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机》3: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推进的?

《八次危机》3: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推进的?

00:00
09:05

hello大家好,欢迎作客禾也书声。

1978年12月,安徽省由于出现了旱情,再加上当时“大锅饭”制度带来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最后导致粮食产量严重萎缩,农民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于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秘密的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摁下手印。这份“生死契约”的内容大概是,把农田分到每一户家庭,但是每户必须保证完成需要上交的公粮。这种“包产到户”的模式,相当于以承包制的方式把土地还给了农民,结果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随后呢,其他的地区和省份也开始纷纷效仿。

对于这个故事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很多时候,它被看作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个起点。因为,“包产到户”意味着,计划经济的模式被打破,农村有了自主进入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空前绝后的发展机遇。然而,任何一个决策的推广,背后都需要有政府的支持。 那么,对于“包产到户”的推广,从政府的层面来看,除了能够实现粮食增产,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温铁军教授的《八次危机》。

如果我们把1978年作为改革的起点,那么,就在改革起步的1979—1981年,中国爆发了建国后的第四次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当时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1978年,中国政府进行了更大规模地从日本和欧美引进外资,仅1978年一年,就同外国签订了22个大型项目的合同,其金额高达78亿美元,并且还达成了50亿美元的意向。最后导致1979年到1980年累计出现超过300亿元的财政赤字。所以这次引资呢后来也被我们称为“洋跃进”。

第二件事呢就是,中央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各项福利和补贴支出增长过快。1978年12月,新一任政府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政策导向,包括,在城市,对国营企业增加补贴、给职工发放奖金、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增加职工就业等;在农村,则有农产品提价、贫困地区免税、支农投资提高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导致政府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

所以,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条件下,当时政府这种既要通过加大投资来强化工业化建设,又要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最终造成财政严重的入不敷出。然而,与前三次经济危机不同的是,这一次危机的爆发,无法通过“上山下乡”的运动转嫁给农村,于是,城市里滞留了大量的失业青年,据统计,1980—1982年的城市无业人口总数高达4000万人。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社会犯罪率直逼1950年刚建国时的水平。因此,中共中央政法委于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严打运动。

于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减少国家财政压力,成为了当时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推广“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

1980年,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可不可以考虑在“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地区,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让他们自己多想办法,减少国家的负担。”这一系列的建议,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的压力。后来,不仅大包干在农村地区得以推广,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也引入责任承包制,也就是说,中央与省级财政之间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包干,多出的部分划归地方。

第二,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让农村实现良好的自主发展,政府开始允许农民雇佣工人,从事以往国家垄断控制的工商业,并且给予多项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于是,乡镇企业得以全面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面对财政赤字攀升、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在外贸体制上也不得不进行改革。1978年12月15号,中国外贸部长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可以接受外国政府贷款和允许外商在中国投资,只要是国际贸易惯用的做法都可以干。

总之,为了摆脱财政危机,政府一方面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以“大包干”的形式向农民还回了几乎全部土地和劳动力,并且放松对农村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控制,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最终,中国经济在1982年开始复苏,随后出现持续5—6年的高增长。其中,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4年快于城市居民收入,中国也因此在八十年代出现了“内需拉动型的黄金增长”。

但是,这种以产业资本扩张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最终都不得不面临爆发滞胀形态的经济危机。1988年,中国发生了以年度CPI高达18.6%为标志的恶性通货膨胀。接着,1989年发生的是以企业“连锁负债”为表象的生产停滞。这就是典型的滞胀型经济危机。更加糟糕的是,经济问题随后转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终带来了西方封锁的后果和“中国崩溃论”的国际舆论。因此,1988年到1990年,可以看作是建国之后的第五次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农村工业化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最终促使货币发行量过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具体来看,首先,由于民间企业越来越多,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最后又导致物价暴涨;其次,国有企业的承包制效果很差,依然亏损很严重,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中央被迫增发货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第二,政府所推行的相关改革措施比较激进。

当时面对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决定趁这个机会,把经济的轨道直接从计划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一次到位。这也就是著名的“价格闯关”。具体来说就是,管住货币,然后完全放开物价,同时提高工资水平,以保证大多数民众实际生活不受影响。然而没想到的是,由于物资依然短缺,价格管控一放开,全国各大城市的物价就立刻大幅度上涨。更严重的是,这种涨价的趋势,又给民众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导致了全国性的挤兑和抢购风。

随后,政府不得不宣布暂停物价改革方案,采取强硬的紧缩政策,提高贷款利率,以压制通胀。但这样一来,很多企业立刻出现了严重的债务问题,并且这些债务大部分以连锁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角债”。比如,生产部门货款和施工企业工程款大量拖欠;上游企业亏损严重最终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偿还等等。

那么,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中央政府接下来会如何来应对呢?这一次,是否还能像前几次一样,把危机直接转嫁给农村呢?下期节目,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温铁军教授的《八次危机》,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