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_蓬蒿、荆棘、杞:唐代边塞诗里的荒漠植物

22_蓬蒿、荆棘、杞:唐代边塞诗里的荒漠植物

00:00
16:09

大家好,我是潘富俊,今天我们讲讲唐代边塞诗里的荒漠植物——蓬蒿、荆棘、杞。


唐代疆域广阔,在国界交会处,常与边疆各民族发生争端。塞外地区环境条件差,民众生活困苦;中原地区环境相对优越,物质生活较为充裕。塞外民族因而想进入中原掠夺资源,中原的执政者则必须调动军队防守抵抗,以致常常发生战争。当时在边界地区,设置有边关,驻扎军队防卫,许多爱国文人自动请缨亲赴前线,随军驻守边疆。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产生许多可歌可泣的边塞诗。边塞诗是描述边境战争、军人戍边勤务、前线生活感受的诗作。诗人描写边塞的风光、戎马生活,有时也抒写戍守士兵的痛苦心情,并藉由诗文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很多边塞诗一方面表现当时社会现象和抒怀诗人心中的情感;一方面撰写边地严寒气氛,记述边疆地区的山川风貌,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唐朝的北方和西北边界、要塞处都有军队驻守,唐诗出现的较重要的边塞区在今之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甘肃的边塞区有今天水境内的秦州、今武威之凉州、通往西域门户的敦煌、今肃岷县的临洮等;新疆的边塞区有今新疆轮台县的轮台、今吐鲁番的高昌(西州),都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内蒙古的边塞区有阴山所在之丰州,此地是汉唐以来重要边塞要地;山西的边关出现在唐诗的频率很高,有唐代著名的边塞地区云州,在今日大同市、有雁门山的雁门关、今太原市的并州等。


边塞诗常描绘边塞风光、异域风情,以景入情,表达战士们的痛苦心情。最知名的王翰《凉州词》诗记述:「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征战几人回」,隐含多少生死离别和军人的辛酸疑惧。有些诗描写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写关外戍边战士对家人、故乡的离愁别绪。描写边塞广大无边、荒凉孤寂的景致,同时也写出战争的悲惨残酷。如李白《关山月》:「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也有表达将士的英雄气概、不畏边塞艰苦的精神的边塞诗,是所有边塞诗中最雄壮的一种。


边塞地区的生态特色:唐代的边塞区域均为位于黄河以北、西北的高纬度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冬季冗长而又酷寒。全年总雨量少,全区的水分蒸发量远高于实际降水量,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砂石黄土覆盖,形成本区干旱又贫瘠的土地。这种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和贫瘠浅薄的土壤环境下,植物种类少,且分布稀疏,呈植物体之间不相连续、间隔很大的开放性或称开阔植物群落。大多数植物属低矮的草本植物,乔木类植物种类和个体数绝少。本区大多属游牧区,农地很少,有些地方战争频繁,荒地、废弃地遍布,生长的植物多为生态上的先驱种(pioneer species),草本植物有蓬、蒿、白草等,咸湿地有芦苇;灌木则多黄荆、棘(酸枣)、枸杞等具刺树种。此类植物在唐诗之中,表现边塞地区的荒凉与凄清,也反映出边地战争的惨酷,隐含着在边疆保国卫民将士的寂寞、思乡情绪。


代表寒冷的植物:本区地处寒温带,生长的植物必须耐寒、耐旱,乔木种类很少,只有榆树、黄榆、油松等,另外白草是生长在沙漠南缘,是塞北地区常见的耐寒禾草。


背景在塞北地区的唐诗,所描述的松树应该是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Garr.)。油松为阳性树种,浅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不畏风雪严寒,-25℃的气温下均能生长。是中国特有树种,产东北之南部、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多组成单纯林。


白榆即榆树(Ulmuspumila L.)属榆科,是极少数能在严寒及干旱环境生长良好的阔叶树种。战国时期,北方边塞之地多植榆为围栅,称榆林塞。许多唐代的边塞地区都种榆树,「关榆」是边关的榆树。



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禾本科。白草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牧草,开花时花序呈灰白色;秋冬之际,全株干熟时,远望亦呈灰白色,自古即称为白草。分布俄罗斯、日本、中国和中亚西亚。


                                                                  白草

代表本区干旱的植物,有柽柳、黄荆、酸枣、榛子、枸杞等。


柽柳(Tamarixchinensis Lour.)又名三春柳、观音柳、红柳,柽柳科。产西北干旱地区及沙漠,是楼兰旧地和西夏故城等主要的灌木种类。根长可达几十米,可以吸到深层的地下水,还能在含盐碱0.5%-1%的盐碱地上生长,因此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耐瘠。柽柳不怕沙埋,被流沙埋住后,枝条能从沙砾中伸出,继续生长,能适应河边流沙环境。


                                                               怪柳

黄荆(Vites negundo L.),马鞭草科。在华北的干燥地区或更北、更西的塞北地区,黄荆经常与具刺的酸枣(棘)生长在一起。荒芜之地,长满黄荆与酸枣;荒城莽原,黄荆、酸枣特别多。


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Bunge)HuexChow),鼠李科。酸枣(棘)和黄荆(荆)常共同生长在华北及塞北地区的开阔地、荒废地。酸枣也常和蓬蒿类植物共同生长在荒野。


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exTrautv.),桦木科。黄土高原及塞北地区,荒废地、古迹旧径,除黄荆、酸枣外多生长榛子。


枸杞(Lycium chinensis Mill.),茄科。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枸杞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在干旱荒漠地仍能生长。常生于山坡、荒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

在空地、弃耕的荒废地,常见有沙地先期生长的植物(即先驱种,pioneer species):主要种类为飞蓬、青蒿等,代表边塞地区荒凉生境的植物。


飞蓬(Erigeronacer L.),菊科。飞蓬的枝叶散生,地上部大于基部,秋风一起,植株常连根拔起,随风滚动,谓之「转蓬」,因其「遇风则飞」的习性,所以称之为「飞蓬」。



                                                                  飞蓬


青蒿(Artemisiacarvifloia Buch.-Ham.exRoxb.),菊科。中国境内,蒿类(Artemisia)植物约有80种,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大部分种类属于荒废地。塞北地区开阔地受到干扰后,首先出现的就是蓬类、蒿类植物。塞北地区分布最多是青蒿。


                                                                  青蒿

飞蓬、青蒿生长一段时间以后,黄荆、酸枣、榛、枸杞等演替中期的灌木种类会陆续进入生长,形成另一种荒凉景观。


在兵荒马乱的边塞,代表战乱残酷、悲情的植物,有黄荆、酸枣、枸杞、榛子等:

黄土高原及塞北地区,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土地废弃不耕,如杜甫的《兵车行》所言:「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荒马乱,到处都是荒废地,生长着黄荆及枸杞。


战争过后,杜甫之《哀王孙》说:「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在长满荆棘之荆棘中窜逃多时的难民,遍体鳞伤,这是战乱的悲情和伤痛。诗中的「荆」是黄荆,「棘」是酸枣。


兵灾后边塞地区农村凋敝,千千万万的村落、荒地上,战争过后的痕迹,除了黄荆、酸枣、枸杞,还有榛子。李白《古风》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说战争之后的废弃土地不耕,多黄荆和榛子;施肩吾《冲夜行》诗:「夜行无月时,古路多荒榛。山鬼遥把火,自照不照人」,也说战地和古路多荒榛。


更惨的是,战后广阔的塞北地区,不但荒芜凄苦,荒草中还伴随着惊悚景象。如王昌龄《塞下曲》诗所载录的:「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之后,战场上蓬蒿丛中散布成堆的白骨。


也有表达征人孤独、消沉和绝望的植物:

诗人用植物来描绘塞北风光,也以植物来诉说边塞战士的凄凉心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另一首《过燕支寄杜位》诗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白草在诗中蕴含的是北地寒风下,征人的孤独、消沉苦心境。


秋冬以后的飞蓬植株干枯呈枯死状,称为「枯蓬」,诗文常用枯蓬象征荒凉凄清。寒风强劲,成群生长的飞蓬,拔根而起的飞蓬到处飞散,常散置广阔的沙漠各地成为「孤蓬」,诗文中用「秋蓬」形容劳燕分飞,以「孤蓬」表达孤独转徙的心情。历代诗文大多蓬蒿并提,蓬蒿出现之处都是荒凉场所。表现边塞征人的孤独、消沉心境,如刘长卿的诗《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以蓬和蒿的景色,表现伤心、孤寂的情绪。


唐诗的边塞诗,诗人、征人面对着严寒及干旱环境,都会心生苍凉、悲戚的情绪,也会产生思乡的愁绪。看到唐诗中,出现有松(油松)、榆、柽柳等植物,就知道诗人在描绘寒冷、干旱的塞北地区,同时会感受到悲凉的氛围。黄荆、酸枣、枸杞、榛子等灌木是塞北、黄土高原地区的耐旱植物,唐诗中用以描绘边塞战后荒芜的废耕地、村落的残破景象,用这些植物表现战乱的残酷和悲情,有时还会隐含忿怒的情绪。在空地、弃耕的荒废地生长的飞蓬、青蒿白草等,是边塞地区荒凉生境的主要植物种类。在唐诗中常用以描述边塞地区的荒凉凄清景色,令人联想到植物丛中的白骨,也想起征人的孤独、消沉和绝望心情。


说完了唐代边塞诗里的荒漠植物,下节课我为大家讲讲唐代的热带植物,以及唐代诗人被贬与《全唐诗》里的热带植物有什么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