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带你进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我们上一节讨论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阶段的假说。这一节,我们就要在弗洛伊德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回答一些与心理疾病有关的问题了,就是: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神经症? 神经症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神经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神经症是什么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创伤经历是成人以后患上神经症的病因,即早期创伤带来了后期的神经症问题。神经科学上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因为儿童早期是神经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就会有不同的临床现象。口欲期发展有问题的儿童,常患有严重的抑郁、自恋性以及依赖;肛欲期发展有问题的儿童会遇到顽固性的问题,比如强迫症、疑病症、施虐受虐等;俄狄浦斯期出问题的儿童,更可能出现性发育不成熟或者性别认同等问题;潜伏期若发展不顺利,孩子会自控不足或者过度自控;青春期若发展不顺利,可能会有自我认同混乱的问题。
这样,我们大致可以把人格发育理论和临床现象(就是病人的症状表现)结合起来,推演一个人可能是在哪个时期有过创伤。
弗洛伊德假设:一个人在不同的性格发育时期如果遇到“心理创伤”或刺激事件,就会造成两个常见的后果。一个后果被叫做“固着”(fixation),另一个则是“退行”(regression)。
一、固着
固着是心理病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需要和人格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理解。在人格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创伤、应激性事件或者压力性事件。例如,地震的发生会损害一个家庭的结构,损害家庭的正常功能。
地震中的小孩尽管意识不到地震的概念,但会间接地受到地震的影响。你想想看,地震的时候一个正在哺乳期的妈妈,在避难帐篷里孩子喂奶的时候,妈妈不会开心地说:“你真的是我的宝贝。”而是说:“赶快喝奶,余震快要来啦,我们还得换个地方。”也许小孩听不懂妈妈的话,但妈妈会把信息通过情绪传递给小孩,所以很多小孩在不同的时期遇到创伤以后,他们的人格就会停滞在那里。有的表现出口欲期的性格,比如特别爱吃火锅,爱抽烟,特别喜欢满足口欲;有的表现出肛欲期的性格,特别严谨,什么事情都要严格控制;而固着于俄狄浦斯的人就比较爱表演,很喜欢去吸引别人,特别是异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这可能与“固着”是有关系的。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也与生物素质有关。比如,在医院的婴儿房里,有几十个婴儿在睡觉。如果门突然“砰”的一声被关上了,每个婴儿对此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婴儿会哇哇大哭不止,有的婴儿却毫无反应、可以继续睡。简单来讲,婴儿此时的不同反应既有基因差异的原因,也受到胎教环境的影响。
如果婴儿的胎教环境是开心的,妈妈每天听轻音乐,这个小孩生下来后也很爱听音乐,甚至会很有音乐细胞、大一些后会随着音乐扭屁股、跳舞。如果胎教环境是爸妈天天吵架,这个小孩生下来以后,如果要是会说话,估计会想对父母说“你们怎么这么吵?”。当然,婴儿不会说话,但有一些行为我们可以观察到:一旦家里有大的声音声便会警觉,或者表现出“呆滞”。这是因为颞叶和杏仁核在出生前就开始发展了,所以一有声响就会非常警觉,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很容易有神经质和失眠。由此可见,早期生活对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导致固着的创伤事件不仅仅包括你所意识到的,还取决于个体的早期生活甚至母亲怀孕期间的生活经历。对儿童的虐待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情感虐待,包括忽视、辱骂、贬低;第二类是身体虐待,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每天一顿“竹笋炒肉”;第三类是性虐待(对儿童的性虐待界定为:年龄相差四岁以上的个体对小孩实施性行为,不管这个行为属于引诱还是强迫,都属于性虐待。
小时候遭受性虐待的小孩,如果同时存在被父母的严重忽视,就是很严重的儿童期创伤了,会严重影响性格形成,比如会发生固着甚至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在德国,有一位杀手发布通告说自己召集了一些人作为他杀人的对象,告知他们具体的杀人方案,并让他们签字,一旦对方不想死,他也会终止杀人计划。虽然这个杀手最后被警察抓到,但可以看出有施虐者必定有受虐者,有受虐者必定有施虐者,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些都与早期经验以及创伤有关。
剥夺或过度满足都会导致固着。“剥夺”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口欲期就经常经历饥饿(这种剥夺即是物质的、也是心理的),即口欲期饥饿,长大以后就每天在想:吃得饱吗?吃得好吗?够吃吗?如果给这类型的个体进行投射测验,他们会描述:“这个人饿了,想吃肉。”同时,这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贪婪”行为。这就是因为经历了严重的早期剥夺而固着在这一时期。
早期被过度满足也会导致固着。例如,一个孩子被妈妈过度溺爱,一直被照顾到20岁,估计这位“巨婴”会每天只思考吃的问题,甚至会把能否做饭作为选择结婚对象的首要条件。
其实,在我看来,溺爱也是一种儿童虐待。这是因为大人很多时候是站在自己而非儿童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需求。一位小朋友因为穿了太多衣服而满头大汗,幼儿园的老师问:“你为什么要穿那么多衣服?”这位小孩回答得很巧妙:“因为我妈妈冷。”这位小孩很聪明,知道是因为妈妈冷才要他穿很多衣服。
在我看来,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这个工作最大的艰难之处在于:父母或照看者需要随时反思。反思些什么呢?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是否对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合适的、科学的?是否符合这个孩子的人格发展规律?是否符合这个孩子的长远福祉?父母的“发泄自己情绪”或“缓解自身焦虑”的需要在这个当下的“教育行为”中占据多大比例?可以这样说,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好的教育是针对孩子的个体特征的,也要随孩子的不同人格发育时期而变化,绝不可以“刻舟求剑”。
二、退行
还有一种情况叫退行,指的是个体的心理已经发展到更高的时期,但经历创伤后又退回到早期水平。特别常见的情况就是,处于肛欲期或者俄狄浦斯期的儿童,在经历重大创伤后退行到口欲期。比如说,有过此类经历的成年男性就特别喜欢抽烟或喝酒,因为烟和酒可以缓解他的压力,这其实是因为他的心理状态退回到了口欲期。在临床上,他们通常被诊断为物质滥用。女生在压力大的时候或在与男朋友分手后就会狂吃零食,临床上称这类人得了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退行程度取决于当前压力源的严重程度,比如,地震以后我们是很容易行退的,这是因为我们特别希望有好的父母(即政府)来照顾我们,并会对政府有很高的期望。但也有一些人的复原能力很强,他们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完全依赖政府。复原力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复原力类似于弹簧的回弹力,有些人抗压能力差,不易回弹。富士康的不同员工经历了同等的压力,但是有的人跳楼了而另一些人没有跳,这是因为他们的抗压能力不同。压力源的大小与过去所经历的创伤事件的相似程度有关。
一个人如果在口欲期经历了地震后房屋倒塌,他成年后也会因为房屋的局部垮塌而焦虑;早期经历性创伤的人,成年后也更容易重蹈覆辙而遭遇性创伤。
退行和固着是不同的病理现象。退行意味着个体已经往前发展但又退回到早期的状态;固着是停留于某一时期,不再向前发展。
我们把弗洛伊德时期称为经典精神分析时期,他的经典就在于对神经症症状的理解:人格内部的冲突带来神经症症状。因此,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角度定义“神经症”就是一种“人格结构冲突”导致的一系列心理症状。自然情况下,患者有能力通过压抑这个“冲突”获得短暂的“内心安宁”,但是这个冲突会迟早在自我脆弱的时候通过“转移”导致症状。
三、人格发育与心理创伤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性格呢?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也可能因为一些外在的刺激或“创伤”停止于某一个时期不再发展,造成“固着”,严重着甚至出现“退行”。
比如:在1岁半会走路前,通常是一个孩子心理上发展“安全感”的口欲期(弗洛伊德认为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口唇的活动获得“快乐”,因此叫“口欲期”),如果这个时候孩子遇到的教养环境出现重大问题——创伤性环境,则孩子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性格发展的停滞。即使在生理上成人后,也会表现出这个时期的安全感问题。比如表现在人际上的不信任和无法与他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持续的心理上对亲密关系的“饥饿感”或非常的贪婪,导致婚姻中的另一半感觉窒息,可能因此出现婚姻关系的问题。
又如:一个在1岁半至四岁的小孩(弗洛伊德认为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控制肛门的排便活动获得“快乐”,因此叫做“肛欲期”),如果父母无法训练孩子有规则的排便,在农村的孩子通常会给穿“开裆裤”、随便解决。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没有“规则”的意识,容易出现自我权力感过大、缺乏自我界限。
假若这位肛欲期的小孩,在这个时期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比如大家可以想象一位在加沙地区的4岁正常发育的小孩,突然看到自己的父母被炸死后,之后晚上出现了尿床,这种情况被精神分析师认为就是发生退行了,其行为退行回到了之前的口欲期(无法控制自己的排便)。
再如:孩子在4岁到6岁的时候,通常是弗洛伊德认为孩子须与异性父母建立良好关系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母亲对儿子非常溺爱,忽视与父亲的“夫妻关系构建”、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儿子当作丈夫培养,那么,儿子的无意识中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心理上“战胜”了父亲,可以“独占”母亲,无法学会与父亲一起分享对母亲的爱。
这个儿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在自己的夫妻关系中出现“过度的控制”和妒忌感。无法尊重妻子、给妻子足够的自我空间;同时他也在无意识中存在对父亲的内疚感,而且会伴随终身,因为他“战胜”了自己的父亲,对其今后的与权威的关系有严重的影响。
当然,从表面上看,一个人的早期心理创伤不一定就仅仅有负面的作用,因为人是复杂的、环境是随时变化的。一些人因为早期经历带来的性格特征,反而能助力他走向一些所谓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苹果公司的前任领袖乔布斯以苛求完美的性格领导苹果公司生产出革命性的iphone,挤垮了Nokia,成为世界智能手机的龙头老大。为什么乔布斯如此苛求完美?心理分析学家会深入到乔布斯的早期童年中去寻求答案:原来乔布斯是被收养的!在他的无意识深处,他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能让亲生父母不会抛弃他!尽管他们的养父母非常爱他,但是他的内心中充满了一种抑郁感:因为我不完美,所以被抛弃!
这种无意识的抑郁感,成为一种要求自己完美、自己的产品完美的巨大内心动力,帮助乔布斯应对这种早期经历中的“遗憾”。
但是,后来乔布斯患胰腺癌后,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会主动放弃治疗、让自己很快死去!其实,这个就跟乔布斯“内在的抑郁”很有关系。如果你想进一步理解乔布斯这类人的内在抑郁性格,建议读者看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
因此,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一个人的早期生活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这个人的将来。小时候的经历决定成人后我们的性格,看来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科学的、有道理的。
好了,这一节我们通过弗洛伊德关于人为什么会产生神经症——人类常见心理疾病的重要讨论,之后的几节,我们将谈谈弗洛伊德与早期精神分析发展中三位知名的追随者——荣格、阿德勒、弗利茨的缘分与关系纠结。我是带你走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我们下节见!
难得听到一位老师可以如此细致清楚的讲清楚精神分析理论! 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