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26 | 怎样的布施才能带来真正的福报

金刚经26 | 怎样的布施才能带来真正的福报

00:00
14:32

46-金刚经26  怎样的布施才能带来真正的福报


知识点



1、慧眼:



慧眼,读音huì yǎn,释义有佛教语,指能认识到过去未来的眼力,也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例句为“几年前,导演慧眼识珠,将她招入北京电影学院”。


相关句子有“ 熊庆来慧眼认罗康,华罗康誉目认京润” 出自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2、智慧:




智慧(wisdom)狭义指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出自《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3、法眼:



法眼是五眼里面的一个仅次于佛眼的层次。在法眼层次的人们,同时具有天眼和慧眼的功能,不仅仅能够看见事实,也能看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本身的能量够大,还能够介入事物的根本结构里面,去造成事实的改变;就是说,具有质能互换、神通变化的功能,大陆气功界则称是有搬运功能,能够凭空变化一些东西出来,也能将一些东西凭空变化出去,或用意志力搬移到不同地方。法眼的层次已经相当高了,但是仍然有缺点,就是还是执着于自我,所有的能量还是来自于自我,跟整个自然还未完全融合,所以还是无法逃脱于自然的业力,有必要再往上一层,进入佛眼层次,才能真正解脱。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实际上是想纠偏,给众生一个预警,不能执于空的一面,你执着于什么东西都是实有,当然不对,这就着相了。




2、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在这里讲的都是有,所以我们都要明白,这里讲的有,并不是说它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不是要我们执着于有。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前文中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中,今天由我接着和您一块诵读佛教十三经至金刚经。今天我们要诵读的首先是第 18 分,叫一体潼关分。从这一封的名称来看,我们不能直接的就能够大致有个判断,说这一封的精益主要是什么?不像前面的,比如能进液丈风,那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讲金刚经的慈诵它的功德。这一分我个人认为是金刚经里边很重要很微妙的一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咱们在前面的 17 分里边,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佛陀的心目当中,其实法是不可说的,所以佛陀再三讲,我没有讲什么法,甚至连阿诺多罗三纽三菩提这样的法也是不可说的,那为什么还要讲?只不过为了随顺世俗,要对我们这些凡人讲,不讲的话怎么办?不交流,不沟通,那就不能接引世俗之人,那么这些世俗的凡人不就是没有开悟的,没有增长智慧的这个机会了吗?但是佛陀一直在讲空,再讲,不要执着,再讲不能有贱,你不能执着认定它是实有的。


那么这样讲来讲去,因为毕竟听众主要是世俗之人,难免就会产生一种疑问,说诸法皆空,那难,是不是什么都是空的?那么成佛,那么觉悟了,是不是就是所之皆空,就什么都没有了?曲菩提是解空第一,在佛陀弟子当中是智慧很高的,他当然知道这也是一种偏颇,这不是中道,这样的话,你就会执空剑,你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空。不是这样的,他非常了解佛陀是得了很究竟的智慧的,它是有洞见的,是超胜一切的。
      所以须菩提到了这个时候,就配合佛陀的发问,用一句世俗的话来讲,实际上是想纠偏,给众生一个预警,不能执于空的一面,你执着于什么东西都是实有,当然不对,这就着相了。你认为这些虚幻的东西都是实有的吗?当然不对,但是你也不能因此而认为一切都是空,不对,这两边都不对,所以这里边就是这么几重复的发文。


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与云和如来有肉眼否?或者如来有肉眼不?这个怎么读我看都可以,然后使须不提与以云和如来有天眼否?须不提与银河。如来有辉言否?须菩提于云和如来有发言否?须不提于云和如来有佛言否?都这样。灵问就是佛陀,就问徐菩提,徐菩提,你怎么看?如来有肉眼吗?有天眼吗?有慧眼吗?有法眼吗?有佛眼吗?如果我们只有空间,没有好好的真正的理解前面 17 分的金刚劲的轻易,那么很有可能就回答没有佛陀讲的这个,这些眼,这个肉眼、天眼、慧眼等等这些眼,那都是不实际存在的,所以没有。


然而在这个时候,须菩提的回答很让我们觉得意外,他的回答都是,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在这里讲的都是有,所以我们都要明白,这里讲的有,并不是说它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不是要我们执着于有。


我在这里要为您特别解释的就是这个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就是佛教讲的五眼肉眼,现在我们还在用肉眼可见,这就是指人的肉眼,凡人凭着肉眼那可以看见各种各样外部的物质世界,对不对?但是肉眼也有障碍,你比如你的视力就有限,你能看多远?你视力再好,你像这个狙击手,像飞行员的视力,你总也有一个限度的,对吧?所以在佛经里边有的地方讲远处的东西你就看不见, 50 公里以外你看得见吗?而你看眼前的东西,你又看不见背后的东西,对不对?你眼前看一个手掌,把手举起来,你看到手掌的掌纹,但是手背后什么你又看不见,你看得见外在的东西,你又看不见内在的东西等等。所以肉眼是有很多障碍的。


天眼无眼的第二种是天去之眼,一般人修习禅地,你修的好,我们经常有讲叫开天眼,当然这不能从迷信的角度去讲,这迷信的角度都是佛陀最反对的职能有剑的这种都是不对的说法。开天眼我们可以看到是一种比喻,但不是说你真的在额头上蹦,像二郎神一样蹦出一个天眼来,不是这个意思。一般人通过休息禅定,集中你所有的精神进率,静下来以后,你能得到天眼,就能洞见内外粗细,远近阴暗,上下都可以,但是还有礼丈,而你可以什么都看见了,但是你对这背后的法礼、势礼、义礼,你还有障碍。


天眼按照佛教授还分两种,一种是福报得来的,你就天生有天眼,这是福报你前世带来的。还有一种是从修行得来。慧眼今天在我们日常口语当中的地位很高,独具有慧眼,这个人有慧眼,这是指智慧之言,是指大秤或者小秤的这些高僧大德,这些菩萨,这些罗汉,他已经洞彻地了解了诸法,平等、性空这样的智慧,所以他能够了解诸法的真相,能够超度众生,能够度众生,所以叫慧眼。


但是慧眼比天眼当然要高,但是还不如法眼。为什么?因为慧眼按照佛教的说法叫有志无悲。你比如我们今天讲一个人教你独具慧眼,你厉害,你一件事情,你看得明白,但是并没有说你有慈悲之心,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智慧,但是你的智慧不是究竟智慧,你没有慈悲,没有悲心,那么什么是悲智都有的,全都具备的,那么就是法眼。


法眼是能够看清万法的石像,同时也能知道熟地万有,胜地皆空,熟地万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这么一种境界。菩萨都有发言,因为他就能透彻的了解,看明白有利于一切众生的种种方便,能够让众生好好的修行,能够觉悟而佛也。那当然这是指诸佛已经成了佛的已经觉悟的,照破诸法石像,而以慈心关照众生之言,换句话说就是觉悟者的言,佛眼是统摄、监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的,所以他什么都能看见,什么都能知道,什么都能冻结。是讲的这个,那么徐菩提的回答都是有,然而毕竟这个有太有诱惑力了,这个有啊,众生往往很容易无条件的接受一下,就值得有剑须菩提和佛陀的对话,在纠偏纠我们偏空的这种误区的时候,是用有来回答,这个智慧很高,又知道这个有极具诱惑性,所以马上又再拉回来。


佛陀跟须菩提讲,恒河里边有很多沙,这个沙的数量多不多?那么佛陀就对旭柏蒂讲,而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敢众幸如来昔之,你的数量那么多,对不对?不要紧,那么这个尔所国土,你们的国土当中的所有的众生,它的发星发念的数量多大,那也只能用恒河沙数来比量了。


我们这世界上有几十亿人,那每个人的心心念念有多少是不知道的,所以这数量也很大。但是如来昔之说我都知道,为什么我都知道?因为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事名为心。我说的心都是非心,你不要执着,我知道都是空的。所以者和。最下面一句话是金刚经里边特别重要的话,是法言所见须不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如来说的种种的心,都并非是有实体的,真实存在的心念有什么?实体只是假名,姑且把他叫醒。过去的心是不可得到的,过去的新年你怎么得到?现在的新也是不可得到的。现在的新年人,你把握得住吗?未来的新当然也是不可得的。
     紧接着是很简短的一份金刚劲的第 19 分,它的名字叫法界通话。在这一篇是接着前面讲,因为前面有 6 次这个金刚经用七宝布施来说明布施有福报,对吧?然而一再强调,这样的福报好像是有限的,那么什么样的布式,它的福报才是甚多甚广的。要以前面 18 分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有这样一种智慧,要有三心不可得之无助、兴。你知道这个心,你就根本不会执着了,都不可能的,都不是实有的,你要带着这么一种心来用七宝布施这样的布实,你才能德服广大。这个是法界通话封,非常简短的这一封,讲的要义,用无助心来布施,才有真正的福报。好,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由我接着和您一块诵读佛教十三经之《金刚经》。今天我们要诵读的首先是第十八分,叫一体同观分。
从这一分的名称来看,我们不能直接的就能够大致有个判断,说这一分的经义主要是什么。不像前面的比如能净业障分,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讲《金刚经》的持诵它的功德。


第十八分:一体同观分 

这一分,我个人认为,是《金刚经》里边很重要很微妙的一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咱们在前面的十七分里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佛陀的心目当中,其实法是不可说的。


所以佛陀再三讲,我没有讲什么法,甚至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法也是不可说的。为什么还要讲呢?只不过为了随顺世俗,要对我们这些凡人讲,不讲的话怎么办呢?不交流,不沟通,那就不能接引世俗之人。那么这些世俗的凡人,不就没有开悟的,没有增长智慧的这个机会。

但是佛陀一直在讲空,在讲不要执着,在讲不能有有见,你不能执著认定它是实有的。那么这样讲来讲去,因为毕竟听众主要是世俗之人,难免就会产生一种疑问,说诸法皆空,那是不是什么都是空的呀?那么成佛,那么觉悟了,是不是就是所知皆空,就什么都没有了?

须菩提解空第一,在佛陀弟子当中是智慧很高的,他当然知道这也是一种偏颇,这不是中道,这样的话你就会执空见,你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空。不是这样的。


他非常了解佛陀,是得了很究竟的智慧的,他是有洞见的,是超胜一切的。所以须菩提到了这个时候,就配合佛陀的发问,用一句世俗的话来讲,实际上是想纠偏,给众生一个预警,不能执于空的一面,你执着于什么东西都是实有,当然不对,这就著相了。


你认为这些虚幻的东西都是实有的,当然不对。但是你也不能因此而认为一切都是空。不对,这两边都不对。所以这里边就是这么几重重复的发问。

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或者如来有肉眼不?这个怎么读?我看都可以。然后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就是佛陀就问须菩提,须菩提你怎么看啊,如来有肉眼吗?有天眼吗?有慧眼吗?有法眼吗?有佛眼吗?

如果我们执了空见,没有好好的、真正的理解前面十七分的《金刚经》的经义,那么很有可能就回答没有。佛陀讲的这些眼,肉眼、天眼、慧眼等等这些眼,那都是不实际存在的,所以没有。


然而,在这个时候须菩提的回答很让我们觉得意外,他的回答都是:如是 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在这里讲的都是有。


所以我们都要明白,这里讲的有,并不是说它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不是要我们执着于有。


五眼指的什么 

我在这里要为您特别解释的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就是佛教讲的五眼。


肉眼,现在我们还在用,肉眼可见,这就是指人的肉眼。凡人凭着肉眼,可以看见各种各样外部的物质世界,对不对?但是肉眼也有障碍,比如你的视力就有限,你能看多远?你视力再好,你像狙击手,像飞行员的视力,你总也有一个限度的,对吧?


所以在佛经里边有的地方讲,远处的东西,你就看不见,50公里以外你看得见吗?而你看眼前的东西,你又看不见背后的东西,对不对?你眼前看一个手掌,把手举起来,你看到手掌的掌纹,但是手背背后什么,你又看不见。你看得见外在的东西,你又看不见内在的东西,等等,所以肉眼是有很多障碍的。

天眼,五眼的第二种,是天趣之眼,一般人修习禅定,你修得好,我们经常讲叫开天眼,当然这不能从迷信的角度去讲,这迷信的角度都是佛陀最反对的,执的有见的,这种都是不对的说法。


开天眼我们可以看到是一种比喻,但不是说你真的在额头上,“嘣”像二郎神一样蹦出一个天眼来,不是这个意思。一般人通过休习禅定,集中你所有的精神,静虑,静下来以后,能得到天眼,天眼就能洞见内外、粗细、远近、阴暗、上下都可以。


但是还有理障碍,你可以什么都看见了,但是你对这背后的法理、事理、义理,你还有障碍。天眼按照佛教说分两种,一种是福报得来的,你就天生有天眼,这是福报,你前世带来的。还有一种是从修行得来。

慧眼,我们今天,在我们日常口语当中的地位很高,独具慧眼,这个人有慧眼,这是指智慧之眼,是指大乘或者小乘的,这些高僧大德,这些菩萨,这些罗汉,他已经洞彻的了解了诸法平等,性空这样的智慧,所以他能够了解诸法的真相,能够将众生,能够超度众生,能够度众生,所以叫慧眼。

但是慧眼比天眼当然要高,但是还不如法眼。为什么?因为慧眼按照佛教的说法叫有智慧,无悲。你比如我们今天讲一个人叫你独具慧眼,你厉害,你一件事情你看得明白。


但是并没有说你有慈悲之心,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有智慧,但是你的智慧不是究竟智慧,你没有慈悲,没有悲心。那么什么是悲智都有的呢,全都具备的呢,那么就是法眼。


法眼是能够看清万法的实相,同时也能知道俗谛万有。圣谛皆空,俗谛万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这么一种境界。菩萨都有法眼,因为他就能透彻的了解、看明白有利于一切众生的种种方便,能够让众生好好的修行,能够觉悟。

而佛眼,那当然这是指诸佛,已经成佛的,已经觉悟的照破诸法实相,而以慈心观照众生之眼。换句话说就是觉悟者的眼。佛眼是统摄、兼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的,所以他什么都能看见,什么都能知道,什么都能洞见。是讲的这个。那么须菩提的回答都是有。

然而,毕竟这个有,太有诱惑力了。这个有,众生往往很容易无条件的接受,一下就执有见。须菩提和佛陀的对话,在纠偏(纠我们偏空的这种误区)的时候,是用有来回答,这个智慧很高,又知道这个有极具诱惑性,所以马上又再拉回来。

佛陀跟须菩提讲,恒河里边有很多沙,这个沙的数量多不多?多。那么佛陀就对须菩提讲,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你的数量那么多,对不对?不要紧。


那么这个尔所国土,你们的国土当中的所有的众生,他的发心发念的数量多大,也只能用恒河沙数来比量了!我们这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每个人的心心念念有多少,是不知道的,所以这数量也很大。


但是如来悉知,说我都知道。为什么我都知道,因为“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我说的心都是非心,你不要执着,我知道都是空的。所以者何?


这下面一句话是《金刚经》里边特别重要的话,是法眼所见。“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如来说的种种的心,都并非是有实体的,真实存在的心。


心念有什么实体啊,只是假名姑且把它叫心。过去的心是不可得到的,过去的心念,你怎么得到啊?现在的心也是不可得到的,现在的心念你把握的住吗?未来的心当然也是不可得的。

紧接着是很简短的一分,《金刚经》的第十九分,它的名字叫法界通化分。在这一点是接着前面讲的,因为前面,有六次,这个《金刚经》啊,用七宝布施,来说明布施有福报,对吧?然而一再强调这样的福报好像是有限的。


那么什么样的布施,它的福报才是甚多甚广的呢?要以前面十八分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有这样一种智慧,要有三心不可得之无住心。你知道这个心你就根本不会执着了,都不可得,都不是实有的。


你要带着这么一种心,来用七宝布施,这样的布施,你才能得福广大。这个是法界通化分,非常简短的这一分讲得要义。用无住心来布施,才有真正的福报。

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舍喜悲慈

    耶 非常棒

  • 1383072zzpi

    为什么“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啊? 因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些概念,既然是认识上的一些概念,那么认识上的东西是都具有空性的,既然认识上的东西都具有空性,那就是假的,既然是假的那就是没有,既然是没有哪得什么啊?故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小蟋秋秋 回复 @1383072zzpi: 为什么空就是假的呢?空只是不可得。

  • 1399006orrv

    感恩,钱老师给我们带来正能量,讲得越来越好。

  • 1891776cmji

    我最初听不懂,现在听明白了

  • 海子81118

    南无阿弥陀佛

  • 猫猪姑

    三心不可得……用无助心布施,才有真正的福报!!!学习经典有好的导师讲解引导,确实更容易理解 …………感恩钱老师

  • 布空尘

    有不是,无也不是,有无都不是。缘起则有,缘灭则无。不能执着于缘起的有,也不能执着于缘灭后的无。缘起于因亦非起于因,缘灭于果亦非灭于果。

  • 听友198353976

    钱教授讲的好,值得聆听

  • 仙境兔灵

    肉眼是有障碍的~(๑• . •๑)~

  • 阿黛阿林

    感谢喜马拉雅!感谢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