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20 ▏第一卷释义17:《法华经》和《华严经》(5)

《新华严经论》讲解20 ▏第一卷释义17:《法华经》和《华严经》(5)

00:00
21:11

即以普门法界普见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境因陀罗网庄严法门,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时同得,为一证一切证、一断一切断故。“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时同得”,比如《宗镜录》中讲万法唯是一心,从性相体用等义讲一心,如来藏。在讲到《华严经》中重重无量法界,因陀罗网境界譬喻的时候,引用了杜顺大师的《漩洑颂》[1]。杜顺大师是华严宗的初祖,号称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唐太宗几次请他入宫,他都没去,著有《华严法界观》等。下面介绍一下《宗镜录》中的这段内容,首先是杜顺大师的《漩洑颂》: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不离幻色即见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于一境内一切智,于一智中诸境界。只用一念观诸境,一切诸境同时会。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如果要知道真如、真空,那么就会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和外面的空间如房子、桌子、树木以及其他的一切人、山河大地,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当体真空。“身内真如还遍外”,体内的空和外面的空一模一样,是融为一体的。这是真空理,理事无碍,我们实际上是理法界。“情与非情共一体”,有情众生和器世间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是同在一种法性真如之中。“处处皆同真法界”,法界什么意思呢?即四法界。第一理法界,就是空,就是寂然不动,本自寂灭的法界。还有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我们以后再来解释。“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其实处处都是一真法界,也是圆融法界。“不离幻色即见空”,空在哪里呢?就是在幻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所以山河大地就是空。它是本空,不是说要把山河大地观空,你不观它也是空的,烦恼也是本空,菩提也是空,涅槃也是空,不是你要观修它是空,它本来空。你知道这个理,依这个理才能真正地进入观修。知道这个理,就是让你开圆解、获得般若正见的一个过程。“不离幻色即见空,此即真如含一切”,真如就是一切,一切法都是一真法界。“一念照入于多劫”,就是一念普观无量劫。《华严经》中一首偈颂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如果真地做到这一点,一念透到法界的本源的话,实际上就是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即能不假方便,自然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也就成佛了道了。“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这叫念劫圆融,当下这一念可以摄入无穷劫。“于一境内一切智,于一智中诸境界。”一境可以理解为一尘、一念,或者当下任何一个事事物物,它都是一切智。“只用一念观诸境,一切诸境同时会。”实际上就是说修一行三昧的人,他念一个佛就是念十方无量诸佛,供一个苹果就是供无量的苹果给无量世界的众生、无量世界的诸佛。“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这就是真正的《华严经》的境界。当我们说真空理时,是讲悟入的一个方便,其实整个《漩洑颂》讲的这种观就是事事无碍的境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全部包含在这里面,这个观的集成就是事事无碍法界的现观。八,融事相入说一心。谓由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亦镕融不相障碍。一入一切,一一尘内各见法界,天人、修罗不离一尘。《宗镜录》这一段是从十个角度讲一心,其中的第八是“融事相入说一心”。因为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亦镕融不相障碍”,以本性来融通万法,所以万法都不相障碍。“一入一切,一一尘内各见法界”,就是任何一尘都可以见法界,任何一念都可以见法界,“天人修罗不离一尘”,这是由心的理来融通法界。九,全事相即说一心。谓依性之事,事无别事。心性既无彼此之异,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第九“全事相即说一心”,从事事无碍的角度来讲一心。依性之事无别事,心性既无彼此之异,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等等。十,帝网无碍说一心。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最后讲到帝网无碍,帝网重重,到此就和《漩洑颂》连在一起了。因陀罗网的境界是《华严经》的圆顿境界的一个譬喻,“帝网无碍说一心”,用帝网无碍来说万法唯心的一心,即一中有一切,一切中又有一切,重重无尽。都是因为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这就是李长者《新华严经论》原文里面所讲的如来藏性。各个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一切众生都有他的如来藏,而如来藏性融通法界。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帝网重重。譬如因陀罗网,每个人,每个众生,每个时间,每个点,甚至每一颗微尘,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这个点就连着整体的大网和其他的网珠,光光相照,重重无碍。假如说我们每个人的如来藏是一颗宝珠,那么世界上无数的人,无数的众生都有如来藏,重重无尽的宝珠是用一张大网连在一起的,每颗珠子都可以显现其他的珠子,也可以把全网连通,每一颗珠子就是整体的网络,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如来藏都是全体的法界。太虚大师在讲唯识学的时候说,众生阿赖耶识的日用境界,在佛的觉地境界看来,就是事事无碍的华严法界。这和此处讲的帝网无碍境界一样。下面再回到《新华严经论》的原文讲解:《华严经》即不然,即以普门法界普见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境因陀罗网庄严法门,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时同得,为一证一切证、一断一切断故。《华严经》是以普门法界普见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境因陀罗网庄严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在《华严经》里面有两种三昧,一种是海印三昧,一种是华严三昧或者叫佛华三昧。〈普贤行愿品〉和〈净行品〉根本的理据,所谓理据就是依据佛法的根本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佛境。一方面有果地的加持,另外有因地的种子,所以它就是把因和果融通对接,然后圆满因地,来庄严果地的性海,庄严佛净土与整个法界,装点法王宫。〈普贤行愿品〉和〈净行品〉的理据就是这种因陀罗网境界,就是如来藏身三昧境。实际上从用的角度讲就是华严三昧,也叫佛华三昧,也叫普贤三昧。从偏重于体的角度讲,就是海印三昧。《华严经》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一体,是我们本身的佛性,我们本身的如来藏。一体有两用,一个是海印三昧,即海印森罗常住用,另一个是华严三昧,即法界圆明自在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就是讲的一体二用,华严境界在这里也是同样的一种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他是一时同得,就是说没有那种对待。为什么呢?因为一证一切证、一断一切断。他成佛的时候,在他的自性世界中,众生也都成佛了。我有一次跟一个好朋友说众生是果地佛,他听了非常困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众生就是果地佛,这是佛自证的一种觉悟。如果从毗卢遮那佛的角度看,我们所有的众生都是他的化身,都是他性海中的“性”的作用,但佛是妙用,众生的用不妙,不妙就是有生死轮回,有种种的变化、执着,但即使众生的不妙在佛境来看也是妙的,也是法尔任运的缘起的一种妙用。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是如幻,因为他在不断的刹那变化,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所以,《华严经》中佛成佛的时候说,原来一切众生都有无师智、无碍智、自然智、一切智。在佛看来,众生其实就是佛。即自身之内有十方诸佛刹、刹海庄严,佛身之内即自身之境,重重隐现,十方世界法合如斯。《华严经》、华严宗的成佛是即自身之内有十方诸佛刹、刹海庄严。自身就相当于是说一尘或者一念,就像因陀罗网打开了就是这样,一颗珠子开了,整个法界都可以看到这颗珠子,这颗珠子也可以看到整个法界。所以说自身之内有十方诸佛刹、刹海庄严,而不是你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成佛,建立另外一个清净佛国。“佛身之内即自身之境,重重隐现”,自己和果地的佛是不二的,自他、因果重重隐现。“十方世界法合如斯”,一切世界的法都是如此,一圆一切圆,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犹如众流归于大海,虽未入海、润性无差,若入大海、皆同醎味。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迷之与悟虽然有殊,本来佛海元本不出。犹如众流归于大海,虽未入海、润性无差,若入大海、皆同咸味。一切众生也是如此,迷之与悟虽然有殊,迷悟虽然有区别,但是本来佛海元本不出,一切众生都在本性、佛性、法性的大海中,本来都没有偏离这个大海,只是个人的迷悟有差异。就像《法华经》中讲的大富长者的流浪之子,有的知道自己的身世,有的不知道,只要他一刹那知道了以后,他就是富可敌国的大富长者的豪宅和强盛家族的主人。不知道的时候他就很迷糊,但是知不知都有那种血脉关系。也就是说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佛,你修不修,但是你的本性、佛性是本具的,你都有成佛的根本。云何《法华经》中娑婆之众有遥敬礼?以此事仪法则与华严全别。只如<法界品>内,六千之众,刹那十眼逾明;五百小童,一生十身咸证。余众皆尔。《法华经》中娑婆之众有遥相敬礼,因为有这样的事相和仪轨,就和《华严经》不一样。当然,李长者这样讲述是为了显示《华严经》的殊胜和华严圆顿教的特点,显示《华严经》迥异于其他诸经诸教的特点。就像《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入法界品讲,“六千之众,刹那十眼逾明;五百小童,一生十身咸证。余众皆尔。”<入法界品>里其他的法会众也是这样,一刹那开十眼,一生顿证十身圆满。这和前面《法华经》所讲是不一样的。《华严经》中所成就的果,成就的方法和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善财南询诸友,佛果慈氐已圆,复入普贤之身,法门总备,理事齐亘,无法不彰。法界既处尘中,何得有遥敬礼?是故今言六千之众发心别。善财南询诸友,经过一百一十城,参访种种的善知识。“佛果慈氐已圆”,参访到弥勒这里就圆满了他的佛果,见到了弥勒楼阁。我前面举例说,相当于一栋一百层的大楼,别教的境界是,假如说最高层、第一百层是佛境界,那就要从一楼一直爬到一百层,要经过许多的艰难困苦、挫折磨练,才能成就。从华严圆顿教来看,圆顿教的结果就是说我在一楼就可以一刹那同时处于每一栋楼、每一个房间,我同时可以看见它,我想看一百层、九十九层……任何一层,东西南北我都可以看到。我可以选择任何一点,我也同时在每一点出现。但实际上当你具备这种作用的时候,你可能什么都不想干、不想看,有需要才去看。就像佛菩萨的化现,佛菩萨有二十五有三昧,可以随类化现,一念之间可以在三界六道中化现出许多同类的众生,以同类众生的形象去度化他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这样讲可能还是一种比较现代的比喻,这个比喻实际上是和《华严经》中善财五十三参,最后到的弥勒楼阁是一样的。善财一刹那,弹指间进入弥勒楼阁以后,看见重重无量、重重无量的自己,有无数个自己,有无数的佛国,有无数的境界,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经中讲的更加准确和圆融。我做的比喻,是用我们现代的大楼来做一个比喻而已。那是佛果的境界。善财到弥勒这里已经圆满佛果了,他后面再入普贤之身,就是重重无尽、重重无尽。你走了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你连他一个毛孔都还没走出去。这显示的就是无穷无尽、重重无量无碍的法界。“复入普贤之身,法门总备”,实际上这个是什么?就是果后普贤行。这个时候他的行持已经纯粹没有自己了,也没有自己所证的果,纯粹就是利益众生,纯粹的利他,无缘之慈,同体大悲,就是全体法界的妙用。五十三参的整个历程是“复入普贤之身,法门总备,理事齐亘,无法不彰。”法界既处尘中,何得有遥敬礼?整体法界、圆满法界就在一尘之中,还有什么遥相礼敬呢?没有这样的事情,没有这样的仪轨和事项,所以讲“六千之众发心别”。因为在《法华经》中讲到娑婆世界三千众生礼敬龙女在南方无垢世界所成的佛之后,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然后得到授记,这是六千众。《华严经·入法界品》也有六千之众,他们最终成就的是以善财童子为代表的终极的佛果。这种发心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终极的、圆顿教的发心。

[1] 《宗镜录》:又此一心,约性相、体用、本末、即入等义,更有十门。……八,融事相入说一心。谓由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亦镕融不相障碍。一入一切,一一尘内各见法界,天人、修罗不离一尘。九,全事相即说一心。谓依性之事,事无别事。心性既无彼此之异,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网无碍说一心。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如漩洑颂云:“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不离幻色即见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于一境内一切智,于一智中诸境界。只用一念观诸境,一切诸境同时会。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