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中庸】隐恶扬善“执端用中”与县令廉洁爱民“允执厥中”

061.【中庸】隐恶扬善“执端用中”与县令廉洁爱民“允执厥中”

00:00
15:36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接着讲《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对舜好问的精神推崇备至,这种精神对中庸之道的施行有特殊意义。正是因为“好问”,孔子达到两个目的,前面我们已经把这两个目的阐释过:第一,我们互相交换思想;第二,经过征询意见,使自己少走偏路,减少失败。


“好问而好察迩言”,“ 迩”,就是浅近的意思。“好察迩言”,就是善于体察那些浅近的话。在我看来,往往看似高深莫测、不知究竟的理论,最终往往显出很浅薄,往往浅近的语言能道出微言大义,所以“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有些哲学著作往往令人觉得不知所云,有些宗教著作使人觉得离人很远,而浅近的话直指人心。


如“人要做事业,不要做是非。”这句话很简单,人人都能懂。就是说人好好去做事,而不要去搬弄是非,给自己达到目的留下了千难万险。这句话用谐音的方式,把“事”与“是”联到了一起,这就叫做“迩言”。浅近的言论,让人远离是非,远离争端,而踏踏实实做事。


孔子提出舜的三个品德:一是好问;二是喜欢去体察领会那些浅近的话;三很重要,“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善和恶的问题是关乎道德深层问题。有人就曾经问过孔子:“以德报怨”,还是以仇抱怨?所谓以德报怨,就有点像人打了你的右脸,你是不是把左脸也伸过去。基督教传教士奉行这种做法。但是孔子是有刚性的中道、中庸的原则。他马上就问,“何以报德”?你都用你的德性去报了别人的怨恨,你用什么来报人家的德呢?怎样去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学生知道自己理解错了,说老师该怎么理解呢?


孔子说了四个字“以直报怨”。这句话来自于《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就是率直、正直的态度去应对仇怨。比如说这个怨来势凶猛,你当然不能用德去回应他,去报答他,而应以“直”一一正直、直率的态度,不遮掩的态度去回应他。“直”还有一个含义,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不仅不能把左脸也伸过去,而且还要加以还击,但是只能等量的还击,不能过量、加倍的报复。以德报德一一只有对美好的品德,你才能用发自肺腑的好德性去感恩报答。


这里“隐恶而扬善”,为什么用“隐恶”而不是“戒恶”、“惩恶”、“ 制恶”?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如黄帝和炎帝打仗打得惊天动地,最后觉得杀戮太多、罪孽深重,后来握手言和。“隐恶”就是说隐而不发,不主动的去揭露别人。虽然不去揭露、去说别人,但是在人的内心是有是非判断力的。“隐恶”还隐含一层含义,意味着相信这个人能够觉悟。也就是说,这个人觉悟的时候,会认识到自己的恶,而会自处、自修,从而自己提升自己。


“隐恶扬善”,代表了一种东方文化的“怀柔”思想——以宽厚之心接人待物,承认人性的善良,知道人性的悔改,知道人性的自我忏悔,这正是儒家”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强调恶是暂时的,善是本源的。善是本,恶是流,一个人只要不断的推举、高扬他的善,他就会以善抑恶,趋善去恶。


最难理解、误读最多的是下面这两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就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就是前面所说的“过”和“不及”。“执其两端”,就这两端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并且对这个平衡点掌握的非常精妙,这时很多的困难、难点、疑点的问题就会妥善的解决。


而“用其中于民”这个“中”就是“度”,人们就会安居乐业。如果用偏激的方法去做,受害的就是老百姓;如果用过分保守的方法去做,用不作为的方法去做,受害者也是老百姓。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绝不会是二分之一的“中”那样简单而确切。


我想举一个例,西方认为“中”就是天平。我们看一下西方的法院,往往用天平来作为他们的logo、标志,而中国很少用天平来进行称秤。不管是中药的秤、民间的秤,往往是一个把“中”——天平的中点,往一侧移动,然后用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秤砣来取得平衡。这个四两拨千斤的秤砣和秤杆秤的物品,秤砣不断的移动而达到平衡。这就叫做极高的处理矛盾、找到平衡点的智慧,叫做“四两拨千斤”。


“其斯以为舜乎!”大概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伟大的原因吧。舜之所以这么伟大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不走偏激的两端,而找到四两拨千斤的“中”,中道、中庸之道。所以舜禅让帝位给禹的时候说了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中”就是中庸之道、中正之道。


可以说,如何把握事物精微的度,如何把握最高的领导艺术的平衡,如何四两拨千斤化干戈为玉帛,化冲突为和谐,化战争为和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平衡术。“中”,中正之“中”,中庸之“中”,中和之“中”,这就是对中庸之道的真正领悟和贯彻。


除了圣人舜四两拨千斤的“中”以外,欧阳修《新唐书》说了一个人叫何意于,是宜昌县县令,这个七品芝麻官同样面对复杂的问题,也有四两拨千斤的勇毅和极高的平衡的艺术。


有一天一个大官叫崔朴,借着春天的大好时光与宾客坐船到宜昌县旁边,强拉民工拉着纤绳把船往上游拉去。他仔细看在太阳之下拉船的居然就是县大老爷。吃惊地问为什么呢?何意于说现在正是春季,老百姓春耕很忙,只有我比较闲,所以我来给你拉纤吧。这位大官听了以后惭愧无比,和宾客赶紧换乘马匹疾驰而回去了。


又有一天,朝廷里的一个大臣来征取茶税入宫,还带着天子的诏书。这位七品芝麻官何意于说:宜昌的百姓你就不征茶税他都难以活命,穷的响叮当,你们再用重税来加害他们,他们就活不了了。他请办事的官吏把皇帝的诏书搁置起来,说你们回去吧。办事的官吏说:天子诏书怎么敢拒不执行呢?我们办事的官吏犯罪要丢命,你难道能够免于被放逐吗?


何意于中正地回答道:我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暴虐、灾难转嫁到百姓身上呢?我也不会连累你们犯罪的。来,把诏书给我,我来烧掉,生死由我吧。这几位官吏看见这个县官何意于的确出于一片爱百姓之心,是贤能之士,就没有向上告发他,他得到了一命。


平常老百姓办丧事没钱,这位县令就拿出自己的薪俸,派手下去替他们办理。遇到烦难的事情,他还请年老的百姓入座商谈,寻问这事该怎么做。凡是打官司的人在堂上诬说是非曲直,这位县令就对有罪的人加以责打,对于那些罪轻的人加以说理,遣送他们回家,不让他们下大狱受折磨。这个县的监狱居然三年空空如也,没有囚犯。何意于实行了孔子的话“讼,无讼乎”一一打官司最好就是提高人民的觉悟而减少犯罪,不打官司。


但是,这么爱民如子不会巴结的好县令,在上级考评的时候仅仅把他列为中上,仅仅升为罗江县令。去报到的时候,前后跟随的人员不超过三个人。这是一位勤政爱民、廉洁正直、不媚权贵,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却深受百姓爱戴的、中正的、中和的下层官员。他坚定地贯彻了舜所说的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的心充满了危险,天下为公的道心微弱但不会消失;领导们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允执厥中”——“允”就是公正,“执”就是遵守,“厥”是代词这个,“中”就是中正,意即:公正地遵守执行中正之道。


可见,不仅是圣人舜和禹要做到“允执厥中”,就连欧阳修《新唐书》非常赞美的七品芝麻官何意于也做到了,于是,我们才深刻的理解什么叫做“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各位朋友,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鱼之乐_JanKin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 RAINYMASTER

    “隐恶扬善”,代表了一种东方文化的“怀柔”思想——以宽厚之心接人待物,承认人性的善良,知道人性的悔改,知道人性的自我忏悔,这正是儒家”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