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我们心灵中的“三体”——本我,自我与超我 | 北大钟杰讲精神分析

人格结构:我们心灵中的“三体”——本我,自我与超我 | 北大钟杰讲精神分析

00:00
12:53

大家好,我是带你进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我们前面几节讨论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观点以及我们如何去分析自己的梦,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源自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需求——认识那个内在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走向对自我的认识,我们就不得不学习一些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这一节,我们将一起去理解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的分析。

事实上,在提出人格结构理论之前,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是“地型学说”,当时他还没有提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而是“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地型学说”。如同之前的章节我们谈及的:这三者的关系类似一个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是“意识”,海面下的部分是“无意识”,中间潮起潮落、忽明忽暗的部分是“前意识”,后人形象地叫这个理论为“地型学说”。

弗洛伊德起初用“地型学说”来理解一个人的心理,后来他发现这个学说已经不够用来解释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了!因为,当他对一个神经症现象理解更多之后,他发现人之所以得神经症是因为患者的无意识里存在很多“内在冲突”。


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们在第一课的时候举过例子:一位男士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迎面走来一位牵着狗的女士。他对这位女士一见钟情。此时他的无意识内心是极为冲突的,他面临了3个自然的选择:第一,像土匪(座山雕)一样,强抢并占有她;第二,像一个有道德的和尚或君子柳下惠一样,礼貌而绅士般与这名女子打招呼并离开;第三,前去“搭讪”,试图获得其好感、再要到此女子的电话号码以便进一步联系。

其实,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三个选择代表了我们内心的三个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只遵从“享乐原则,而且它没有时间概念,它活在没有时间的时空中,活得很“随性”。本我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我,正如电影《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那般,爱你就跟你走,恨谁就拿刀砍了他!

而超我则不同!超我相当于站在我们鼻尖上的有着一双翅膀的“天使”,会经常告诉我们:这么做不道德,会破坏社会规则,会被抓起来的,不能这么做!爸妈从小就教我要凭良心做事,不能干坏事……我们作为正常被足够社会化教育的人,脑子里每时每刻都会有这样一个小天使要求我们依照社会规则做事。

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发现本我和超我经常存在冲突,而这个冲突往往发生在无意识区域中。这个时候,自我就需要去调节二者。因此,自我很辛苦,不仅需要负责应对现实世界中的麻烦,还经常陷于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之中。此外,自我不仅要去协调内部冲突,还要协调与外界的关系,所以自我就像一个辛苦的调停者,必须各个方面的诉求或要求都尽量照顾到。自我去协调各方需求和冲突的能力,就成为自我功能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本我衍生出来的。本我就像一匹高头大马那般力气十足,马的力气决定了它前进的速度和方向;自我就像骑在这匹马上面的人,虽然它可以引领缰绳,但还是需要和本我互相妥协——如果这匹马不想走,你也拿它没办法,不信你们到草原上骑马试试,马要回家,你拖都拖不住,除非你是驾驭这匹马的老手。你的能力特别好,才可以成为骑马高手,才可以驾驭这匹马,在草原上驰骋。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也是如此。而超我就像站在你鼻尖上的天使,会告诉你:不能往前走,前面有悬崖;不能往前走,前面是监狱;不能往前走,因为你的爸妈没叫你这样做……

以上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人格结构。

让我们回到刚才谈及到的那位内心面临巨大冲突的男士,到底要不要跟心仪的女士搭讪?到底是要完成本我交给我的使命?亦或去遵从超我的“道德告诫”?此时,这位男士如何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取决于他的自我功能的好坏。

如果他的自我功能足够好的话,他就会去上前跟这个女士搭讪。他会先从狗作为话题切入口,问她:“你的狗是什么品种的?我们家也有一只,是公的(或者:母的)。”,如果他的自我功能不好,他就不会主动和这位女士打招呼,而是很郁闷地回去做梦,梦见他被这位女士的狗咬了一口,于是狗的主人,也就是这位女士就需要负责于是他便有了她的手机号码,从此他们也就能有更多的联系。至此,他白天没有达成的愿望在梦里实现了。

如果他自我功能更差,那么他可能连梦见她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就会生病:得了相思病。他怕别人笑话,怕别人认为他没用,所以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见到一个牵着狗的女性,我觉得她是我的梦中情人,但我又没有勇气跟她打招呼,所以我生病了。”他只能说:“我最近胃不太好”或者“我最近睡眠不太好”,或者身体上很不舒服,总是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疼痛。如果这个时候他去看医生,他不会跟医生说他在想那个女人,只会说:“我最近很焦虑、抑郁,还有一点身体的疼痛。”甚至更严重者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是先去看了内科医生,不会首先看心理医生,最后才被内科医生转诊到心理科或推荐去见精神分析师。

如果他见到精神分析师,这位精神分析师在与他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后,他会一点点地说出来,这时你才发现原来他得了相思病。他的本我和超我之间是有冲突的,而他的自我又很脆弱,所以他就生病了,得了心理疾病。

当然,如果这位男士因为其生活早期经历的创伤环境,导致他没有良好的超我,那么他就没有所谓的“人格冲突”了,而是一种更严重的“人格缺陷”,典型的特点就是缺乏超我,如同土匪座山雕,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座山雕此刻会对这位女士做什么了。因此,在一个健全的社会,这类人就会因违法犯罪被送往监狱。如同罗素所说,从这个角度看,其实犯人也是心理病人,有些甚至是严重的“人格缺陷”——就是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至少有一个严重缺乏。

讲到这里,听众朋友就不难理解弗洛伊德为什么要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了。因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为什么存在无意识中存在的那些心理冲突? 以及自我是如何“生病”的?

弗洛依德画了一张图来说明他的地型学说和人格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弗洛依德发现大部分本我都存在于无意识当中,超我和自我是部分存在于无意识中,我们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发生在无意识层面的,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也是在无意识当中进行的。

通常情况下,如果这些冲突一旦被意识到,人会感到难受。因为自然情况下,我们的自我的意识部分是及其不愿意面对内心无意识的冲突的,这样会让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也会让一个人因此感到心理耗竭而心情郁闷。

因此,我们经常会在自我当中执行一个“压抑”的功能,就是把一些心理矛盾和冲突压抑到无意识当中。我们不想意识到这些矛盾,这样会让我们觉得舒服一点。比如,我是那么的喜欢那位牵着狗的女人,但是我又不能跟她产生关系,所以我必须压抑这个愿望,而这个愿望会遁入我的梦中,我梦到被她的狗咬了一口,而且骗过了超我:我没有想和她怎么样,我只是被狗咬了一口而已,所以超我就允许此愿望通过。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在我们内心的比重或关系决定了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生活。如果本我所占的比重高,就会如玉娇龙那样“爱你,就跟你走,恨你就拿刀砍了你”;如果超我的比重高,就会“为了去完成伟大的使命,舍弃小我、舍弃家庭,三过家门而不入”。通常情况下,人不可以活得像电影《卧虎藏龙》里面的玉娇龙那样本我,也不太可能活得像大禹那样超我,健康的人要“活得自我“一些。你看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李安的电影是因为功夫精彩,有武侠元素所以拿了奥斯卡奖,其实李安是把人格结构的原理运用到了电影的人物塑造上。电影奥斯卡奖的评委很多是犹太人,他们一看李安的电影就知道讲的是弗洛依德的理论,觉得李安很牛,并把奖颁给了李安,因为弗洛依德也是犹太人。历史上有三个对世界影响重大的犹太人。第一个是爱因斯坦,他带来了科学的革命。第二个是马克思,他带来了社会的革命。第三个就是弗洛依德,他带来了心灵世界的革命。

好了,这一节我们完成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重要讨论,下一节,我们将谈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是如何发展的,这对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非常重要。我是带你走入精神分析世界的钟杰,我们下节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