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中庸】中庸之难胜过均天下、辞爵禄、蹈白刃三难

064.【中庸】中庸之难胜过均天下、辞爵禄、蹈白刃三难

00:00
11:24

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们今天进入《中庸》第九章。第九章文字很简洁,继续探讨中庸之道为何这么难?难到什么程度?


可以说,对中庸之道孔子坚持了高扬的态度,把它看作难度达到了比“赴汤蹈火”还要更难的境地,以此来引起士人们的警觉,让人们不要认为中庸是很容易的,或中庸是负面的。相反,要高度重视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的刚性原则不容忽视和妖魔化。


第九章正文是: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简单地说,孔子认为:天下国家可以禅让,甚至要治理得很公正和谐,难度很大;“爵禄”,就是爵位、俸禄大臣可以自己甘愿放弃;而将军可以在白色锋利的刀刃上起舞,就是冲锋陷阵、赴汤蹈火。难不难?很难。最难的是第四“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道是非常难而不易做到的。


这一章很有意思,举出了三种非常难的状态。第一是天下国家可以禅让出去,要把它治理得非常好,很难。这是国家元首的事情,所以国家元首、智者可以做到。“爵禄可辞也”,就是高官甚至丞相“禄”不要了,“爵”不要了,难不难?很难。但是仁人、仁者爱人的仁人可以做到。“白刃可蹈也”,一位将军可以冲锋陷阵、枪林弹雨,难不难?难。勇者可以做到。然而中庸却更难,它看起来很容易,但是人,我们说的是仁、智、勇兼备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


这段话似乎说得很绝对,这里有孔子的考虑。就是说要把天下治理好,要让国家每一个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就做到了平治、平安、平定的治理国家相当困难,做到的人很少。只有尧、舜这样的伟大的国君才能够做到。


“爵禄可辞也”,人生在世很多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推辞掉官位和金钱,只有那种秉承了天下正气,坚守大道的知识分子和义勇之士才可以做到。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诸葛亮才能够做到,一般人很难。


“白刃可蹈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英勇就义面不改色,能做到这样的英雄壮士非常少。


这三者已经殊为不易,殊为困难。孔子用三件很难的事情,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来对比影射中庸最难的部分。而“中庸不可能也”,这样凸显了中庸之道比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更难实行的状况。原因就在于中庸,尤其是“庸”字是一种更加内在、持久、恒定、日常、坚守、不弃不离。


孔子以他漫长的坚守达到了中庸之道。在孔子一生中,他一直把恪守中庸之道作为人生最高准则。一个人要实行中庸之道,需要具备非常优秀的素质和坚毅的心智。


天下最英明的国君可以把国家治好;天下最优秀的、作为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可以看破功名利禄、坚守自己的德性和理想的大道;天下最勇敢的英雄,像苏武、岳飞、文天祥才可以不惧死亡赴汤蹈火。而且,还有历史上的史官也颇能体现爵禄可辞、白刃可蹈的精神。


中国历史上,齐国史官记录了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崔杼杀死齐王”。齐国的太史记录下“崔杼弑其君”。于是崔杼大怒,杀害了记录这句话的史官。另一个史官勇敢的站出来接着记录,于是崔杼再杀太史——第二个太史又被崔杼杀害。第三个太史站出来勇敢的坚持记录,崔杼再杀太史.后来,匆匆进来两位太史继续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三位太史”,并勇敢地说我们接着继续记录。


历史上的史官是忠实于历史的,是杀不完的,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个史官站起来。崔杼说:你们就不怕我杀了你们吗?太史们应声说道:杀了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史官来记录,史官是杀不完的。真可谓宁蹈白刃,绝不放弃职守和自己的原则!这就是中庸张扬的不易、恒长的精神。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三种做起来都很难的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比起中庸来说已经没那么难了,因而我很认同孔子所说的“中庸不可能也”。


因为,“均天下”是一种智慧,世上有智慧的人还不少;“辞爵禄”是忠义,世上爱忠义不爱钱财的人还很多可谓不乏其人;“蹈白刃”是勇毅勇敢,不能说天下都是勇敢之人,但是却有英雄存在。智慧者、仁义者、勇毅者已经难能可贵,而中庸之道不仅仅需要勇敢、需要智慧、需要忠义,更加需要坚守,更加需要执着,更加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庸之道把握很难的“中”之度,再通过日常住行“庸”的方式去实践,的确非常之难。孔子向我们、向整个世界传达的思想就是:伟大的事情、拍案而起的事情往往在一种血脉喷张中能够做到,而那种在日常生活当中默默坚守的韧性尺度却分外不易。知识分子在未达到坚守自己道义的时候,未达到把正确的道推至于天下而不移的时候,我们永不能终止自己的脚步!


孔子不是危言耸听或者过分夸大,而是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坚定不移地默默坚守,平日独处的时候自我制约的意志和自觉的判断力,从小事做起的精神和登高行远的坚韧才是最可贵最重要的。所以“中庸不可能也”,并不是说中庸做不到,而是说需要坚毅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把中庸推进到底。


在第九章中,孔子对中庸之道持捍卫和高扬的态度。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过于肤浅,孔子对此有感而发,将中庸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实行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并真切地去实行。


在论述了中庸其难之后,我相信我们已经对中庸的难度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们的单薄肤浅和对中庸的错误理解是多么的荒诞。因此我们面对中庸之道的难度系数充满了敬意,并且坚定不移的去实行之。


各位朋友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邓增强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弥足珍贵!

  • 钟康莺

    感恩先生授教,茅塞顿开

  • 听友188370802

    中庸之道之难什么时候才能让普通百姓掌握,难道王侯将相真有种乎?

  • 听友188370802

    非常之难的中庸难道不是一种错误的道路?

  • RAINYMASTER

    天下最英明的国君可以把国家治好;天下最优秀的、作为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可以看破功名利禄、坚守自己的德性和理想的大道

  • 战略投资者

    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