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致虚守静】命、性、常、明——从本源出发

114.【致虚守静】命、性、常、明——从本源出发

00:00
21:14

一、经典原文 

1.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中庸

2. 性者,天之命也。---李翱《复性书》

3. 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李翱《复性书》

4. 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李翱《复性书》

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

6.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尔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

二、本期摘要 


朋友好,大家好,我是于丹。上一次咱们开始讲《道德经》的第十六章,我们只说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今天咱们接着往下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面又出来了几个概念,夫物芸芸,千变万化的各种事情,各复归其根,都会返归于根源的,归根曰静,什么是真正的静,就是叶落归根,万物回到原点,一切都走向了重新的成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空灵中观察万事万物,这是在从根上,从清静开始。静曰复命,这是我们要说的一个概念,真正的清静是复归于生命,静不是寂灭,不是空到了一点都没有生命的迹象,它才是万物命理的一个开端。


命是什么,《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李翱在《复性书》里面说“性者,天之命也”,说人的本性就是天给我们的那个命,它有本初的样子。所以他在《复性书》里说“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水这个东西原来是干净的,当后来有了沙子,就变得浑了,火这个东西原来是干净的,因为有了烟,所以就变得模糊了,“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这不是水跟火本性不干净,如果我们扔掉了沙子,水流还能变清,如果我们驱散了那些浓烟,光本身还能够回复到明亮。人的本性是因为有了很多的恶,有了很多的混杂,所以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如果把沙子沉淀了,把烟给烘散了,通过自身的修养,把恶情磨掉了,不再贪婪,不再嫉妒,不想着报复,不想着妄念,巧取豪夺,那么人的本性就出来了,这就叫做复命,回到了自己生命本来该有的样子。


接着又说到了一组概念,“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从复命我们再来说什么叫做“常”,什么叫做“明”。从字面的意思来讲,人擦亮了回归到了生命的本真,那么就是正常的常规常理的平常自然状态,认识到了平常心,守住了自然理,这才叫大聪明。我们不是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吗,那你要知道自己的心性,守住平常心,此乃大聪明。什么叫做常呢?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说“中国哲人都认为变化是一根本的事实,然不止如此,更多认为变化是有条理的,变化不是紊乱的,而是有其不易自则,变化的不易之则即所谓常,常既变中不变,而变自身也是一种常,常的观念出发自《老字》”。我不知道大家觉得张先生这段话容易理解吗,是不是你也觉得有点绕。说人的常态变化是有规律的,知常曰明,人这一辈子回到生命本初的状态就是守个平常心,叫做大明白,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话。


什么叫平常心呢?我自己在生孩子的时候,被产科的医生教育了一下什么叫做平常心。我怀孕的时候没有什么反应,能吃能喝能工作,不浮肿,一直到生孩子的前几天还在跑来跑去地忙着,那我就想,这孩子肯定会长得胖胖大大的吧。结果上了手术台剖腹产,孩子一抱出来医生告诉我说6斤2两,我还有点失望地跟她开玩笑说,以为能生一个8斤多的大胖孩子呢。那个医生就对我讲了一段话,她说你看,这个孩子体重在正常范围,身长在正常范围,颅围、胸围一切测量都叫正常,他既不超长,也不低于正常,这对我们医生来讲是最好的标准。一个孩子只要有一些指标高于正常,那他一定会有其它的指标低于正常,所以在医学上我们并不鼓励超长,我们认为能够一直保持正常是最健康的标准。我把这一段话当作了我随着孩子新生的一次哲学教育。因为我觉得正常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不高于正常,不低于正常,能够正常地过日子,能够正常地去做一切的事情,正常地长大,正常地衰老,不去和岁月较劲,不去和人较劲,不迎不逆,该来的总归会来,该去的总归会去,在循环往复之间看宇宙万物的变化,那这就是知常。


所以我后来就觉得,有了平常心的底线,那人就能够让自己接受现状,而这个接受并不是一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人是在接受正常状态下去发展自己寻常中可以去追求的那个常向。所以老子才会往下说“不知常,妄作凶”,人要是没有守住底线,那他就会无限地追求上限,人要是没有言守规则,他就会妄想扩大规模,人要是没有常识,那在高精尖的知识上就会钻牛角尖,人要是妄自尊大,迷了心窍,那你离凶险也就不远了。所以在今天,有很多聪明人自作自受,还没有过上一份愚钝的人能过得平常的日子,就是因为自己不服,就是因为不甘,就是觉得自己还要再折腾出来很多的动静。


我们其实平时的日子也有这样的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拿回奖状,希望自己的先生每天都拿回奖金,希望自己的朋友圈里每天晒的照片都有姐妹们点赞,每天都有自己可以张扬的一些谈资,甚至有些人还收集网上的照片,别的朋友的照片,然后发一发点评一下,某某高档酒店下午茶做得真不错,哪一款甜点做得很到位,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幻编出来的,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获得的那些点赞对于真实生活来讲,就真的那么有份量吗?人心总活在涂脂抹粉的幻象中,不知常久而久之是有风险的。


想想这段话里面,当然讲了一个人大了以后,通晓天地大道,能做很多事,“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我们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公德,有那么大的领导力,真正能够带着一个团队通向大道,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但是最后这句话依然是重要的。道乃久,没身不殆,一个人只有守住了大道,才真正知道了柔软谦和,真实,这样叫做天长地久,一个人才真正远离风险,可以求得善终。人生固然都有个终了,但是善终需要不作不闹才能够真正的得到,这其实也是《周易》上说“与鬼神合其吉凶”。一个人要想和尚吉凶的话,那要知道敬畏,不敢伤天害理,做到太出格。


从这一段的最后两句,道乃久,没身不殆,又让我想到了《老子》中其它的一些段落,一段言论。《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段话说得也很厉害,你明白为什么会天长地久吗,天地之所以又长又久,是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才能长长久久,所以圣人往往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后,反而可以站先,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自己反而会得到保全,正是因为他表面看起来不考虑自己,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保全了自己。你想,天地的大德,静默不语,万古恒长。现在有些人做得好,比如说分配利益的时候,让下属先得,自己最后得,这叫后其身而身先,但是你的名誉在别人之先,有些大的利益冲突纷争,外其身而生存,自己置身于局外,那么当冲突出现一些问题,爆发的时候,自身反而保存存在下来了,表面看起来这是他们的无私,但是柔软谦和,保就清誉美名,能让自己得到善终,这还不是最大的私心吗?


我们想想看,天地其实无语,但是又有道理,也像《道德经》第二章说的那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尔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的心气都不加什么干涉,生养万物都不据为己有,做于万物,而不自恃其功,功业成就而不 自我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功绩才不泯灭。所以人不夸耀自己,天长地久才保持得住。同样,这个道理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看养大一个孩子就真能主宰他吗,养大一个企业就没有永远把持它吗?所以我们总是说这个世间的取和舍,先要看到大通透,看见天长地久的大规则,才能找到我们在整个规律中的那个小位置,这才是我们守住平常心的前提。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今天,我们讲了这样一段道理,我们真的能守住平常心,守住大聪明吗?但愿,《道德经》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当下,多一点从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晴格格杂货铺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其根曰静,是谓复命.

  • 1381552qpvu

    于老师您好,在我万念俱灰时!是您的声音伴着我,谢谢您

  • 福星开心

    于丹老师您好,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在以后的课上能讲讲吗?在生活中我把每个人看成一本书,我总是学习精华部分,谦虚真诚的向别人学习,今天有个多年的朋友提醒我说,你的自我价值感低,因为我的谦虚,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我总是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我喜欢赞美别人,我却忘记了我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于丹 回复 @福星开心: 您的问题很好,谢谢。

  • 浪子变了心

    哈哈

  • 大自然一叶子

    知常曰明 动中求静 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

  • 美丽的日子是今天

    洗涤心灵,仔细听。

    15111810ctd 回复 @美丽的日子是今天: Z′?

  • 15873926pva梦婕

    平常,正常。

  • 福星开心

    感谢于丹老师!您辛苦了!

  • 能能茹茹

    放空宁静

  • 福太米酥

    哈哈哈,不作死就不会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