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B 白话 唯识 第六段

1.2.6 B 白话 唯识 第六段

00:00
08:09
拆书酱作白话文翻译:

唯识的概念,即认为外在的境界与内在的识(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理论不仅在印度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古代哲学家们虽然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将这些思想展开为详细的讨论。

例如,《中庸》中提到的“合内外之道”,就是指心境合一的境界。在这里,至诚至明的心能够无障碍地感应天下万物,所谓的境界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任何对立和纷扰的现象。庄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意味着万事万物都与我息息相关,正是唯识的深奥含义。如果存在与我相对立的事物,那么我也不过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既然所有的事物都与我相连,那么我也无需依赖任何外在的事物来确立自己。所谓的“我”,不过是一个假设的名称。当物我之间的界限消失,我们就站在了无对立的立场上。这时,我们才能真正相信自己的生命本来就是无限的。如果我们陷入物我对立之中,那就等于放弃了无限的生命力,将自己局限为一个单一的事物。

程颢所说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陆九渊的“宇宙不外吾心”,以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都是类似的实证。王阳明的弟子曾质疑他的观点,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山中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的心又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立刻变得清晰明亮,由此可见,此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这些中国哲学家虽然接触了禅宗的语录,但他们并没有深入研究法相唯识的经典,他们的观点却与佛教的教义不谋而合。然而,大乘佛教的许多论师往往过于分析名相,如《二十唯识论》等,他们用形式逻辑来建立唯识的观点,虽然这些论述在名理上值得欣赏,但往往显得空洞,接近于诡辩。大多数大乘佛教的论文都存在这个问题。

至于中国的哲学家们不愿过多地进行论议,他们的思想深邃而广大,偶尔在他们的笔札和语录中流露出来。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意义深远,需要反复思考才能理解,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是难以领悟的。

唯识的真正含义在于将万物归于自我,而实际上,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无需等待的。万物即是自我,那么自我也就无需依赖任何事物。所谓的“实际”,就是指本体。将万物和自我归于一个本源,那么无待的本体就显现出来了。人生的真实和非虚幻就在这里。智慧的本质是独立的,因为心能够分辨境界,也能够改造境界,所以说心是能。境界只是心所分辨的对象,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境界是所。智体,即智慧的本体,也就是智慧本身。如果要更具体地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知之明,这是不可欺骗的,这就是本心。这就是人类所固有的神明,没有被物质化,所以说是本体。因此,我们反对那些执着于外境的观点,称之为外执。我们希望人们能够领悟这个根本的道理。一旦执着,内外就会分裂,执着于外境,就会使外物与内心相对立,纷繁复杂。一旦领悟,内外就会融合。如果没有外境,所有的纷繁复杂就会消失,所以说是融合。一切现象都消融了,没有任何执着。万物都是可以感知的,所有的存在都是思想所能达到的,所以一旦提到识,就已经包含了境界;一旦提到境界,就不可能离开识。境界和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识在境界中显现时,境界也随之显现。当识在境界中不起分别时,就是寂静,境界也随之寂静。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流动,怎么能够将它们截然分开呢?如果一定要说境界离开识而存在,那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和宇宙分割成两个部分,这有道理吗?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1. 唯识:佛教哲学中的一派,主张一切现象皆为识所变现,否认独立于识之外的实体存在。
2. 心境合一:指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
3. 本体:哲学术语,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或最终实质。
4. 外执:执着于外在事物或现象的实在性,忽视了它们与内心的关联和依存性。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唯识的观点,即一切现象都是识所变现的,没有独立于识之外的实体存在。作者指出,虽然识和境界在功能上可以区分,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境界和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没有明确的界限。即使有些境界没有被识所了解,它们仍然是识的范围所包含的。作者反驳了那些认为科学上的定律和公理是客观存在的观点,认为即使这些事实没有被识所了解,它们仍然是真实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独立于识而存在的。作者强调,唯识的观点并不是否认境界的存在,而是认为境界和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对唯识哲学的深入阐述和辩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