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枫树 《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

18、枫树 《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

00:00
14:5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潘富俊,今天我们讲讲最具秋色的代表性植物——枫。
 
唐代张继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有几个要点:第一,诗的场景在姑苏城。第二,内容主要在描述寒山寺及附近的景观风物。第三,张继是乘着客船走运河游历姑苏城的。第四,由标题的「夜泊」可知游历的时间是傍晚到午夜。
 
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苏州的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在「枫桥」(桥名)附近。一个凉飕飕的夜晚,诗人坐着船,在运河上慢悠悠地享受江南水乡的夜景,后来船经过非常出名的寒山寺,看到附近的灯火,寺庙传过来的钟声,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有意境的小诗。
 
张继是何许人物,为什么到苏州?张继是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的进士,中举两年后的天宝十四年就遭遇到安史之乱。唐朝的军队抵御不住叛军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进攻,节节败退,东京洛阳陷落后,紧接着都城长安沦陷。仓皇之下,玄宗皇帝带着杨贵妃等妻妾逃亡蜀地。长安被叛军破城后,市容破坏、哀鸿遍野。当时的一些文士官僚,纷纷逃离长安。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不少人来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几年之后,即位的代宗皇帝厉兵秣马收复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平定了安史之乱。张继回到朝廷,担任了员外郎一职。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年),在武昌担任官职,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任判官,负责财政事务。大历末年(779年),与妻子相继死于洪州。
张继著作不多,只有《张祠部诗集》一卷。《全唐诗》中,登录张继四十余首诗。《枫桥夜泊》是他最著名的诗,这首诗让苏州寒山寺名扬中国,也知名海外。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郊,前面有古运河通过,建于六朝年间约公元502年至509年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至唐朝贞观年间,有名僧寒山和拾得从天台山来此住持,才改名为「寒山寺」。苏州是千年古城,苏州城内有很多运河,因京杭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名城,时至今日,苏州的货运量近一半还是靠水路。因此,古运河是苏州的特色,运河沿途有盘门、胥门、金门、闾门等10座苏州古城门,和20座桥梁。寒山寺附近有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原来称作「封桥」(开封的封、封锁的封),根据《大清一统志》的记载,「封桥」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因唐代以前水匪、倭寇等经常进犯此地,每到夜晚都必须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叫做「封桥」,后来才改名为「枫桥」(枫树的枫)。
 
古代诗人常常以植物来表达秋的意象,而具有色彩变化的花草树木,历来就是诗文描述的对象。历代诗词中最常出现,具有秋天颜色的植物如下:
 
1. 秋季的白色花序:
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 ] Nakai)是一种禾本科的高大多年生草类,高可达1.5米。夏季开花,秋季花序结实变成白色,在萧瑟秋风下,植株摇曳生姿,常触动诗人纤细的心思而有所感发。
 




2. 变黄的树叶: 
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 ex Murray),壳斗科落叶乔木。叶秋天变黄或呈橙黄色,且经久不落,季相色彩极其丰富,是北方秋天景色的代表树种,历代有很多诗咏颂之。
 
梧桐(Firmiana simplex [L.] W.F. Wight.),梧桐科落叶乔木。秋叶变黄,自古就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白居易《长恨歌》的梧桐句「梧桐叶上秋先到」、「梧桐一落叶,天下尽知秋」,说的就是秋天景色。
  梧桐 


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树,银杏科落叶大乔木生长较慢,寿命极长。银杏原产于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全世界,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树冠呈较规整的圆锥形,叶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具有观赏价值。
  银杏树


3.变红的树叶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大戟科落叶乔木。秋冬之际,气温降低,叶片变红,自古以来就是诗词咏颂的对象。
  乌桕


另外,入秋降霜以后,金缕梅科的枫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叶色变红,是古代诗人形容秋色最常使用的植物。
  枫香树


枫树就是枫香,是落叶大乔木。枫香秋叶变红,冬季落叶,春季发新芽,夏季叶绿青葱,是四季景观变化显著的树种。入秋以后的枫香,叶变成赤红色,称为丹枫,是秋天最美丽的景致。历代知名诗人不乏咏秋枫的作品,如唐代杜牧的「停车生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及元结的「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等,都是千古名句。杜甫、李白也有咏枫之作:前者有《寄柏学士林居》诗句:「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和《秋兴八首》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后者有《夜泊牛渚怀古》诗:「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从《楚辞》《招魂》篇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开始,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一直到清诗,历代诗词歌赋都有许多咏枫诗篇,如《全唐诗》有278首、《全宋词》147首、《全明词》275首、《清诗汇》306首等,枫树在文学作品上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可以说,枫香是中国文学作品上,最具秋色的代表性植物。这首《枫桥夜泊》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满天」说明季节是秋天,接着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有「江枫」字词。「霜满天」连接「江枫」,秋天出现枫树,表面上很合理,「江枫」被后人解成「江边的枫香」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世的全诗翻译大多如下:月亮已逐渐落下,有乌鸦的啼声,还有满天的寒霜冰冷。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伴着我在愁绪中入眠。半夜里寒山寺的钟声划破宁静的周遭,清晰的传到我乘坐的船上。多数的解诗译文,「江枫」都解成「江边的枫树」。
 
但是经过多次现地勘查,苏州运河边并无枫树,在寒山寺的周围数里内,也见不到一株直径10厘米以上枫树。大家都怀疑是不是后人没有好好保护树木,或是战乱等原因使所有的枫树都消失不见了?更有人臆测,说张继所记述的不是枫香,而是同样冬季叶会变红的乌桕。害的苏州市当局在寒山寺附近的运河边种满了乌桕树。
 
张继这首诗的诗题叫「枫桥夜泊」,就告诉我们,诗篇的背景是晚上。和夜晚相关的诗句内容包括:第一,「月落乌啼霜满天」,虽然月落不一定是晚上,但能看到月落一定是傍晚以后;第二,「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渔火,是当地居民点上的灯火或渔船上的灯火,也表示天色已暗;第三,「夜半钟声到客船」,意思是说寒山寺夜半的钟声划破宁静的夜色,清晰的传到张继乘坐的船上,说明张继的坐船经过寒山寺时已经是夜晚。这些「枫桥夜泊」、「渔火」、「夜半钟声」等词句,都显示本首诗是在描述寒山寺附近夜幕低垂的夜晚景观,除了远处灯火和水中灯光的倒影,在客船上是看不到四周景物的,当然也看不到任何树,假如寒山寺附近有枫树也不会出现在本首诗的诗句中。除非当年寒山寺设置有一座类似现代聚光照明用的强力探照灯照着枫树,或张继具备能夜视的特异功能,在暗黑的运河岸能欣赏到枫香,「江枫」才可能是江边的枫树,况且运河也不能称作「江」。本诗的精髓在「月落乌啼」和「夜半钟声」等寒山寺周边的听觉的感受,视觉的飨宴只有「江枫渔火」而已,因此,「江枫」解成「江边的枫」是站不住脚的。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郊,有运河通过寺前。寒山寺附近,自古以来在运河上建有跨运河的桥,让居住在运河两岸的人可以通行,有「枫桥」和「江村桥」。寒山寺「江村桥」的对岸有一个村落,称作「江枫村」,说明张继诗所说的「江枫」不是江边的枫,而是地名「江枫村」,所以目前在当地见不到一棵枫树。「江枫渔火」是指江枫村边的灯火都亮起来的意思。有人说江枫村是因为张继的诗中的「枫树」而命名的,这首诗出名以后,后世的人才叫此地为江枫村。但这个说法不成立,前面已经提到诗题《枫桥夜泊》,以及所有的诗句,都说明张继的这首诗描述的是夜景。在夜幕低垂的时候,是看不到任何树的,包括枫树和乌桕。所以结论是:《枫桥夜泊》这首诗所说的「江枫」解成是地名才合理,这个地名是「江枫村」;退一万步说,如果地名不是「江枫村」也应该是「江村桥」、「枫桥」,而绝不是运河边的枫树。


下节课我将为大家讲讲玫瑰花,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