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基金经理自购为何如此重要,来自陈嘉禾。
在证券投资中,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好的投资者也很难覆盖市场上所有的投资机会。这时,无论是对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寻找优秀的基金来帮助自己管理一部分资产,都是不错的选项。
可是,如何找到好的基金呢?如果说在股票估值中,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是3个最重要的估值指标,那么在选择基金、尤其是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时,在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等主观指标之外,我最看重的客观数据指标,就是基金经理自购的金额。
那么,为什么基金经理自购、尤其是大额自购如此重要呢?
首先,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当面对一只基金时,谁会是最了解这只基金的人?
最了解一只基金的人,只能是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基金经理决定基金的具体投资运作,他一定是对这只基金最了解的人。
由此,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明白,为什么基金经理自购、尤其是大额自购,是特别重要的指标了。
作为最了解一只基金的人,如果基金经理非常有信心,大额认购了自己的基金,甚至像有一些基金经理在大额认购之后,承诺锁定三年、甚至五年,那么我们有很大理由相信,这只基金是可以信赖的:至少它的实际管理者这么认为。
反之,如果一只基金,连最了解它、决定了它每天运作的人,都不愿意买、或者只是象征性的买一点点,那么作为投资者,又如何能比基金经理做出更好的判断呢?
在公募基金中,每年的年报中有一个第9章《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可以给投资者不错的参考。在这一章信息披露中,基金需要披露一些关于基金持有人的信息,可以让我们对基金经理自购的情况一窥端倪。
但是,这一部分信息的披露格式,往往都有一些缺憾,让我们不一定能直接找到基金经理自购的准确信息。
比如,“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本开放式基金”这个信息,是按照区间形式披露的,如“大于100万份”,并不十分准确:101万份也是大于100万份,2000万份也是大于100万份。而“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的信息,则包括了同一家基金公司所有从业人员持有的信息,不是基金经理本人认购的信息。
不过,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基金经理本人购买了多少产品的准确信息。
比如,对于上市交易型的公募基金,披露规则要求其每年的年报、半年报,都要披露“上市基金前十名持有人”的细节。这时,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基金经理本人认购相对较多的上市交易型基金,我们就会发现,基金经理本人的名字和准确的持有份额,在前十名持有人中赫然在列。
再比如,对于一些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当基金经理自购时,往往会发布相关公告,以便让持有人坚定信心。当然,对于此类信息,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核实发布渠道是否为足够准确的信源、索要证明材料等方式,核准其真实有效性,另一方面则要关注基金经理自购的基金是否后来又退出了。
在使用“基金经理自购”这个信息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在此一并指出。
并非所有基金都需要考虑基金经理自购:一般来说,基金经理自购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但是,对于指数基金、尤其是行业类指数基金,则不一定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此外,对于一些诸如货币基金、保本型基金,基金经理自购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因为,此类基金往往更多是以工具、而非全资产配置的形式出现,基金经理更像是一套规则的执行者、而不是通盘资产的分配者。
在研究基金经理自购时,我们还会遇到另外两种类似的自购,这就是基金公司自购、以及该基金公司的所有从业人员自购。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也反映了基金在业内的受欢迎程度,但是并不如基金经理自购来的直接和有效。毕竟,基金经理才是基金投资的第一责任人。
尽管基金经理自购、尤其是大额自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基金经理毕竟不是神,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市场处于极度高估的状态时,那么即使是基金经理大额自购,投资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在有些情况下,基金经理或者基金销售机构在面对“为什么不自购”的疑问时,会以“要买房要还房贷所有没有钱”作为不自购的理由。在“丈母娘压力论”颇为流行的社会氛围下,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如果基金经理自己都觉得,把资产配置在房地产、而不是自己管理的基金上更有效,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买他的基金呢?而如果基金经理连自己的丈母娘都没法说服,又凭什么说服投资者呢?
有没有推荐的啊
暖心只一人 回复 @暖心只一人: 除了葛兰
基金经理的收入及财产远高于普通投资者,所以在你看来的”大额”自购,往往只是人家的零花钱。参考葛兰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