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不尚贤,使民不争

019.不尚贤,使民不争

00:00
17:47


贤是美好的、高尚的,那么尚贤便如爱美一般自然,但是,为何老子说要“不尚贤”?这与“选贤与能”岂不矛盾?非也非也,学经典千万小心,莫落入文字障。圣贤于心性上立论,所说的都是心头之事。本集用几个鲜活的例子,为我们揭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的真正内涵。

第三章 安民

不尚贤,使民不争。

看第三章的经文,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尚贤”的这个贤字,外面呢,是指贤人,有能力的人,或者是高亮的贤明,也是贤。对内来说,是指所有的净相的知见称为贤,包含第二章所说的美、善、高,或者是贵,或者是钱,这些都是所谓的贤这个意思所包含的。总而言之,就是你认为很好的那种感觉,你认为很好的名望,你认为很受人尊重,你认为第一名的,或是高级人类的那一种心思,都是这个贤所包含的内容。


使民不争这个“民”,从外来解可以指国中的百姓,就是一般的大众,从内来解,可以指身中的所有气机,就是你的精气神,这才是你的民。生活在你的身内臭皮囊里面这一块土地的是谁?就是这个精气神。所以如果我们把身体比喻为一个国,那里面也有主宰,就是你的心,而你主宰所控制的是谁?就是精气神,这些就是你的民,这是类比的方向。


上古纯民本无争端,争端因中古渐渐地立了这个对待,动人的气血,而争端开始四起的。气血一动,争端就四起。上古没有什么好争端的,为什么没有什么好争端的呢?你没有火来我家跟我借个火,我有什么好生气的,没什么好生气的,火大家都有的。你说可以给我一杯水吗?家里前面就是一条河,给你一杯水我没有什么好吝啬的。但是如果说在闹饥荒的时候,然后你说借我一杯水吧,我要洗洗车。你有没有发现你有一股怒火,有没有?这是人多才会有对待的问题。你来我家的后院摘了一个水果回去,然后你又爬上树在那边吃,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因为我左边也是右边也是,掉的满地都是,长苍蝇,烦死人了,有没有?你爱摘多少你就摘,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小偷很多啊,都偷那个上好的水梨啊,然后那个农夫气的要命,然后晚上叫警察,一个村庄晚上叫警察看着水梨,那水梨比警察还高贵,对不对?这是人多会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为对待,人多开始有竞逐,开始有对待,开始有比较。这个对待慢慢立了之后,人的争端才四起。


下古则阴,人们内心气血动荡,已经是成为习性习惯,不这样弄人家会说你好奇怪。看这个也没感觉,看哪个也没感觉,你好奇怪。有时候吃素而已,人家会说不合群,也动他的气血又动你的气血,对吧?这种动荡不止,是下古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子,没有一日的安宁,其祸端是在于我们心中的知见而已。


好比现在人不论做什么事,穿什么衣服,总是想要如何抓住众人的目光,抓住镁光灯的焦点等等,这个便是在这个经文里面所谓尚贤这个心意所表现出来的。但在这个太过于贪爱或崇尚追逐的过程中,难免伴随着得意或失落。这个当下,其内在的气血跟着漂浮不止,这个就是所谓的“争。使民不争的争,而烦恼也就跟着发生,这个争就是烦恼。


所以尚贤两个字,只是首揭心中的净相之害的一端,尚贤不是说外面的贤人,其实是讲里面那个净足的心。其原意并非叫人抛弃有才干的人不去用他,叫做不尚贤。不是说去用那些毫无能力的无能之徒,才叫做不尚贤。古人你有没听过“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那好啦,那你这个将军无能,然后你说我们比较有德行,我们不尚贤。待会将军打仗怎么样,都淹死了,都打死了,这不叫不尚贤。打仗要不要崇尚有才干的?要哦!做事情要不要?也是要啊!


才干不是无用,无才干不一定是德,累死千军啊!所以这边所谓不尚贤的意思不要做这样的曲解,它指的是内心的对待的一种渴求。不尚贤也不是叫人对于贤人者要刻意的不敬,或者是视而不见,而是要教导人们观照自己内心的深处,将所有的净相知见消弭殆尽,以为根本,这才是不尚贤的意思


一国之中人人皆知谦让之美,则一国泰和而安宁,那是不尚贤。我是最高的,为什么你不尊敬我啊,有没有?不知道谦让。他说你这算什么,为什么我要恭敬你啊,有没有?这个尚贤的心一起啊,争端就不止。同样的一个团体之中,人人皆知谦让之美,那么团体和谐无争,一心之中能够远离对待之害,净相的对待之害不要尚贤,则一身气机顺畅中和。你的民,你身中的精气神就是你的民,就泰和下来了,就是所谓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此皆所谓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所包含的范围可内可外的,这些所有的范围,都可以来解释它,都包含在内的。不论一个国家也好,或一个团体也好,或是小至在我们身上也好,要达到不尚贤,也必须由心的知见开始来做教育,才能够得到它的根本。


我们看《南华经》天地章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这个尚跟使就是玩弄的意思,卖弄的意思,不是不使能,不是不派有贤能的人,派一定要派有贤能的人,那个使是卖弄、玩弄。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在上位的人呢,就像在树的枝头最高的那一片叶子,叫做标枝。就是它一个枝干一棵树里面没有谁高谁低,有没有说那一片叶子比较珍贵?没有这个意义啊,只有你长在什么位置而已。


民如野鹿,在下面的人就像野鹿一样,它很自然、很畅然地在大自然游玩,他也不觉得说,我被那一片叶子压在下面,我不如他,有这个意思吗?没有这个意思。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位置本无高低,就差不多像这样的意思。


上古时代的人,他们的知见是如此的纯真。端正而不知以为义,他的行为、作为很端正,但他不知道说我是一个很有义的人,我懂义的人,我是一个有水准的人,我是一个有德性的人,他没有这个想法。相爱而不知以为仁,随时随地正在帮助人,但你内心没有感受到一股洋溢着你的仁爱在发现的那种味道?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呢!我们现在的人因为很少帮助人,忽然有一天帮助一个人,你有没有发现你感动莫名,那个感动莫名的气血上是有对待,是很严重的对待。


实而不知以为忠。很老实,然而我是老实,你竟然说谎,有没有?古人还不知道这样,因为他老实啊,他只是老实他的,他还不知道这个有什么高下好评比的。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你想拿什么就给你吧!而这个动作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是大自然之间任何生物所有的动作一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知道以为是有什么恩呢?


这个蚂蚁夹了一粒米,交给那一个蚂蚁把它夹过去,这个蚂蚁说:你搞不清楚我对你的恩惠有多大,没有这些事情。他们只是一个蠢动相使的能力,就是像一般的生物,自自然然有一些动作行为,只是如此而已。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所以他虽然生活过了八十岁、一百岁、两百岁,古人两三百岁也很多,行而无迹,做了很多很多德性,没有人传述,没有人记录。为什么,因为这有值得记录吗?这不值得记录啊,因为这是再平常也不过的啊!有没有人传述他的事迹呢?没有啊!


真正的德者,真正的德性还没有人传扬,而你所知道的哪一些古圣先贤被传扬开的,都是变成稀有动物之后,才被视为非常非常的尊贵。然而,这种当稀有之后而所造作出来的东西,他的尊贵性,跟上古时代的人来比,实际上是相去甚远的。这个就是庄子他不尚贤的一段。在庄子的文章里面,属于这样的概念的描述,那是多得不胜枚举。


看《列子这一段,杨朱南之沛,到南方的沛这个地方,老聃西游于秦,刚好老子到秦,邀于郊.两个人在郊就刚好相碰了,至梁而遇老子.两个人就碰面了,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老子看了杨朱之后,仰起头对着天发出感叹,他说: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我本来以为你是个可教之才,你的名声这么大,我看根本就是没有办法教导,你已经中毒太深太深,没有办法教了。


楊朱不答.他没有马上回答。至舍,进涫漱巾栉,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杨朱当时没有回答,回到了馆舍整理整理开始涫漱,漱洗,巾栉,梳梳头擦擦脸,脱履户外,不敢直接进去,鞋子脱在外面,跪着,膝行而前进,见到了老子说:“今夫子间矣,请问其过“说那天大家正在忙,我不方便问您什么,今天我看您稍有空,所以特地来拜见您,请问那天为什么会说我不可教啊”?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是你,你的作为也叫。说:我看你的作为啊!睢睢就是下巴往上扬,盱盱也是这个意思一副瞧不起人,不可一世的样子。而誰與居?每一个人看到你都会拒你远远的,谁还跟你在一起?连你的本性也不跟你在一起了,谁还跟你在一起?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真正的清白,总是令人误会很多的,越是内心越干净的,越不去反驳解释的。盛德若不足。真正德行充沛的人表现出来是非常的谦充的。杨朱蹙然变容曰。蹙然,邹着眉头,马上正色不敢再放荡,“敬闻命矣”。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他检视一下他的行仪,到哪里都是一副高不可攀的样子,一副修行人的样子,一副我是无比的尊贵,而你们是根本就不懂的那个样子,一副为人师的样子。我如果说你,睢睢而盱盱,你听的懂吗?你就说你说的什么,我这个仰这个角度有问题吗?有问题吗?你当下会变这样,我的眼神有问题吗?我其实没有这个意思啊!我心里没有这样想过,只是怎样怎样,你说你懂吗?我所碰到的学生都是这样。所以碰到这种属于表情的问题,眼神的问题,能够指点的没有几个。


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杨朱刚去的那一趟跟回来那一趟很明显有不同,舍者迎将家,那个旅店老板还要到他家里去请他,公执席,男的女的,先生老婆要帮他铺席,妻执巾栉,给他毛巾给他梳洗的,舍者避席,所有旅店同样在住的人,看到他每个避的远远地,跟他有什么交谈,炀者避灶。这个煮饭的,连着在他面前也不敢煮啊,避的远远地。这是去的时候。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他回来的时候,听完老子训他一顿,我命你之过了,然后就开始观察他的心,收敛他的行容,所有住在同样旅馆的人,都跟他抢着坐位子,在他去的时候跟看到鬼一样,有没有?避的远远地。为什么?回来的时候敢跟他抢位置?就是这个问题。这个就是尚贤。


谁在尚贤?杨朱不尚贤,旁边的人怎么会尚贤,对不对?旁边那个尚贤心一起,已经被他比下来了。我们当然是这么样谦卑,连靠近都不敢,对不?杨朱自己一尚贤,我是这么样的清高,你们谁配来坐在我的旁边呢?你怎么这么放肆坐在我这里,虽然他没有这样说,可能他的所有的言色是告诉人家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在《道德经里面,要把你认为是很好的,尚贤不是很好吗?守着我的清静,守着我的高风亮节,不是很妙吗?不是大家都在提倡吗?为什么他第二章就开始破,开始骂了呢!在第二章里面,善之为善还不行,对不对?


我们再看《淮南子这一章:孔子行游,马失。孔子在外面云游啊,周游列国,丢掉了一匹马,食农夫之稼,肚子饿了,人会饿,人有气节可以不吃,马可不可以不吃啊?不行啊,偷吃了人家的稻谷,野人怒絷其马而系之。那野人看到很生气啊,就把那匹马给抓了,然后就把它给绑起来不还给他了。不还给他呢,孔子也就没有马可以代步。赶快请子贡。为什么请子贡?因为子贡是孔子徒弟里面怎么样?最能言善道的,最文绉绉的,最会咬文嚼字的,赶快请他去说了。卑词而不能得也。用尽所有卑微的词,请求他宽恕我们一次,没有办法。你吃了我的稻谷,你就赔我就对了,不要讲那么多。


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他说,我派了一个人去,讲的是他完全听不懂的话,文绉绉,那个人是谁啊?对农夫而已,就好像说用太牢去享野兽,刚刚我们看过的那一篇一样,用韶乐去享飞鸟。他说余之罪,这是我的错不是他的错,非彼人之过也


乃使马圉往遂之,这次是叫在马场养马的那个人去跟他说,这两个人语言是比较通,会比较通一点。至见野人曰,我们看他说什么话啊?子耕于东海至于西海。说先生您的田地这么大从东海到西海。吾马之失,安得不犯子之稼?我的马丢掉了,在这个国土里面怎么跑,天亮跑到天黑,也都在你的土地上啊,肚子总会饿总要吃啊,不是故意吃你的,实在是你的田有到东海有到西海,你不能怪我的马偷吃你的苗啊?对不对?


野人大喜,听了高不高兴?解马而予之。好了,还你,不用赔不用赔。说若此其无方也,而反行,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事情有需要的时候,有异于常态的时候,你就得反其道而行。那通常到朝堂里,到诸侯那一边要一个说客,他会请谁?那就请子贡就没有错的啦。请颜回也不行啊!颜回很有德行,能够当外交官吗?那不行的,派他去会死的。跟一个农夫讲话派子贡呢?还是不行,跟颜回也不行。就派一个养马的,他是很会吹牛,他知道那种人最爱吹牛,就吹一个牛给他大大的,有没有?你的地有那么远,哪里不吃你的苗呢,真的是很大。好啦,你戳中了我的心思,还给你就可以了。


这个就是什么?不尚贤,谁是贤能啊?到朝堂上你是贤,此刻呢,你的贤能要放在哪里?最拙了,竟然咬文嚼字引经据典,真是气死我也,有没有?我一生就最不屑这个东西,你竟然在我面前卖弄这些?这就是什么是贤呢?实际上是没有这回事啦!就是看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事,就如此而已。


淮南子这一段,也有异曲同工。今之裘与蓑孰急?裘跟蓑衣谁好?见雨则裘不用。下雨呢,裘不能用啊,贤不贤?不贤。升堂则蓑不御,升堂的时候,到朝堂的时候,你可以穿蓑衣去吗?那也不行。此代为常者也。相互交替运用的东西。


譬若舟、车,舟是水里用的;车,车马路上用的;楯,是泥泞地用的交通工具;肆、是沙地用的;穷庐,是野草所适用的交通工具,可是走在各种不同地方,用的交通工具不同。故有所宜也。故老子曰 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鸟总是在天上飞的,你不能把它用在水里呀!对不对?那个鱼儿总是在水里的,不能叫他活在木头上,因其才而笃焉。这就是这一章所谓不尚贤它的意义所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感靈

    儒家尚贤,即分别心,也许这也是他招至比老子多的多非议的原因吧

    黄庭心学 回复 @感靈: 儒家尚贤从治世法立论,不尚贤是从出世法立论

  • 省覺

    真的如讲师所述,很久没做善事,一个善下去内在洋洋得意,热血沸腾,原来还是有攀附了的状态。

  • 岱莉

    不尚贤,指的是内心的对待,观照内在净相的对待知见;每天多做好事,把它当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

  • 省覺

    原来做善事的时候感动莫名也是攀附 涨知识了。

  • FB_BDDW9

    我所碰到的学生都这样,

  • 静坐的小丸子

    不尚贤,确实很难做到,什么样的属于有德性的,是善举,是好的行为规范,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去发展,如果没有做到反而会生烦恼,如果做不到不生烦恼,是不是就是讲师说的“不尚贤”呢?毕竟外在的事物也要选择正确的去做啊~

  • 青青毛豆

    不尚贤,原来要内解才讲得通。 贤是指内心的净相, 通常指我认为的好的~美的~对的~高的~贵的等等都是贤 不尚贤是指往内观照,将内心深处的所有净相知见消弭殆尽👍

  • 小白兔乖乖love

    老师是 潮汕人?

  • 陆丰_az

    好新奇的解译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1200717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0926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