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91 佛学与存在主义

【佛学课】91 佛学与存在主义

00:00
07:58

今日金句 



今日文稿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九十一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佛学与存在主义。


佛教向欧洲的传播,影响了欧洲的哲学。比较早的,是哲学家黑格尔,他在《逻辑学》里把佛教哲学给予了和希腊哲学同样重要的历史地位,这在西方是第一次。但真正对于哲学家的思想发生影响,一般认为叔本华是西方最早一个受佛教影响的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佛教是最高的宗教,解决痛苦的最好办法是涅槃寂静。


叔本华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就他的哲学思想稍稍展开。叔本华认为“这个世界中,惟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而幸福不过是痛苦暂时的缺乏,不过是欲望与无聊较为迅速的交替。”叔本华的这个核心观点,形成了一套被称为悲观主义的哲学,这套悲观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就像罗素讲的:“叔本华在哲学家当中有许多与众不同。几乎所有其他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乐观主义者,而他却是悲观主义者。”


叔本华的悲观,源于他的“生命意志说”。在他的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叔本华提出了一个对于西方人来说很有意思,甚至有一点叛逆的看法。什么看法呢?就是:我们的世界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虚假的。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即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着的阳光一样,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


西方传统的思路要么是认为世界不依赖于主观而存在,要么认为世界完全依赖于主观而存在。但叔本华的思路完全跳出了唯物还是唯心的框架,指出了另一条道路。


叔本华的第一个论断是:世界是的我的表象。意思是世界其实由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而存在,“二者存则共存,亡则共亡,双方互为界限,客体的起处便是主体的止处。”


叔本华第二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即生命意志,一种盲目冲动的力量,一种不断欲求的力量。一个欲求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求,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意志的本质就说痛苦。讲到这里,如果你对于佛教有一定的了解,一定会说:叔本华的思路怎么和佛陀的思路如此相似?


叔本华的悲观,确实受到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思想的影响。据说,叔本华的书房里,放着一尊佛像,以及康德的塑像。后来的哲学史家,也常常认为叔本华是第一个将东方思想融入欧洲现代思想的哲学家。


2.

佛陀关于存在本质为“苦”的真理,在叔本华这位欧洲哲学家那里获得奇妙的回响。人生是苦,但人不能屈服于苦,而要寻找解脱的办法。在如何解脱这一点上,叔本华的思想与佛陀有了不同的旨趣和方向。


佛陀指出最终解脱的道路是:空。围绕如何达到空而建构了一个既思辨又实证的宏伟体系。而叔本华只不过一个优秀的哲学家,更趋近现实人生的考虑。叔本华的解脱,不过是人生的智慧,而佛陀的解脱,不仅仅是智慧,更是般若,出离生死的智慧。


到了二十世纪,西方和东方,有一种反向的发展。东方人学习西方的科学和理性,而西方人学习东方的直觉和感性。西方哲学有所谓的向内转,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都表现出向内转的特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存在主义有佛教思想的影子。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特等等,存在主义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在这段话里,他有一个意思是非常明显的: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这个观点和西方传统的观点不太一样,反而接近佛陀的“人自己创造了自己”这样一个观念。另外,也有人认为存在主义里关于自由选择的理念,和佛教的业力说相通。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容格与藏传佛教。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鸣鸣叫

    支持费老师,我爱费老师,讲的课太好了,收益多多

  • 知之静以修身

    哈哈,越来越有意思了!费教授的文案一流

  • 知之静以修身

    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把我彻底逗乐了

  • 苾苾清芬

    万道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