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17 ▏第一卷释义14:

《新华严经论》讲解17 ▏第一卷释义14:

00:00
19:38
《新华严经论》讲解17 ▏第一卷释义14:《法华经》和《华严经》(2)二、放光别者,说《法华经》虽放眉间毫相果光,所照境界,但言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仍有限量,不称无边、无量、无尽故。但彰果法,不彰因位。《华严》一部经典,教行因果,表法光明,始终具十,后当更明。第二是放光不同,释迦牟尼佛在说《法华经》的时候,放的是眉间毫相果光,按天台宗讲眉间光代表中道智慧。所照的境界是东方万八千国土,光照的时候皆如金色,一念现前,光所照到的国土显示的是其中所有众生、二乘、大乘、佛乘修行成佛的整个历程,就是法界之始终。按照注解《法华经》的一些大德来讲,东方只是一个代表,十方都是如此,全法界都是如此。但在李长者这里,东方就是东方,并不代表全体法界,国土的数量还是有限量的,不像《华严经》是无边、无量、无穷无尽。所以,学习《华严经》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心量会非常广大,谈不上什么烦恼等等,心性、心量会非常广大。《法华经》放眉间毫相果光,只显示了果地的圆满境界,没有彰显因位。而《华严经》这一部经典则不同,整个教行因果全部包含在内。从因到果的行持,表法的光明始终有十种放光,从脚到膝盖到胸口到面门放光等等,比如膝盖放光是十回向,表示回旋自在。《华严经》的放光是十处放光,表示法界的因果始终。这是两部经中佛放光的区别。三、国土别者,说《法华经》,三变世界令成净土,移诸天人置于他土,然后安置他方来众,变此秽境令成净刹。第三是国土的差别。说《法华经》的时候有三变净土,将娑婆世界通过三次变化成为净土,把娑婆世界参加法华会以外的人天众生移到其他地方去,再邀请其他世界的圣众到娑婆世界,变此秽境令成净刹。腾出空间把娑婆世界打扫干净,然后请各方神圣来参加法华会。说《华严经》时,即此娑婆世界即是莲华藏世界,一一世界互相含入。如经云:一一世界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不增亦不减,无比功德故如是。说《华严经》的时候,没有世界的变化,娑婆世界当下就是莲花藏世界。华藏世界不离眼前,娑婆世界当下就是华藏世界。不要神通变化,不要任何移动,不要去往生,不需要这些,当你一念明白的时候,其实现在我们就处在无量无边、无障无碍的佛国净土即华藏世界之中,而且一一世界互相含入。比如《华严经》中讲的一一世界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虽然我在这,同时我也是遍法界,遍法界都可以知道我,我也可以知道遍法界。就像上面所讲的弥勒楼阁一样,是通透无碍的。虽然处在一楼但一念间可以知道任何一楼层、任何一个房间,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感觉,这就是华严圆教的境界,不需要移动,跑上跑下,不局限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会觉得高处不胜寒,没有高下、大小等局限和差别。“一一世界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每一个房间都是全体楼层,互相如此。世界不增也不减,这是因为佛成就了无限、无比的功德,所以才会有华藏世界无比殊胜的境界。又云:诸佛成道在一小众生身中化无量众,其彼小众生不知不觉。只为凡圣同体无移转相,纤尘之内自他同体。不同法华之会移转人天,方明净刹。《华严经》中还说:诸佛成道之后在一小众生身中度化无量众生,但这个小众生还不知不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为“凡圣同体无转移相”,当下,不要动摇,不要移动,当下就在本位,没有移转之相。“纤尘之内”,一根毫毛或者一粒微尘之内,“自他同体”,即是说任何一个东西都具足了其他一切的东西,这是圆教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的特点。不像法华会上需要移转人天到他方之后娑婆世界才变成净土,再邀请他方圣众参会。华严会上没有这种变化,娑婆世界当体就是华藏世界。此乃对权根自他滞见者之所建立,是故今明国土别也。比较而言,《法华经》还是对权根而非实根的众生建立的,是为一直受权教熏习的那些权根众生,他们还滞于、停留在自他、远近、大小的种种区别之中,有分别之见,所以对这一类人方便说《法华经》。一多无碍的境界在《楞严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且常被引用的经文,“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清代续法大师在注解《楞严经》的时候就是用华严宗的理论解释《楞严经》。四、请法主别者,说《法华经》时,请法主者,即是舍利弗以为劝请之首。说《华严经》时,佛令文殊、普贤随位菩萨各自说自位法门为说法首。第四是请法主的区别,从请法主的角度判别两部经的差异。说《法华经》的时候,请法主是以舍利弗为首,舍利弗代表二乘人。说《华严经》的时候,佛令文殊、普贤以及各个随位的菩萨各自讲说自位的法门,以此为说法首。比如讲十住、十地的时候,随位菩萨、当位的菩萨讲各自的境界和见解。佛表果法,举果为因,大悲行成根本智,果体自成,故无言不说也,以大悲行从无作根本智起故。文殊、普贤表因位可说,说佛果法,示悟众生。世间数法广大难量,唯佛究竟,不属五位中因果门,故是佛自位内法门,还佛自说。在《华严经》中佛表的是果地之法,举果为因,大悲行成根本智,果体自成,所以无言,不说法,因为大悲行是从无作根本智生起的。佛的果位是不可说的,所以佛不说法,佛的大悲体现为让当位的菩萨作为方便来讲法。文殊、普贤表示因位,可以说,所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讲说佛果地之法来示悟众生。如《华严经·阿僧祇品》中讲,“世间数法广大难量,唯佛究竟,不属五位中因果门,故是佛自位内法门,还佛自说。”这是讲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究竟,不属于五位因果法门,是佛当位内的法门,菩萨不知,所以是佛自己说的。则是如来自成因果,后佛自说法尔之力恒常福智光明之法门,示为不属五位之内行相因果,故佛亦自说。此明佛果无二愚也。除此二品经外,诸余三十八品皆是五位之内行相法门,是故佛不自说,总令十信、十住、十行等当位之内菩萨自说,佛但放光表之。其所放光、表法之相,后当广明。《华严经》有文殊、普贤为首的当机、当位众,他们讲因位,但是有一些果位的境界是佛自己讲,果地的是佛自讲。是如来自成因果,之后佛自说法尔之力恒常福智光明之法门。果地境界,不属五位之内的行相因果,所以也由佛自己说,以此来表明佛果无二愚。除了这两品是佛讲的外,其他的三十八品,都是五位之内的行相法门,五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所以佛不自己说,而是让五位中的当位菩萨自说。当位菩萨讲的时候,佛通过放光来表示一念顿现的这种光明境界,佛只是放光表法,当位菩萨会讲其中的因果。整部《华严经》就是讲成佛的五重因果,佛所放光、表法之相到后面会再进一步的进行解释。当说《华严经》时,一无声闻及小菩萨为请法主,皆佛果位内诸大菩萨,自相问答,安立佛果法门行相。为悟大根者故,顿将佛果直受为因,因即以果为因,果即以因为果,如种种子等,以定慧力,思之可见,是故今言请法主别。佛说《华严经》的时候,没有一个声闻以及小菩萨为请法主,请法主都是佛果位内的大菩萨,他们之间彼此问答,安立的是成就终极佛果的法门行相。这是为了觉悟大心根器的众生,如果听法人是这块料,有这个因缘,是和华严圆顿教相应的凡夫,具有广大无量信心的凡夫,对这些人就直受佛果。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如将宝位直授凡庸”,《华严经》的妙就在于把无上宝王之位、皇位,直接就送给了一个普通人。换句话说,华严大教的妙就妙在令凡夫能够顿悟成佛。“为悟大根者故,顿将佛果直受为因。”就是给你一颗金刚种子,让你可以成就,直达佛境。“因是以果为因”,当我们凡夫听闻、学习、读诵《华严经》的时候,就相当于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终极的、真正的佛。当你知道这点以后,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动摇的了,其他山寨版的、相似的、二手的东西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真正得到这个见地,你也会变得非常的谦卑和无我,就不会轻易会觉得什么顿悟成佛,什么超佛越祖,就不会变成很狂妄的人。“因即以果为因,果即以因为果”,就像种种子,以定慧力,思之可见。五、大会庄严真化别者,如法华会,令三千大千世界清净庄严,其诸化众亦皆充满,所来诸佛皆云是化。《华严经》即不尔,即有十处十会众,皆满十方,不移本处而充法界。一一身相及身毛孔、国刹重重、菩萨佛身互相彻入,杂类众生亦皆无碍,身土相彻,如影含容。所来之众不坏法身而随相好,法身相好一际无差,即相全真无有化也,不同余教说化说真、有相参会。是故今言大会别也。《法华经》和《华严经》的第五种比较是大会庄严真化不同,圣众庄严、化现的不同。法华会上是令三千大千世界清净庄严,佛化的众生充满其中,所来的佛都是化身佛。《华严经》中有十处十会的法会众,都是遍满十方,不移本处而充遍法界,这个很重要,《华严经》是不离本位,但同时可以遍满法界,没有来去动转。一一身相及身毛孔、国刹重重、菩萨佛身互相彻入,其他杂类的众生也是重重无碍,身土相彻,如影含容。所来之众不坏法身而随相好,都在如如不动的法界中,同时以各自相应的容貌变化,法身相好一际无差,即相而全真无有化也,不同余教说化说真、有相参会。是故今言大会别也。六、序分之中列众别者,法华会中先列声闻众万二千人俱;次列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此为姨母;次列耶输陀罗比丘尼,此是佛为太子时夫人。佛为太子时有三夫人,一名瞿夷、二名耶输、三名摩奴舍。瞿夷是善财童子十地法云地善知识,表十地法、悦能慈故、为法利生,法悦身心,是其妻义。次列菩萨八万人俱;次列诸天龙鬼等。第六是讲《法华经》和《华严经》序分中所罗列与会众或者听法众的差别。法华会中先列了声闻众有一万二千人俱;然后罗列了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她的随法众六千人俱;再然后罗列了佛为太子尚未出家时的夫人耶输陀罗比丘尼。佛为太子时共有三位夫人,一名瞿夷、二名耶输、三名摩奴舍。其中一位妻子瞿夷就是《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在十地法云地的善知识,表十地法、能以慈悲心令众生产生欢乐喜悦之心,为了弘法利生,用法喜来滋润众生的身心,这就是“妻”字的含义,代表法喜。然后罗列了菩萨八万人俱,罗列了天龙八部,以上是《法华经》中圣众的列举。《华严经》即不然,先列菩萨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不论其从者;次列执金刚神众、以后诸神龙天等众部类,总有五十五众。一一部从各别,各各部从,各有佛世界微尘数众。或有部从直言无量,且于初会通菩提场众有五十五部众,其于十会之众,后当更明。《华严经》中列举的法会众就不一样了,先列菩萨中的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无量无边,这其中还没有罗列各上首菩萨的随法众。然后列了执金刚神法会众、之后又列了诸神龙天等等众多部类,总共有五十五类众生。一一部从,各不相同。各各部从,各有佛世界中微尘数一样多的众生,每一类法会众都有无穷无量或者有的部从直接就说无量,而且于第一场会——菩提场会的与会众有五十五部众,其他在十处十会的法会众,后面也有详细解释,这就是列举的华严海会众。大义论之,佛身众海、无边法界,以重重一一诸身,普含容而无际,一身即以法界为量。总的来说,在《华严经》中佛的身众海是无边法界。重重无量的一一诸身,都无碍的包含其他无量无际的身众。“一身即以法界为量”,任何一身其实就是全体法界。就像一个房间内有一百盏灯,每一盏灯都能够照遍房间任何一个角落,相互光照,相互无碍。华严海会众,每一众生的心都遍达于法界,所以,这是果地示现的众生就是不一样,心量不一样。一身即以法界为量,普含容而无际。自他之境不亡法界,即自身遍周、能所之情见绝。约略论之,如是十会列众,后当更明。从初七会,都不闻声闻之名。八会之中,始有比丘之众。至位方明行相。自他之境不亡法界,遍周法界,超越了有能有所、有大有小、有来有去的情想分别之见,能所、自他同体,没有情想差别。以上是大略的进行描述,像这里所提及的十会列众,到后面有详细解释。前面七会中都没有声闻众,第八会中才开始有比丘众。到后面讲到各自本位的时候才展现各自的行相,即他们的行持和心的状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