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66 佛学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佛学课】66 佛学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00:00
10:47

今日金句 




今日文稿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六十六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分享的是:佛学什么时候传到中国?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开分开三个点来讨论,第一个点是佛学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第二个点,最早的译成汉语的佛经有哪一些?第三个点是中国人在早期是如何接受佛学的?


先看第一个点,具体时间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中国。中国的道家,有一本《老子化胡经》,说佛学是中国的东西,是我们道家的祖师老子到印度教化胡人而产生的,释迦牟尼佛成了老子的徒弟。


当然,这些说法都经不起推敲,很不靠谱。佛学到底在一个什么时间点传到中国?一般有五种说法:第一种说是战国燕昭王时传入;第二种说是秦始皇时传入;第三种说是汉武帝时传入;第四种是说东汉汉哀帝时传入;第五种是说东汉汉明帝时传入。


其中秦始皇时代传入中国的说法,出自朱士行《经录》称:“秦始皇时,西域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赍佛经来咸阳,始皇投之于狱。”从大的历史背景看,秦始皇(公元前243-210年)大约和阿育王(公元前304-232)同一时期,而佛教开始向世界传播是阿育王时代,但没有其他记载表示他们之间具有往来,所以这个说法可信度不是特别高。


不过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认为印度僧侣在秦朝时期有可能已经到达塔里木盆地,这种说法在西方人于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里也认为,在秦朝时候,印度的僧侣可能到达塔克夏西拉盆地。在《西域考古日记》里他还记录了一些木牍上有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一段佛经。


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将塔克夏西拉纳入自己的版图,由于阿育王笃信佛教,所以塔克夏西拉便逐渐成为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这里,古城名字也改成了希腊文“塔克西拉”,而随之而来的古希腊文化,与当地的波斯、印度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型文化——犍陀罗艺术,又被人们称为希腊式佛教艺术,鼎盛一时,在佛教雕塑艺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影响深远。


塔克西拉博物馆珍藏有出土的大量碑文、佛像、陶器、钱币、器皿等文物,展示了塔克西拉古城不同时期的艺术杰作和生活风貌,是巴基斯坦最精美的博物馆之一。所以在秦汉之际西域地区几乎很有可能有了佛教的传播。


目前学术界和佛教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有两种,一是东汉明帝时候,永平7年(公元64年)佛教传入,二是东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这个年代,据《魏略·西戎传》记载,这一年博士弟子景庐根据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的口述,记录了一本《浮屠经》。学术届往往把这件事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


但流行最广的说法,还是汉明帝的“感梦求法”。传说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有一个头顶放光的金人从西方飞来。第二天他把这个梦讲给大臣们听,有一位博士说:“您梦到的是西方的神,名字叫佛。”汉明帝很高兴,于是派遣使者到印度求取佛法。


三年之后,使者用白马载着佛经,还带着几位外国僧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竺法兰和迦叶摩腾。回到首都洛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专门为僧人修建了一座住处,称为白马寺,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


2.

再看第二个点,早期的佛经翻译。所谓的佛学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把佛经翻译成汉语,让中国人可以读到。最早翻译成汉语的佛经叫《四十二章经》,是竺法兰和迦叶摩腾等人在白马寺里翻译的了。


东汉时候还有两个翻译家非常有名,应该说,是早期佛经翻译的代表。一个是安世高,一个是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安世高是安息国的僧人,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48年到洛阳,一直到公元172年,翻译了几十部佛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和《阴持入经》,介绍的是坐禅数息的修行方法。支谶翻译了1427卷佛经,其中著名的有《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等。


佛经传入中国的年代,大约在印度佛教大乘盛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按照太虚大师的说法,从佛陀初传法轮到回教入侵而衰败,大约1600年左右,第一个五百年,以小乘佛教为主,第二个五百年以大乘为主,第三个五百年以密宗为主。传入中国的时候正好在第二个五百年,多多少少决定了中国佛教主要走的是大乘的路。


最后,我们看第三个点,中国人如何接受佛学?中国人总体上把佛教依附于道教,和神仙方术混在一起,佛也被中国人当作神仙来崇拜。慢慢地用老庄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去附会、解释佛经,更多的是老庄的思想。所以,佛学从进入中国开始,就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中国本土的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儒家的理念,和佛学是有冲突的,中国人最早对于佛教的抵触,包括后来的王阳明,对于佛教的批评,也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如何调和佛学和中国本土思想,尤其是和儒家的矛盾,是早期佛学提倡者的重要课题。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牟子的广东人,写了一本《理惑论》,站在佛学的立场上,引证老子、孔子等人的学说,来为佛学辩护,试图证明儒佛道是一致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儒释道一致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历史的实际看,中国虽然也有排斥佛教的事件,但总的来说,从一开始就被广泛接受,尤其是上层精英,是最早的接受者。这可能和佛教弥补了中国本土思想里的一个不足有关,什么不足呢?就是我们中国本土缺乏形而上的思辨传统,也缺乏超验的宗教传统。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中国最早的出家人是谁?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根源gy

    佛经翻译成汉语,这好难啊。他们是不是会汉语和印度语言

  • 有趣的鱼儿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