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21 ▏第一卷释义18:

《新华严经论》讲解21 ▏第一卷释义18:

00:00
18:48
《新华严经论》讲解21 ▏第一卷释义18:《法华经》和《华严经》的十种不同(6)十、授声闻远记别者,为《法华》之中,龙女虽复顿印法界无时之门,全彰佛果。三乘权学,有信顺之心,余风未殄,未能顿证、远劫方登,故受远记。第十是对声闻乘学人授记他们未来成佛,这点在《法华经》与《华严经》中是有区别的。《法华经》中龙女是顿印法界无时之门,在顿悟成佛、刹那成佛这一点是和《华严经》相同的。真正进入法界之后,就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也没有自他、大小的感觉,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不存在任何障碍。 “全彰佛果”,全体彰显佛的果地境界,为三乘权学用龙女顿悟成佛来彰显佛果和顿悟法界的境界或者过程。三乘权学,虽有信顺之心,但过去的余习未尽,还达不到圆顿教真正圆满的信,所以不能够顿证,需要在久远劫以后才成佛。三乘权学虽然看到这么奇妙、这么圆顿的龙女成佛的示现,但他们心中可能还犹有疑惑,可能会说龙女是往事、世世修行到现在,然后遇见文殊菩萨这样最大、最有智慧的化身才能度他,那我们可能还不行,可能还要修好久好久。所以佛在《法华经》中为他们授记说,你们多少劫以后成佛,佛国叫什么,佛名叫什么,成佛寿量长短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骨子里还没有完全达到能够一下子顿悟、顿入信解行证在一刹那完成的这种境界,智慧、信心不到。虽有信顺之心,但余风未殄,还有隔阂、隔膜感,他的智慧还不到,不能顿证,要“远劫方登”,在遥远的未来劫,才能够登上佛位,才能够成就他的佛国净土。所以佛对他们授的是远记,也就是遥远的未来,他们成佛。《法华经》就是这样,三周说法,多重授记,都是说未来劫,佛名,国名,劫数长短,佛国、菩萨、数量、特点等等。不同《华严》迷则处凡,悟则是佛。设有余习,以佛知见而用治之。无佛知见但成折伏,不得入佛驶水之流,还经远劫方能入也。《华严经》不一样,华严是迷则处凡,悟则是佛。这就是《六祖坛经》讲的“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觉,众生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以说一念成佛。前几天有几个朋友来跟我聊天,说到成佛,说有的是三生成佛,有的是即身成佛,有的是转到净土成佛,有的转到天道去成佛。我说如果从佛法的教理来看的话,成佛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即身成佛,一生成佛,善财童子是典型的一生成佛,就在这一生,但这个一生并不是说他到老了,成佛就在他今生之内。一生成佛,也可以理解为一念成佛,就是一念不生,这个不生是一念契合到法性之海,不生不灭。所以,往生净土,净土成佛很保险;即身成佛很殊胜,当然一生成佛更殊胜;还有一念成佛,加倍的殊胜,一念顿同佛体;还有念念成佛,更圆融,念念自他不二,念念成佛。那还有没有呢?还有踏破毗卢顶上行,还有呵佛骂祖,还有无佛无众生,那是什么?《法华经》是授远记,授记他们在遥远的未来成就佛果。《华严经》是就当下一念,“迷则处凡,悟则是佛”,这种悟是大悟和圆教的顿悟。《华严经》中的悟不是小悟,有人说小悟十八回,大悟多少次,这和华严的圆顿教是完全不同。《华严经》中的悟是一下子悟,一念悟,这一念是圆顿教最终极的,一念契合佛果的这种悟,然后他也会产生信心。当你一念悟到这个的时候,你肯定知道并会对佛果地产生终极的信心,你不需要有多少修,因为自他不二,你进入果地对应就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你一念对应,你就是他的化身。这是在一刹那破除我执和法执最殊胜的一种法门。所以论中说迷则处凡,悟则是佛,关键在于你的迷悟之间,一念之间,念念之间。如果你一念悟到圆顿教的根本之理,实际上这一刹那你就成佛了。设有余习,以佛知见而用治之。当然你还有余习,前面讲三乘权学,虽有信顺之心,但余风未殄,他要历劫历劫去修。三乘权学人信心不圆满,他的信没有达到安住,如果信安住的时候,佛果就是自己的,自他不二,一念信就与佛果对接上了。《华严经》中假使有余习,是怎么消除余习的呢?圆顿教的人有余习的,“设有余习,以佛知见而用治之。”此类菩萨一刹那得到佛之知见,实际上这一刹也是佛果地的加持,将果地的力用加到他的这一念之中。这是自他不二,本来果地也是自心圆融的本觉、本然状态在一刹那的显现。得到佛知见后就可以用来对治余习。如果有余习,用什么来对治?佛之知见。《法华经》讲“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有的佛都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为众生开示,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按《华严经》圆顿教,一刹那、一念在某种因缘下悟入,悟入以后一得永得,从因地讲也可以说是金刚种子,永不丢失,永不坏灭。假如你有余习的时候,是以佛之知见而对治。我举一个例子讲什么叫以佛之知见而对治,就是天台宗讲的实相忏悔,一念观实相可以消无量劫的重罪。怎么去解决余习烦恼业障呢?就是契合实相,观烦恼业障当体空。这类道理在文殊类的般若经中非常多,在般若经中就是讲这方面的用。其实般若经既讲悟入其体,又讲他的用,果的妙用。所以,般若经是很圆融的,他有非常圆融的观法。当然,如果从菩萨道的行持来看,《大般若经》后面的六会,弥勒般若就讲六度万行,他是以般若智慧为根本建立,贯穿于六度万行之中来讲。比如菩萨对于非理作意,他会视之为友伴,是我的朋友伙伴,是我继续更新提升的契机,是我净化的对象,而不会认为要把非理作意屏蔽掉,要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念念吓的不敢动,他不是这样,菩萨是任运消旧业。禅宗讲不贵子行履,但贵子眼正。你怎么做,做什么不重要,我不规定你,但是我要看你的眼是否正,是否得到真正的佛之知见,是否一刹那真正的契合到本然。契合本然之后他是一得永得,他不会有什么忧愁恐惧,也没有任何怀疑,他肯定也不会心外求法。眼正的话,那么行履自然就会正,眼正自然行正。他一旦悟后就是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他肯定不会做坏事,不会做迫害、伤害自己和众生的事,他肯定自然生起菩提心、善心,同时对自己来讲,就像二入四行一样,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随缘消旧业,但他用什么来消呢?一方面他会不断的扩充正向的东西,因果不二。比如用普贤行愿来扩充遍法界的正向的菩提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潜意识或者现实中碰到的,可能他会用正见来对治。用正见对治并不是说用一个东西消灭另一个东西,而是让正慧现前,当体看透它,类似于实相忏悔。也就是说很多观法就是当体空的观法,当体空以后,空明、空乐、空的自如,就把心从这里面解脱出来了。但前提是你一定要获得佛之知见。如果没有悟到佛之知见的话,你可能就用不上,就还需要许多基础的加行与准备方面的修行。无佛知见但成折伏,不得入佛驶水之流,还经远劫方能入也。为三乘初心信根下劣故,不能离缚,笼系烦多,乐著生死,虽求出世,根器下劣、滞住退还。如来于是,以生老病死、无常、不净、刹那灭坏、念念不住如是等观,使令观之、令生厌离,厌离心成,心居净秽。无佛知见但成折伏,如果你没有像华严这样一种“悟则是佛”,没有得到这个佛之知见的话,那么你修行对治的那些烦恼和余习,就成了折伏、降服。而不是“以佛知见而用治之”,以佛之知见的对治方法在文殊类的般若经中有很多,文殊类的般若经中有很多用心的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说类似于一行三昧或者一相三昧。没有佛之知见的话,你就是折服、降服,是用有为、有对待的方法来压服它、制服它。但是还是不能彻底解决烦恼余习,你没有消灭它,没有当下把它破除掉,这是与圆顿教处理余习不同的地方。这样的话,你就不得驶入佛所驶水之流,不能进入法性之大海,不能顺着法性之流驶入佛性的大海,所以说无佛知见只能是折伏,还要经过远劫才能流入。悟了的,是任运流入大海。一切就像地上的水,所有的水自然流入大海,顺势流入大海,你整个人生的自然历程,就是圆满佛性的历程。另外一种就是你要挣扎,要奋斗,要通过多重的曲折和努力才能解决,所以说要经远劫方能入。 禅宗讲途程就是家舍,家舍就是途程。对悟了的人,途程就是家舍,家舍就是途程,当下具足,但是不妨碍念念继续圆满、深入。因为三乘初心学人信根下劣,没有达到圆信,没有真的进入信位或者说信根不足,所以不能离缚,笼系烦多,乐著生死。他的天罗地网、各种系缚太多,心里各种纠结太多,执着于生死。虽然求出世,但他的根器下劣、滞住退还,停留在进进退退、高下的状态之中,不能够当下圆满顿成。如来对这类众生,以方便来告诉他们,要观生死无常,人寿无常,人身不净,诸法苦恼,刹那坏灭,念念不住,坏灭无常,以此来教导他们。对生死流转,系缚执着烦恼太重的人,佛首先就引导他要观无常,观空,观念念灭,观不净,观生老病死的痛苦,让他们厌离这种执着心,厌离表象世界、激情、激越世界对人的消耗,厌离外在世界对人的无限诱惑和吸引,佛对这类人讲生命无常,生老病死、不净等观法。当厌离心成就,“厌离心成,心居净秽。”厌离心的内在逻辑就是心有净和秽的对待,会觉得五浊恶世太可怕,三界如牢笼,烦恼如火宅,这时就会想要脱离此土,另找一个净土。但这只是佛施设的一种方便,让我们离开一种现象,离开一个地方,离开一种苦恼、烦恼的状态,然后让我们达到另外一个和“它”对比而言更加清静、美满、光明或者安隐的地方,这是佛施设的一种教法。如来于化教之中,为此根故,虽复劝修悲智以求佛果,仍推净土在于余方。为彼三乘见分未亡,见此娑婆恒常是秽,说因说果,破彼疑心,暂化令净。如来在化教之中,为这类根性的众生是这样说法的,接下来再继续劝他们修悲智以求佛果。首先厌离,这是小乘,然后继续引导他们在菩萨道中通过悲智双运、大慈大悲、无碍的智慧来求佛果。但是,“仍推净土在余方”,还是让他们在另外的地方找净土。净土不在此地而在其他地方。幸福不在此时此地,幸福在彼时彼地,幸福在彼岸。莲花开在彼岸而不是此地,此地是淤泥,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最终开出那朵心莲,而且那朵莲花是开在彼岸的净土中。因为三乘人见分未亡,“见此娑婆恒常是秽”,他们不能够超越所看到的现象,不能够当体看到现象的本质,不能够当体根尘脱落,不能够当体能所双亡,他只能通过烦恼种子现行,看到外相、外境。所以,这个时候他有沾染,他见分未亡,不能够当下看空、当下看到寂灭、当下感受到自己的心的寂灭性。佛面对这类人就要让他脱离此方,通过一定的修行到彼方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类众生看娑婆世界恒常是秽,所以佛为他们说因说果。《法华经》讲佛一直在灵山讲法,灵山法会没有散灭,诵《法华经》达到三昧一定的信解状态的人,就能看到灵山法会。天台宗智者大师在诵《法华经》入定后,就看到佛还在灵山继续讲法。也就是说《法华经》的另一层深意就是佛的灵山净土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佛的境界和进入法华佛会的人来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当下就是清净的佛土,佛一直在那里讲法,而且一直有人听法而成佛。当然,《法华经》中的这层意思在《华严经》中更圆满的展现了出来。因为这些人常见娑婆是秽土,所以“说因说果,破彼疑心,暂化令净”,破除他们对于佛果的怀疑之心,暂时化现出一个净土,让他们产生信心。摄却神力,还常见秽。三乘教即自有明文,即因斯无常观智、习性难回。龙女虽顿示佛乘,虽信未能即证,以是义故,法华会内所受记别皆蒙远劫,法华渐引,来归华严。《法华经》中有三变净土,把我们这个世界变成净土,让大家看到我们这里原来也是净土。《维摩诘经》中也有这样的变化,如佛以脚趾按地,娑婆世界当下变成净土,人人都是佛,人人脚下都是一朵一朵莲花,人人都金光闪闪,这实际上是显示我们本来的、本然的状态。但仍然需要脚趾点地,一刹那让大家现见,还是有变化的一个过程。三乘教的经论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这类表述。关于净土所对应的根性,从圆教来看来,也还不是圆顿教的根性。就像《摄大乘论》讲的别时意,别时意就是对一类众生让他在未来的时间,在另外一个地方成佛,度化众生。所以,净土也是一种方便,是一种别时意。这里也类似,但这里主要是为了显示圆教没有动转去来,当下圆满的见地和境界。因为三乘教人的根性特点,让这类人修无常观智,但习性太深难回,骨子里一开始就有净秽等的差别,不能顿入佛智。龙女虽然顿示佛乘,但是他们虽信而未能当下自证。虽然眼睛看到,也相信,但是他自己不能当下即证。因为他还有余习,骨子里觉得这肯定要经过漫长的修行,还要经过转凡成圣,转染成净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隔阂,都有变化。所以《法华经》中为声闻乘的授记都是在遥远的未来成佛。虽然给他们显示龙女当下成佛、顿悟成佛之原理和境界,但是他们骨子里还是有一个过程感,没法信受,所以授记他们未来成佛。“法华渐引,来归华严。”《法华经》是会三归一,先以这种有隔阂,有时间,有空间,有次第的法为方便,最终将他们全都引导、回到华严的法性之海,到那个时候当下就圆满了,就没有了那种时间空间的说法。常时直授,发心即佛故。以此义故,行根不同。华严境界中是时时处处在讲一乘圆顿之法,一乘就是佛乘,讲佛的究竟的果海境界。佛的究竟的果海境界是什么?佛证到的,佛看到的宇宙、众生的真相是什么?就是《华严经》的因陀罗网境界。我们可以用哲学的语言,用六相十玄来描述它,但是在佛的境界中就是一念间,犹如眼前看到的一切事事物物,一念全体展现的境界,而且是无始无终,无去无来,没有大小隔膜,也就是法法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华严经》是发心就是佛。“常时直授,发心即佛故”,所以行根不同。《法华经》和《华严经》所对应的行人根性不同,《华严经》对应的是大心凡夫,是一乘圆顿教根性的凡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