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2:丁君君 |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男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少年维特之烦恼》2:丁君君 |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男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00:00
19:08



看到她的眸子已含满了泪水,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说:“克洛普施托克!”——我立即想起萦绕在她心里的那首壮丽的颂歌,沉浸在她通过那句口令倾泻在我心里的感情流之中。


这段话,是德语文学中一段关于爱情的经典描写,和我们所熟悉的言情场景不同的是,两位恋人的互动似乎并不是纯粹的恋爱絮语,中间还穿插着一种有关阅读的感性体验,这是一段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丁君君。


今天聊的话题是德国18世纪的著名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它的作者歌德。歌德这个名字,你肯定不陌生。如果我们把每种语言的文学都想象成一本厚厚的书,那在德语文学这本书中,歌德绝对是封面人物。举个例子,德语里有一个词叫Epigonentum19世纪德意志知识精英经常使用。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本的意思是英雄的后代,但它表达的却是一种沮丧和挫败感。


因为这些精英发现,自己不幸生在了伟大人物之后,在文化和创作中永远都在前人的阴影中,无法有新的独到见解。而他们所说的伟人,指的就是歌德和好友席勒一起创立的古典主义风格。这下你大概能理解,歌德对于德语文学乃至德语文化的影响了吧。


歌德是最能诠释经典化这个概念的作家,因为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在德语国家被视为无法逾越的高峰,让后代作家既膜拜又敬畏;另一方面,他也成为了一种用来测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永恒标准之一,以至于他的名字逐渐成为了一种天才的冠名符号,比如奥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尔在年少出名时,就被称作小歌德


那歌德是怎么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的呢?


歌德家庭不错,所以他从小就爱读书,很早开始写一些诗歌。今天我们在歌德全集那几十卷里,还能看到他少年时写给祖父母的贺岁诗。那个时代,文学创作还不能养家糊口,所以他和同时代大多数青年一样,去当了“公务员”。不过歌德虽然走了仕途,却年少有为,很早就因为写作而扬名欧洲,。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要谈的这部《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二十五岁时的作品,这部作品出版后,在整个欧洲风靡一时,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议。我们今天把这部作品激发的社会效应,称为维特热,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学现象,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和你深入讨论。


小说标题的德语原文是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郭沫若先生将他翻译成少年维特之烦恼,并沿用至今。这个译法贴合中国文学意境,很有画面感,但是从德语出发,译法中有两点不足之处:因为对应“烦恼”的Leiden这个词,在德语中的意思并不是烦恼这种苦恼情绪,而是指一种深入灵魂的痛苦和煎熬,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词。


“烦恼”或许更像是稍纵即逝、不痛不痒的忧伤,而小说主人公维特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挫折,而是一种在爱情、人生和自我等宏大命题上的艰难跋涉,这是一点。


另外,少年维特的形象虽然已经众所周知,但德语原文的jungen其实并不是指少年,指的是青年。当然,在中文语境中,少年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宽泛,甚至可以用来指代青年时期,比如说少年峥嵘,少年老成,更多在强调生命的锋芒毕露与中老年淡泊内敛的境界之别。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德语中,青年和少年在含义上有一个重要的界限,少年是一个关于朝气、美貌、纯真的词,含义指向社会、政治之前;而青年,则更具有政治上的倾向性,指向社会化之后。也就是说,青年,指的是正式步入社会、开始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的年轻人形象。这一层含义,对于我们理解维特这个人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维特这个形象,象征的并不是享受天真烂漫、青春风华的人,而是一个初涉社会,在内心自我与外在世界的裂缝之间苦苦挣扎的青年。


当然,无论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是青年维特之痛苦,标题给我们更多是第一眼印象。要真正了解这部小说,我们还是要认真地读完作品后再体会。




那么《少年维特之烦恼》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有良好艺术天分、情感丰富热烈的城市青年。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生活,于是以帮母亲打理家族遗产的名义来到了乡村,一边画画,一边享受乡野田园的乐趣。维特年轻多情,也善于逢场作戏,不知伤过多少女孩的心,所以来到乡村,也有逃避情债的意思。然而在乡村的社交圈中,他认识了一位名叫绿蒂的少女。


初次见面时,绿蒂正手拿面包,分给身边的弟弟妹妹们,这一幕在维特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绿蒂产生了好感,在两人的逐渐熟悉、亲近的过程中,好感又逐渐升华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情。面对维特的示爱,绿蒂也并不是无动于衷,两人在观念上有很多共鸣,相处时非常默契。


然而维特很快得知,绿蒂早已与一位叫阿尔贝特的青年订下了婚约,不久将要结婚。发现心上人名花有主之后,维特感到心灰意冷。阿尔贝特是个忠厚善良的年轻人,并不让人讨厌,维特和他也成了朋友。然而和情绪化的维特相比,阿尔贝特却过于古板守旧。


终于,俩人在一次关于自杀的讨论中发生了激烈争执。维特从人性自由的观念出发,对自杀者抱有一种悲剧英雄般的同情和认可,而阿尔贝特却从道义和信仰上严厉谴责自杀行为。这场争执后,维特无法再与他们俩人共处,从前热爱的乡村自然在他眼中也变得黯然失色,于是他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这是小说第一部分的情节。


在第二部分,维特跟随一位公使来到一个宫廷任职,在这里他进入了贵族和官员的圈子。对于自己任职的环境,维特感到十分厌恶。他说:“聚集在此地的那些令人讨厌的人,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这种最可悲、最可怜的欲望竟是赤裸裸的,一丝不挂。”


工作社交圈中,维特唯一认可的朋友是一位贵族小姐,因为她和绿蒂有些相似。虽然身处另一个世界,但维特还是对绿蒂念念不忘。维特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厌弃的这个世界,对他也有同样的厌弃。一天他误入一个贵族聚会,发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他投来异样的眼神,就连与自己最要好的那位贵族小姐,也表情尴尬不敢与他交谈。


这时他才意识到,因为出身普通,他在这个世界中是被人鄙视的异类。维特深受打击,辞职离开宫廷,又回到绿蒂身边。此时的绿蒂和阿尔贝特已经结婚,维特明知爱情无望,却又难以压抑心底的感情,尽管知道阿尔贝特会不高兴,他也死乞白赖地守绿蒂,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与绿蒂相处。维特激烈的情感让绿蒂难以承受,她深感痛苦,决定与他保持距离。一次次的碰壁后,维特终于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留下遗书决定自杀。


自杀前,他最后一次看望绿蒂,难以抑制心底的冲动,强吻了绿蒂。回到家后,维特派人借来阿尔贝特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自杀行为当时的教会所不容,所以他无法在墓地安葬,也没有神父参加葬礼。维特最终被葬在教堂墓地后面向田野的一处有两棵菩提树的地方,这是他在遗嘱中为自己作的身后安排。


这就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虽然小说的文化背景与我们的时代和观念相距甚远,但其中的诸多情感却不陌生:对自然田园的热爱,工作中的迷茫无措,在刻骨铭心、却无法实现的爱情中走向绝望。维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的烙印,同时也写出了不同时代的人在青年时代的共通感受,我们可以将这种感受概括为三种层面的痛苦:面对社会的痛苦,面对爱情的痛苦,以及面对自我的痛苦。


歌德写出这样一厚重的故事,并不是虚构,而是取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小说面世两年前,二十三岁的歌德在法院实习时,结识了一位叫夏绿蒂的女孩,这个女孩纯真朴素,却又充满魅力,歌德对她一见钟情,却发现她与自己的朋友订了婚,歌德非常苦闷,只能放弃。后来,他又得知自己的另一位好友因为单恋友人的妻子而自杀了。


歌德触景伤情,想到自己无疾而终的爱情,开始奋笔疾书,只花了短短四个星期,就写出了这本轰动欧洲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的上半部分,更接近歌德自己的经历,而下半部分,则是以朋友的悲剧为原型改编。写完这本小说后,歌德说过这么一句话:“维特死了,我活了下来。”


然而少年维特这部小说的意义,不是歌德私人经历的文学升华。歌德一生爱过很多女人,和夏绿蒂的这段情愫,也只是过眼云烟。他曾热烈追求一位贵妇,而那位贵妇也见过夏绿蒂本人,在一封信中刻薄地写道:“我见到了那位绿蒂,她保养得还不错,不过现在肯定不会再有人甘心为她自杀了。”夏绿蒂那段往事对于后来的歌德而言,或许只是一段浮萍秋水的情缘,然而上升为文学后,这个故事却拥有了一种超爱情本身的价值。


假如维特是一部现代小说,那么这本书封面简介样构思呢?我会写:现实与虚构的交融,激情与理性的碰撞,对生之幸福的追求,对死之救赎的渴望,歌德在这部小说中,精准地抓住了18世纪欧洲生活表面下的敏感神经。当然如果以今天的眼界来看,可能有读者会觉得,这些主题似乎并不新鲜,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读到。


这也是大多数现代读者阅读经典作品遇到的问题,因为阅读经历比较丰富,在遇到一些时代久远的作品时,很难与作品中的感情境遇对接,而产生疑惑和厌倦感。所以,要真正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作品放在它的特定语境中来看。


接下来,我想跟你聊一聊,这部小说究竟诞生于怎样的一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小说诞生的18世纪下半叶,反封建启蒙运动观念正在从书本走向现实,影响社会和经济的格局法国正在酝酿着一场震撼欧洲的社会革命而德国在那时还没有真正统一,所以我们还只能将它称为德意志地区,不能称之德国。因为民族没有统一,所以德意志地区在政治上就是一盘散沙,经济发展相比邻国也非常滞后。


因此德意志地区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民族文化统一的问题。当然,政治统一肯定没那么容易一下就实现,因为当时的社会局面非常复杂,各种阶层、各种教派的人都在互相争执抵抗但是,恰恰因为政治的四分五裂,德意志的文化精英站了出来,成为了引导社会公共思考的发声者德意志由此走向了一条文化的道路。


1770年,德意志地区掀起了一场名为“狂飙突进”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十分有趣,狂飙突进这个说法,取自于当时戏剧家Klinger的一部剧作,从这个名字上,我们大概能体会到一些这个运动的特点它既是反封建的但同时抵制反封建的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宣扬的不再是启蒙式的理性和自省,而是自由和情感。因为人们意识到,单单凭理性,无法真正了解神秘莫测的人类心灵,所以除了理智,也需要情感和经验。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激昂的情绪、自由的精神占据C。歌德本人就是这个运动的奠定者之一,他写的诗歌《普罗米修斯》以及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都属于这类


那么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带有狂飙突进风格的文学作品呢?


为了让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比较着看一段同是这个时期的歌德诗歌《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巨人,因为怜悯人间黑暗疾苦,所以盗取了神的火种送给人类,却遭到了宙斯惩罚。歌德借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来表达一种思想的人对旧体制的叛逆。


在诗中他写道:宙斯,你可以布云作雾,遮黑你的天 […]但你动不了我的大地,我的茅屋,它不是你造的,还有我的炉灶,你忌妒我,炉中的火。可以看到,歌德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站在人的新世界嘲讽众神的形象。这种叛逆的形象,正是狂飙突进时期的核心精神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必须要破除对权力的迷信。


少年维特这部作品,也有一种叛逆色彩,只这种叛逆与普罗米修斯的革命意识不太一样。维特的叛逆,不是一种直接的举动,在于他对世界的感受。我们之前谈到,维特的烦恼,其实是对于世界、爱情和自我的痛苦,这种痛苦,表达了人与生存世界的不兼容,苦苦渴求爱情不能如愿他极端情绪化,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不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控诉和自省吗?


好了,这就是我想与分享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用一个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图景,用细腻而不失尖锐的笔触,用一个真实得令人惊愕的自杀事件,告诉读者,生存的痛苦究竟是如何蚕食人对世界的理想的。或许你不一定喜欢维特,但是在黑暗的经历中,人人都是脆弱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男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维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如表面一般让人无法喜爱吗?下一讲我们就走进维特。我是丁君君,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yanlee_bw

    歌德和席勒不是狂飙突进运动时的作家吗?怎么会开创古典主义风格?

    野生_3k 回复 @Ryanlee_bw: 歌德经历了狂飙突进运动,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三个阶段,你可以了解一下18 19世纪德国文学发展

  • 随风十若水

    太喜欢老师的讲解了,声音年轻,讲解符合现代人阅读口味,内容通俗易懂。

  • 行走的苏珊

    声音适合给儿童讲解,厚重不足以支撑名著的讲解,不是声音甜美就是一切的

  • 1865088vdnh

    老师讲的很好听,特别流畅。

  • z帖宏一

    维特已经用枪打穿了自己的头,医生唯一能做的还是只有切开血管放血。真庆幸没生活在那个时代。

    书海无涯州 回复 @z帖宏一: 现在感觉中医有些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古代,中医是全世界最好的医学。

  • 桔羽

    老师声音好听,解读清晰流畅,内容丰富。

  • 静之涓

    关于书名的翻译,老师解开了我多年的疑问,因为不懂德语不知道原文,一直疑惑成年人维特为什么被称为少年,维特的遭遇和结局岂止是烦恼能描述的。感谢老师

  • Ooala

    非常喜欢丁老师的讲解,声音好听,内容专业,节奏很舒服

  • 珍惜生命_sb

    老师讲的好,直接切入正题,没有过多的题外话,语速恰到好处,声音听着舒服。

  • 1352372vbbp

    郭某人还精通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