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儒家崇尚的“泛爱”与“博爱”有什么区别?| 孔子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53. 儒家崇尚的“泛爱”与“博爱”有什么区别?| 孔子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0:00
15:10

一、选篇及译文

选篇:学而·06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译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


二、逐字文稿

我们下面进入到孔子论为学的内容,从为学的内容看,总体而言儒家是以成人立德为先的,所以为学,最主要的还不是知识和技能这个层面的。当然知识和技能这个层面是有的,所以我们知道,孔子教育弟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实际上是一个全面的君子的教育。我们前面也讲到,孔子这个“学”字,他打开了这个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文明的这样一个新的局面,可以说开了一个公平的新局。

那么这个理念基础,实际上从孔子的具体实践看,我们也是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孔子在那个时代是把最高等的学问开放给普通人,所以孔子的弟子大部分我们都看不到有明确的贵族身份,除了其中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这个南宫阔,这个是有明确的贵族身份的。其他像颜回、子路、子贡,甚至包括公西华,其实都不确定是有贵族身份,更不要说冉伯牛、冉雍这些弟子,那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出身非常贫寒。

所以我们看这个时候,孔子无论是从对学的强调这个角度上看,还是从他的具体的教育实践,他所教导的学生的这个身份看,孔子都是打开了这样的新的局面。那么在孔子的教育和他所倡导的文学这个内容当中,最主要的还是以成人树德为根本,所以学而篇里面就有一条非常著名,就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一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重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那么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明确地区分了德行和学文的不同。我们现在讲学,一般是讲知识文化的这个传承和普及,以及知识文化的这个传承和提高和追求。但是孔子这个时代,它首先还是从一个人的基本德行的塑造来说的。我们在理解孔子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德性,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德行。这个德性、德行还是有一点点区别,德性更偏内在,孔子当然非常关注,但是内在表现出来就是德行,先要把德行其实树立起来,这也很重要。孔孟论修身基本上都是两个进路,一个是由内而外的发现内在的品德的外在体现,另外一个是由外向内的塑造,就是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外在行为不断的规范,这个规范在相当程度上它也会内在地塑造人。所以你看孔子这一条的这个论述,其实我们看整体来说,居然普遍是从外在的德行这个角度来讲的。那弟子这个是年龄小的,其实就是弟和子,是指年龄小的这个弟子。不要连读,不要以为是学生,其实是弟和子都是指年辈低的人。入则孝,入是指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在外,悌应该本意是指弟弟对兄长,这个字是写作兄弟的弟,但是读要读成竖心旁加一个 弟的那个悌,实际上引申出来就是广义的在外面尊敬长者,尊敬比自己年辈高的。谨而信,谨是有内在的约束,行为审慎有约束,里面已经包含了外在的是这个谨,内在呼应的是敬畏,信是诚实守信。当然我们要注意,儒家是不重小信的,所以我们在之前谈到孔子的时候,我们曾经谈过,“言必信,行必果,更厌小人哉”。

当然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言必信,行必果”其实放在孔子的论述当中,并不是说是完全意义上或者整体意义上贬低,只是强调这个格局不够大。你仅仅“言必信,行必果”,是格局不够大。所以孔子是重信的,但是孔子不重小信,孔门弟子当中以信永承德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子路,可谓以一节承德。子路的守信、诚信的程度甚至能够让别的邦国的国君不信任鲁国国君之言,而信任子路之言,相互之间盟约,另外一个国君就说不用盟约,你们邦国的子路只要出来承诺我们就接受,所以他这个信是非常突出的。所以谨而信代表的人物,我们在孔门弟子当中找到的就是子路。

“泛爱众而亲人”,这个要注意,泛爱特别容易被理解为博爱和兼爱,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有区别,儒家讲爱一定讲差等之爱,而不是爱无差等。到了墨家出来之后,墨家强调兼爱,那么兼爱就是爱无差等,也就是同等程度的爱。

在墨家的论述当中,我们要注意它其实也是一个理想,因为这个是做不到的,你要真正想做到爱无差等,这个其实是道理上说不通,实践上行不通的。但无论如何,从理念上标举出一个兼爱,这个理念上其实就是有问题的。那么,孔子讲泛爱众就是普遍的爱,对他人、对民众有普遍的爱,但是这里面仍然有差别。这个差别在哪儿?在这个亲近仁者。所以你注意,爱和亲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个都是爱,亲的程度显然比爱要高。这个在孟子那儿区别的特别清楚,叫亲亲仁民爱物。你看亲、仁、爱在孟子的这个话里面,实际上是爱的不同等级,最高的等级是亲,比较低的一个等级叫爱。那爱在孟子对应的是一个爱物,那个爱其实就主要是有珍稀、吝惜之意,所以到亲是最高程度的爱。所以泛爱众实际上是对普遍的民众,对普遍的他人都有善意。但是在其中要亲近的,用最高程度的那个爱来面对的、亲近的,要亲近那个有仁德之人。

注意,这一连串全都是行,全都是外在的。当然你说外在跟内在能不能割裂?这个外在和内在你既不能说等同,也不能完全割裂。所以也就是说,在孔子强调的文学里,先要把外在的德行树立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学文的这个文当然包含了文字方面的,比如读书,比如学诗经,学这个诗书礼乐这些当然是包含在学问这里面的。所以孔门四科使者里面,德行、言语、正式文学那一科代表性的人物是子由和子夏,这相对来说是偏孔子后期的弟子,那就是说以传承文化,以承继当时的这个文化,或者说当时的文献的这个传统的。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六经的这个系统还没有完整的建立,因为六经之名其实出现的是比较晚的,但总体而言是传递后来传播传承,后来我们称之为六经的这个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学文,当然这个文字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因为论语当中这个文字还跟那个质相对,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吧?那么文跟志之间的这个对局,那么这个文就是内在德行、内在品质的一个外在的有条理的表现。

所以文这个字从这个上下文里看,重点的是应该指的是后来被称为六经的那些经典的传承,应该主要是指这个,当然也包含礼乐规范、理智对人的这个条理性规范的那些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个部分相当于文饰的部分,就是一个人你行为很规范,但不见得你有足够恰当的表达,文其实是质的恰当表达。

所以孔子在这一段话里面先强调的德行,这个德行其实就是跟人的这个实质表现有关的,跟人的实质行为有关的,其实是偏于质的这一面,就是一个人为学先树立起质的这一面,实质内容的这一面,实质内容总体而言是恰当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以恰当的文饰,或者说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个是学文的这个内容。

所以很显然孔子是重视人的成人和立德的这个方面的教育,把这个放在第一位的,这个其实是我们中国教育传统当中一以贯之的这个传统就是你人没有树立起来,你文再多了不得,也就是一个无聊文人,这样的人我们历史上也很多,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的人也会很多,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这一章就特别有意思的是,孔子强调了这个为学的内容,上面的先后应该先把什么放在前面,而值得再次突出强调的是外在的德行的塑造,它的重要性,我们今天有很多人以为我只要内在品质好了不就行了嘛?我内在有一个良知,我外在怎么表现有什么关系?其实不是这个样子。这个成人立德一定要内外教养,由内在的品质外化,然后外在的行为向内塑造这个内外教养。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这句话曾经一度对我影响特别大,就是“为学大义在自求变化气质”。当年我也许是记错了,还是我记不清楚,当年我读的那个书有问题,我当时领会成了“为学大义在质能变化气质”,所以变化气质这四个字对我影响特别大。然后等我后来去研究,真正的去这个反复研读,反复研究张载的相关论述的时候,做张载哲学的研究的时候,我才发现他这个变化气质特别有意思,他有一条,他讲,他说你一个人变化气质,怎么叫变化气质?他提出了一条叫下其势,下是上下的下,什么叫下其势?他说一个人只要是自视甚高,就不能虚心平气,他就不能接纳各种各样的好的东西来不断的调整和提升自己。

而这样的自恃自足之人,有点自恃自满之人,他的形态总是趾高气扬的,他眼睛都是向上看的,头抬着都是向上看的。所以张载就讲,对于这样的人,第一步是下其势,就是把他的眼睛的视线从趾高气扬的样子平缓的放下来,这个身体姿态的改变,就会使他内在内心柔和起来,然后让他谦逊下来,然后让他虚心平气,然后让他慢慢的能接受到外面各种各样好的滋养和调整。我们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这就是非常非常典型的就是以外养内的这个态度,所以人的身体姿态的小调整也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命运三重奏

    ❤老师,宝宝虚心向历史借智慧,认为: 仁义礼智信,儒家的"五常",对于一个社会的运行来说,如同一个人的"五脏"; 当它们在正常运行下时,虽然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但是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极其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效率的提高,带给所有人便利的同时,也需要社会价值和精神系统的反思和同步升级,才有可能避免出现战国时期因为"五伦"混乱造成的各种恐慌。✌宝宝虚心向老师和孔子学习,内心坚定: 不怕内卷,不怕AI, 不怕虚拟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明天的世界自己造,宝宝用"仁义礼智信"勇敢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谢谢老师! 拍拍手,鼓励鼓励?

    无用学 回复 @命运三重奏: 👏👏👏

  • 区区犹欲理蝗馀

    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都在无形中塑造着你。 先把外在的德行树立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才去学“文”(识性的文献与文化),正是“以外养内”的进德之法。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变化气质的根本在于“虚心”,而虚心的重要姿态是”下其视”——把一个人的视线从趾高气扬的状态平缓地放下来——这个身体姿态的改变,就会使他的内心柔和起来,然后让他谦逊下来,虚心平气地接受到外界事物的滋养,进而不断调整、提升自己。这是非常典型的“以外养内”的进德途径,所以人的身体姿态的小小调整也至关重要。

    命运三重奏 回复 @区区犹欲理蝗馀: ✌"亲"是阳光灿烂, ✌"爱"是彩虹缤纷, ✌"仁"是月光如水。 ❤可以没有彩虹和月光,但是要有阳光,不然会饿肚肚! ✌

  • 壹贰叁06

    我觉得老师说得对

  • 命运三重奏

    ❤老师授课,宝宝深受感悟,烧脑后,突发奇想,想要分享。 老子爷爷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自己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大德; 孟子将此思想升华成行为,"民贵君亲",是大德。孔子说要谦虚向别人学习,是大德。可是,见证讨论上升成为唇枪舌剑的互相伤害后,庄子思考,要将谦虚升华成"无言": 不是不说话,而是放弃自己的说话权,尽心聆听别人的表达,非彼无我,是大德。宝宝从小是迷糊,妈妈常说"想好了再做"。所以,宝宝认为,人要先思"德"(道),才能统一思想(法),行"德"(术); 有思有行,才能开启学习的轮回,把"德"融入自己的人性,成为"德性"。😊宝宝愚见。❤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