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028 年龄增长相关的波动变化 养生与治病

导学028 年龄增长相关的波动变化 养生与治病

00:00
18:10

导学028

内容来源:李文强 《中医概念入门》gmzyjc.com/read/rm/summary.html


3、年龄增长的相关波动变化

3.1、气血与形体的关系变化

从人的一生角度看,气血与形体都有波动性。

与成人相比,孩童形体幼小,气血也少,容易感受外界邪气而发病。其气血与形体相比,气血超过形体基本需求,所以生命力强,喜动。因气血相对较多,所以当形体遇到损伤的时候,其自我修复力强。

青壮年,形体长成,气血也充沛,两者配合比较合适。

老年气血衰减,形体也随之衰弱,两者相比,气血少于形体需求,所以喜静。

3.2、精神与气血的关系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气血衰减的根本原因是先天之精越来越少,以肾精为代表的脏腑藏精也逐渐减少,则脏腑产生气血的能力越来越弱,其供给给全身的气血能量越来越不足,也就是正气在逐渐减弱。正气减弱,则排除邪气的能力也下降,于是身体中积累的痰饮、瘀血等邪气越来越多。正气减少,邪气增多,人就逐渐衰老,疾病增多、变重。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所藏之神也需要正气的滋养,随着精、气、血、津液的减少,神获得的滋养也减少。同时再加上邪气增加的干扰,神也就开始变弱。神变弱对外表现为感知、记忆、思辨、执行、志向等智力行为都下降;对内则是对气、血、津液的调控管理能力下降。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到了老年容易变得糊涂、悲观、胆小、恐惧等等。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

《灵枢•本神》

孩童天真无邪,神思不乱,所以神足;孩童肾精中的先天之精充足,精可补充一身的阴阳。

老人则相反,精、神都衰弱,脏腑功能下降,产生的气血不足以供养形体,所以行动迟缓,齿枯发落。虽然可以靠药物对脏腑虚实进行一定的调节,但是因其自身精神的调节能力已经很差了,所以效果也是有限。

总体来说,人的精神气血,在前半生可用“有余”二字概括,即精神气血超过形体基本需求;后半生可用“不足”二字概括,即精神气血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人出现衰老之像。前半生尚可适当消耗多余的气血追求身外之物。后半生应保养精神气血以养护形体健康。这就是人一生的气血、精神波动趋势。

3.3、得病性质

从得病的病证性质来说,一般青少年因五脏较健康,气血较足,所以病证大多偏阳证。而中老年因五脏开始衰弱,气血不足,所以病证多偏阴证。但现在由于社会习惯的影响,比如喜食冷饮、熬夜、滥用抗生素等等,使年轻人也容易五脏受邪发病,所以年轻人得阴证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小儿因思想简单,所以很少出现七情伤五脏的情况。但其形体较弱,容易外感风寒,再有贪食无度,容易伤脾胃。外感风寒多从太阳病起始,可传至肺。饮食无度多影响脾、胃、肠。所以中医总结其得病特点多为太阳病或者太阴病(脾、肺),即二太。

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

凡发热,太阳观,热末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

若吐泻,求太阴;若吐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

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疸疹,此传心,谁同志,度金针。

《口诀-医学三字经-儿科》

以上是根据年龄特点对得病性质的概况,但不要拘泥于这些结论。小儿或者年轻人可有阴证,老年人也可有阳证,都需要仔细辨别才可做结论。

3.4、年龄与医药的关系

精是最好的药物,神是最好的医生。无论脏腑形体何处有虚实失衡,精、神皆可进行调节。精神充足,则正气充足,普通病邪难以深入,人一般无大病,有病也容易治愈。若精、神不足,一旦得病,小病易变大病、大病容易死亡,需要有高明的医生做精细的对证调节,才能治好。如果遇到鲁莽的大夫,胡乱攻补,小则伤身,重则送命。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岐伯对曰:……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上古……理色脉而通神明,……所以远死而近生……。中古之治病……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病也……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素问-移精变气篇》

青少年的时候,精、神充足,需要医药的情况相对少;中老年,精、神衰弱,需要更多医药来辅助补充调节;到晚年,精神衰竭,单凭医药就无能为力了。精神是控制人体平衡的主体,医药是辅助精神来调节人体,所以积精全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养生方法虽然以保养精气神为核心,但是以节欲保精为第一要义。因为精气神是不分割的统一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精、气、神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而精是神气的本源,所以《内经》有“积精全神”之说。

《黄帝内经讲解-养生学说》


4、小结

本章探讨了人体几大要素的波动情况。总体来讲,人的一生周期是以精的变化为主;年、日周期是以阳气变化为主;月周期是以阴气变化为主;这些要素波动,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发生各种变化。为了维持平衡,人体需要在神的主导下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对应的调节。如果能够调节成功,则可以保持健康。反之,若不能调节,则生病。

至此,中医理论中人体运转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基本探讨完毕。大家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基于这些知识做一些总结性的说明。

4.1、养生与治病的关系

养生:

养生是研究身体无病的时候,如何避免生病并且延长寿命的学问,主要包括积精全神、培养正气、躲避邪气的内容。养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神最重要。神以心情安静为平衡点,适度七情为正常。不要七情过度,不要失神。

2、精为其次。五脏藏精以精满为最好。积精应注意开源与节流。开源以强健脾胃为主。节流以节制房事,不过度劳累,心情平和,顺应自然规律为主。精充髓满,可养神,可化生阴阳气血,自然正气充足,寿命长久。

3、形体不衰。形体的主要功能保护内在脏腑不被外界寒暑之气所伤,需要适度的气血保养。因此健壮形体与与五脏藏精为一对矛盾,所以需要养阳与养阴依次循环,不可偏废。

4、环境平衡。人体各处都有适度的能量与物质维持内环境平衡,即阴阳平衡。

做到以上几点,即神全、精足、形体正常、体内环境平衡,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可达到内经要求的养生标准。这是根本。

若人能养慎,...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治病:

治病是研究在人体精生阴阳气血,以及阴阳气血传输、分布于全身内外,形成适宜内环境的过程中,出现阴阳失衡、正邪相争、升降失常等各类型病证后,如何调治的学问。

治病首先要恢复环境失衡。体内重要部位出现阴、阳、气、血中任何一个要素严重失衡的时候,必须将其调节回平衡范围。

其次为了增强排邪能力,促进组织器官恢复,治病时通常要将身体调节到正常波动范围内的偏养阳状态,类似自然界的春夏状态,所以治病常被称为“回春”。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偏活跃,可以有更强的抗邪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要注意,这种状态是在阴阳气血皆平衡的范围内,适度增加阳气,使身体内环境呈现偏阳性的波动。营造这种养阳状态,既不能无限制的加热,也不能不考虑阴液的数量。如果无限制的加热,就相当于春夏时过度增加太阳的热量,即使有水也会被晒干;如果不考虑阴液的数量,就相当于期望给沙漠加热就获得春天的森林。两者都是错误的。因这些关系比较微妙,很多优秀中医虽会应用,但用理论解释却很难。

当身体处于这种养阳状态的时候,人体正气较足,可以自主排出一些邪气,如果再结合一些帮助祛除风寒暑湿、痰饮、瘀血、积食、积聚的祛邪手段,一般的疾病都会很快治愈。病愈之后就可以进入调养阶段,让身体进入平衡范围内的养阴状态,以恢复养阳时消耗的精津血。

养阳的目的有二:一是体弱时,健壮形体以卫外;二是有病邪时,增强正气以排邪。其它时候,应注意养阴藏精。若总是维持养阳状态,虽看起来一时的状态好,但五脏之精消耗较快,有短命之虑。《伤寒论》为治病之书。当病证发生时,常需用阳药激发元气、消耗脏精以抗邪。有人只学伤寒,不学内经,不明人体小自然阴阳平衡之道,每每用阳药后,觉得身体状态好,就容易形成依赖阳药的习惯。这种行为会加快肾精的消耗速度,属内经所说的“若春无秋”、“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有的中医治病虽好,但寿命不长,部分原因在此,大家引以为戒!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

治病过程比较消耗精与神,所以最好是能够养生,做到不生病且寿命长久才好。治病是靠外力调节人一时的、局部的失衡。养生是人自身维护长久的、整体的平衡。治病相对养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每个人都应该理解人体小自然的概念,最好还能学会这个小自然失衡时的判断方法和调节方法,这样可以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因中医诊治技术比较复杂,并非所有人都能掌握,所以生病时求医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了解求医时的一些相关事项。

4.2、关于求医

中医的治疗实际上是医生帮助病人管理身体的健康,帮助病人打赢其体内正邪相争的战争。这个过程中,除了医药力量外,病人本身的思想、作息也是非常强大的干预力量。这个力量不受控制,就不能保证治疗结果。所以需要医者与病者相互密切配合。医者应透彻的掌握诊治原则与方法,即医道与医术,做一个合格的中医。病者应该积精全神以配合,做一个合格的病人。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遗憾的是,合格的医者和合格的病人都有较高的门槛。

从培养医生的角度看,中医的传统教育内容繁杂,重于术而轻于道,需要学生有极高的悟性才能融会贯通医道。同时还要有大量的实践来掌握医术。较高的门槛导致成材率不高,高明的中医比较少见。

从病人角度看,现在社会,各种力量为吸引人们的关注,以“声色名利”动人心神为能事,造成很多人的神是乱的。其生病不知调神养精,只想靠医药治疗,甚至想靠医药来维持其错误的生活习惯。这边医生刚刚调理好平衡,那边神又耗精乱气,病情反反复复。还有一些人,例如古代的皇族,以权力压制、利益诱惑等手段控制医生,要求其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治疗。这种做法颠倒了医患之间的主次关系,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束手束脚。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伤寒论-伤寒例》

这些状况造成中医诊疗活动中经常有不合格中医或者不合格病人,所以时灵时不灵、碰运气、看缘分的的情况非常常见。

合格中医看病,都要先观察一下病人的精、神状态。这两个要素,调节起来难度较大。精中的后天之精还可以通过健脾胃、调饮食、益精髓药物来补充,若先天之精耗尽,天年已到,医药没什么办法。而神主要与道德修养、内环境状态和外在刺激有关。如果神的失常是由内环境失衡引起的,可以通过医药对内环境进行调节而治愈。如果神的失常是与外界事物的纠葛引起的,医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精、神是人体的基石。基石不牢,大楼一碰就倒。若精衰、神乱,会导致各处脏腑经络的各类虚实失衡纷纷出现,顾此失彼,很难治疗。如果精、神尚可,对于一般的正邪失衡,合格的中医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病人应该学习中医基本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才能与合格的中医配合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懂道理的病人,当治疗中出现阴证转阳证之类的波折时,是难以理解并且配合治疗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