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97:误导信息效应和重述

《社会心理学》197:误导信息效应和重述

00:00
08:03

更新说明: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趣味导入 


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暗示性的问题之后,许多目击者会推翻自己的认定,比如会相信看到的红灯其实是绿灯,或者看到的人本来没有胡须却变成了有胡须。当询问目击者时,警察和律师通常从他们自己对事件理解的角度提问题。


因此,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击者非常容易把误导的信息混入他们的记忆,特別是当他们深信提问题的人已经掌握了充分的信息。这其实就是一种“误导信息效应”,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误导信息效应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和助手们为人的记忆建构提供了戏剧性的证明。他们给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呈现了30张幻灯片,放映的是机动车和行人相 撞的全过程。其中一张关键幻灯片显示,一辆红色的达特桑车在“停止”路标或“避让” 标志前停住。


然后,他们问一半的学生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当红色达特桑车停在“”停止”交通牌前时,另一辆汽车有没有超过它? ”。他们问另一半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但是把那个问题中的“停止”路标换成了 “避让”路标。


后来,所有的学生都去回看两张幻灯片,然后回忆哪一张是他们先前看过的。在问题中与实际看到的一致的条件下,75%的学生回答正确,而那些先前被问及误导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正确率只有41%。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不仅完全否定了自己实际看到的,而且认为自己“记住了”那张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图片。


错误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就像是自己的真实记忆一般。因此,这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些错误记忆就像真实记忆一样有说服力,一种让人相信的真实,但却是真实的错误。这种情况对于成人和儿童来说都是一样的,并且儿童更容易受到误导信息的影响。


切奇和布鲁克证实了儿童的这种易受暗示性。每个星期,他们都给孩子讲一遍同样的内容,一连讲了十周。然后问儿童: “努力地想一想,这件事有没有发生在你身上”。比如,告诉儿童这样的内容:“你能记得曾经因为手指被捕鼠器夹过而去医院吗?”


十周以后,当再次问及这些孩子同样的问题时,结果发现,有58%的学龄前儿童讲述了这个错误的假想的事情,而且讲得很详细、很逼真。有一个男孩还回忆道,他的哥哥曾经把他推到地下室里的木头堆里,他的手指被夹进捕鼠器里了,然后就去医院了,是他的家人开车把他送去的,并且是开我们的货车去的,因为那儿很远。然后医生给我的手指缠上了绷带。”


面对这个孩子编造的如此生动的故事,就算是专业的心理学家也会被愚弄,他们无法区分真实的记忆和错误的记忆。当告之这些儿童,他们认为的事实际上从未发生过时,许多儿童表示反对并义正言辞道:“但是它确实发生了,我记得!”


对于布鲁克和切奇来说,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了极有可能发生错误控告问题,就像在儿童性虐待案中,儿童的记忆很可能被重复的暗示性问题所干扰,而事实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布鲁克和切奇认为说,在给出暗示性问题的情况下,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都会产生错误的记忆和联想。


即使在美国和英国的大学生中,仅仅想象一些童年事件,例如用手砸破窗户玻璃,也会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这些想象的事件真的发生过。这种“想象膨胀”现象之所以会发生,部分是因为在想象一些事情的过程中,所激活的脑区与真正经历一些事情所激活的脑区相似。


误导信息诱发的错误记忆为虚假供述这一特殊现象提供了依据。在250个经过慎重研究的案件中,被误判的罪犯通过DNA证据得以洗刷冤情,其中40个案件涉及虚假供述。


很多虚假供述是外界的屈从型虚假供述, 即人在饱受折磨且经常遭受睡眠剥夺后进行的供述,例如“只要你告诉我们你是不小心而非蓄意纵火,我们就放你回家。”其他的虚假供述属于内化型虚假供述,即个体在接受误导信息后似乎相信自己的供述是真实的。


重述


无论正确与否,重述事件会使人们更容易相信回忆起来的东西。一种准确的重述会使得人们此后能更好地抵制误导信息。而其他情况下,我们重述的次数越多,我们自己就越容易相信谬误是真实的。


韦尔斯等人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让一个模拟偷窃案的目击者在出庭作证前,重述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当然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他们对自己错误证词的信心,而听到他们错误证词的陪审员们也更可能给那个无辜的人判罪。


我们在之前提到,我们时常会调整自己的话语来取悦听者,这样一来,我们就逐渐相信了调整过的信息。假想一下,你目击了突然爆发的殴斗事件,在这场殴斗里一个人伤害了另一个人。然后,受伤的一方上诉了。在审判前,支持其中一方的一位温和、彬彬有礼的律师采访你。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否会微调你的证词,并讲述一个有利于该律师当事人的事情发生经过呢?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后来在法庭上的回忆会有相同的倾向性吗?


谢泼德和维德马证实,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安大略大学,他们让一些学生模拟目击者,另一些人模拟律师和法官。当接受了被告律师的采访后,这些目击者给法官的证词更加偏向被告。


在后续实验里,研究者注意到,目击者并没有从他们的证词中省略重要事实,他们只是改变了说话的语调和措辞,而这些都是他们将自己带入被告或是原告的目击者情景而定,但这已经足以歪曲那些听到这些证词之人的印象。


所以,不仅仅是暗示性问题能够歪曲和误导目击者的记忆,就连他们自己的重述也可能为了迎合他们的听众而进行调整,最终引发错误的审判。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第一部分讲到了“误导信息”。对于许多目击者来说,当提问者对其使用暗示性或者误导性的信息时,很容易使其的回忆偏离正确的轨道,并且将一些非事实的情况误认为是真实的。在这其中,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误导。这也导致了在许多案件的审判中,出现了很多想象的和虚假的供述。


第二部分我们讲到了“重述”,不仅是误导信息,当目击者对自己的讲述进行多次重述时,也容易将虚假的事件认定为真实的,尤其当目击者想要取悦或者迎合发问者时,这种错误的和被歪曲的供述就更容易发生。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