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利乐有情无尽时

121.利乐有情无尽时

00:00
16:26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在我们的上一讲,分享了十地境界,说明真正要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成就无住处涅槃,其实是要经过灵性层面的无相光明行,提升净化深部意识。


《楞伽经》中特别提到,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是在第六意识中可以去除,而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则需要进入到意生身的层面去净化。在《成唯识论》里也说,我、法二执分为俱生执着和分别执着两种,分别执着是后天教育和熏染所成,是相对容易去除的,“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但是俱生法执唯有到“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胜法空观”,显然与前文所说一切法法空是不一样的,一切法空之“法”应该是就世俗谛而言,“胜”当指“胜义”,即第一义谛,超越言思,绝诸表示的无相之境相,所以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言的显态世界的一切法,而是超越六识,进入到隐态世界之后的相的空观。也就是,佛果菩提的证得,是要首先冲破六识层面的相的执着,证得毕竟空,在此基础上进而证胜义有,不执两端,在灵性层面进一步破除细妄执、微细妄执、极微细妄执,在七地超越灵性层面的微妙的无相之执,跃进第八地无功用行,晋达圣密有的灵性圣境。总之,无住处涅槃,是经历隐态世界灵性层面净化以后的圣果。


我们已经说过这种灵性修行的复杂性,我想,他的复杂性到底如何?那就是:我们显态的世界里有多复杂,隐态的世界就也有多复杂,正负能量的较量也是很激烈的。显态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试着自我保护,那么在隐态的世界里呢?


有人问,“钱能不能够帮助我解脱生死?”明确地回答:“不能”;也有人说,“用钱能解脱的都是小事!”这话说对了,钱只能解决小事,真正能够解决生死大事的,只有灵性功德,“功德是何?所谓魔及异道不能沮乱”,灵性功德就是真正的清净。所以首先,要深植善本。这样,才能做到在灵性的层面,也能够调伏于佛陀的“神变加持”,也就是一般所言的“佛所护念”,因为我们上一讲已经介绍了,到了地上修行,就要“出过一切心地”,超越了一些心意识的功用行,“现觉诸法本初不生”,真正是“言语尽竟、心行亦寂”,此时,如果离开了如来的威神之力,即使是十地菩萨,尚不能得其要领,何况是生死轮回中的凡夫呢?(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则虽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余生死中人?)而这种在灵性层面调伏、瑜伽的现量实证,就自身而言,也是源于这个修行者的灵性功德。所以,就行者个人的努力而言,是要努力积累灵性功德,依他力而言,就是诸佛护念,得到诸佛护念的行者,“如来摄受令悟真实护念也,又令转化无量众生。”稍有差疵,都会得到灵性层面诸天诸佛慈悲的提点,只有这样,这个修行人的身口意,才可能真正被纳入宇宙规律的滚滚洪流。


所以,对导师的尊重和调伏,这是在佛教的戒规中,都非常强调的。有的人可能会说,这只是密宗的规定吧?错了,我们以前就说过,舍利弗的论中就已经提到过一个修行人很基本的,要懂得依师。


佛教认为行者是籍由导师而最终得以开启自身的佛性,虽然各乘次教法的导师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像《楞伽经》这样涉及到意生身灵性修持的经典里说的善知识,很明确要求要有所实证,《楞伽经》注中特别点明了这善知识是“众所知识”,所谓众所知识,也就是不仅掌握显态世界的知识,也掌握了隐态世界的知识。因为灵性修行涉及到我们的六识不能探知的隐态世界,可以说,于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这一生数十年,在无限的时空面前犹如尘埃一般微不足道,纵然浩首群经,在深部意识久积的垢秽面前,仍然会显得力量孱弱,而此刻,真正能够帮助行者在深部灵性境界中提起正念,战胜无明颠倒而将自己相关的深部意识按照宇宙规律重新“排序”的,就是自己过去世积累的灵性功德——“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对佛法的调伏种子得以激发现起作用,或者,就是来自灵性大导师或灵性大导师“介绍”给行者的诸天诸佛灵性层面的直接指导和引领加持,而激发自身宿世的智慧,也同样需要灵性层面的“善护念”“善付嘱”。


因此,真正的灵性大导师,他一定是一位真正的瑜伽师,不仅能够用种种可闻可见的道理引导众生闻思修,从而了悟“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逐渐放下对世间诸相的执着,更在于灵性层面的引导,帮助行者实现对俱生我法二执的彻底净化。


所以对一位灵性大导师,是不可以简单地以六识的相的角度加以度测、认识和尊重,而要从灵性的高度加以尊重、瑜伽和调伏。


这个跟个人崇拜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特别是到了当代社会,一些自认为坚持个性的人,都会觉得一讲调伏,就是失去自我,就是个人崇拜,其实这是两回事。就像我们过马路,你是按照红绿灯的指示去做好?按照警察叔叔的指导去做好?还是一意孤行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好呢?我想答案是显然的。


可以放心,佛法讲无我,并不是说“你”就没有了。我们以前讲过异熟识体、无垢识体等的关系,这些名相变化,是在演绎一个日渐清净的心路历程。刹那刹那相续的你,在通过一系列的灵性修行净化而成无垢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大乘的修行,是以大悲心、菩提心为前导的,他的这种愿力,就令这个无垢识始终相续,所以说:“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圣者,无论是在此期生命得证菩提,或是涅槃后继续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遵循灵性导师的教诲,在灵性时空获得灵性提升,得证菩提,总之,这时的虹化--转世圣者,一切为众生而生,他的一切属于众生,他已经不再有自我的执着,能生诸业的异熟识体升华为唯具圣业的无垢识体,不再有法执,而把一切投入到了宇宙规律之中,一切唯依度他本愿而动,调伏于宇宙规律的安排,在随缘起伏的相续中,一根红线,就是他永恒不变的菩提大愿。此时,他是无我的,既安住于涅槃,又安住于悲愿行,这就是无住处涅槃。


像我们去看《维摩诘经》,可以说就是非常典型的无住处涅槃的体现,整部佛经,到处都是无住处涅槃的证明。


我们还是再回到以前曾经说过的《维摩诘经》里和舍利弗尊者讨论宴坐的故事。


其中维摩诘介绍了什么叫作真正的宴坐: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这里的“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都是典型的不舍生死而无烦恼,虽证涅槃而无所住的无住处涅槃的境界。


整本《维摩诘经》我们仔细去分析,就是讲无住处涅槃,所以说“入污泥而不染”。


而且,《成唯识论》里讲到无住处涅槃的菩萨摩诃萨,是要生生世世来度众生的。维摩诘可以说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玄奘译本的《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中,就说到:


“虽实无起灭  而故思受生


 悉现诸佛土  如日光普照”


这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意转世再去应该去的国土度众生,就如同经中佛祖所揭示的,维摩诘正是从阿丝律耶国“没”,而来“生”此娑婆世界。正是在这个佛祖的娑婆国土,如日而出,“欲以明照为之除冥”。所以,讲到“究竟涅槃”,其实就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佛法是讲放下的,因此有人说佛教徒都是消极的,因为他们什么都放下。但是是不是佛法就是这样一放到底,再也不要提起来了呢?不是的,放下只是一个最先的阶段,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性,接下来我们还要妙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放下和提起来就和无住处涅槃的生死和涅槃一样,是一组非常有意思的关系,提示我们放下执着,但是,又要用一种新的姿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甚至对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责任。佛教徒更是要“度一切苦厄”,众生不止,菩提圣愿永无止息,如观音大士倒驾慈航,曼殊师利佛作为七佛之师的古佛,还要再来人间……这也是《心经》所讲的菩提萨埵的真空不二之圣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仙女的许愿池听暖意

    我想问一下,心经是不是缩短版的金刚经啊,还有念了心经能得财富吗

    师红长老 回复 @仙女的许愿池听暖意: 金刚经和心经都属于般若部,但还是各有偏重的。 如果有灵性功德,那是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到底怎么求法,你可以听听我们课程中讲的了凡四训。但是心经讲空性,你为了这个目的去念心经,可能有点……

  • 听友245002144

    非常感恩导师!初听导师《心经》,导师娓娓道来,烦燥内心趋于平静。在喜马拉雅上我一方面要多学习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另一方面要跟着一位灵性导师,努力积累灵性功德,做一位掌握隐态和显态的众所知识

    听友245002144 回复 @听友245002144: 感恩金刚师红导师!第一遍听导师《心经》是粗听,现在对照文本认真听第二遍。在喜马拉雅上我已经收听的能有完整的文本只有导师的《一听就懂的心经》,感恩导师的辛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无住处涅槃”原来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超越生死的而不离烦恼而“度一切苦厄”是为“无住处涅槃。”谢谢师红长老讲解。🌹🌹🌹

    此生已尽_不受后有___ 回复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 意境映相

    在我们的上一讲,分享了十地境界,说明真正要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成就无住处涅槃,其实是要经过灵性层面的无相光明行,提升净化深部意识。

  • 友听有知

    这一讲听后感觉前行的道路瞬间清晰,明鉴,尤其是最后讲放下和提起,放下执着,又以新的姿态承担起所担负的责任🙏🙏🙏

  • 课程助理之一

    的确好多人都误以为佛教讲放下是什么都不要了,变得很消极。听了师红长老的课,知道不是这样的,佛教徒还有整个宇宙的历史使命

  • 大祥天下

    学习

  • 大祥天下

    学习

  • 课程助理之一

    要跟着一位灵性导师,努力积累灵性功德,做一位掌握隐态和显态的众所知识

  • 奕海寸心

    我如时昤听长老心经,潜心体味,何其清凉,意识形态确时取决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