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05 | 心意识相品:心识隐藏在身体里吗

解深密经05 | 心意识相品:心识隐藏在身体里吗

00:00
15:49

140-解深密经05 心意识相品心识隐藏在身体里吗


一、知识点


1.广惠王:


广惠王是中国神话人物。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八庐州“广惠王庙”条:在合肥县西二十里。庙碑云:唐贞观问,有僧慧满结庵此山,诵经,有布衣造门,日:“我东海龙王之少子。”时苦旱,僧令其降雨。答日:“盗布天泽,罪当殛死。”须臾,膏泽大沛三日。龙死于山隅。僧乃携以葬,而民为立祠。其后水旱,祷之必验。


2.文殊大士:


文殊菩萨,佛教菩萨名,梵文Maňjuśrī的音译,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新译“曼殊室利”。文殊师利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论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论著称。



3.普贤大士:

普贤菩萨,佛教菩萨名,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译,也曾译为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宋徽宗它是一个道教信徒,他曾经规定说把佛应该称作金仙,黄金的金,神仙的仙。


2、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卢氏生意如今为玉,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闵世间诸天人、阿树罗等为令获得屹立安乐。


3、六趣也称为六道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道。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般若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解深秘经。在前面试讲当中,我先用了两讲为大家介绍了一下解深秘经这部经整个的一个情况,后面又用了两讲为您介绍了一下法相韦氏中的大致情况。从这一讲开始,咱们就选择其中的良品来一起做一个逐字逐句的讲读。解深秘经一共有八品,除了续品以外,其他的七品构成了这部经的主体。我进行了一下综合地考虑和选择,从它的重要性和篇幅两个角度来进行平衡。我想选择第三品和第四品来做一个逐字逐句的讲解,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第三品叫新意识相品。什么一个意思?心意是这三者是三个内容。新梵文叫记打,它的意思本来的意思是集起来记打,把它集合起来。e,梵文叫Minus,考虑思量的意思是反问叫维基尼Ana,是了,别的意思了,别就是能够判断选择这样的一个意思。从这一品的品名,心意是像品,这个品名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讲的是心。4、三者的体象主要是从一个很深的一个层面来揭示这三者体相的奥秘。为师中,为师中。为什么叫为师重,就是因为他倡导一切为师要为这个Vigina,而这一品就相当重要。这一品当中有非常有名的两个比喻,一个叫大爆水流域,一个叫善镜面域,用这两个比喻来说明阿托纳士和武士生转的情况。同时在这一瓶结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记字,我在前面为大家提到过的,阿托纳是圣生系一切种子如爆流,我与凡与不开眼孔比分别只为我。这些都是在这个解深力金的第三品新意四项屏立的,这一品很重要,当然我不是想其他的极品就不重要,而是因为咱们受到篇幅的限制,受到其他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一品开始是这样的,而是广汇菩萨。磨合沙白佛言,那个时候有一个菩萨叫广会菩萨,他就对佛说,广惠菩萨是一个名字,在这个里边这个菩萨就以广惠作为他的名字,他的智慧非常的广大。




摩赫萨梵文叫马斯特瓦,这个在佛经当中经常出现,一般咱们把它翻成大事,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贤大士,这个咱们都很熟悉,叫三大寺,对不对?那这个大事是怎么来的?宋徽宗,咱们知道宋代这个多才多艺的帝王,宋徽宗它是一个道教信徒,他曾经规定说把佛应该称作金仙,黄金的金,神仙的仙。你看有很多道教色彩,把菩萨称作大势,把僧,也就僧人称作德,是道德的德。所以这是宋徽宗试图用道教的这种名称来规范,或者说来规定佛教的一些称呼的一种努力了。但是这以后大势这个名称就开始流行起来,所以大势这个名称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宋徽宗往马哈萨特瓦这个词里边注入了道教的因素。




儿时广汇菩萨摩赫沙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与心意是秘密善巧菩萨者自何名为羽心亦是秘密善角菩萨,如来之何设施比为羽心亦是秘密上角菩萨。这广汇菩萨就对佛说,世尊您曾经说到过,与心意是秘密善巧菩萨就是有这样一个菩萨,他非常的通晓心意是三者的秘密。这个菩萨,那您是凭什么?为什么称之为菩萨?为与心意是秘密善巧菩萨的?如来,您是凭着什么来认定这位菩萨为于心意是秘密善巧菩萨的?这里有一个齐字,整齐的齐,那这个字在汉语当中有四个读音,咱们很多朋友知道齐自斋在这里到底读什么是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的,我选择把它读为字。所以从字面上如果要看是其合名为于心意是秘密善桥菩萨,如来,其和设施比为于心一米三桥菩萨,那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把它读为子。说适于以,而是世尊告广会菩萨磨合沙曰,好。那么广会菩萨,其实问题问完了世尊以后,世尊就对广会菩萨说道,善哉,善哉。




广汇,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卢氏生意如今为玉,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闵世间诸天人、阿树罗等为令获得屹立安乐,故发使问鲁英帝听。吾当为汝说,心意是秘密之意。如来讲,好啊好啊。广汇,你今天来问如来问我这样甚深的经历,问,这种很深奥的经历,你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利益安乐无量的众生,因为你哀鸣世间与这种天人,阿修罗等等,你是为了能够让所有这些世间以及驻天人,阿修罗等等这样的所有的众生,你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得到屹立安乐,所以你才会提问。




总之就是说你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所以你才来请教我。如来先肯定光普生录音替听,那你就好好仔细听好。武当谓辱说心意是秘密之意,我就来为你讲说心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它的秘密的奥义。那么佛陀怎么说?佛陀接着说,广汇当之于六去生死,比比有情多,比比有情重中,或在孪生,或在贪生,或在私生,或在化生。身份升起。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广汇佛,就对广汇菩萨说,你应该知道在这个六趣生死,这个生生死死中,六趣也称为六道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咱们都知道,说在这样的这种六道生死轮回当中,比有情,这种所有的友情就和所有的友情交汇,他们或者是孪生,或者是胎生,或者是湿生,潮湿的湿。




在前面好几部经当中咱们都提到这个概念,或在化生中他们就这样出现了,就生长起来了,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思成熟,辗转合合,增长广大。以二值守一者有色助根,及所一值守二者向民分别言说细论习气之手。佛陀这个话什么意思?咱们在里边的一些专业的这种术语,特别是玄奘大师采用的这些术语,我们就不为您展开解释了,我就把这个大意为您大致解释一下。佛陀奖在这个出生,在最初的这个出生的时候,是有一切种子心事先成熟,他这里提到了种子就一个种子的,然后先有了种子,然后辗转和合,就相互的作用转换,并且逐渐的增长广大。而这个种子心事是有两种直受的,一种是有色助根和助根所依的之首,一种是对名相的分别言说,细论习气之兽,而在有色阶当中有这两种之兽,在无色阶当中则没有这两种值守。




这个值守什么意思?就这个种子里本来就带着这两种,咱们怎么说?就这种带有这两种因素的,一种是有色助根和助根所依,一种是对各种名相的这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种子里本来就有这个的。佛陀讲究先有种子,一切种子心事,然后才会有这个众生。佛陀接着又讲有色戒中惧二之手,无色戒宗不惧二主。就他这个佛陀仙告诉明白了。




广汇下面很重要,此事一名阿托纳士,何以故有此事?余生随着执持故。一名阿莱耶斯,何一故由此事与生涉受长影同安危一股,一名为新。何一故有此事,色生、香、味畜等阶级之掌故。这里边就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阿托纳斯,一个叫阿莱耶斯。阿托纳斯梵文叫阿达娜维吉娜。达娜本身的意思是给予施舍,阿达娜就是曲,所以阿托纳是有的地方也翻成曲式。取是直取的意思,直取此生的意思。射大成论里讲持受一切有色,也讲一切自体取所依,就这种意。这个是阿托纳斯,就是取释有取的这种是直取,要去拥有它,要去直取它的一种意思。




阿莱意思,反问叫阿莱雅薇吉娜,阿莱雅的意思什么?藏,隐藏的藏,躲藏的藏,也翻成藏,能藏、集藏或者收藏,它的意思什么呢?阿莱耶斯里边就隐含着一切法的善恶宗旨。佛陀就对广惠菩萨说,这个事也叫阿托纳什。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诗对身体有一种追逐。直持执就是执着的执,持就是保持的持,有一种曲的这么一种臆想,所以叫阿托纳士。同时这个心事也叫阿莱耶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心思能够对身体色受,能够隐藏在深藏在这个身体里边,同时这个心思也称为心,咱们心脏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心事是色、生、香、味、畜等境界积极滋长而形成的。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萃取。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解深密经》。


在前面四讲当中,我先用了两讲,为大家介绍了一下《解深密经》这部经整个的一个情况,后面又用了两讲,为您介绍了一下,法相唯识宗的大致情况。


从这一讲开始,咱们就选择其中的两品来一起做一个逐字逐句的讲读。《解深密经》一共有八品,除了序品以外,其他的七品构成了这部经的主体,我进行了一下综合的考虑和选择,从它的重要性和篇幅两个角度来进行平衡。


我想选择第三品和第四品来做一个逐字逐句的讲解,可能是比较合适的。第三品叫心意识相品。这是什么一个意思呢?心意识这三者,三个内容,心,梵文叫Citta它的意思,本来的意思是积集,集起,把它结合起来。意,梵文叫manas,是思量的意思,考虑、思量的意思。识,梵文叫vijnana,是了别的意思?了别,能够判断、选择这样的一个意思。从这一品的品名,心意识相品这个品名,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讲的是心意识三者的体相,主要是从一个很深的层面来揭示这三者体相的奥秘。


唯识宗,唯识宗,为什么叫唯识宗?因为它倡导一切唯识,而这一品就相当重要。这一品当中有非常有名的两个比喻,一个叫大瀑水流喻,一个叫善净镜面喻。用这两个比喻,来说明阿陀那识和五识身转的情况。同时在这一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偈子,我在前面为大家提到过的:“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些都是在《解深密经》的第三品,心意识相品的,这一品很重要。当然我不是讲其它的几品就不重要,而是因为咱们受到篇幅的限制,受到其他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综合的考量。


这一品开始是这样的:“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那个时候,有一个菩萨叫广慧菩萨,他就对佛说,广慧菩萨是一个名字,在这个里边,菩萨就以广慧作为他的名字,他的智慧非常的广大,对吧?摩诃萨,梵文叫(梵音),在佛经当中经常出现,一般咱把它翻成大士。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贤大士,咱们都很熟悉,叫三大士,对不对?这个大士,是怎么来的呢?


很多朋友了解,很多朋友也许不知道,宋徽宗,咱们知道宋代多才多艺的帝王宋徽宗,他是一个道教信徒,他曾经规定说把佛应该称作金仙,黄金的金,金仙。你看有很多道教色彩,把菩萨称作大士,把僧也就是僧人,称作德士,道德的德。所以,这是宋徽宗试图用道教的这种名称来规范,或者说来规定佛教的一些称呼的一种努力了。但是,这以后大士这个名称就开始流行起来。所以大士这个名称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宋徽宗往(梵音)这个词里边注入了道教的因素。


“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


这广慧菩萨就对佛说,说世尊,您曾经说到过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有这样一个菩萨,他非常的通晓心意识秘密善巧的菩萨,您是凭什么,为什么称之为菩萨为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的?如来,您是凭着什么来认定,这位菩萨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的呢?这里有一个字,有一个“齐”字,整齐的齐。这个字在汉语当中有四个读音,咱们很多朋友知道,齐,在这里到底读什么?是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的,我选择把它读为zi,所以从字面上如果要看是“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把它读为zi。


“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好,那么广慧菩萨其实问问题问完了世尊以后,世尊就对广慧菩萨说到:“善哉善哉!广慧!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


如来讲,好,广慧你今天来问如来,问我这样甚深的经义,问这种很深奥的经义,你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利益安乐无量的众生,因为你哀愍世间与这种天人、阿修罗等等,你是为了能够让所有这些世间以及诸天人、阿修罗等等这样的所有的众生,你能够你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得到义利安乐,所以你才会提问。总之就是说,你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所以你才来请教我如来。


先肯定广慧。汝应谛听,那你就好好仔细听。好,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我就来为你讲说心意识秘密之义。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它的秘密的奥义。那么佛陀怎么说呢?佛陀接着说:“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


身分生起,”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广慧,佛就对广慧菩萨说,说你应该知道在六趣生死,生生死死中六趣,也称为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咱们都知道。说在这样的这种六道生死轮回当中,彼有情,这种所有的有情,就和所有的有情交会,他们或者是卵生,或者是胎生,或者是湿生,潮湿的湿,在前面好几部经当中,咱们都提到这个概念,或在化生中,他们就这样出现了,就生长起来了。


“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佛陀这个话什么意思?咱们这里边的一些专业的这种术语,特别是玄奘大师采用的这些术语,我们就不为您展开解释了,我就把大一为您大致解释一下。佛陀讲,在出生,在最初的出生的时候,是有一切种子心识先成熟,它这里提到的种子,就一个种子的,然后先有了种子,然后辗转和就相互的作用转换,并且逐渐的增长广大。


而这个种子心识是有两种执受的,一种是有色诸跟和诸根所依的执受;一种是对名相的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而在有色界当中,有着两种执受,在无色界当中,则没有这两种执受。这个执受什么意思?就是这个种子里本来就带着这两种,咱们怎么说呢?就这种带有这两种因素的,一种是有色诸跟和诸根所依,一种是对各种名相的这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种子里本来就有这个的。


佛陀讲,就先有种子,一切种子心识,然后才会有众生。佛陀接着又讲:“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他佛陀先告诉明白了,广慧,下面很重要。


“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这里边就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阿陀那识,一个叫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梵文叫adana,本身的意思是给予、施舍,阿陀那就是取,所以阿陀那识,有的地方也翻成取识,取是执取的意思,执取此身的意思。《摄大乘论》里讲,持受一切有色,也讲一切自体取所依。就这种这个识,阿陀那识就是取识,有取的这种识,执取,要去拥有他,要去执取它的一种意思来。


阿赖耶识梵文叫alaya,阿赖耶的意思什么?藏,隐藏的藏,躲藏的藏。也翻成藏,或者收藏。它的意思什么呢?阿赖耶识里边就隐含着一切法的善恶种子。那么佛陀就对广慧菩萨说,这个识,也叫阿陀那识,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个识,对身体有一种追逐,执持。执就是执着的执,持,就是保持的持,有一种取的这么一种意向,所以叫阿陀那识。同时这个心识,也叫阿赖耶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心识能够对身体摄受,能够隐藏在、深藏在身体里边。同时心识也称为心,就是咱们心脏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心识是色、声、香、味、触等等境界,积集滋长而形成的!


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ichard_QKun

    感谢钱老师,继续坚持学习✊

    Richard_QKun 回复 @Richard_QKun: 中华书局出版的《佛教十三经》,和这个课程正好同步

  • 杨瑞希_gy

    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前五识中任何一识的生起,都要以阿陀那识为根本依止,第六意识为分别依,同时还要有“根”和“色”为缘,在一定时间内,如果“眼识”的这些条件具备了,眼识就会生起。其他五识都是如此,五识条件都具备,则五识同时生起。

  • 1395286jjmm

    感恩您的讲解。

  • 杨瑞希_gy

    经中佛说:“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所依受。二者,相名分别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此中是说,“一切种子心识”是一切生命的所依,依持于“一切种子心识”,一方面现起根身器界以及相、名、分别、言说、习气。

  • 听友221644946

    感谢您的讲解!

  • 听友245724826

    解深密经真的挺深奥的,感谢钱老师讲解。

  • 不断前行中

    刚听到十三经时就很兴奋,跟家中姊妹介绍,我发现了巨大的宝藏,不分享给你们显得不仁义,我把十三经当成宝藏,是我的真实想法,感谢钱老师,感谢喜马拉雅🙏🙏

  • 1730815sqfu

    老师开头就打过招呼了,这部经比较抽象。反复听几遍吧

  • 丹增旺姆88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

  • 胡椒袋

    种子?不就是染色体基因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