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4:刁克利 | 善良的坏孩子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4:刁克利 | 善良的坏孩子

00:00
20:42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上节我们都为哈克这个少年的成长和善良而感动不已,这一节我来说一说马克·吐温的小说为什么好看。最后再带你到他的家乡去看一看。


一部作品成不成功,除了故事情节,还得看看它的艺术手法是否独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光是要知道它的主题是什么,它反映的问题有多么深刻,还要知道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作家是如何表达他的想法。


那《哈克贝利·历险记》是怎么做到独特的呢?


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反映那么丰富的主题,既得益于它的视角人物哈克,他看世界以及我们看他的方式,还与哈克的说话方式、故事一直发生在路上的重复循环的讲述方式和对比有关。换句话说,正是哈克的说话方式、故事结构和对比手法,是这本小说既好看又耐看的原因。


人的性格主要通过说话反映出来,所以这部小说的好看和哈克的说话方式、可爱的性格密不可分。所谓说话方式,其实直白点就是作者写作的语言风格罢了。我之前说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除了富含深层意义以外,小说还对美国文学语言影响极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马克·吐温将这部小说用口语化风格、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少年的语言写出来,还使用了黑人口语,在当时是个十分大胆的创新。马克·吐温精心提炼了他所熟悉的多种方言,他写出的其实是与英国书面英语迥然不同的、简洁地道的美国通俗口语,表达生动,直截了当,轻松的调侃。


我们看这部书的结尾,可能对他的风格有明显的体会。


所以,再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我是高兴透了,因为我要是早知道写一本书有这么麻烦,我根本就不会动手,也不打算再写了。不过我估计我必须得在其他两位前头赶快跑到印第安人那里去,因为莎丽姨妈打算收养我、教化我,我可受不了这个。我以前受够了。


你看,这一段话的句子非常口语化,简单句多,短句多,用词很日常,没有复杂难懂的词。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最后一句。第一节我曾说过,在交稿之后回家的半路上,我又想到一个词可以翻译得更好,就是最后那句“受够了”。哈克的意思是,他在小说开头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过,教化过,现在莎丽姨妈又想收养教化他,他不想再这样了。所以最后一句话翻译成“经历过”,“忍受过”,“知道被人收养的滋味”都对。最后定稿为“受够了”,用词简单,意思很足,这是我翻译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句话。


如果你读原文的话,你会立刻喜欢上这本书,感觉到它与英语的不同,尤其是那个时代,英语句子普遍比较长,读到这么清新入画,简洁明快的句子,会感到一股清流入怀,一缕清风拂面。所以我说这部小说奠定了美国文学口语化风格的基础,是美国民族文学语言风格确立与成熟的分界线。


第一节我们已经说过了几位大作家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这里再加上一位,大诗人艾略特,他说这部小说开创了新文风,是英语的新发现。


在讲完之后的彩蛋环节,我会分享一个比较长的段落,并且和译文做个对比,你可能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哈克贝利·历险记》之所以耐看,还与他讲故事的方式有关。什么方式呢?


小说用的是一切发生在路上的重复结构。重复指的是,人物经历的故事不间断,并且都是同样的模式:来到新的地方,看到新的人,遇到新的事,然后离开,又到新的地方,遇到新的人和事,再离开……这样不断重复,主人公一直向前走,类似的经历不断发生。这种模式属于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它的特点就是故事主人公不断行进在路上,经历冒险,探索未知,地点、场景和配角不断变换,以改变主人公的内心和对世界的看法。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里变化的是遇见的各种人、各种事,大河与陆地之间转换的风景,不变的是两个人乘坐木排,顺流而下,挣脱束缚,向往自由的心。


一条大河,一个木排,变化的是风景,改变的是内心,不变的是我们熟悉的两个人。


这种结构类型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还有你再熟悉不过的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西游记》里,变化的是各种崇山峻岭、妖魔鬼怪,不变的则是我们最熟悉的四个人,一匹马,一路向西,一心取经的决心。这种结构的小说一般都非常好看,也很好记忆,所以你大概永远也不会忘记《西游记》讲了个什么故事。


我上面还说到了小说里的对比,这种文学艺术也是很令人称道的。


在我讲解过程中提到过很多次陆地与河流的对比,除了这两个,小说里还表现在文本结构的对仗,还有哈克和汤姆的人物对比。


先看陆地与大河的对比。小说里大河两岸沃野千里、林木参天、静谧悠闲,在它宽广的河面上,一老一少、一黑一白两人相互帮助鼓励,和岸上的丑陋、嘈杂的社会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看一段小说中大河描写的引文:


一到晚上,我们就撑出木排,快到大河中央时,我们便不再管它,让它自己顺着河水随便漂,然后,我们点上烟斗,把腿放进水里摇晃着,聊各种各样的事。


有时候,我俩把整条大河都给占了,好久都没有别人。隔着河水,远处是河岸和小岛。住在木排上,日子可真美妙呀。我们头顶上有天空,布满了星星,我们通常躺在木排上,仰脸看着它们,谈论星星是做出来的,还是原来就是这样。


大河安详、宁静,是心灵安慰和歇息之所。还有一种解释,说大河是母亲和女性的象征。返回大河,满足了哈克对母亲的渴望,也满足了吉姆对妻子和家庭的向往。


在陆地上,哈克看到的是世族仇杀、小镇醉鬼、乌合之众、皇室奇物、行骗遗产等等丑行恶行。与大河相比,陆地上好像到处是欺诈、虚伪、凶险和冲突。


但同时,大河也会出现强盗掠杀和分赃,自由快乐和充满情谊的木排上,也曾挤进来两个邪恶的骗子。木排难以把握自己的方向,只能随波逐流;木排上的人向往北方遥远的自由,但木排却朝向南方越来越苦难的现实逼近。


正是所有对比中的这些困惑,良知与教条、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和矛盾,让主人公的心灵逐渐改变、逐渐成长。


除了陆地与大河的对比,小说本身还是对仗结构。


除中间高潮部分外,小说前面七章,后面十章,基本上是结构对仗。前边七章写孩子们在村里的游戏,交代哈克和吉姆逃离的背景和原因。后面写吉姆被骗子卖掉后,哈克和汤姆对他的救援。当你去读原著的时候,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


汤姆和哈克的对比也很有意思。没错,我说的是汤姆和哈克,《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主角。我说过,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汤姆聪明、机灵、勇敢,富有探险精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儿童形象。


因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写的,那汤姆必然也还是会再出现的。那汤姆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里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汤姆出现在这部小说的这前后两部分,中间的高潮部分没有他。前一部分发生在村里的时候,汤姆是个孩子王,带着小伙伴变着花样玩童年的游戏。


最后一部分,他从家乡来,告诉哈克,吉姆的主人华森小姐已经去世了,她生前给了吉姆自由。他明知吉姆已经获得自由,却偏要煞有介事地想出来种种办法,营救根本不需要被救的吉姆,让吉姆吃尽了不必要的苦头,把全村闹了个鸡犬不宁。


我们把汤姆和经过世事历练,不断成长的哈克一对比,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好像静止了一般:一开始是个孩子王,最后还是孩子王,他永远也不再长大了。他沉于幻想,迷信书本,成了一个“书虫”和调皮鬼,各种恶作剧,无事生非,不计后果。


海明威对这部小说评价是很高的,但他对小说的结尾还说过另一句话:《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就应该终止在吉姆得到自由那一章。他觉得最后汤姆的营救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那么我们问一个问题,马克·吐温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非要不厌其烦地写汤姆没有任何必要的冒险呢?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结尾,也许可以这么说,作者一是为了小说的对仗结构,让前后对称,都在村子里。二是为了对比,以汤姆成长的停滞对比哈克性格的发展。还有第三种解释,这种看似多余的描写,是代表了作者对童年、对童真、对故乡的留恋。懵懂少年汤姆回归,也许是马克·吐温对童年的怀念。哈克在经历了人事变迁之后,依然能够和汤姆玩得不亦乐乎,这其中寄托的也许是他对哈克经历世故之后,归来依然少年的一种祝愿。马克·吐温害怕哈克长大变得世故,变成一个小大人,一个不会玩耍的大人。


在马克·吐温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人们最喜欢的也是哈克和汤姆。他的家乡懂他,所以把这片土地改造成了一个专属他的文化主题乐园,让两个小朋友一直陪伴他。


马克·吐温的出生地汉尼拔镇,现在也被称为“美国文学的故乡”。小镇每年都会举办纪念他的民俗文化节。我2006年的时候去过,当时我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从伊利诺伊州一路过来,公路两边,远远就能看到标牌上写着“美国的故乡”。到了汉尼拔镇,除了迎面一栋楼上的各种当代名品招牌外,我看见了哈克和汤姆的塑像立在卡迪夫山脚下。


小镇依旧在,很多房屋保留着旧式模样。马克·吐温幼时的邻居还都搬到了一起,围绕在他故居的周围。他把故乡的一草一木写进了作品,他的故乡则还给他一座纪念馆,一座博物馆,还有卡迪夫山脚下他钟爱的两个伙伴的雕像。


家乡孕育了他,而他命名了家乡。


马克·吐温博物馆是一座三层楼的房子。入口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开放式的马克·吐温的书房陈设和三个人的雕像:马克·吐温正读书给汤姆和哈克听。一层右边还有一条木排,掩映在丛林中的大河上,电动的,可以摇晃,沉船周围有巨大的树林和高高的蒲草,可能是模拟《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里面的情景。


与马克·吐温故居相邻的是马克·吐温纪念馆,纪念馆里关于马克·吐温的生平和写作资料丰富细致。小镇当时的奴隶制状况,街道房屋,生活风貌等都有详尽的说明和陈列展示,每一部分的导言大多取自马克·吐温自传中的对家乡的描写和回忆,这些都可以看出家乡对他成长的影响。当年,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尽情描绘了故乡的一切。现在,家乡人又还原和定格了他那个时代的故乡。


马克·吐温的故乡小镇就像一个实景的文化主题公园,兼具观赏、游乐和教育的意义。名人故居的意义,除了保留文化遗产,还是可以与作家产生超隔空的对话,丈量作家足迹,体会,体会作家的心计。所以汉尼拔镇才一直被津津乐道。


从纪念馆后门出去不远处,专门设立了哈克的小屋,屋子很矮,里面只有一个孤零零空荡荡的壁炉。墙上是对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内容介绍和评价,还收集了不少种族歧视依然在世界各地存在的报道和证据。墙上导言说,马克·吐温当年以一己之力应对美国的奴隶制和不公正——这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由此说明当年哈克以兄弟情谊对待黑人吉姆的可贵之处。


的确,只要人类还不能宽容相待,平等相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部作品就常读常新,永不过时。如此切中时弊的演绎,叫人动容。在喜马拉雅,我还会讲另一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它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种族问题,探讨奴隶制的问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进行对比。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到这里就全部讲完了,总结一下,这部小说以一个少年的历险经历和视角,来反观当时美国重大社会问题。它既是哈克的心灵成长史,又是美国内战前的社会百科全书。它教我们在寻找、建立自己价值判断的过程中遵从内心,在灵活实用的处世态度下保有良知,在天真与世故的较量中依然童真。


哈克是美国文学艺术作品中,诸多善良的坏孩子的原型,是很多敢于质疑成见,勇于打破常规,以一己之力挣脱困境的先锋。他不断地逃离,恰似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冲动,一次次地逃离、寻找与回归,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新率真如故。


在作家心中,哈克是永远的少年,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少年的心。我是刁克利,谢谢聆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艺林繁华

    译者来讲解,对作品的诠释更好,受益了

  • 1522109nzmi

    讲的特别棒👍🏻声音也好听

  • 听友220331859

    谢谢刁老师的精彩讲解💐

  • J之大盗

    遵从内心,保有良知,坚守纯真历险是财富是蜕变,去看看原著。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

  • 君子蓝莓

    老师讲得很生动,语言清晰条理分明,让我更想深入了解原作,谢谢老师。

  • 余情付湖水湖烟

    老师讲得真好,是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少年的心❤️

  • 15858782too

    刁老师讲的很棒!

  • 大肚鱼332

    马克吐温文字虽然通俗口语化,但是往往简单的反而是最有力度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年的也是每一个人的迷茫,寻找、回归,到那时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

  • JaneGeng

    刁老师讲的太好了,感谢!

  • 淇淇妈妈_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