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陈宝国,欢迎来到心理学通识课。
今天我们讲一讲归因对动机的影响。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一问题感兴趣了,他们提出了很多的理论进行解释。100多年前,哈佛大学心理系的系主任麦独孤就提出了本能的理论,他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这种理论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认为它循环论证,不能解释人类行为的个体差异。到了20世纪40年代,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尔提出了动机的趋利减少理论,他认为人有了某种需要以后会产生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一种紧张不安难受的状态,人们不喜欢它,它推动人们做事情,以降低内驱力。例如,人饿了会很难受,人们不喜欢这种难受的状态,因此去吃饭,降低这种内驱力。后来的研究者,又提出了动机的唤醒理论,用个体偏好的生理的唤醒水平来解释行为的差异。但无论是本能理论、趋利理论以及唤醒理论,更多的是从生理的层面来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些解释显然是不全面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提出了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包括很多,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人的认知、人的观念这些因素对动机的影响,强调人的认知支配人的行为。
今天我们讲的归因对动机的影响就属于动机认知理论的范畴,那么什么是归因?归因为什么会影响到行为的动机?它如何影响行为的动机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是试图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而归因,就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然后推论出行为背后原因的这样一个过程。
例如,考研没有考上,认为是自己复习的不够,这就是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再比如说,自己的同事升职了,你认为这是因为他运气好、会来事儿,这就是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心理学家海德较早就对归因进行了研究,他把归因分成两种,一个是个人归因,一个是环境归因。个人归因就是把行为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努力等这些因素;环境归因是把行为的原因归因于运气、任务难度等因素。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了归因的控制点理论,并编制了内控和外控量表,测量人的内控和外控倾向。罗特认为,归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倾向于把多数事情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等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内控者;有的人则倾向于把多数事情的结果归因于运气、他人等外在的原因,这就是外控者。
也就是说,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掌控事情发生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一个预期,预期就落在内控外、控连续体的某一个点上,在这个连续体上,有的人是倾向于内控这一端,有的人则倾向于外控这一端,内控者相信事在人为,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而外控者则比较顺其自然,相信事情的结果更多的是由外部的因素决定的。
例如一个人创业成功了,他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那么这可能就是内控型的人;相反,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运气好,那么他可能就是外控型的人。
罗特认为,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于做内控和外控的归因,那么这种习惯性的归因风格就会影响到个体未来的行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归因的控制点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就会不同,进而影响行为的动机。内控者相信事在人为,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此动机水平倾向于高,坚持性强,行为更加积极主动。
在罗特的研究当中,他利用内控和外控量表,测量了个体的内外控倾向,然后研究了内外控倾向与成就动机和从众等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内控者成就动机的水平更高、更少、从众。
还有研究者发现,内控者有更高的学术成就,内控者对自己的健康更加负责,更容易做出锻炼等有益健康的行为。内控者能够更好的自我调适,有效的生活。而外控者他们更加相信运气,相信命运和他人的力量,因此更容易产生无助感,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以及低的成就动机等等。
当然内控和外控的归因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内控者,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外控者,只是更多偏向于内控和外控而已,而且不能笼统地认为内控者就比外控者好。
正如罗特所说,每个人特别是内控水平高的人,必须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倘若一个人试图改变一种不可能改变的情境,那么挫折、沮丧和抑郁可能跟随而来。当存在于个体以外的力量,确实控制着行为的后果是最现实,也是最健康的行为方式,就是采用外控的态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界上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由我们自己控制的,人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等。因此面对不可控的情境,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有时顺其自然,坦然接受,不失为一种好的应对策略,否则只会使人感到更多的挫折和沮丧。
内控型人总是内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