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人生取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12.【人生取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00:00
24:26

一、经典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老子

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谚语

二、本期摘要 

今天咱们来说《道德经》的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都在追逐五光十色,声色犬马中满足着自己所有感官上的极致追求。但在老子看来,五颜六色就让人的眼睛乱了,最后反而就接近盲人,分辨不出色彩了,因为你受的强刺激点太高了。在今天大家往往流行着一种禅意生活,不论是自己家的极简装修,还是小小的茶室,甚至在配衣服的时候,永不过时的黑白,面麻往往带出一种飘逸的境界,你以为很多人开始就能选择这种极简极淡吗?许多人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们走过了目眩神迷的五色,后来害怕了,怕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人迷失在一团混乱中的时候,就像有些姑娘她的穿衣风格就是把一棵圣诞树披挂在身上,反而那种年轻的蓬勃显不出来了。五色多了,这是人成长中的一个经过。


同样的道理,五音令人而聋,今天要想听个音乐的话,从我们习惯的传统的交响乐,一直到现代的摇滚乐,爵士乐,轻音乐,重金属,你说可以听的有多少啊。从中国的民乐到各种西洋乐器,再到各式各样的电子合成音乐,今天只有人想不到的,绝对没有做不出来的声音。可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音乐听得多了,听了不同造出来的声音,人的耳朵真的是越来越丰富吗?不然,欣赏之后要想不达到那种,咱们听重音乐的现场老说什么呀,震耳欲聋呀,要不想让你的耳朵聋掉,最好的音乐在哪呢?中国人讲的天籁,静下心来听一声两声的鸟鸣,是不是会觉得“鸟鸣山更幽”呀。听淙淙的溪水流淌,是不是能有一种涤心洗肺的清爽啊。听清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轻轻重重是不是像弹拨琴弦呢,可惜的是现在都市里面很难听到这些了,如果你还能够去听的话,它的声音给你带来的怦然心动,未必比那些极致的五音爱弱,这就是五音令人耳聋。


第三句话说的是五味令人口爽,这个爽可不是指爽快,爽利,指的是爽伤,也就是会伤害人的味觉,这是爽字在远古的时候一个基本用意。所以爽伤就有点像现在说一个人没有去赴约,叫爽约,这个爽还有不是太好的那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过分的爽会到爽伤的,你发现了吗?有些人吃现代的快餐,煎炒烹炸,浓油赤酱,任何食材从肉油里面出来以后,撒上一把孜然,撒上一把辣椒,连盐都用得格外重,猛的一口吃下去爽啊,但是久而久之呢?你让他吃淡味的食材,他就尝不出食材本身的鲜味了。人怎么样由浓转淡回到品质也蛮难的。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拍马驰骋,去追逐猎物,那奔跑的猎物无一躲得多自己的弓箭,看着那些惊慌的兔子呀,鹰啊,都能够被自己一箭射下,当它滴着鲜血,扑楞着挣扎的时候,这个田猎者高高的举起猎物,发出那种胜利者的大笑,这件事你说不令人心发狂吗?打猎,其实是一种剥夺生命的行为,但是人往往在打猎的时候满足自己一种征服感的炫耀,和自己嗜血的快感,人性中的很多东西,不到某个特定场合我们是看不见的,而有一些场合,就是我们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那个时刻,当这个东西一旦露头,一旦放出了盒子,就再也收不会去了。


人的心发狂之后,有的时候就充满了颠倒梦想,而那个时候,也就同时来了危险和恐惧。下面一句叫“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人都想要得到世界上最珍惜的宝物,不论是皇宫中流落出来的东西,还是民间最稀罕的物件,越珍奇,越昂贵,越使人目眩神迷,其实它越让人在行为上会有很多的障碍,“行妨”是什么呀,就是你自己会小心翼翼,会带来危险,会有别人惦记,你自己的行动不像过去那么自由了,从你自己出门怕出一些风险,到担心自己孩子被绑架,家人受威胁,家大概要放上好几道防盗门,每一个角落要安上监控的探头,每天提心吊胆,半夜还会被恶梦惊醒,那个东西摆在那里,它真的是一种价值吗?它的你带来了多少不方便的行动,你想到了吗?


在他那个时代,所能够想象的极致的五色、五音、五味,比不了今天,他那个时候想到让发狂的程度,和难得之祸的珍贵,怎么也不能和现在相比吧。这一切都像预言一样,好在睿智的老子还给我们指了一条简易的回去的路。他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腹就是我们的肚子,我们的肠胃,我们的内在,过去都说人生活是为了什么呀,为了吃饱肚子,所以肚子是我们的里子,目就是眼前看的东西,那是我们的面子,为肚子不为眼睛,翻译成今天的话,圣人,真正的智者明白人,在取舍上,是要里子而某种时候可以放弃一点面子的。里子和面子,有时候就像女人的高跟鞋,如果为里子,大概你首先要选择舒服,不夹脚,走路不累。而为面子大概就要选择漂亮,大家艳羡的眼光一直追逐着你,所以人取什么,去什么,这是内心的标准做出的取舍。所以,说到最后这一句,去彼取此,扔掉了那个表面的虚荣,而留下了内在实在的选择,这是古人的取与舍,这也归到了微言大义,整个这一章要告诉大家的真理,就是关于取舍的标准。


讲完了字面的意思,我们回头来看这一章当下的意义为什么格外强烈呢?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里,我们不知道世界会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或什么样的惊吓,有些科技开始是以惊喜的面目出现的,但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我们的惊讶,因为人被异化了,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是一个幻想。所以,人是要有目标,一定要记住,不要被幻想带跑了目标,人都是要有理想的,理想这个东西是会分化了,有一部分后来变成了妄想,妄想可能就是要侵占别人东西的,有一些就变成了幻想,那就是空空的极致的挂在天边的。怎么样能够更多一点理想呢。我很喜欢叔本华讲的一句话,“人只能去做他所能做的,而不能去要他所想要的。”我们今天的困境是想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想要的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这种目眩神迷的五光十色带出来的幻觉。


我周围真是有不少年轻的学生,放下学业一心一意就只想当歌星,因为现在选秀的节目多呀,当然这些的节目多大家可以欣赏一下,丰富一下视听嘛,有的时候互相推荐一下哪个好的曲子呀,或者调动了自己爱唱歌的习惯也哼一哼呀,这都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你就想着一夜成为明星,放下眼前很多东西,现实吗?所以呀,怎么样能够摆脱那个妄境与幻境,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太虚幻境是什么,其实生活有的时候就像凤姐给贾瑞的那面风月宝剑。正面一看里面是凤姐,美人在跟他点着手,叫他进去,而背面就是骷髅,其实不论是正面的美色,还是背面的骷髅,都是幻相。看曹雪芹多聪明呀,造出来这样一个双面镜子,一面是诱惑,一面是恐惧。我们想过吗?诱惑与恐惧,本来就是一面镜子的两个面,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因为诱惑本身是伴随着恐惧的,我们能够远离多少高于我们实际生活需求的诱惑,就能够远离多少真正的恐惧。


这一段话,给我们的启发多有意思呀,人不要经常让自己的心发狂,不要总是奢望一些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现在很多想法,别说在实际中有什么了,就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很多时候它就像是这么一把风月宝剑,我们经常是在它的正反面里面,一会儿飘上天,一会儿坠下地,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瑞是怎么死的,如果不想被这个镜子折腾死,还是要早一点放下它,更实在一点,舍弃一点虚幻。


俗话说的号,“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你有再多的好衣裳,其实饱暖是第一要义,你有多少美食,吃饱了也就吃不进去了,你吃的再多的话,今天还会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就是过犹不及,因为你消化不了那么多的营养。所以呀,一个人越是看到了外面太虚幻的这个声色犬马,往往他自己的内心反而越虚空,越抓不住自己实际的生活。怎么样能够做一个有理性的人,怎么样能够知道你拥有的东西是你真正该有的,值得有的。我想在这样一个技术发达,物质繁盛的时代,一个人判断的理性,久而久之跟你周围的朋友达成了默契共识,就可以越来越成就一个社会默契的理性。


就比如说名牌这个东西,我在欧美特别是欧洲一些成熟的老牌的这种国家,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二三十岁,年轻的姑娘她们穿的都是一些高阶品牌,因为人年轻嘛,穿的简约,也显得神采飞扬,她们是不敢穿像LV,迪奥,香奈儿这样一些大名牌上街的。如果一个姑娘拎着名牌包,穿着名牌的套装,踩着名牌的高跟鞋,二十来岁,长发飞扬往街上一走,你知道大家的眼光中不仅没有羡慕,得有多少惊诧,甚至是鄙视呀。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就不是二十岁该有的,这些东西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这叫奢侈品,那么二十来岁能够穿戴这些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这不是真的,第二这个钱不是自己赚的,不管是靠爹妈,或者是靠别人,愿意给她支付这些,反正这些事情是不让人真正的认可的。其实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六十岁往上,一头白发,涂着烈焰红唇,穿着一身名牌,优雅的欧美老太太走在街上,大家对她们的那种尊敬,还有她们身上经过了整个岁月历练,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和自信,那真是一道风景。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是非常羡慕,我羡慕的是大家的理性共识,如果我们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一身这样的名牌,甚至不惜用假名牌来装点青春,你说这是不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呢,这些过分的贪欲,真的让能她自己的一生还走得踏踏实实吗?


    《道德经》这第十二章讲的核心意思是关于取和舍,取什么,舍什么呢?春秋的时候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玉就把它献给了国相子罕,子罕不接受,其实这块玉就应该是难得之货呀,为什么要拒绝呢,给他这个人说这块玉可太难得,太珍惜了,您一定要收下。子罕说,你说难得,珍惜,可你知道你把这块玉作为难得的珍宝,我把不贪财作为最难得的珍宝,假如我收了你这块玉,你和我同时都丧失了珍宝,那还不如你留着你的珍宝,我留着我的珍宝。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呀,每一个人的取和舍,其实都有一些价值,在流失,在交换,或者在坚守。他作为一个国相收了难得之货就会带来行妨,他的公信力会下降,会有更多的人送他这些东西,他的准则会动摇,有一天徇私枉法,有可能就是杀身之祸,所以呀人真正要想大德,还是要有内心的一点固守的标准。当然。你说人舍的时候,有时候是挺痛苦的,断舍离嘛,这个东西真好,很多东西看着真好那就不要了吗?不要,其实你一定要明白,你还有更大的,你要或坚守的标准,再说一个时候战国时候的故事,鲁国的国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有人就投其所好,老给他送鱼,公仪休袖就不收,别人问他原因,他就说鱼这个东西我是喜欢吃的,我作为国相现在俸禄不低,我的俸禄呢,还买得起我自己吃的鱼,可是我要是收了你们这些鱼,把我这个官位给丢了,连俸禄都没了,你说那时候没人给我送鱼了,我也买不起鱼了,那不就落得更惨嘛,所以能买鱼的时候我不收别人给我的鱼,这是一个小舍,但这是一个大得。


古人有些故事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看一看也许真的会觉得现实意义很深很深。人在理性的意义上,看得见取什么,舍什么,这样向前走,不被五色、五音、五味弄得心疯狂,不被难得之货连累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受到束缚,这样一生成长,长到老年的时候,也还能有一个坦然境界,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说,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老了以后的简单很快乐,人由小到大是由简入繁,但是从中年的况味再向老年那是由繁入简,什么是舍,什么是得,什么是生活里面真正的当下自己守得住,我们从小时候本来的简单,越过中年的繁复,还能够走到老年的简单很快乐吗?《道德经》第十二章但愿给我们一些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56560gcrd

    五色之首于丹,难得世纪材女,于丹最美!

  • 骆驼山人1999

    说的真好感恩

  • 听友25171991

    别被幻想所迷惑

  • 微笑_4em

    人只能去做他所能做的,而不能去要他所要的。

  • 1367482eotj

    简单而快乐!舍与得要权衡,先舍再得!五色,五音,五味,道德经12章,于丹老师讲解有理有据,感触颇深,转发分享好友!

    于丹 回复 @1367482eotj: 谢谢支持

  • 仙仙Make

    谢谢老师,新天快乐!

  • amay53

    很受启发。

  • 布鲁斯礼

    先生就是给力,我们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吧!我希望大家以后不要直呼老师其名,在古代那样是对先生的不尊重。

  • 听友74643155

    非常喜欢于丹老师,真心想每天都听您的课!因为很崇拜您

  • 张雪琴_5x

    很牛!这才是真正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