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无智亦无得:菩萨的戒相

113.无智亦无得:菩萨的戒相

00:00
15:16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我们通过与禅宗相关的两个佛经故事的学习分享,应该对“无智亦无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真正的菩萨摩诃萨,无智亦无得,正是因无所得,所以心无挂碍。

像我们前面一讲,大圣佛祖在介绍大精进菩萨的时候,说到这位大精进菩萨,是“不被袈裟。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心但忆念学萨婆若。迦叶。菩萨应如是观如来身。”像这里讲到“不受禁戒”,是不是指不要守持戒律呢?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一开始,这部佛经的最初,就在大迦叶请示大圣佛祖作为一个想要证得涅槃的出家人应该如何修学之后,就是从大圣佛祖首先教诲“应学净戒”开始的,甚至佛祖还要求“于清净戒微细不犯。”同时,在这一会的教绶中,也再三地反复强调戒律的重要,反对了不学戒、不守戒的行为。所以,我们要了解这里的“不受禁戒”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可能需要我们首先进一步地了解大圣佛祖是如何给予大迦叶尊者戒律的教导。《佛说迦叶禁戒经》记载说:

“佛语迦叶。禁戒无形。不着三界。无常无吾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称。无化无教作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形无灭。无身无所犯。无口无所犯。无心无所犯。无世间无计。无世事无所住。亦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是名为禁戒。”


类似的表述也出现在《佛说遗日摩尼宝经》,另有《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也有相似的阐述,这都是佛对大迦叶的教诲。而这些,却恰恰是大精进菩萨所觉悟和参修实证的圣法圣境。显然,大精进菩萨所未受的“禁戒”,并非佛陀如是圣示指导大迦叶尊者的禁戒,而应该是指一般出家众通常所受的具足戒。


但是,同时也宣讲具体戒规的大圣佛祖,以及严持头陀戒行的大迦叶尊者,祂们都不是否定具体的戒行,而是强调了般若在戒行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赋予清净在戒规中标的性的重要地位。我想,讲到这里,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是大乘戒的特点。


我的 师父曾经有过这样的开示,他说:

“清净才是戒律的根本,如果没有清净,戒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讲到清净,我们以前也说过,虽然大家都会说“清净”两个字,但是可能每个人对“清净”的定义非常不同,究竟而言,清净就是深部意识的净化,是庵摩罗识的开显,甚至,还要是超越庵摩罗识的更深部识的净化与显发,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要求的标准。也因此,强调了清净的戒律,就是大圣佛祖教导大迦叶的“禁戒无形。不着三界”的戒规,已然超越于三界。这样的戒规,实际上也是体现了大乘戒律的特点,更为重视心灵的境界,而且,这里已经提升到了庵摩罗识的层次,自然对严持净戒就不是一个表相的问题,而更是内心的守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内心的清净,必然在显态上也会有所流露,因为显态世界和隐态世界是相互映照的。其次,以清净为内核的戒律,一定也是无我利他的,因为既然清净是庵摩罗识得到开显以后的境界,自然已经去除了第七识的染执,去除了对自我的执着,可见也是融契于宇宙规律,所以必定是无我的,这样的严持净戒,必定不会只是为了一个“我”能够解脱,“我”持戒因此“我”要达到如何的成果。


所以,这里我们也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讨论菩萨的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以前我们曾经介绍过,人有十三层识,而我们社会上通行的唯识学说,他对前八识或者说是前九识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依次是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九识庵摩罗识。


以前我们也曾经分享过,通过不断地修行,净化提升,原来的识会转变为智,当然以前,我们是总的做了这样一个介绍,而唯识学,则对之一一分解,对不同的识的作用转化都进行了各别的功能性认定和假名施设。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转而成为平等性智。因为第七识最大的特点就是做“圈地运动”,一定要在无分别、无彼此中分出一个你我他来,所以就有了你高我低,你坏我好,也有了伴随着污染的自我意识而产生的自私自利,但是当这种污染被去除的时候,第七识这个作用就转了。当然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这个第七识并不是人的识中的哪一个部分,只是这样一种作用,是这种作用称为第七识,现在这种作用被转化了,回归本来,明了大家都一体了,自然,也就一切都平等观了,所以,就把这个第七识转化后的智慧的特点,称之为平等性智。


有了平等性智,也是达成了心境冥合平等平等的境界,此时,能取所取一切皆空,甚至,“智”也不过就是一个假名。那么,大家一定能够领会到,这就是以前我们所说的离戏无分别心,也就是已证真如。这种境界,很显然,也正是佛祖告诫大迦叶尊者的:


“禁戒无形。不着三界。无常无吾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称。无化无教作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形无灭。无身无所犯。无口无所犯。无心无所犯。无世间无计。无世事无所住。亦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是名为禁戒。”


佛教的戒律是有很多种分类法,比如四种根本戒,讲的就是通戒和别戒、性戒和遮戒。我们以前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名佛教”就属于通戒,像各种别解脱戒、菩萨戒等就是别戒,有一些戒,讲的是哪怕佛教、国法不说违戒违法,你做了也是不好的,像杀人,肯定是害人害已,这就是性戒,但是像喝酒就性质有所不同,但是有的人一喝酒就把所有性戒也都犯了,所以佛陀也制定了一条戒律,这就是遮戒。而守戒的清净,也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讲,一种就是积极遵守佛教制定的各种戒规戒条,这样的守持,到了戒律都已经内化成了我们身心的一个部分,一碰到违戒的因缘,我们的心,就立即能够自动地、不假思索地伏住,这也算是无作清净;到你的禅定有了相当的水准,达到初禅以上,按经书中说,戒行也自然地更进一步清净了,当然,这是依赖于定力的支持,所以从究竟上来说也还不够圆满。那么,我们以前说过菩萨对空的认识,是观色入空,是体空观,是当下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安住于当相即空、即事而真,这就被叫作道共戒,到了道共戒层次的严持净戒,就是超凡入圣了。


我们再回头看前面所说的,佛祖告诫大迦叶尊者的持戒方向,是不是就是道共戒呢?我们的《心经》是不是也就在讲道共戒呢?答案是很显然的。


像这样识的作用转为智,我们有一个佛教中常用的词语,叫作“转识成智”,所转成的当然不仅仅是平等性智,还有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就是能够善巧、巧妙地观察一切诸法而自在地因机说法的智慧;


第七识和第六识的转识成智,一般说是“前后两刹那”,第六识用功,到第七识勘破我执,分别识转为平等智,这是第一刹那,然后,马上就是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这是第二刹那。


再日渐去除污染,把最后一品无明都破了,那么,第八识就转为大圆镜智。有的也说庵摩罗识第九识得以开显。我们的本心,也就是如来藏心,原来就是清净,因为无明才蒙上了种种的尘染。现在,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除尽,如来真心显露,智慧的灵性光明遍照,虽然鉴净无垢而不可见,却能因缘而起种种妙用。于此同时,这同一刹那之间,前五识也就从原来的识用,转成了成所作智,也就是后得无分别智,能够上弘佛法,下度众生了。


唯识一般讲四智,就是这样的四智。如果是密教,讲五智,那么还多立一个法界体性智。法界,自然就是无尽的一切诸法,体就是诸法的所依,能够决断分明无尽的诸法,这样的智慧,就叫法界体性界,可以说,法界体性界就是四智的总合,四智亦是从法界体性智而流出。


这四智、五智、转识成智,本来是一个蛮复杂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学习《心经》很久了,有了许多佛法的基础,所以,这个问题也就很容易说明白了。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菩萨摩诃萨的智慧。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有没有发现转识成智的关键是什么呢?

就是平等性智。


所以,可以说转识成智的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仍然还是真如平等的离戏无分别,如此,我们又回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菩萨的清净,菩萨的戒相,以及“无智亦无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谢谢师红长老解读佛教的五智,令豁然明朗五智的关要无不是法界体性智的流露。🌹🌞🌧

  • 1332507piwk

    谢谢长老分享帮助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 梵风懿圆

    師紅長老,講解本集中的佛教戒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感恩師紅長老的精講!🙏🏻🙏🏻🙏🏻💐💐💐

  • 大祥天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