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与孔子三次问礼于老子

060.【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与孔子三次问礼于老子

00:00
18:07

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总结了“过”与“不及”的历史经验教训之后,孔子开始探讨践行中庸之道的现实难度及其可行性。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说:舜应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询问,并且善于省察那些浅近的话。他从不揭露别人的隐私、缺点,却经常赞扬、表扬别人的长处。他掌握事物的正、反面,去除两个极端,对民众使用折其“中”的办法。这就是为什么他被尊称为舜的缘由。


在上一章,孔子以疑问的方式感慨中庸恐怕不能实行了吗?在这一章,孔子以舜为例,说明中庸之道完全能够实行。那么应该如何实行呢?以舜为例,孔子先赞颂舜是伟大的,然后开始分析舜为什么伟大。


第一,舜好问又善于省察浅近的话。就是说不喜欢一些高头讲章的大道理,而喜欢谈论一些明白如话的浅近道理。


第二,舜会隐恶扬善,不去专心地揭露人家的隐私,而是看到人的正能量,把不好的地方给遮蔽住,发扬这个人的正能量,使人能够向善。


第三,舜能“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说不偏激,把握一个合适的度,用这个度来施行于民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能做到这些,孔子认为差不多就达到了中庸的要求了。这就是取其“中道”来治理百姓,这大概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一一伟大的舜的原因。


朱熹对此注释到:“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 而道之所以行也。” 朱熹对这段话的解释,也说明了中庸还是有可能施行的,尽管它非常之难。


孔子说,舜真是大智慧的圣人,他特别喜欢提问,这提问充满了玄机。今天,如果一个人好问,会经常被人笑话、被人诟病;如果今天一个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可他仍然好问,就会被人耻笑。一是笑他不以好问为耻,二是笑他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这么浅显的问题都不知道。其实,在孔子看来,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因为不耻下问,他自己就很好地践行了不耻下问。


《吕氏春秋》、《史记》、《礼记》、《庄子》等多种古籍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生于春秋末期的老子,博学多闻,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史”之吏,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国家档案馆馆长。当时的孔子虽远在鲁国,但醉心于周公所制的礼乐,所以对饱读诗书的老子更是抱有深深的敬意。汉代的《孔子问礼图》就呈现了孔子与老子第三次见面的场景。孔子一共见了老子多少次?一般认为起码有三次,甚至大于三次。


第一次,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说他曾经随老聃在巷党这个地方办理丧事,遇到了日食。老子告诉孔子应该如何应变,这一年孔子仅仅只有十七岁。青少年时期的孔子非常好学,特别爱钻研周礼。这天出葬的队伍正在进行,突然太阳被遮蔽一一日食开始。引导灵柩前行的孔子听见老子叫停,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他很不理解,但是对于精通周礼的老子,孔子只能照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途停下来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


孔子这番话使得老子必须认真对待。老子解释到:古代诸侯国王朝见天子,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出国访问也是日出赶路,日落及休息。送葬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会在太阳出之前就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犯人、罪大恶极的人,或者是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才会这么做。日食的时候天很黑,形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之于这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当中的。所以出葬的时候遇到了日食,应该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


孔子对老子的解释深为认同,对老子的学问深为佩服。这一年孔子十七岁,而老子大他二十岁,还不到四十岁。


第二次,孔子向老子问礼,根据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南宫敬叔一起到东周洛邑访问。这一年一种说法是鲁昭公21年,公元前521年,孔子三十一岁。行前,他们向鲁国国君提出要去周王都学习周礼,鲁昭公对他们这种求知精神十分赞赏,但考虑到他们家庭的经济比较清贫,就赏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对他们求学加以一点帮助。


孔子此行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学习先王之制,二是探究礼乐之源,三是考察道德之规。所以他到了老子那里问了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丧礼方面。比如说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请出呢?孔子问,大夫家中八到十一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还问了这样的问题: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时进行当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呢还是应该继续打仗呢?


老子回答,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理说不能打仗,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宜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在这种一问一答当中,老子从孔子的眼神举止和气质上看出一种骄傲之气和急于从政的劲头。面对这个青年,老子准备从旁来警醒他一下。


老子送孔丘出门,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别人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别人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有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我就送你几句忠言: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认识深刻,这种人也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欢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险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钱财深藏起来,而给人一种朴素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笨笨的傻瓜。我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和过多的功名欲望,以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这些对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是这些了。


孔子回去以后对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去捕捉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弓箭去射它。 而老子就像龙,不是我所知道的,他乘风驾云,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龙一样啊。


可见,喜欢“每事问”的孔子,在询问老子过程当中,不仅获得知识上的提升,而且获得了精神修为上的精神感召。


第三次,孔子见老子,根据是《庄子·天运篇》的记载。孔子五十一岁,这个时候老子被免去了周“守藏史”的职务,回到故乡宋国沛地相邑。孔子及其弟子前往拜见老子,二人主要探讨了天道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孔子见老子不会在孔子五十一岁,因为五十一岁孔子开始从政,政务繁忙,大概不会出游。应该是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某一年,也就是说在五十七岁到六十八岁之间某一年,见到了老子。


从孔子与老子三次见面(或大于三次的见面),可见孔子多么虚心地求教。老子面对这样勤学好问的孔子,详尽地介绍了自己的辩证哲学的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宇宙起源的基本看法,向孔子深入阐述了圣人之道、修身之道和治国之道,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尖锐地批评了当下的现状和制度,使孔子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启发和心灵震撼。


孔子不仅向自己敬仰的老子求教,更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种”好问”的精神值得后人推崇。孔子对于舜好问的精神推崇备至,这种精神对于中庸之道的实行有特殊意义。正是因为“好问”,孔子达到两个重要的目的:


一,因为凡是遇到不明白的事就问人,使得自己的事变成了“我”和“你”的事,变成了我、你、他,我们大家的事。使得个人的困惑、一个人的思考的尖端问题,成为我、你、他、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的问题。我给你一个思想,你给我一个思想,我们同时拥有两个思想,因为思想是可以分享的。凡是让大家共同来探讨,以归纳结论可以防止自己的误读,防止自己的偏窄,防止自己独断专行。而且只有大家都来关注这个事情,事情才会成为大家的,才会成功。这是舜好问、孔子好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好问”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素质,可以使自己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好问就是一种有进有退的方式,它是征求意见,它是接近真理,它是驳掉虚无达到真实。”好问”就是在前进的时候给自己留下退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仍可以开辟出一条新路。”好问”可以启发自己的弊端和蒙昧,来告诉自己原来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只有唯一的方案,而可能有多个方案。”好问”是舜的智慧之所在,也是他接近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位朋友,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7609405

    揭示真理,

  • RAINYMASTER

    好问 就是在前进的时候给自己留下退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仍可以开辟出一条新路。

  • 仙境兔灵

    不知道就不知道呗~不知道就问呗~不然怎么做下一步呢?~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