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门生意正悄悄变化

医院这门生意正悄悄变化

00:00
07:00

近几个月医院轰轰烈烈的反腐,全国倒下的院长副院长少说也有几百个,很多人觉得不寻常,实际这是国家医疗改革的连环棋,把时间线往回捋一捋会更清晰。

2017年4月,有件事可能很多人没印象,就是全国各地医院陆续 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加成指医院从药企采购药,再加价15%-30%卖给患者,之前医院都靠这个盈利,这叫 “以药养医”,取消药品加成推翻了这种盈利模式。

从此以后,医院多少钱从药企进的药,就多少钱卖给患者。

到2018年,各地又陆续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院盈利进一步收紧。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院可以从其他地方增加盈利,比如多开检查检验项目,或明明开一种药就可以,医生却选择多开几种药,从而在药企那获取 “回扣”。

因为多开药的存在,即便取消药品加成,患者的医疗费也并没有下降。

为打击这种现象,集采 出现了,2018年11月15日,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开始启动第一批第一轮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即:“4+7”药品 集采 试点。12月6日,国家开始组织31种药品带量采购报价。12月17日中选名单正式公布,最终25个品种中选,6个流标,并创造了最高降幅 96% 的记录。

对于集采我印象非常深,2021年底我买入过一只医疗股,当时看它每年利润增速非常快,以为未来也会维持,谁知新一轮集采把他家产品也纳入了,导致2021年利润增速从去年的70%,直接掉到20%,2022年又掉到10%,股价也腰斩再腰斩。

从此我不碰医疗股...

集采对回扣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灵魂砍价”下,动辄降价七八成,药品已十分接近成本价,药企利润空间减少,也就没能力再给医生回扣了。

当然集采除了反腐,还有一个作用是减轻医保基金压力,毕竟 老龄化+少子化,医保支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下,资金募集却越来越少。

更惨是2019年底遇上疫情,医保支出更大了。

但药品集采后,回扣现象仍然存在,比如一些药品虽中标,却面临入院难,或被医生刻意弃用,不用回扣开路,就难以保证基本销量。

于是国家开始在 医保支付端 进行改革。

2019年5月20日,医保局召开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将30座城市列为试点城市,进行DRG改革,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邯郸、临汾、乌海、沈阳、吉林、哈尔滨、上海、无锡、金华、合肥、南平、上饶、青岛、安阳、武汉、湘潭、佛山、梧州、儋州、重庆、攀枝花、六盘水、昆明、西安、庆阳、西宁、乌鲁木齐。

实施DRG之前,患者因同一种病在医院住院,不管最后花的是1万元、2万元还是3万元,医保都能报销70%左右,自费30%,也就是医保基金年底会支付给医院70%的医疗费。

DRG实施后,患者因同一种病在医院住院,可能不再有1万2万3万的区别,可能会统一成比如1.5万元左右,因为医院会控费。

为什么医院要控费?因为医保支付模式变了,同一种病,医保不再根据实际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而是根据历史数据拟定一个医疗价格,然后年底根据这个数据支付报销比例的钱给医院。

这个拟定的数据肯定跟实际医疗费用有偏差,假如医院多开药,导致医疗费用高于这个拟定数据,则医院可能因此而亏损。

DRG全称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 疾病诊断相关组,源于美国1983年的医保改革,这一方式依据病人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指标,将病人分入若干个诊断相关分组,然后对每一个分组指定相应的治疗价格。

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政府从医院那里夺回了住院治疗费用的定价权,也彻底改变了医院的盈利模式。

以前医院是通过多开药,开高价药来盈利,DRG实施后,医院是通过少开药,开低价药,让医保支付大于实际医疗费用来盈利。

从此回扣更少了,患者也能真正享受到实惠的医疗服务。

DRG在30座城市铺开后,后续DIP又在71座城市铺开,包括我所在的广州。

DIP全称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即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中国将DRG进行本土改良后实施的一种支付模式,跟DRG不同,DIP没有将患者的个体特征纳入分组,只纳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

医保局的计划是在2025年底,将DRG/DIP支付方式实现国内所有城市全覆盖。

写到这大家会不会挺开心,国家在实打实减轻国民的医疗负担,实现普惠医疗,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医院毕竟是需要盈利的,在DRG/DIP改革下,会出现个别极端现象,比如在效果好而贵的药,以及效果一般但便宜的药之间,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后者,以及一些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检查,医生会选择不开。

在知乎 “如何看待中国医疗大力推广DRG/DIP改革” 的问题下,出现医生被倒扣奖金的案例。

而我也从同事那里听到一些案例,像广州一些重病的住院,超过15天医院经常会赶人,出院后再重新住院,目的就是医保控费,因为重新办理住院后又是新的医保报销流程。

于是一些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人会在多个医院间辗转,几个月后几乎住遍广州所有大医院。

你能依此预见中国未来医疗领域的一些改变,比如富人为追求最好的治疗会走自费渠道,而大多数医院也会开设 特需部,来容纳这部分自费客户,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都会放在特需部。

医院在医保支付的束缚下,盈利可能变差,直接影响到医生和护士的收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医生和护士可能会跳槽到纯自费的私立医院,推动中国私立医院大力发展。

而私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特需部的扩张,对保险行业也是一种正向的影响...

去年年初我建了一个 挖生意 微信群,如今有263个群友,非常活跃,聊的话题主要是中国各城市的生意,群友有在桂林开蜜雪冰城的,有在东莞开女装店的,有在朋友圈做海鲜生意的,也有定居德国、加拿大,但盯着中国投资机会的。

如果你也对生意感兴趣,欢迎加我微信,我拉你进群。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