。对佛经略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很多佛经都有广本和略本之说,那么解生历经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个一本在南朝的宋,也就宋旗良城的宋,他的元家年间,这个是公元 5 世纪的上半夜,中印度有个僧人叫裘纳巴陀螺,古纳巴德拉叫功德贤,古纳就是功德巴德拉,就是咸。他曾经在润州江宁县东安市翻出过解生命金的最后两笔。




润州,古代镇江那一带,今天江苏镇江那一带在古代称为润州。那么这一位中印度来的僧人裘纳巴陀螺把解生理经的最后良品翻译过来了,名为相续解脱经。两卷有过这么一个一本,还有一个一本是原位延昌三年,也就是公元 514 年,被印度的一位僧人叫菩提留资 body road,他在洛阳少林寺曾经完整的把这部经翻译出来,它采用的名字叫生命解脱金,一共是 5 卷 11 品。南朝的成天加二年,也就是公元 561 年,西印度的僧人真谛法师,这位法师跟前面两位法师一样,都非常重要的。在中国佛教史上,在建造时翻出了这部经的前两品,他用的经名叫佛说解结经解开的解结就是骨节的节一卷。而这部经最重要的版本就是由玄奘大师在唐朝的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 647 年的5月 18 号到7月 13 号之间,在洪福市翻译的。这个本子是完整的,一共 5 卷,它的精灵就叫解生秘经。




玄奘大师大概是口头翻译的,所以旁边有个记录者,当时叫笔受,毛笔的笔,接受的受,这个人的名字也留下来了,叫大秤光。同时我要为大家介绍玄奘大师不是西行印度求法,在印度停留了 18 年, 17 年、 18 年,这样的时间将近 20 年,他曾经三次听过当时印度声望最高的一位学者,当然也是一位佛教僧人,叫界贤,也就是玄奘的老师了。听他讲过于切斯蒂论,约戈加拉不密听他讲过这部经。而玄奘大师回国以后就把鱼切斯蒂论翻译出来了,一共有 100 卷。而在于且施蒂论的第 75- 78 卷当中,就包含了解生命经的最重要的七品,解生命经如果单行一共有 8 瓶,最早一瓶是续瓶,接下来的主题一共有 7 瓶,而这 7 瓶都出现在于切斯蒂论的卷 75- 78。在所有这些译本当中,玄奘法师的译本最具权威,最称完善。同时这部经现在还保留在藏文的大藏经单数额当中,也有这样一部经是藏文译本,我们现在后来依据的就都是玄奘大师的译本。好的,今天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到这里,感谢您的蜻蜓,滴滴。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


从今天这一讲开始,咱们要开始讲读一部新的佛经。是哪一部佛经呢?《解深密经》。也许相对于像《心经》《金刚经》《坛经》等等,在这之前咱们讲读过的那些佛经而言,对于一些朋友来讲,《解深密经》,相对要陌生很多。那么,为什么在佛教十三经里边会选入《解深密经》?我想先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一下,很多朋友也许会有的这么一个疑问。


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主流,或者说中国佛教最重要的部分是大乘佛教。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十三经列进去的,主要也是大乘佛教经典。而大乘佛教又怎么来区分呢?当然这有很多不同的分法,如果按照它的教义,它的思想,按照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区分,通常我们又把大乘佛教分为空宗和有宗。般若类经典,空宗的代表性经典,我们前面一起讲读过的《金刚经》《心经》,就是般若类经典,般若类经典的核心思想,就是空。


当然佛教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不是没有,而是以缘起来说空,事物都是相互以彼此为条件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它是一种缘起学说,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空。换句话说,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的产物。因此它们也都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就产生了,这就叫缘起。条件消灭了,它就消亡了,这就叫缘灭。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说它是空。我们前面讲过《金刚经》是对外少相,心经则是对内破执,不管它们的路径、取向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说空的。空宗影响非常大。


但是,咱们别忘了,大乘佛教还有一个有宗,有宗在否定这种境外法的客观性方面和空宗其实没有什么分歧。那么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在于,有宗虽然也主张外境非有,也就是世界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实有的,但是,它认为内是非无,外面的这些东西,它是没有实体的,但是我内在的意思没有,并不是不存在的非无。所以有宗的学说讲什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它认为所有的外在的对境、对法都是类似的变现。外部的事物都是我内在的识,也就是意识的,是知识的识,是我内部的一种意识的变现。


而在印度的佛教史上,有宗实际上一直是比较盛行的。中国佛教是和印度佛教是就不一样,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玄奘窥基师徒,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只有这一个宗派,才全力弘扬有宗的思想。换句话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宗并不像在印度佛教史上那么盛行。然而即便是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宗并不像在印度那么盛行,但是,有宗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佛教的教理教义学说方面,有宗是非常精微的。


那么有宗立宗的根据是什么呢? 有六经十一论,我在后面在为各位听众朋友做进一步的解释。而在六经十一论当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解深密经》。所以在佛教十三经里边选入了《解深密经》,《解深密经》它的思想的主要的核心在哪里?它就是在论证一切外境外法和内在得失之间的关系。它主张所有的外在的对境和对法都是内,是内在得失的变现,生死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它也是万物万法生起的种子。也正是在《解深密经》当中提出了佛教史上非常著名的三性、三无性这样的问题,并且讨论了虚妄分别相和真如实性之间的关系。


因此《解深密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的经典,是大乘有宗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唯识宗立宗的依据。《解深密经》。它这个经名是什么意思呢?《解深密经》的梵文,它的经名的梵文叫什么?叫Sam!dhinirmocana-sutra。它的梵文是这样,而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深密是什么意思?深密的意思很多,在佛教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解法,比如两物、两种事物相连不断,这是一层意思。比如像骨节这样,像我们人的骨骼、骨节这样相连不断,这是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深奥秘密。我们在这里就采取《解深密经》的翻译者,玄奘大师,他所采用的意义,在玄奘大师的解释当中,解深密,就意味着能够解释佛法的深奥秘密,能够解释佛法的甚深境界,或者讲它的功德、秘密,所以叫解深密。当然我还是要提醒各位朋友注意,Sam!dhinirmocana-sutra,从梵文经名来看,它有好多解释,有种解释还相当的复杂,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这部经在佛教史上有多少一本呢?或者说它的版本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根据古代的高僧,也是跟《解深密经》关系非常密切的圆测法师所讲,关于圆测法师,我们后面还会提到他讲《解深密经》有两种版本,一种叫广本,有十万颂,一种叫略本,一千五百颂。对佛经略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很多佛经都有广本和略本之说。那么《解深密经》,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个译本,在南朝的宋,也就宋齐梁陈的宋,它的元嘉年间。这个是公元5世纪的上半叶中,印度有个僧人,叫求那跋陀罗,功德贤,他曾经在润州江宁县东安寺翻出过《解深密经》的最后两品。润州,而咱们都知道,这是古代镇江,那今天江苏镇江那一带,在古代称为润州。那么这一位中印度来的僧人求那跋陀罗,把《解深密经》的最后两品翻译过来了,名为《相续解脱经》两卷。有过这么一个译本。


还有一个译本是元魏延昌三年,也就是公元514年,北印度的一位僧人叫菩提流支,,他在洛阳少林寺曾经完整的把这部经翻译出来,他采用的名字叫《深密解脱经》,一共是五卷十一品。南朝的陈天嘉二年,也就是公元561年,西印度的僧人真谛法师,这位法师跟前面两位法师一样都非常重要的,在中国佛教史上。翻出了这部经的前两品,他用的经名叫《佛说解节经》,解开的解,节就是骨节的节,一卷。


而这部经最重要的版本,由玄奘大师在唐朝的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47年的5月18号,到7月13号之间,在弘福寺翻译的本子,这个本子是完整的,一共五卷。它的经名就叫《解深密经》。玄奘大师大概是口头翻译,所以旁边有个记录者,当时叫笔受,毛笔的笔,接受的受,这个人的名字也留下来了,叫大乘光。


同时我要为大家介绍,玄奘大师不是西行印度求法嘛,在印度停留了18年,17年、18年这样的时间,将近20年。他曾经三次听过当时印度声望最高的一位学者,当然也是一位佛教僧人,叫戒贤,也就是玄奘的老师了,听他讲过《瑜伽师地论》,听他讲过这部经。而玄奘大师回国以后,就把《瑜伽师地论》翻译出来了,一共有一百卷,而在《瑜伽师地论》的第七十五到七十八卷当中,就包含了《解深密经》的最重要的七品。《解深密经》,如果单行,一共有八品,最早一品是序品,接下来的主题一共有七品,而这七品都出现在《瑜伽师地论》的卷七十五到七十八。在所有这些译本当中,玄奘法师的译本最具权威、最称完善。同时这部经现在还保留在藏文的大藏经丹珠尔当中也有这样一部经,是藏文译本。我们现在后来依据的都是玄奘大师的译本。


好的,今天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主播麦麦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 小舟觅渡何处

    《瑜伽师地论》好神秘啊,希望有机会能够听到钱教授的解读,感觉这部经在玄奘法师心中分量很足,“西天取经”的第一目的佛经

  • 泥巴妈妈0

    越来越理解钱文忠教授讲解的架构和用意。

  • 1528936hdkk

    感谢您的讲解!您辛苦了!

  • 断尘空

    此经听过后面怎么就没有了呢

  • 步亦步

    般若类经典的核心是空,缘起性空、念念不住。 有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最重要的经典就为《解深密经》。

  • 李员外080

    钱文忠老师讲的非常好👌🏻

  • 苹果冰化了

    感觉少了前一节呀

  • 胡椒袋

    那倒底哪个才是佛陀的观点?

    鱼之乐秋色 回复 @胡椒袋: 佛陀观点,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

  • 听友221644946

    感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