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刁克利。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
提到这本书或者听这个名字,人们一般的印象都是:这是一部畅销的少年儿童书。但其实,它更是美国文学的经典。少儿书入选文学史经典的不多,因为少儿书要写童真、童趣,写少年的天真与无畏。而要成为经典名著,作品必须能够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揭示人性的深度才可以。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部书,恰恰是二者皆备的。所以,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可以说“儿童书,大经典”。
你如果只是单纯把这部小说当做儿童文学看,那肯定会对它获得的崇高评价感到吃惊的。什么样的评价呢?我们看一看马克·吐温的同行是怎么说的。
马克·吐温的同时代美国作家豪威尔斯把马克·吐温誉为“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我们文学的林肯”。也就是说,马克·吐温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相当于林肯对于美国历史的贡献。
要知道,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当总统期间,解放了黑人奴隶,领导北方取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再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因此,赢得了人们的世代尊敬。
马克·吐温的贡献又在哪里呢?
美国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之后很长时间里,很多美国作家都在模仿英国作家。但是,马克·吐温不一样,他的作品写出了美国本土的问题,美国本土风格。他用生动简练的口语风格,把美国作家引向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不同于英国文学那种循规蹈矩、讲究语法修辞的表达。关于他的写作艺术和语言风格,后面我还会再讲解。
还有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说“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他的后继人。”他的意思是,马克·吐温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在他之前没有真正的美国作家,他之后,所有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是不是感觉这些评价把马克·吐温及其作品抬高到了没法再高的高度?不,还可以更高!
著名作家海明威认为 “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源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在它之前不曾有过,在它之后也没有一本书能和它相比。”海明威的意思是:这本书空前绝后,无以伦比。
从上面的评价,我们知道了这部小说地位很高,影响很大。可以这么说,如果只读一本美国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应该是首选。
这么多著名的大作家都这么推崇它,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在讲这部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马克·吐温写的另一本书《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在写完《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不久,就开始创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历时八年才完成。后一本书里面的主要人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出现过,开头也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往下写的。
在这本小说中,主人公汤姆聪明调皮,他讨厌单调死板的生活,很不安分,但是他坚定果敢,富有正义感和英雄气概,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本书主要写汤姆和村里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和游戏,还有他充满孩子气的恋爱与勇敢无畏的探险。小说结尾,汤姆和小伙伴哈克跟踪强盗,找到了强盗的藏钱的地方。
接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故事开始了。哈克和汤姆找到宝藏之后,发了大财。哈克本来是个没人管的孩子,但是他现在成了有钱人,既然是有钱人,那就有人管了。同村的寡妇道格拉斯把他当成儿子,想让他成为一个文明的体面人。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我们要读到的好像是一个流浪儿被收养和教化成文明人的故事?别急,我继续讲。
哈克被收养后,过上了美好家庭乖孩子的那种生活。居有定所,衣服整洁,一日三餐有着落,一举一动都规矩体面,与他以前过的日子完全不同。但他自己却觉得死气沉沉,太受拘束,简直是活受罪。
举个例子,寡妇要求家里吃饭必须准时,听到摇铃就去,到了饭桌还不能马上吃,要先做完饭前祷告。每样饭菜都是单独做的,他也不习惯,他喜欢把饭菜倒在一个桶里,各种东西掺在一起,汤汁一搅和,这样好吃得多。吃完换上旧衣服,躲在空桶里,自在又舒服。这些都说明,哈克对文明教化有一种抗拒心理。
那么我们我想,哈克为什么没有人管?家庭背景什么样?
他其实有一个爸爸,但这个爸爸差不多也等于一个流浪汉,很少出现,平日里对哈克不管不顾。现在他听说哈克有钱了,就过来找他要钱。放学路上,哈克看到了他爸的脚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法官家里,把自己名下的所有的钱全部给了法官,只要了一块钱。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钱多了只会让他爸买更多的酒,喝醉了揍他更狠。
果不其然,因为没有要到钱,他爸爸把哈克拖到森林中,关在小屋里锁上。自己则到镇上喝酒,喝醉回家便揍哈克,下手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哈克自己挣脱禁闭,伪造自杀现场,逃到了密西西比河上,准备独自流浪。
逃亡过程中,哈克遇见了同村的一个黑人奴隶吉姆。
吉姆是镇上华森小姐家的奴隶,他听说主人要把自己和妻儿拆开卖到不同的地方为奴,便舍妻离子逃跑了。他的打算是,自己成为自由人之后,再想办法回来解救家人。
就这样,一个为摆脱文明的束缚和酒鬼父亲的纠缠离家出走,一个为摆脱被贩卖的命运出逃在外,两人不期而遇,于是结伴同行,乘坐木排一路漂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要就是写两个人逃亡路上的种种奇遇历险。
其实,《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历险记虽然情节上有先后,但是,即便不看前面一本,后者也完全可以独立阅读,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两部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可能会问,不都是写小孩子历险记的吗?它们又不同在哪里呢?
首先,两者最明显的不同是叙述者不同,以及带出的语言风格、人物经历和故事背景不同。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家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作者开心地看着孩子们的游戏,分享他们的快乐时光。语言是以成人的口吻,用符合规范的流畅英语,把乡村生活和儿童世界写得妙趣横生。
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用第一人称,用主人公哈克自己的口吻讲述的,他的视角是有限的,只讲自己的见闻经历,读者只能跟着他的眼睛看世界。小说语言风格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少年语言,说话直截了当。下一讲我也会再做分析。
其次,故事发生地点和背景不同。汤姆的故事发生地是村庄、小岛、山洞、大河,是一个乡村儿童活动的范围。哈克的经历则要丰富得多,背景变化也多,从村庄、森林、大河、木排、汽船、庄园、村镇等,一幕幕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农业社会的全貌。
最后,故事的发展动力也不同。《汤姆·索亚历险记》写的是儿童的游戏和冒险,重在体现童趣。哈克的故事主线则是被动的离开,不得已地逃走,经历社会矛盾,见证并不美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人性,表达了一些更为复杂的主题。至于是什么主题,我会在后面为你一一道来。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传世佳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名著。所以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必然需要作家多方面的磨砺和锤炼。从文风及生活积累来讲,创作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家,应该有过快乐的童年。而创作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作家,一定阅历丰富,历经世事沧桑。
为什么明明是同一个作者,却接连写出了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呢?
作品是作者表达情绪的窗口,所以一部作品的风格和内容定位,必然会受到作者本人经历和心态变化的影响,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认识马克·吐温,看看他都有些什么样的传奇经历。
马克·吐温原名叫塞缪尔·克莱门斯,现在我们叫的这个名字马克·吐温是笔名。
他出生于1835年,那一年,哈雷彗星划过太空。哈雷慧星每76年才拜访一次地球。你说他运气好不好?长大后,马克·吐温预言,他将随着哈雷彗星的再次到来而离开人间。也就是说,他给自己设定的人间寿命是76年。中国人喜欢说,大作家是文曲星下凡。不知道为什么,马克·吐温把自己和彗星联系在一起。
马克·吐温成长的家乡汉尼拔位于美国中部,一英里宽的密西西比河从小镇旁边流过。这座小镇和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的成长和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密西西比河相当于美国的母亲河,就像黄河对于中国的意义,它自北向南,流经美国很多州,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很多美国作品都会写到这条大河,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本小说了。
马克·吐温的童年自由而快活,他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一家杂货店,还兼职律师,应该算是镇上的体面人。每年夏天,他都会送马克·吐温到叔父的农庄住上一段时间。除了美丽迷人的乡村自然风光外,他每天都能看到密西西比河上来来往往的汽船,在幼年的马克·吐温看来,它们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汤姆·索亚历险记》便是写尽了他童年愉快的往事。
少年的马克·吐温便没有那么幸运了,开始经历人生坎坷。他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到店铺里打工,后来完全辍学,帮助家里维持生计。他做过印刷学徒,学会了排字印刷,靠这门手艺,周游了美国的许多地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密西西比河上当了四年的领航员。这是他一生最为骄傲的职业,也是他童年的梦想。
总体来说,马克·吐温童年幸福,少年坎坷,青年时期娶到了自己钟爱的女子,婚姻美满。他的妻子,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马克·吐温晚年投资失败,妻子和两个女儿先他而去。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起伏。神奇的是,1910年的4月,当哈雷彗星再次出现在地球上空时,马克吐温也病入膏肓,处于弥留之际。他的小女儿克拉拉从伦敦赶来,陪他一起度过了人生最后时光。在哈雷彗星离开四天之后,马克·吐温离开了人间。这多出来的四天,可能是他为了亲人的陪伴,尽力争取来的。大作家的生与死,都这么与众不同。
马克·吐温善于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写作的灵感,而这些灵感,大多数来自他的童年生活和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就来自于他作领航员的生活。作家的笔名一般都有特殊的含义,会体现作家本人的意愿。“马克·吐温”原意是“标记水深二噚”,是轮船可安全通行的水域深度。这个笔名可能是他为了纪念自己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员生活,并祝福自己一生平安吧。
大河上的汽船上是观察人生百态的窗口,领航生活使他熟悉了各种各样的人物,还听到了不少幽默滑稽的故事,这为他往后写作积累了很多素材。他后来对密西西比河的描写,总充满心旷神怡的诗意。他成熟时期的主要作品几乎都与密西西比河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等。
能够与你分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我是非常高兴的。不仅因为这部书的伟大,还因为我和这本书之间的特殊缘分。这是我的第一部译著,1995年夏天,我翻译了这本书。那时候翻译还是手写的时代,先把译稿写在稿纸上,不断的拿捏推敲,觉得可以定稿了,再拿出新的稿纸,下面垫好复写纸,重新誊写。翻译完毕,我骑着自行车送到了编辑老师的手里,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小说最后一句话中有一个词还能译得更贴切,就赶忙调头,顶着正中午的大太阳,骑回出版社修改。
很荣幸我的翻译起步于此,怀着对一部伟大著作的虔敬之心,认真研读、体会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今天,能有机会以这种方式分享这部著作,我依然能够感到那种虔诚的尊敬与感动,也希望能够传达给你这份感动。
今天我向你介绍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不凡地位,也大致说了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还聊了聊大文豪马克·吐温有过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写出这样一部巨著。那《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究竟是如何从一个少年儿童入手,稳坐美国经典的交椅呢?下节我为你详细分析。
经典值得尊重,精神可以传承。和伟大的作家、作品相伴,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我是刁克利,再会。
感谢刁克利老师,声音里有着真诚,言语里有着幽默和热爱,真的感觉是在上课,讲解很有逻辑。
刁克利老师讲的书,我基本都收藏,等着去书店买来看,
我挺喜欢马克.吐温的作品哒~知道马克 吐温~是从王子和贫儿开始~(*∩_∩*)~
打卡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我少年时很喜欢的一本书,常常看着看着就笑出声了,由此让我爱上了马克吐温。
老师的诚恳很打动人
老师的声音沉静又有感染力,非常动人。
荣幸收听大师的讲解
非常喜欢刁老师的风格!娓娓道来,温文尔雅!如和睦春风,醉人心田!
清泉一 回复 @檐雨_wh: 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