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陈宝国,欢迎来到心理学通识课。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系统地提出了成败的归因理论。维纳认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人的影响不同,他认为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几个因素。例如,考试取得好成绩,如果你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很聪明,这就是归因于能力因素了;如果你认为是由于自己很努力,复习得很充分,那么归因于努力的因素了;如果你认为是考题比较容易,那么就归因于任务难度这个因素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押中了考题,那么就归因于运气这个因素了。
维纳又把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4个主要的因素归入了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当中。
那么,努力是内因,但它不稳定、可控,它是你内在的原因,这是不稳定的,但是努力不努力这是可控的。而能力是内因,能力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够改变的,所以它是稳定的,它是不可控的。任务难度是属于外因,稳定不可控。而运气也是外因,不稳定不可控。所以维纳他就把4个因素归入了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这三个维度当中去了。
那么不同的归因方式如何影响行为的动机?维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经历,都曾经对自己过去的成败行为进行过归因,这些归因可能被重复、被改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归因倾向。这种归因倾向进而就可以影响到个体后续的归因和行为的动机了。
如果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这种内部稳定的因素,例如,我的成功是由于我的能力强,自信心就强,那么会提高以后学习或者工作的动机。但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能力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例如,我的失败是因为我不聪明,如果个体这样归因,他就会感到很自卑,对吧?那么这种归因的倾向它会降低未来学习或者说工作的动机,因为能力是稳定的因素,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的。
讲到这里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小明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老师了解到小明之所以成绩不好呢,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聪明,自己再努力也考不过其他同学,所以平时不怎么学习。本案例当中,小明他把学习成绩归因于自己不聪明,而聪明程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他就不想努力学习了。
维纳还认为,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可控的努力因素,可能以后还努力,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那么个体会感到内疚,倾向于下次努力。所以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个体,成功的归因方式,它会影响到个体是否再次愿意做某件事情。
以上呢,我就给大家概括性地讲解了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和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些理论都属于动机的认知理论,那么这些归因理论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启发意义?我认为至少有下面一些启发意义。
首先,根据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内控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选择内控意味着我们更加相信事在人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自己的生活。正如古人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做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至于得到什么结果,不必在意,做事情秉持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洒脱态度。
其次,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在影响成功的4个主要因素当中,只有努力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尽管在有些情境当中,个人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否定努力的重要性。古往今来,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名言警句更是比比皆是。2024年电视剧《繁花》爷叔的扮演者,90岁的游本昌老先生获得了终身成就艺术家的荣誉,他的获奖感言很感人,他勉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并且鼓励后辈要努力,总有一天成绩会被看到。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要相信努力的重要性,尽管自己有100个理由抱怨,但抱怨对个人的成长没有太大的作用,不如踏踏实实的把该做的工作做好,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第三,要引导他人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在积极的归因方式当中,维纳非常强调努力归因的重要性,既把成功和失败更多的和自己的努力程度联系起来,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或者孩子把成功看作是努力的结果,懂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这样的归因方式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本讲的内容,归因,寻找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不同,这种态度进而影响了行为的动机,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等都是影响成功的因素。这其中只有努力是个体能够控制的因素,努力归因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好,这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