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嘱品第十》的第四篇,惠能大师在示寂前,召集了弟子们想要为他们答疑解惑,但大家都很悲伤,只有神会这个小禅师没有哭泣。为什么神会没有哭呢?在《顿渐品第八》中,我们知道神会就是接下来会发扬光大禅宗的人,此时的他没有哭,是因为他已经悟得了“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就是他已经观照自心,了境如幻,心中没有善恶的分别,面对别人的赞许和贬损的时候,心定而不动;面对悲伤和快乐,心不会随着情绪而动摇。此时的他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种禅定的状态,能处于诸相而不着于诸相。
对其他哭泣的弟子门人,惠能大师则做了一首《真假动静偈》,作为指导修行的法门,这首偈说了什么呢?
前两句“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假。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聚合,本性为空,所以我们所见的万事万物都有相,我们只有观照本心,不执着于相,才能看到真,但我们也不能执着于真,执着于真也是一种虚妄之相。
接下来的两句“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则是在说禅宗修行的动和不动。我们之前很多次提到,惠能大师对长久打坐修禅定的方法是不认可的,所以他在这里又再次强调,有情也就是指有情识的众生,比如我们,无情就是指山川、石头、草木之类的众生。我们的修行如果长久保持不动,那就和山川石头没什么区别了,修行本不在形式如何,而在于心如何,如果能够明白外境皆是虚妄,都是心的显现,就不会执著。真正的禅定是让我们的心定于正见,只要心定了,无论行住坐卧都是禅定。
后面两句“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是说,我们要想善于分别诸法相,最重要的第一义是不动,也就是心中能定,能了境如幻不生执著,能不随外境的诸相,也不随内生的情绪而动,就像神会一样。心定也就能看破生死的虚相,不被生死执念所困,所以修行大乘佛法,就应该放下生死等一切的执念。
最后两句“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是惠能大师提醒弟子门人,应该摒弃对佛法的争论之心,如果根性不同,观点有差异,也要保持包容鼓励的态度,给与他人正面的反馈。与他人争辩则是陷入执念,不能悟得自心佛性了。
之后,惠能大师专门提到不再衣钵给弟子。在《坛经》的《行由品第一》中,弘忍大师也对惠能大师说,不要再把衣钵传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衣钵”的传承指定了唯一的正法传承者,这就会导致弟子们的争端,就像南宗北宗这样。另外,达摩大师的偈说“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也就是未来的禅宗会有五个分支,五个分支都是禅宗的正法,那么袈裟又要传给谁呢?如果只指定其中一个,反而对弘法有害无益。所以为了佛法的发扬,也为了不再生起争端,衣钵从此不再传承。
在这次讲法的末尾,惠能大师最后强调了“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就是日常修行的重要性。“三昧”指的是一种究竟的、极致的状态。“一相”指在一切相中,而能不执着于一切相,要平等无差别,不生爱恨、善恶,安静淡泊,“一行”也就是在修行中对一切不去执取,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要达到这两种“三昧”,都是需要我们在日常中不断精进,不断修行,最终我们才能真正观照本心,证悟佛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