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教化以认识本性为主轴,千言万语为的是气机在心头的无言实相,向内观照可渡一切苦厄,有所成就时更要把攀附的知见看个清楚!故君子修行不挑境遇和感觉,只求维护本性,返回无极之真。
第二章 观徼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看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这个“言”。凡能表现出我们内心真正声音的媒介,都称为言。你说话是为什么?在说什么?在说你的意思,你内心的意思。所以凡一切的语言、表情、举止或者书刊,乃至现在无奇不有的广告手法,都可以称为言。
我们可以透过这一张图片,很明确地表达了我们要表达给看的人的讯息,那这张图片就可以称为一个言。你用这一个表情,虽然你没有说话,可是就让我了解你内心的状况,那这个表情是不是言?这当然也是言。所以言可以是举止表情,可以是语文,可以是一张图,可以是一个电影,一个短片,这些都可以称为言。
但不论多少的方法来表达我们所要说的话,而其真正要所表达的,不外是从内心发出真正的声音,对不对?所以你用一千个一万个言来表达,最后你是要表达什么?要说明你所想说的意思而已,就是你心中所要想表达那个意思。
那个内心的声音才是所要表达的唯一的真言。那个真正的意思,也才是所有的人应该要感受到,所应该要接收到的言。如果我要说的这个意思,然后我用一堆的语言,听了半天,结果你没有听出我的意思,那你听得算不算成功?也不算成功。那我讲的呢,更不算成功,对不对?所以我们说了半天,我的言没出去,你的言也没接收,是不是这样?
而这个源自于内心的真言,往往只寄托在黄庭气机微微起伏时所发生的,这一点则是你要花点时间来观照。我在说话之前,我已经在内里有个感觉,那一霎那的感觉,已经具足了待会五分钟的时间我所要说的话。
各位,你想想看对不对?内心已经先意思全满了,才开始想词汇去表达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对不对?说不够还要再举证,还要再用很多文字,然后前后交叉来说明我的意思。再回想一下,在这个五分钟之前那一霎那,只是一霎那,你竟然已经完全具足这么多意思,这就是心它的妙用。
我们说话,绝对不是这个字出来再想下个字怎么接,不是这样。而是一个意思已经完全具足,而那个意思完全具足的霎那,如果有分别的状况下,大半都是黄庭刚好有一个起伏,或有一个热度。那个热度发生的时候,正是我们贪嗔痴爱具足的时候。而后,开始长篇大论。
譬如说想要骂一个人,是不是先有一个感觉才开骂,骂出来,也许骂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都具足于什么?一霎那的热血而已。一霎那,我已经该骂的话,就是那些意思。后来的意思怎么描述,都还描述不真,都会失真,对不对?最原始的那个热血,里面所隐藏的意义,却是非常非常惊人的。
但我们仔细回想,这个气永远只是气,不论其如何地起伏,如何来去,永远只是气,哪来的什么意义夹杂于其间?实际上是没有的,那可见人们对这个气的误判,这个知见是非常非常的深。
《淮南子》说:道不可闻。这道在哪里?在气,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所以用听的、用看的、用说的,可以这样子去表达的,这些都不是道。
熟知行之不形者乎,行是指我们现在的万物的行,造成这些万物的行背后还有一个真宰,但它没有行,则行之不行,谁了解那个呢?那个,也不能用语言说,也不能用看什么形态为准,因为它没有一定的形态。它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一股气。
谁能够深入这个内涵呢?这个内涵不带言。说这个真理不带诠释,你没有办法用语言,一用语言就差,只可以感觉。
可是感觉又不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到的,多半是它清真本貌?还是攀附了各种情识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内心里多半是攀附各种情识的。所以这个上面所攀附的很多很多声音,都当卸下来,才会说不言之教。
人们却因对黄庭中的这一点气机动荡,攀附了太多的对待知见,让这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发出太多的妄言,以及太多的扭曲,这非常非常的多了。这不仅形成人们无尽的贪嗔烦恼,也使本性的造化走向我们所不乐见的六道轮回的一条道路。
我们的本性这么具足,可以作主成真的,可以成仙做佛的,可以返本还原的,那为什么我们却往一个窄门里面钻过去呢?往一个六道的窄门钻过去呢?这是知见影响了整个本性的造化机能的关系。
圣人于心中气机动静之时,借由观徼观妙的觉照,故能永保心头气机本无意义的无言实相。它没有声音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气机的流荡,自然的生灭起伏,这就是气机在心头的无言实相。
圣人以此洗心,就是以这个知见,以此解脱自身的一切烦恼苦厄,以此自度,也以此来度世。就是他所教,教了半天都在教什么呢?没有别招,就是这一招而已,以此贯穿出世、入世、治世所有的诸法,以此示现娑婆世界,所以说行不言之教,所教的就是什么呢?认识你的本性。
六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静。度一切的苦厄靠的什么呢?观照,就是观照自己。此道家的无为,即是儒家的率性之教,亦是佛家的见性之教。而不言之教,即是儒家的“无声无臭”之教,亦是佛家的“无相实相”或者是“如实观照”的这种教化。它的字虽然不同,你去做的时候,你竟然会发现,它是完全一致的。
无法把这些字意给贯穿的人,是没有落实圣贤学问开始往内寻觅本性的人,多将“无为”解为无所作为,而“不言”解为用身体示范而不说话,这是大家都这样解释的。那么圣贤一辈子他又讲道又写经,那这些作为岂不是跟经文自相矛盾了吗?对不对?
其实圣贤是大有作为的,然而他却提倡了一个“无为”。那像释迦摩尼佛,他是天天讲经说法的,他却说,如果有人说我,说我讲经说法一个字,就是在诽谤我,有没有?他却这样说,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都在谈一个没有声音的本性。
再往下看:万物作焉而不辞,前面我们已经大略了解到,圣贤的教育以什么为主轴?认识本性为主轴。不可以用闻,不可以用听,不可以用见,不可以用言,来行不言之教化。
万物作焉而不辞,现在讲万物,身外为世上的所有万物,而身内是指各种的觉受,各种的气机,各种的造化,就是身体内所涌现的各种感觉,这一些,就称为万物,甚至包含你各种的念头,各种的声音,这一些都称为万物。
心上的东西,可不可以称为物?这是当然可以,叫作心物。譬如说,圣人说:汝胸中必有一物,有没有?那个物是指什么?就是指心念。一个贪或一个嗔,一个计较或一个宽怀,胸中有一个物,对不对?但那个物,指的就不是外物,你不能说胸中有一把椅子,一个桌子,那这样的解释是行不通,它只是一个念,一个心念,所以心上的东西还是一样称为物。
作焉而不辞的“作”是发生,“不辞”这个“辞”有离开的意思,不离开叫作不辞。推而言之,勇于认识,不避乎难,这个也叫作作焉而不辞;或者维护我们的本性,不让它离开道,这也叫作作焉而不辞;或者是维护我们的造化不让它退转,各种的感受各种造化不离开,也叫作“不辞”;或知见不离开实相,或我们的知见不攀附对待,这也叫作作焉而不辞。
从身外来说,不论身处任何境遇之中,能够观照本性清真实相的功夫而不失,如《中庸》所说: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就他现有的状况下去行道,不怨乎其外,不愿造作别的份外之求。
素富贵行乎富贵,富贵的时候行什么道,就行富贵的道,不离开现况;素贫贱行乎贫贱,贫贱的时候行什么道,就行贫贱的道,就节约一点,买这个省买那个省,富贵的时候大方点,买这个买那个为人家多想一点,这道是不一样的。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因所处境地不同而行他的道。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不论在富贵贫贱还是患难夷狄,总不会丧失了他的气节跟本性。这就是他的不辞,作焉而不辞。
君子修道不择时地,任其境遇如何地引诱或挑战,永不自私,这个便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的最佳解释。
从内里来说,君子修道不经营贪好的感受,不逃避挑战的感受,不助长本性外的造化,不压抑本性中的发生。任何时刻只是观其自在,任其发生,为不使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攀附声音意义,只是做这个,观照这个,叫作“万物作焉而不辞”,不逃避的,不挑选的。
修行没有挑感受的。只挑那些飘飘欲仙的我接受,其它的我一概不接受,有没有?我们常常做这样的美梦,但没有一天成功,只有偶尔会成功一两下子。但是圣贤告诉我们修行是怎么做呢?是万物作焉而不辞。
好像老天爷造了天下的万事万物,就任万事万物在这个天地间自然的学习,自然的成长,它没有一样是挑选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既然前文都是以心上知见作为论述的主轴,所以此段的生而不有的“有”字,为而不恃的“恃”字,还有功成弗居的“居”字,当然也不能够偏离这个主轴,否则前后文便忽里忽外,无法连贯,一下子把这个文章解到外面,举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有没有?一下子又谈到前面的有无,又讲到道,讲到气,里面的动静,这两者没有办法连贯的。
因此这个,“不有”是心头一气上不有知见来说的;“不恃“是心头一气上不恃知见说的;“弗居“是心头一气上永无知见来说的,其实意义大致上相同的。
此段“功成弗居”之训,其实就是《清静经》里所说的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的意义。这一段的意义,我在《清静空释义》这本书里写得很明白,那我们给大致说明:好比对于本性的观照,终于有一点观空的成就,终于我了解空:啊!原来空中是这样的妙有,原来空的好处是这么样的多,原来空的知见是这么样的清明,不是那个顽空,他终于有点成就。
此刻却要最小心的时刻,因为此时最容易产生一个更为牢固的攀附而不自知。我已经观了三年,终于有一点成就了,然后我听他们在聊天,我听他们在讲话,他们都没有悟透这一点。我如果不跟别人比还好,那只是我悟透了,结果我看到他们都没有悟透,然后怎么样?你莫名其妙多了一个东西。
就像这种修行工程,进展到有所收获的时候,心头自然会生起一个欣慰的气血的感受,此时小机小见者便因这个气血的强弱起伏,而又在心头中卡住一个“能观空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这样的一个知见,就在每次那个气血一热的时候,那个想法很僵化的就攀附在这个上面。
但觉者并非抵抗这样的欣慰,觉者有突破是不欣慰吗?不是这样的,那就无情了。欣慰照样欣慰,而是即使在产生这样的欣慰感的当下,依然再度提起“有欲观徼”的真觉。他连这个欣慰感也在他观照观空的范围内,不把它另外独立在外。
我们通常观空会在一个范围内观空,观察我的痛苦记忆,观察我过去的什么样不好的记忆,观察我的身体里什么样不好产生什么样不好的感受,有没有?观察什么样物欲的引诱,然后产生很多很多的波动,我对这波动上做实际的观照而有突破。
然后当我一突破之后,有欣慰的时候,我把那个欣慰放在外面,它是例外的,其他的都已经突破了,只有这个是例外的,那是他危险的时刻!
这个欣慰的当下,只观照气血变化的清真跟自在,不使这一波新的气机变化,转移为加重自恃或居功心态的一种动力。越热自恃越高,它如果不太热,盘踞的时间却越久,他的自恃就越坚固,这很可怕的。高跟坚固哪一个可怕?坚固是最可怕,小小的,常常出现,然后那个刚好是例外的,这就是它的可怕之处。
所以修行有得而走在别人的道场,一副仰着下巴的样子的人,我是看了很多,这个自恃写在脸上清清楚楚,但这个就是他的例外,我的修为里面这项算例外,那是因为我有所德我才会变这样,当然例外。这个其实是他漏到了一条最大的蛇,漏掉了,没有捕捉到。
智者不让这些对待的妄见在洋洋得意之时,渗入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之中。这个时候你会很享受它,你不愿意把意义给观照下来,你不愿意把实相的正知给提上来,因为我还要再享受一下,如果有经过几年观照,你就会了解我们在说什么。
故此章说“不有,不恃,或弗居”,这是这一章的说法。而《清静经》里说,观空有得的时候,那个有得的心还要再放空,一直放到无可放为止,所以叫作观空亦空。还要再空,空到什么?没有什么需要我放的,自自然然都是一切的实相,空无所空。
而也正是《道德经》这章所谓功成弗居之意,那个居是居在哪里?不是房子,不是地位,是心才可怕,就居在你的心里,不跑了,这才可怕。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去,我们先看这两个字,证得本真的道体,不再堕入六道的气数枷锁,不再离开永恒的无极之真,才叫作“不去”。永远不再离开,跟前面的不辞是一样的意思。
“不去”两个字,实在是不宜解释为,其功德名声留存在世上,千秋万世永远不被世人所忘记,有没有?各位,是不是这样解释?对啊!因为他功成弗居,所以不去,所以永远留在世人的心目中。
各位,你翻阅每一本翻译本,是不是这样解释?一定是这样解释。因为它已经彻底被解释成身外的东西了,跟前面的前后文的对待,心坎里面的对待,有没有连贯?已经不连贯了。
此等与本性无关的空灵虚位,岂是圣贤仙佛之所图。所以不去,是圣贤仙佛他之所以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声名能够扬溢千秋万世吗?他哪里会因为这种身外之物在打拼呢,那是不可能的。
看《列子》的这一段:生无一日之欢,没有一天的见性,没有一天的本性的快活,叫作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死了却洋溢千秋万载的声名。各位,古人这种人多不多?很多的。而我们一直误以为他是大圣人的,也还很多的。
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我们虽然还在歌颂他,可是他能不能知道?他能不能得到好处?没有好处,他声名之累,人在地狱,然后声名在凡间,对他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好处了。
虽赏之不知,你虽然给他祭拜,给他再多东西,他没有空逍遥,跟一个腐木头,跟一块土,是一样的,所以君子的作为岂为了一点虚名?不为这个不去而谋求的。
这句“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的意思是说,这个观照心田实相的功夫已经成熟,即使在最功成名就之时,或在修行功成最有得意进展之时,心头依然不被任何对待所污染,那个欣慰包含在内。故性真造化永远圆满无缺,不会在那个欣慰的时候,成为一个空白。故能渐渐返本还原,永证无极,而不堕入轮回之术,这叫作“不去”。
只有握稳了这个终极的性真的目标而不再失去,君子才会称它为“不去”。若只是留点名望在人间几千年,终究只是虚名,岂配称这“不去”这两个字?唯有返回本性,永证无极,才是君子所称的“不去”,也才是君子之所求的。
就像此段的示范,经义应该要往身内的心性去做类比,方能够得出它的第一义来。很多人一开始读经典的时候,便因为不懂得将字字都往身中的心性去做类比,去观照,因而读起来前后不仅不能够连贯,而且矛盾百出。
六祖说:无名可名,名于实相。这个意思是说,经典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在类比我们的“本性”为其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什么名可以立。所立出来的名,在经典上用上的,都是为了表达谁?本性。
无名可名,不是性,就是道,就是心,就是这些字而已,名于我们的本体,没有本体就没有什么经典可说。故凡解释经典,必须以本心本性为其终极之归依,才不致失去它的第一义。
若将“不去”二字解为,名声不为人们所忘记;将“无为”解释为不打听,无所作为;将“不言”解释为不说话,这种好名又费事的解法,不仅与老子此章劝人解脱对待束缚的观徼主旨,完全是不相符的,而且已经堕到二三义的窠臼里面。不过解释起来是可以举一些感人故事,大家听了会很感动,很有感觉。但对于圣贤立说的第一义,没有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帮助。
那么我们从第一章,我们确立了道的本体。然后这个道在哪里?通过“欲”这个字已经了解,在哪里?在身中,而且是身中的心,欲起欲落的时候,正好可以检验,对不对?然后再说到,伤害我们本性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就是对待。然后如何去除对待呢?就是无为。
这些主轴架构都有了,我们已经了解看《道德经》的基本范例方法,就是不论它的字是讲里面还是讲外面,我们做哪个方向的比对?就往内比比,往外比比。外面的不是不能解释,外面的可以解释,但它的第一义在哪里?在里面。
所以从第二章开始,第三章,第四章一直下去,每一章我们就要以这样的精神来看经,而且不只《道德经》,而且是所有的经论,这一点你要注意的, 都是以这样的精神来看经,你会省去几十年的努力,可以缩短很短的时间,你可以悟透经文里面,到底他们要说的是什么东西。
老师真的太棒了 感恩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感谢!20221011
这是听到的《道德经》讲解中最透彻、最究竟的讲解感恩😊
可以让两千五百年以后的我们聆听顿法,少走几十年路程,而又在这里相遇,真是一段奇缘,三世积来的福气。
原来,圣人对心头气机攀附的言能够卸下来, 所以才说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就是认识你的本性。
君子修道不择时地,认其境遇如何引诱挑战,永不自私。 作焉而不辞。
伤害我们本性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待。如何去除对待呢?就是无为。方向明确了。
讲得很好
人身难得,不让知见污染自己的本心本性,不堕入六道轮回的窄门;在任何境遇下保持自己的那份气节;欣喜的时候,更要去观照气血的变化,而非贪恋在里面,掉到另外一个坑里
言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真正的声音 内心的声音才是所要表达的唯一真言 而这个源自于内心的真言,往往只寄托在黄庭气机微微起伏时发生的。 如:我在说话之前,我已经在内心里有个感觉,那一刹那的感觉,已经俱足了待会儿5分钟的时间我所要说的话。 心得:原来真正的言是内心里的一个感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