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96 佛学和心理学

【佛学课】96 佛学和心理学

00:00
10:12

今日金句 



今日文稿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九十六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佛学和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19世纪末才发展起来,1879年德国科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开始。心理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到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发展出儿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19世纪才出现,但人类的心理现象,却是一直存在。古代的宗教、哲学里,留下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意义上的思想资源。而佛学,可能是人类古代思想传统里对于心理研究最为深刻的。梁漱溟先生把佛教称为“心理主义”。梁启超先生有一个演讲,题目叫《佛教心理学浅测》,比较早地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待佛教。


梁启超认为,所谓佛法的法,就是心理学。佛教里的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等,讲的都是人类的心理。梁启超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些概念,在他看来,佛教对于人类心理的分析是极其科学的:“若就心理构造机能那方面说,佛教所研究自然比不上西洋人;若论内省的观察之深刻,论理上施设之精密,恐怕现代心理学大家还要让几步。”


这是佛学和心理学有关联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佛学,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前面我们讲的心理学家荣格,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代心理学可以说赋予了佛学新的意义。


另一个层面呢,现代心理学确实也从佛学里得到很多启发,像荣格的原型概念,就是从佛学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再比如,像对于“自我意识”的认知,很多心理学家从佛学里获得营养,深化了心理学对于“自我”的研究。


自我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是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佛学里对于这个课题的探究有独特的路径,主要体现在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末那识把阿赖耶识的一切执为自我实体,错将它认作是“我”并时刻追随其后。为什么会这样?


末那识本身带有“我执”(自我)的意识,即生来就具有我执的特性,我执又分为: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心理过程中有一定次序:首先是对宇宙真相或佛法缺乏理智的了解而生无明(我痴),其次以为自己的见解必然是正确的(我见),根据这种自以为是的见解而踞傲(我慢),由此也就耽溺于自我欣赏(我爱)。


这四种烦恼环环相续、层层深入,最深一层的“我爱”,就是与末那识相应的自私心理。因此普通人和觉悟者的差异就在于末那识,我们普通人总是处于我执状态,因而有种种的妄想,因妄想又生各种造作。所以末那识对于我们普通的自我身份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末那识使得我们在视觉、听觉、味觉等各种行为中,都会不知不觉以自我为中心,是我在看,我在听。


2.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在修心法门里对于八识的分析,就会发现,相对于西方心理学将自我定义为对自己的意识与觉知,佛教对自我的分析可能更为细致,更为深入本质。


西方心理学接受佛学这方面的营养,出现了超个人心理学这样的流派,在自我意识的探究方面,很明显受到佛学里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影响,提出了“宇宙意识”这种新的心理学概念,这个宇宙意识其实就是阿赖耶识概念在心理学中的运用。


归纳起来,佛学对于自我意识的思考,最深刻之处体现在无我这样一个概念。无我不是没有我,而是自我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幻像,自我是真我和假我的统一。这个理念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启发很大。


另外,在心理治疗方面,在欧美流行了很多年“正念疗法”,直接借用了佛教里正念的理论。正念是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八正道之一,也是禅修的基本方法。在1980年前后,西方生物学家和禅修者卡巴金等人,通过借鉴韩国禅宗和南传佛教内观禅的这种方法,根据西方文化资源整合,发展出著名的正念减压课程。之后一些心理学家将正念练习整合抑郁治疗而发展出正念认知疗法,同时也有美国心理学家杰克·康菲尔德创建的磐石禅修中心,杰克·安格尔等在禅山禅修中心做的各种禅修教学等等,都是现代心理学对佛学修行方法的借鉴。


正念在当代的发展和成就为心理学界、医学界等相关学科所关注,据ISI的统计,以“正念”为关键词或出现在摘要中的搜索,相对支持“正念”运用有效性的科研成果在2000年后突然呈现几何数的增长,而这些科研效果也推动了正念在社会各界的普及。


这是佛学和心理学相互关系的一个大概情况。当然,关于佛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注意到三点:第一,西方心理学对于佛学的吸收,是比较笼统的,他们对于佛学里各种流派的区分不太容易察觉;第二,心理学和佛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心理学是二元论,而佛学是一元论;第三,心理学是偏于研究和应用的,应用方面是偏于治疗的,但佛学是偏于修行的,在应用方面是偏于治愈的。最后,心理学总的来说属于科学范畴,而佛学属于宗教范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东西,有各自的功能和逻辑。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大家分享:佛学和科学。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金修篁

    2019年开始听费勇老师的修心课,助眠,解惑,很喜欢老师的声音,给人信赖感,谢谢老师陪伴我度过焦虑的2019。祝福老师新年快乐😁

    费勇修心课 回复 @金修篁: 祝您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平安喜乐

  • 听友200669411

    费勇老师博学多才!喜欢老师的答疑解惑,能得到启迪和帮助!感恩老师!祝老师新年健康快乐!给我们带来很多解说

    费勇修心课 回复 @听友200669411: 祝您新的一年平安喜乐~

  • Meilin美琳

    正在学习陈冰的佛学心理学

  • 云纤纤1

    每天都要学几篇费勇老师的音频课,特别能安抚心灵,同时拓宽见识,提升认知!而且训练自己养成每日坚持做一件事的习惯和意志力!谢谢费老师!

  • nt钱钱

    我执就是对宇宙缺少了解,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自以为是,自我欣赏。 因为我执,产生种种妄想,各种造作,就会产生痛苦,心就病了。 看到宇宙的正相,用“无我”的正念疗法去治疗心理疾病。

  • 听友209547475

    我是一次偶然试听费勇老师的音频课,就深深的爱上每天都要听,同时让我从困境中醒悟,但还是需要时间淡化。感恩费勇老师合掌

  • 根源gy

    佛学是深刻的心理学,有空要好好看看坛经

  • 听友266700373

    很有收获,随喜!

  • 1592715aevx

    喜乐

  • 改改_vk

    大爱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