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生活百态】安慰剂效应——吃了美白丸真的就能变白了吗?

23【生活百态】安慰剂效应——吃了美白丸真的就能变白了吗?

00:00
11:32

人生尽是幻象,你要敢于戳穿。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这里是KY心理研究所,欢迎收听由KnowYourself和喜马拉雅FM共同打造的精品课程,《戳穿人生幻象的99堂心理课》。


我们曾经收到过这样一条粉丝留言。前来求助的小A说,不久之前,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推荐说,国外的一款美白丸的效果很不错。所以她在双十一的时候也跟着买了,想看看美白丸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自己的皮肤变白。在用了一个月之后呢,照镜子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变白了不少,这让她很开心。所以,她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推荐她也去买来用用。但她的这个好朋友听了之后呢,却不以为然,觉得美白丸什么的都是自欺欺人,觉得有效果只是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


她朋友的这翻言论让小A感到既生气又困惑。所以留言希望我们来解释一下,吃美白丸会变白到底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呢?安慰剂效应究竟又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所以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位朋友的困惑。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安慰剂效应」中的“安慰剂”是指什么。 安慰剂的英语单词是“Placebo”,是从拉丁文版本的《圣经》中引用而来的。而在拉丁文中,“Placebo”则被用来描述某个事物“让自己感到满意或愉快”。


到了18世纪晚期, “安慰剂”正式开始被应用到医学领域,用来指代那些没有实际治疗效果的药物,比如像是,糖丸药片,普通的生理盐水注射剂,甚至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手术步骤等等。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安慰剂,在医学领域主要有两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是作为治疗手段,让患者暂时地感到安心和愉快。患者以为自己服用的是实际上有效果的药物,因此他们会用以一种更加积极、安心的心态去治疗和生活。


而第二种功能是,在药学研究领域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中,被用来和真实有效的药物进行对比,以此来检测新药物的实际效果。在“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中,被测试者通常被分为两组。一组测试者真的会接受新药物的治疗,而另一组测试者所接受的,其实就是没有任何实际治疗效果的安慰剂了。但无论是参与其中的医生,还是患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一组中,都以为自己接受的是实际有效的药物。


在实验最后,两组人的情况会进行比较。但随着实验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接受安慰剂的那组测试者,不仅在主观体验上得到了好转,比如说,觉得自己感受到的疼痛减少了。更神奇的是,他们的生理指标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比如像是血压变得更稳定了,焦虑程度减弱了等等。这样的发现,不是说真正的药物没有效果,而是说明了,单纯的「安慰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所以,「安慰剂效应」说的就是,一个人在接受或使用了安慰剂,也就是一些没有实际帮助的东西后,却因此感受到身体真实改善的现象。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百分百相信,自己使用的东西是真实有效果的,而对真实的情况完全不知情。可以说,「安慰剂效应」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中,最有意思的现象了。「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就说明了人的大脑是可以对身体的体验、感受、甚至是机能产生非常强有力的影响的。


那么,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美白丸真的有效果吗?它到底是不是安慰剂的一种呢?事实上,在这里,我们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者“否”,这样非黑即白的答案,这也是我们平时在思考问题时需要去注意和避免的。我们希望给你一些线索,让你自己可以更加辩证、多元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刚刚,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安慰剂」最初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那么,关于「安慰剂效应」,心理学家们又是如何去解释的呢?心理学家主要给出了两种理论。


首先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基尔希在1985年提出的期待理论。他认为,安慰剂之所以会起作用,是因为当一个人对自己所接受或使用的东西会产生效果这件事,主观上抱有非常强烈的信心时,那么,他就可能在不自觉地情况下,降低身体中的压力荷尔蒙,让身体在更好的状态下做出类似于康复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期待,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还可以体现在其他相关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和回应方式上。比如说,一个医生对患者表示,他正在接受的治疗是肯定会有效果的。所以说你会发现,欧文在「期待理论」中想要强调的,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只要你主观上有强烈的信念,那么改变就更有可能会发生。


而另一个较为主流的解释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安慰剂起作用的关键,在于一个人错误地理解了因果关系,并且在不经意间建立了安慰剂和真正的效果之间的联系。可能真正起到效果的,并不是安慰剂本身,而是源于患者自己其他方面的改变,比如说,养成了更加良好的作息,用更加良好的态度和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质量,更多地配合进行物理康复,等等。


同样的,你在使用了美白丸后,觉得自己变白了,是有几种可能性的。有可能,这个美白丸确实是有效果的,医学的进步确实可以帮助你的肌肤变得更加白皙。当然,还有可能是,你在使用了美白丸之后啊,你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护理自己的皮肤上,每天更多地照镜子,更频繁地敷面膜,甚至是为了配合美白丸,在饮食上也避免重油重盐,健康饮食,健身跑步,出门的时候,也一定会涂防晒,等等等等。所以说,可能实际上是这些原因,让你的皮肤状态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好。但是,你却把一切的改变都和美白丸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几种效果叠加了,美白丸确实有点效果,你也确实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护肤上,你对自己变白这件事情也充满了期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复多次的验证,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美白丸它真的起作用了。


那听到这里,也许你很困惑,你在想,那自己还要不要买这些有可能是安慰剂的东西呢?比如像是美白丸、保健品等等。


确实,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是安慰剂,他们并没有办法带来真实的效果。可事实上,我们买东西的意义,可能不仅仅在于这件东西它有用,还是没有用。如果买这些东西,能够让你感到愉快和满意,能够不断地让你对生活、对自己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期待和愿景,那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那这个时候,东西本身是否有用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愿意让自己处在一种积极的期待中,并相信自己能够发生正向的改变。这份期待本身,就会给你带来很多正能量和生活乐趣。还记得么,“Placebo”在拉丁文中的本意,不也正是让自己感到满意吗?


当然了,在看待其他人购买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时,也不用一直去劝阻或者是感到担心。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父母购买保健品了。不少人会觉得父母是在浪费钱,因为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根本没什么用嘛。因为单从保健效果的角度来说,很多保健品的效果确实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但是在这里,我们想要提醒你的一点就是,这些保健品“安慰剂”带给父母的,更多可能是信念上,以及生活状态上的改变。就像之前提到的心理学家欧文,他所强调的那样,当我们的父母愿意相信自己还有保持年轻、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的可能,当他们还渴望保留自己最美好的样子,那么,他们的生活状态就可能大有不同。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们会在行为上做出一些改变。他们会更愿意去有规律地进行一些身体锻炼,注重自己的饮食,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癖好。因此,只要他们不是被欺骗,或者是过度地购买这些产品,你完全可以给予他们支持。而不是一味地阻止他们,认为他们买这些东西是不明智的行为。


最后,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享受「安慰剂效应」并不意味着自我麻痹,也绝对不是给自己找到一个放纵生活的理由和借口。不少年轻的90后、95后,可能很早就开始注重养生、抗衰。童颜仪、护肤品,生发仪,都会一个不落地买来备在自己身边。但有意思的是,嘴上说着养生、抗衰,但却很少见到,有人真正地为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加班过后,嘴里喊着“养生”的女孩们还是会赶着去吃火锅。凌晨两三点,朋友圈里在线的人甚至比去睡觉的人还要多,好像第二天不用早起上班一样。葡萄籽,鱼肝油买了好几瓶,也总是在吃了几粒之后,就被遗忘在了某个抽屉之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这么做,那么,你买给自己的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关怀,而是一种自我放纵。所以说,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通过买这些东西来麻痹自己,才是爱自己的开始。


好了,今天关于「安慰剂效应」的话题就聊这么多。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你给我们留言、评论。让我们下次再见吧,拜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aJiahui

    安慰剂效应还是挺好理解的,好像初中还是高中就在课本上接触过,但是不知道原来在护肤养生啊这些方面也可以适用这个效应哈哈

  • 健身爱读书

    你的声音真好听主播

  • 爆炒黄莲

    支持主播,加油

  • _认识你自己_

    人生净是幻象,我要出家

  • 健身爱读书

    你的声音真好听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