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篇及译文
二、逐字文稿
我们最后讲一条为学之方的根本原则。这条我是到最近几年我才越来越体会到其重要性,它可以用作一个普遍的认识论原则。这就是《子罕》篇的其中的一章,就是子曰,吾有知乎哉?吾知也这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章看似好像没讲什么东西,但我为什么如此强调这一章?就是孔子告诉了我们发现一个凭证的立场和出发点的一个一般的方法论原则。
孔子讲自己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知识。这一点特别关键,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这事特别重要,这个当然有很多朋友马上就会联想到苏格拉底,请不要做这样不健康的联想。这种联想其实对你的学习是有害的。
请你仔细对比一下苏格拉迪所讲的自知自己无知,和中国固有哲学里面讲的其间的那个细致的差别。庄子其实更多的强调那个无知,对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那章。那章强调的东西,你就不必拿古希腊的这些东西来相发明,除非你就是为了炫耀,你就为了炫耀你知道。
而且你比方说举例子,同样讲无知,孔子讲这个无知,跟庄子讲那个无知是一回事儿吗?当然不是一回事儿。庄子那个不知之知,在庄子的哲学里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性观念,在它的体系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观念。但《论语》里面,我看孔子还是在一般意义上来谈的,就是孔子说:你觉得我有很多的知识吗?其实我也没什么知识。对吧?你再有知识的人,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所以甭管知识多丰富的、知识面多宽阔的人,他其实本质上我们只能说其实都没多少。那当然,人与人之间如果比较起来的话,那当然有差距,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差距。所以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知识,其实我也没什么知识。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这个空空如也,空空二字应该是通假字,通竖心旁加一个天空的空。这个悾悾应该是诚恳、恳切的样子,而不是说有“鄙夫”,“鄙夫”就是有没知识的人来问我,我空空如也。这个当然也有这么解释的,甚至有人把这个我空空如也见到一个空字,立马又联系到佛教那去了,这是极不健康的。
就是刚才我已经提了两点,遇到什么事,马上就做支离性的、关联性的联想,然后就这个知识点,就这个文章,就这个文段,你都还没理解呢,你先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个其实是游谈无根的来源,这是无根的那种学习的方式才是这种方式。你读一段文章,你就认认真真先把这个文章就其上下文的语境,你把它弄清楚,然后再说别的。
好了,“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这个空空如也应该不是孔子的谦词,所以应该是来摹状这个鄙夫的那个心态,鄙夫的那个心态的。所以就是有一个没知识的人来问我,问我什么呢?问我,他那个非常诚恳,非常恳切的样子,由于他非常诚恳,所以孔子才回答他。但是孔子难道什么都会吗?当然不是,但是孔子仍然有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什么呢?我“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而竭”,这是一般的认识论方法。“竭”什么叫“竭”?“竭”就是近,什么叫做两端?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在任何的问题域,就问题领域里面,你谈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谈论,然后每一个角度其实都有它的两端。
比如我随便举个例子,我们讨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那大家想想我们可以有多少个维度?我们可以多少个角度?长远、近期是不是一个角度?整体、局部是不是一个角度?这个地区作为一个局部,跟全国的整体之间是不是又构成了整体跟局部的关系?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这个布局,这是不是角度?都是角度。而且任何一个角度有点像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面对一个问题领域的时候,我们沿这个角度去探讨,就像用一把刀把一个对象分割开来,分割开来之后才能看清楚里面的结构对不对?那好了,你用一个角度去把它分隔开来,这个角度就会有刚才我们说的两端。
那我们考虑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你只考虑近期,不考虑长远,这是偏颇。你只考虑长远,不考虑近期,也是偏颇。所以就要“叩其两端”,然后而穷尽之不断的在叩其两端的过程当中,然后我们才能发现那个恰如其分的、如实的符合现实情况的那个正确的原则和分寸,从而获得那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恰如其分的那个立场和出发点。这是我认为孔子给我们的在研究思考问题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这个对我影响特别大。
❤老师,宝宝自相矛盾了: 大数据时代,精英内卷,数据的采集和拥有不等于具备解决问题的智慧,所以还是"无知"?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才找到了"知"? 😭在"思"面前,宝宝小脑袋好像不好用呀? 宝宝如果不谦虚了,情老师原谅。❤谢谢老师✌
无用学 回复 @命运三重奏: 信息经过整理后形成知识,知识的大量积累与提炼最终成为智慧。求知若渴,虚心若愚,以求寸进。与君共勉!
想去读老师的庄子了 老师带货有一手
感谢杨老师的讲解,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沉浸在经典的世界里,安心生活
什么是“叩其两端而竭焉”?“竭”就是“尽”。在一个问题域里,任何一个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而每个角度都有它的“两端”。比如一个孩子的成长,长远规划、近期目标是一个角度;兴趣、必备技能是一个角度;身体发育、心理成长也是一个角度。我们沿着任意一个角度去探讨,就像用一把刀把一个对象分割开来,分割开来之后才能更清楚的知道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两端。如果只逼着孩子学习功利性的必备技能,完全忽略孩子的兴趣,这是偏颇;如果意味由着孩子的兴趣来,完全不考虑在当下生存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也是偏颇。所以就要“叩其两端”。然后在不断穷尽事物两端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那个恰如其分的、符合现实情况的原则和分寸。
解说精彩!音频出书获得巨大成功的比如西安交大韩鹏杰~道德经说什么,南开大学齐善鸿的~齐善鸿讲道德经,还有易中天的禅的故事
❤老师,宝宝认为孔子说的"两端"是: 理性的知, 感性的知,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宝宝的小迷糊),混沌(宝宝)待之甚善。因为宝宝打开七窍,认真观察和思考后,可以发现感性的"知"和理性的"知"们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并把它们和平解决了,因此混沌死,不迷糊,就完成孔子的"中"(三声)了。✌
😊宝宝觉得孔子的"无知"或"不知"是指对问题背后的真像的不了解和不知道。和老师一样,宝宝也发现,如果对一个问题的背后事件进行深入的了解,通常会需要用到更多层次和更多维度的提问,才能把"真"像拼凑出来(像庄子的"真知"理论?)。 因此,宝宝认为,孔子想要鼓励大家勇于反方向的向提问的人提问; 才能把需要的信息量扩大,才有可能找出最合适和最令人满意的答案: 知。宝宝觉得孔子想的结果是: "中不中? 中! "(口语三声,代表合适)。❤谢谢老师鼓励宝宝思考!
❤老师,宝宝再思。宝宝认为,老子爷爷的"无为",庄子的"无知",孔子的"空空",还有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都是想要帮每个人去掉习惯性的"偏执"。因为只有把自以为是的"知"最小化后,才能看见其它"知"的存在,特别是别人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的"知"。只有可能性足够多了,才有可能把格局打开("叩其两端而竭也"); 因为要有饱满充足的比较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宝宝这次进步了吗? 拍拍手,鼓励鼓励? ❤
无用学 回复 @命运三重奏: 拍拍手,鼓励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