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篇04:趋利避害

虚实篇04:趋利避害

00:00
17:08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你好,我是洪兵。

上一集,我们讲的是掌握主动权,掌握主动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调动敌人。在这一集,我们就重点谈谈这个问题,谈一谈孙子告诉我们的一个如何调动敌人的重要的方法。


如何调动敌人?如何让敌人围着你转,孙子告诉我们两个字。无论是一个人,或是人类的各种群体,甚至大到世界所有的生命体,都会受到这两个字的左右。是哪两个字?


孙子说: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孙子告诉我们两个字,就是。我们先看看孙子这段话的传统解释: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达到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


这种解释,总的看起来没有错,但还是感觉差一点点。我在这里稍做改动,我改动为:能让敌人自己过来,是让他觉得有利可图;能让敌人不过去,是让他觉得有害要避。


改动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句成语理解孙子这段话的中心思想了。这句成语是:趋利避害。


孙子在这段话中具体展开论述如何调动敌人的问题。在战场上,敌人是不可能听你指挥的,那么,如何去调动他?孙子告诉我们两个字:一个是“利”,一个是“害”。用“利”,可以使敌人不请自来;用“害”,可以使敌人避而远之。这两个字,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体现于战争,也体现于其他各个领域。试想一下,在竞争过程中,人们争来争去,动来动去,在很大程度上,无非就是为了这两个字。这就是趋利避害


如果结合本篇的主题虚实来说,孙子这段话给我们的提示是:虚实取决于利害,虚实围绕着利害转,战场上力量的虚实分布,是由利害决定的。


好,我们先着重理解一下这个“利”字。

理解“利”,首先要了解“利”是怎样产生的,这说起来并不复杂。人类来到这个地球之后,要吃,要穿,要住,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于是出现了“利”的问题。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利”这个生存的基础,脱离“利”而单纯追求仁义道德,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所要关注的不是要不要“利”,而是如何在正确的动机下去追求“利”。


“利”的第一层意思是“利益”。“利益”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要对其内涵做出明确的解释,并赋予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定义,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理论工作。对此,我专门做过系统研究,出版过《国家利益论》一书。


我国古人认为“利”是与“害”相对而言的,并从两者的对立关系中阐释“利益”的涵义。如一部名为《正字通·刀部》古书是这样解释的:“利,害之反”。我国古代也有人从主观需求与客观获取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来认识“利益”的涵义。如《墨子·经上》书中谈到:“利,所得而喜也”。这种理解,扣住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能够让我们抓住最为本质问题由里至外地探讨战略指导的规律。


“利”的第二层意思需要从“得”与“失”上来理解。“利”,就是有得无失,或者说得大于失。古代兵书《兵经》说:“兵之动也,必度益国家,济苍生,重威能。苟得不偿失即非善利者矣”。


“利”的第三层意思是指所处的外在条件“有利”,能够有利于自己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例如,孙子在后面所说的:“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这段话所说的“利”,都是指这层意思。


说明了的意思也清楚了,所有与相反的东西,都是。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利”能够调动对方?这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谈:


第一个层面:从利益力量的关系上谈。韩非子说过: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前面的是利益的,后面的是力量的


力量是决定对抗胜败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但力量是死的,它作用于哪个方向,作用的量有多大,都要由力量的操纵者来决定。


那么,又是什么来决定力量的操纵者呢?这就是“利益”。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利益”与“力量”的相互关系,即“力量”为“利益”所趋使。所以说,“利益”是决定力量施向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二个层面: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上谈。为什么利益决定力量的操纵者?因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这种本性不仅在单个人中得到体现,也在战略集团中得到反映。


人类集团实际是由单个人组成的,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趋利避害,反映在战略对抗中,成为孙子后面所说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战略原理。任何战略集团的行动都遵循这一原理。所以,“利”可以诱敌,“利”可以动敌,“利”可以趋敌。


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战略决策者通常都是智者,都会明白“以利动之”的道理,并且对自己的“利”或者不利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样的话,怎么会被你所说的“利”而趋使呢?


这要从战略决策者对“利”的认识偏差说起。“利”,有“近利”,有“远利”;有“此利”,有“彼利”,也就是有这一领域的利益,还有其他领域的利益。战略决策者在确定力量使用时所依据的“利”,是一种综合的“利”。


战略决策者在综合各种“利”时,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异。有的人把“近利”看得重一些,而忽视了“远利”;有的人把“此利”强调得多一些,而疏远了“彼利”。


高明的战略家正是利用这一点调动和趋使敌人。他们利用对方“趋利”的心理,以“近利”让对方让出“远利”,以“此利”让对方让出“彼利”。他会使对方“以利而动”,但动的方向是按照自己意愿设定的。这就需要战略家们,通过说服的方法,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对“利”的认识,有时候也需要战略家们出让一些“小利”,以换取以后的“大利”。在我国战国时期,张仪就是以“六百里土地”之利劝楚与齐绝交,破坏了对方抗秦联盟,扭转了不利的战略态势。


“以利动敌,需要明白一个 示利的道理(这个,是表示的)。我们想以利动敌,如果不掌握一些示利的方法和技巧,有可能达不到效果,甚至会达到一种相反的效果。


示利调动对方时,要主动地示利,而不要被动地示利;要在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时示利,而不要在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示利。如果在被动时示利或者在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示利,不仅没有调动力,反而容易被对方所制。


我们可以想象,当自己是一个弱者时,向对方晓以利害的说服力显然不如强者,同时,对方还会认为你有所求而拼命向你要价,这样做的结果,对方不会为你所动,更不会按你的意愿所动,甚至会反过来造成你自己更大的被动。


通常情况下,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示利,效果最好,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的效果更好。


中国战略家强调“以利动之,并且让对方自觉自愿地动,心甘情愿地动。这里面充满东方文化的智慧,有着更深一层的哲学涵义。大家或许还记得,我在开始讲孙子兵法《计篇》时,谈到了两只鸽子飞进教室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美国学生名叫福斯特,他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中国文化以利动之的深层的哲学涵义。


我把当时刊载这个故事的报纸的原文读一下:聪明的福斯特领悟到了“东西方哲学的差异”。他说,“作为一个美国人,我觉得我们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它的正面意义,但有时这样的方式制造出的问题要多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政府所谓的主动进攻以消灭恐怖主义的思维,使得中东的混乱局势进一步加剧。


这就是对孙子所说的“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的哲学理解。东方战略强调顺其自然地解决问题,依照事物的规律和本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硬性地去解决问题。


说了半天趋利,如何理解避害?如何理解孙子所说的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这句话?毛泽东有一个战例,很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我军打胜了,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淮海战役我军形势并不乐观,国民党军集中了八十万人,我军只有六十万。这时候,毛泽东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蒋介石要调平津战场的傅作义的四十万人南下支援淮海战场。毛泽东就想控制傅作义的四十万人,不能让他们南下。想来想去,想到一个害之的办法。


毛泽东先命令华东野战军进攻张家口,调动了傅作义的王牌军三十五军,然后命令我军将该军围在了新保安地区,暂不歼灭。这样,傅作义就走不掉了,他不走,这个王牌军还可能有救,他要走了,这个王牌军就死定了。这就是我军著名的新保安战役,这就是毛泽东围而不歼的妙用。


除了趋利避害,还有调动敌人的方法吗?有,在下一集,我们要讲孙子所说的另一个调动敌人的方法。


本集结束,送给你的一句话是;晓利害之理,识万物之性,行进退之道,知动止之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幽小白_pr

    我是第一个评论

    大虫下 回复 @幽小白_pr: 你这么厉害

  • 静悟人间

    张仪是用六百里地骗楚于齐绝交,后来说送的是自己的六里地

  • 月亮晒黑

    虚拟主播蕾儿娜拿出了自己的大量利益,开公司。 不但把其他的竞争对手揽到自己的怀下,之后又获利良多,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