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篇05:攻其所必救

虚实篇05:攻其所必救

00:00
16:4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上一集,我们谈了一个调动敌人的重要方法,趋利避害,这一集,我们还要谈一个调动敌人的的重要方法。


经常下中国象棋的朋友都知道有一招叫将军抽车,这不仅是中国象棋中很厉害的一招,也是东方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出其所必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其所必救


孙子说: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也。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敌人休息时使之疲劳,在敌人粮食充足时使之饥饿,在敌人驻扎安稳时使之移动,关键是要触及到他不得不为我所动的地方。


细心的朋友会听出来,我对最后一句“出其所必趋”的解释,与传统的解释不同。大多数传统的解释是:“因为出击的是敌人必然往救的地方”,我的解释是:“关键是要触及到他不得不为我所动的地方”。对此,我有必要做一点说明。


先说一下曹操对孙子这段话的注解,曹操注: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这个注解,会使我们的理解更进一步,因为“攻其所必救”更加好理解一些,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也是“攻其所必救”,引用的战例也多围绕着“攻其所必救”,大多数版本也是按照此意解释的。这种解释没有错。


但从更广义的战略含义上理解,只是说到“攻其所必救”也还是不够,我觉得这里面还有更多更深的意思,这些意思我想用一个更为抽象的话来概括,这就是“使敌不得不为我所动”。


孙子上面的说的“出其所必趋”,曹操说的“攻其所必救”,都反映的是“使敌不得不为我所动”的意思。如果与孙子下面的话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使敌不得不为我所动”,是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掌握主动权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使敌不得不为我所动”,是孙子兵法的一个传神之处,应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我们深入进行的战略思考重点。理解孙子的“出其所必趋”这句话,必须与孙子前面和后面的关于“利害”论述联系起来。


调动敌人,要使敌之“利”变为“害”,使“佚敌”变为“劳敌”,“饱敌”变为“饥敌”,“安敌”变为“动敌”,从而使整个战场态势变得对我有利而对敌不利。


如何做到这一点,当然还是围绕着“利”与“害”两个字做文章。但是,当敌人处于“利”的时候,自然不会向“害”的方向走,也就是不会由“佚”向“劳”、由“饱”向“饥”、由“安”向“动”的方向走。


这要求将帅们把“利”与“害”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起来考虑,摸准敌人的所思和所求,触动那些维系敌的或“利”或“害”的最关键、最敏感的地方,迫使敌不得不为我所动。这就是孙子说的“出其所必趋也”。


例如,毛泽东在指挥“四渡赤水”战役时,派兵佯攻蒋介石所在的贵阳,迫使敌不得不调动滇军增援,为我跳出敌重围创造了一个缺口。


还有,我军在平津战役时,围住了傅作义的嫡系部队35军,但围而不歼,使傅作义集团想动而不能动,保证了我战区的战略决战行动的协调一致。


这两个例子的成功之处,都是触及到了对方关键、敏感部位,要么使敌不得不动,要么使敌不得不止。


下面,我想请你思考一下:激烈竞争中,有哪些地方能够使对方不得为我所动?


答案:有上面的例子已经谈到的,要找到对方关键、敏感部位。还有,就是要害,就是关系全局的重心,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要点,是一刀可以致命的地方,就像我们的身体的大脑和心脏。


从本篇所说的利害的角度看,这个使敌不得不动的地方,就是对方无论从还是从的角度都不得不关注、都不能轻易放弃的地方。


这是个什么地方?中国古代有一个战例,能够非常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


我国战国时期,魏国很强大,派出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赵国情况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怎么救?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按照通常的做法,派兵直接去赵国,在赵国的境内与魏军交战,解救赵国;另一种意见,是齐国的军师孙膑提出来的,他主张不去赵国与魏军交战,而是派兵去魏国,直接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齐王采纳了孙膑的意见,齐国出兵攻打魏国。


魏国的都城受到威胁,关系到魏王的生命安危,这可是天大的事情,所有的事情与其相比,都是小事,在赵国作战的魏军也必须回来救驾。于是,在赵国的魏军被调动了,赵国的危险自然也随之解除了。


可是,指挥这次作战的齐军统帅孙膑没有放过魏军,他派兵在魏军回师道路上一个名叫桂陵的地方设伏,以逸待劳,将魏军打得大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从此,一向称霸的魏国元气大伤,开始走下坡路。这一战,成为中国战国时期战略形势转变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战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典故“围魏救赵”。这个典故让我想起下象棋的一招:将军抽车。这也让我想起我军常用的战术:围点打援。


我在负责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工作的时候,与北京大学国际MBA一起开发了许多孙子兵法现地教学项目,如山东的孟良崮现地教学、贵州的四渡赤水的现地教学。在北大孙子兵法现地体验战略教学中,我要求参训的学员结合自己的现实写出心得体会,这是一份必须完成的作业。


有一些学员的作业,谈到了孙子兵法的“出其所必趋”的战略思想,他们认为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广泛的借鉴价值。


有一位同学的作业很有说服力,他谈到了他运用孙子“出其所必趋”的战略思想获胜的一个实例。我将他的实例作为我上课使用的一个案例,好,下面我们通过这个实例,看看他在现实中是如何运用孙子的“出其所必趋”战略思想的。


这位同学在他的作业笔记中这样写道:“记得在一个项目中,我们向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家用采暖设备。设备安装一年后,开发商的余款仍没按照协议结清。诉诸法律是最简单的办法,可是法庭诉讼,律师费用,执行的困难,无一不是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见了官司以后,两家从此伤了和气,断了供应商的后续销售。”


怎么办?这笔钱怎么结算?真是两难的选择,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最后,这位同学用了孙子兵法的“出其所必趋”的方法圆满解决了。


他是怎么运用的?请你先想一想,如何是你,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运用孙子所说的“出其所必趋”来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看这位同学是如何解决的。他在作业笔记中这样写:“由于该设备是装到每家每户的,售后服务又是我们负责,设备所需零配件都是非通用件。于是我们决定通过物业管理公司向开发商施加压力。表明由于开发商款项的拖欠,我们无力储备售后服务所必需的零部件,在下一个采暖季节到来时,我们不得不停止相关的售后服务工作,并让每一户知道事情的原委,求得用户的谅解,同时申明,原则上没有售后服务保障的设备不建议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独立核算。用户的采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自然就影响了物业管理费用的收取。于是如我们判断,物业公司开始向开发商施加压力。开发商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旦用户在媒体上组织起来,公司声誉受到影响,后续项目的销售就会受阻,与物业公司的交易也难以为继。左右权衡,最终支付了应付款项。”


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些战略对手是相当厉害的,你很难调动他,向他示利,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连看都不看;向他示害,人家根本就不怕;向他示形,人家也能看得很清楚,根本就不上当。这时候怎么办?你要想一想孙子所说的“出其所必趋”,要从整体上更大的范围寻找那些使他不得不动的“点”,只要你触动了这些“点”,他就是再厉害,也要动,因为这些“点”是他的最要命的地方,会迫使他不得不动,就像下棋一样,将到了他的老“将”,他的“车”必须动。


要想找到对手不得不为我所动的那些点,需要运用我们前面谈到的孙子“全争”思想,需要东方战略的“整体理性”,要善于从更大的整体和系统之中去发现对手的“命门”所在,就像上面的谈到的例子,解决赵国危险的“命门”不是在赵国,而是在魏国;调动“车”的“命门”不在“车”的本身,而在“将”的身上。


我还想到了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杀鸡儆猴”,控制猴的“命门”,有时候不在猴的身上,而在鸡的身上。这就是孙子兵法的“全争”,这就是东方战略的整体性思维。在东方战略家看来,世界万物是一个整体,所有的事物都有着联系,战略高手总是善于从更大的范围,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寻找控制和调动对手的“致人点”。


在下一集,孙子还是展开说如何调动敌人,掌握战略主动权,只不过孙子是从具体结合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来谈的,其中孙子谈到一个重要的并且神秘的用兵道理,孙子还用了“微乎微乎”、“神乎神乎”来形容。这个神秘的用兵道理是什么?我们下一集再谈。


本集结束,送给你的一句话是:知利害之用,使对手不得不为我所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雷鸣_bd

    如果用降低售后服务的方式逼迫客户付款,商业中很常用,但是这种合作也基本到头了

    1864546kkhq 回复 @雷鸣_bd: 不这么做,就得打官司,你有更好的想法吗?

  • 听友328608424

    观点精辟,独特。受益匪浅。丨

  • 上官旖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执着的比特

    很好的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