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今天,我们就开始讲解《心经》的又一句经文:“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我们前面在讲“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的时候,已经说到:其实我们的恐怖,是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甚至是有错误,所以我们的整个思维都被局限在第六识,甚至这个第六识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充满了“误会”。所以我们就说,这是颠倒梦想。
所谓颠倒,这个还不是一个比喻性的翻译,确实是佛法中的一个概念,也可以简略地称作“倒”,意思就是违背了宇宙真理、违背了宇宙规律。比如说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这就是颠倒。关于这个颠倒妄见也是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比如像二顛倒是比较概括的,一个是众生颠倒,一个是世界颠倒,众生颠倒就是讲众生是迷的,迷失了自性,所以讲颠倒众生嘛,而世界颠倒呢?就是指我们所见的这个凡夫界、轮回界,就是种种的颠倒所成。那还有三颠倒,就是想颠倒,见颠倒还有心颠倒,想颠倒就是对于对象有错误的想法;见颠倒,指错误的见解,想和见解还是有一定微妙的差别的噢,第三个心颠倒,是基础于前面两个颠倒,有颠倒想、颠倒见的心,自然就是心的自性的颠倒啦。
我们稍微展开来说一下四顛倒,这个四颠倒是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从世间法的角度,凡夫不知道这个世间的真实相,所以,就把无常当作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还有出世间的四颠倒,那主要是针对不究竟的声闻缘觉,他们虽然对前面所讲的四颠倒是具有正见的,但是,我们以前说过,小乘人以为要灰身灭智,因为他们不知道颠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误以为悟境就是灭尽之世界,这个也是颠倒,两者合起来可以叫八颠倒,但是也叫作四颠倒。其它还有把三颠倒和世间的四颠倒合起来叫七颠倒的,还有十颠倒等等,我们就不再展开了。接下来,结合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见惑思惑来讨论这个颠倒的问题。
佛经上是经常会说到見惑思惑的。見惑思惑,讲起来也是跟前面说的颠倒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是指偏差性的身语意,其中最主导的、最根本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贪嗔痴慢疑,以及另外的五个根本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能够从这十个方面搞清楚事情的对与错,那就相当了不起了。像我们刚才说的四颠倒中出世间的颠倒,主要是针对小乘人说的,但是小乘人是去除了前面我们所说的四种世间颠倒的,也就是他们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凡夫,其实这个超越,很可以结合断见惑来讨论。
我们都知道,罗汉和菩萨都有空的证悟,菩萨是圆满的空性证悟,罗汉的证空虽然是偏空而非圆满,但是其中的初果罗汉,他的修行成果,就是破除了见思惑中见的见惑,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五个根本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而这些知识、道理和见解上的迷惑和错误,就是因为不正确的推理与猜想,对种种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产生了各种错误的或者是偏差性的见解,其实也就是那些颠倒想、颠倒见。初果罗汉呢,他就已经完全地破除了这些错误的认识,也就是在见上超越了这些颠倒,那么,就可以叫作见道。初果罗汉就不会再入恶道了,也不会再沦落成为凡夫,如果从此不再进修到更高的阶位,就要再七次往返于天上人间,断除所有的见思惑才能超出三界。这个在佛法中也可以称之为是“一得永得”。
而思惑的断除,是见惑断了以后,小乘修行的一个过程,所谓思惑,就是因为种种事相的迷惑,而令心生起种种的贪欲、嗔恨,或者痴、慢、疑等等的烦恼,在佛教上把思惑一共分成八十一品,其中,欲界有九品,色界与无色界共有七十二品。
去除世间的四种颠倒,跟去除见惑,他们的指向是非常一致的。
唯识宗认为,见惑是一种后天教育所得的分别执着,比如说,像有的朋友蛮困惑的:在佛教的戒律中,辣椒能不能吃啊?如果执取这个,那就是一种戒禁取見,所谓戒禁取见,就是在见道修道方面,把一些不是戒规的当作戒规,这是无益于解脱的自我禁戒。这种误解来源于哪里呢?这个朋友告诉我是来自百度,很显然,确实是源于后天的误导,但是只要愿意接受,也非常容易去除。
身见就是把这个身体当作是实在的,听了这么多课了,自然大家应该对这个问题都已经有基本的认识了。比如想要青春常驻,希求长生不死,都是因于这种误解,古代多少皇帝,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吃那些仙丹之类,结果还是一命呜呼,我们的身体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就不过是一个因缘和合,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大家的普遍寿命都在增长,这就是因缘改变而令结果改变,但是,因缘总还是有缘起的时候,就也有缘灭的那一天。
至于常见和断见这样的边见、极端之见,我们一般来说举的例子,讲得比较多的就是讲对生命的认识。但是实际上这种偏差性的、极端性的认识,在我们日常的思维中,可能也是经常性地会出现的。比如说,每每出现一个新的事情,一般来说都是会有非常大的阻力的,为什么?因为大家的思维往往都是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喜欢用老眼光看问题,而不会立即就放下原来的思维和观点,运用全新的眼光看一个全新的事物。就像好多年前,一个朋友跟我讲他的经历,他说他跟别人介绍分享经济,结果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一跟这个人说,这个人还没听完,就讲:噢,这就是传销;那么他下次再碰到一个朋友的时候,就跟那个朋友先介绍了传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说分享经济又是如何,结果,这个朋友才刚刚听了个开头就说了,哎呀,我知道啊,这就是庞氏骗局嘛。还有的就是说,这是不可能的,哪里有这么容易就赚钱的时候,这种赚钱的好事,是不会轮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所以后来他就再也不跟别人提分享经济了。但是现在,“分享经济”几乎就是一个常识,所以,这里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比拼,人往往非常难以改变他自己固有的概念,总是觉得应该就一直是这样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执常。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极端,就像有的朋友说,我觉得我和我的家人之间是恶缘,所以希望自己好好修行,以后我和我的家人再也不要有纠缠了,再也不会遇到了。这个就是断见,因缘不是这么简单化的,所谓了缘,是把这个业缘提升了,从凡夫之缘变成圣缘。
邪见,就是否定因果。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还真是不相信因果的,但是事实上,因果无处不在,你饿了,才会去吃饭,你吃了饭,才会肚子饱……只不过,我们一般在认识这个因果的时候,如果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多多少少都会带上一点细微的断见或是常见,而不能从缘起的角度更究竟地看问题。比如民间有句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听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瓜籽、豆子种下去发芽了,现在人时尚吃芽苗菜,这时候吃最有营养了,掐了吃掉,还会得瓜得豆吗?当然不会了,这就是因为因缘所成的因果,其中虽然有个大方向,但实际上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从偏差性的见解中间超越出来,真的是了不起的。
如果对于这些违背了宇宙规律的见解,还是要固执已见,这就是见取见。
我曾经跟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说到既然学佛了,就要好好整理自己的过去,好好地反省。有时候是会有人很抗拒这种说法的,有的朋友就是这样跟我说,“我这一辈子就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不好的事情,叫我反省什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简单地指责这个人就是我慢,或者不讲道理,讲到底,是因为不明白。可能在他的心里,所谓的错误,就是那些讲起来整个社会都非常不耻的事情,杀人放火偷盗之类,但是事实上,经常是思维误导和局限了我们,从前面的几种不同分类法的颠倒,和见思惑,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点,就是,想法和见解的错误,其实,会令我们轮回,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的令我们因为违背了宇宙规律而不顺利、不成功。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以前听到讲,佛法教导要“三心不可得”,不要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我们都觉得这是要成佛的人才需要做的,但是前面我们举的例子已经说明了,当你把无常当常,一直在延续着过去心,我们看很多的人与事就跳不出那个固定思维、或者讲你始终带着有色眼镜,那我们可能会因为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失去很多很多机会,更不要说你可能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善知识,所以三心不可得,活在当下,其实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要求。所以,佛法是非常的实用的,般若也是如此。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远离颠倒,是指远离四颠倒那样的世间颠倒和出世间颠倒,而且是说菩萨摩诃萨,所以,我们也不能够只是说二乘人。见惑断除,对应大乘修行人来说,就是华严五十二阶位中过了十信位的十住的初位,要去除出世间颠倒,自然就要求更高了。但是总起来讲,这些无非就是涉及空有两面,这两面的特点抓住了,自然也就不会颠倒,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帮助我们去除颠倒。而梦想,也就是颠倒。
五个根本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知道了无常,无常就是常,不知道对不对。
师红长老 回复 @年华褪去生涩_: 也对也不对,只能说现象界是如此
师红师太讲话深入浅出,令我理解的深入,谢谢!阿弥陀佛!
师红长老 回复 @1523790wtnr: 谢谢鼓励
想法和见解的错误,其实,会令我们轮回。
请问如果家里的人都不学佛,那该怎么把凡夫的缘提升为圣缘呢?
太好了!!
师红长老 回复 @1823040qgds: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所谓了缘,就是把这个业缘提升了,从凡夫之缘变成圣缘。谢谢师红长老!
学习
想和见解的微妙差别是否在于意识加工?
师红长老 回复 @Ethan_Sun: 想是很明确第6识的,但是见解的话呢,有可能就有各种不同情况了:到底是出自哪一层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