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食谈 | 最难忘那一碗老友面

百家食谈 | 最难忘那一碗老友面

00:00
08:19

本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算得上是个北京人。其实在我心中,北京不过是我的“第一故乡”,大学呆了四年的天津论年头自然是我的“第二故乡”,而支边支教一年的广西便成了我的“第三故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根据教育体制改革方案,中央决定抽调党政机关干部组成“中共中央讲师团”,去各地基层培训中小学教师。表面上说是自愿报名,其实绝大部分是由单位出面动员符合条件的干部参加,作为大学毕业第二年的单位新人,名额自然而然落到了我的头上。不过因为我是回族,饮食上有着严格的禁忌,所以我估摸着即使报名了培训了也不过是虚晃一枪——谁会为我单开一个小灶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充满年代感的街头宣传画


那真是求知若渴的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武宣县教师进修学校点名要一位教现代汉语的老师,而且任何条件所有要求一概满足。最终求贤若渴的这所学校真的在远离食堂的地方新垒了一盘灶,开辟了一个小餐厅,并雇了一位覃阿姨专为“中共中央讲师团广西团柳州分团武宣支队”做一日三餐。


下乡支教


覃阿姨的烧菜手艺没的挑,午餐晚餐五个人吃每顿都是两荤两素加一汤,且费心地尽量换着花样。这应该是我们这些“游子”在贫困山区体验到的最大幸福了。


除了教学,讲师团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乏味,不过因为学校地处县城得天独厚,赶集就成了固定项目;其实就是买些零食水果,或者下个馆子尝尝风味。对于北方人的我很多事儿都觉得新鲜乃至现在都记忆犹新,但三十二年后的今天仍能念念不忘的只剩下牛心柿、芭蕉、河虾油造馍,还有闻名遐迩的“老友面”。


牛心柿据说曾作为主要贡品之一献给太平天国洪秀全祝贺他在武宣登基称王后能“事事如意”,故也曾称“贡柿”。这种水果因形似牛心而得名,其最绝之处是果呈四棱,味道甜而不涩且多汁。芭蕉对于很多人算不上新鲜,但当时对于北方人绝对是个稀罕物,因为那时候我们也就能吃到香蕉。武宣的芭蕉种类不少,有大蕉也有小蕉,还有一种特别的红蕉。芭蕉吃起来没有香蕉那么香甜绵软,但略带酸涩和韧性的口感,还是令我百吃不厌。坦白地讲,记住它们是因为太便宜了:牛心柿一毛二或一毛五一斤,芭蕉六分到一毛一斤。这对于当时月收入超百元的我是物忒美价真廉。


牛心柿,因形似牛心而得名

芭蕉


县城的集市小吃必不可少,有种油造馍是我每“集”必吃的上瘾之物。油造馍的名字听来唬人,其实就是油炸小面饼。面粉、盐、香葱末加水做成面糊,盛一勺放入自制的小铁盘摊成饼状,再投入滚油中炸熟。看起来是没啥特别的,不过画龙点睛之笔是炸至半熟翻面时在面饼中间放一只刚刚从河里捞上来的鲜虾,味道和档次一下子提升了几个级别。年轻的我太馋,每次都要求一个油炸馍放两只虾,就如同后来我吃煎饼只吃双蛋双脆。河虾油炸馍是我自己命名的,普通的一个一毛一,双虾的一毛三。


油造馍


最后聊一聊“老友面”。这种广西面食的传说十分暖心:据说一老翁每天必光顾一家小吃店,某天因外感风寒卧床未去,老板得知后便煮了一碗热面条,佐以爆香的碎牛肉、蒜末、豆豉、辣椒、酸笋,令伙计送去;老翁食后大汗淋漓通身舒畅病状全消,随后特地打制一块“老友常来”的牌匾上门致谢。“老友面”便以此得名。



无独有偶,我与“老友面”结缘和这位老翁颇为类似。武宣地处山区,气温变化大。我曾有过头天烈日炎炎短衣短裤、当天暴风骤雨降温小二十度披羽绒服外套的经历。可能是水土不服,赶上第一次变天儿就感冒了,嘴里没味吃啥都不香。学生去面馆买来“老友面”孝敬老师,吃过了觉得比什么药都管用,从此则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岔五地就去吃一碗。其实,“老友面”里面的酸笋豆豉辣椒和葱姜蒜确实有祛除风寒之功效。



2008年底,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新闻嘉宾,我于22年后再访邕城,特意去吃了“老友面”,以期找回那些年的回忆。



本期内容

文字:铁维顺

播音:杨克

录音/剪辑:杜若曦

排版:李白白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Im阿Q

    真是好节目,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食福味趣 回复 @Im阿Q: 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越来越努力的

  • 听友137024979

    食福味趣 回复 @听友137024979:

  • 跨界老邹聊养生

    非常棒,长知识,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