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集《为政篇2.4-3》以理性主导人生

第23集《为政篇2.4-3》以理性主导人生

00:00
10:2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以理性主导人生。


我们这一集要介绍孔子自传里面的第三句话:四十而不惑。


孔子三十而立,在当时鲁国,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知礼、行礼,在礼仪方面也成为人们肯定的专家。孔子并未停下脚步,他保持学习的热诚,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后来,乡亲们在谈到他的时候会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罕9.2)连他的学生子贡也对此津津乐道,说:老师是多学而识(zhì)之。就是博学多闻又能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卫灵公篇15.3)


因此,任何人听到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时,大概都不会觉得意外。虽不觉得意外,但还是感到好奇,想知道如何算是不惑


简单说来,人间过去发生的事,只要有资料记载的,你去请教孔子,他都能为你解答,你称他为问不倒的孔夫子,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因此,关于孔子的不惑,我们有三点观察。


第一点,是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有所了解。


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记载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孔子47岁的时候,鲁国大夫季桓子挖井,挖出一个瓦罐,里面有一物长得像,季桓子派人向孔子请教的时候,故意说挖出来的东西长得像。孔子说:应该长得像羊,因为土中的怪物称为羵(fén)羊。”“羵羊就是雌雄未分之羊。


后来,在他58岁的时候,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攻陷了会(guì)稽城,在拆除城墙时挖出一节很长的人骨,居然装满了一辆车。吴王派使者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在夏禹的时候,他曾召集诸侯于会稽山,防风氏最后才到,禹下令处死他,当时就有人说,防风氏的一节骨头就可以装满一辆车。那么,防风氏到底有多高呢?孔子就进一步解释:古代最短的人,用今天的算法是69公分,而最高大的人呢?是他的10倍,690公分。


第三件事,也发生在孔子58岁的时候,当时有一只大鸟中箭受伤,落于陈国。箭是楛(hù)木杆做的,箭头是石头做的,光箭头就有41.4公分那么长。陈国的国君陈湣(mǐn)公,就派使者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出一段历史,他说:这是东北方肃慎氏所制的箭,在周武王的时候,肃慎氏进贡一批箭,武王送了一些给陈国。陈湣公后来果然在朝廷的旧仓库里面找到了这样的箭。


这些听起来,是古史、传说或甚至有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孔子居然知道!人间之事,难不倒他,孔子确实没有什么迷惑了。


第二点,我们看到孔子的不惑表现在教学与问答上。


一个人充分了解古代或过去发生的事,可以获得博学多闻的美誉,但他也可能只是像个两脚书橱,甚至食古不化。孔子并非如此,他向来主张学习与思考并重,所以他的不惑还表现在面对当下的问题上。


譬如弟子问孝,孔子对弟子的回答各有不同:看到有贵族背景的,就劝他在孝顺时要合乎礼仪的规定;看到平民子弟,就提醒他们要有尊敬的心与关爱之情。同时,他也谈到基本原则,在父母可能犯错时,要委婉劝阻。另外,弟子问,弟子问的地方也有不少,孔子也都因材施教,让弟子解惑。这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


事实上,在子贡看来,孔子是多学而识(zhì),但孔子当面提醒子贡:不是这样的,我是一以贯之。也就是所学的一切,形成了一个系统(〈卫灵公15.3)。若非如此,怎能随时、随处、随人提问,而孔子皆立即回答的恰如其分呢?教导弟子时,孔子循循善诱,又能随机点拨,我们将来会看到更多的例子。


研究经典时,孔子领悟力高,善于把握重点。我们看过他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描写《诗经》,说:思无邪。也就是完全出于真情”(〈为政2.2)。当鲁定公问孔子:有没有一言足以兴邦?孔子答以七个字:为君难,为臣不易。”(〈子路13.15)


君臣负责治理百姓,当然要兢兢业业!这七个字正是整部《尚书》的用意所在。


另外,他说,在好好研究《易经》之后,希望 “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易经》教人在变化时,与时具进,把握自强不息的契机,修养德行、能力与智慧。如果你记得无大过矣四字,学习《易经》,又怎么会陷于迷信的困境呢?


说的落实一些,孔子的不惑表现于开放心胸,没有成见,但又善于推理上,这一点在问答之间显露出来了。


在《论语子罕篇9.8》,孔子说:有一次,有个纯朴的乡下人来问他问题,他只是就这个问题的正反两面详细推敲,然后找到了答案。人生许多问题,都要提问者自己反复琢磨,才能找到答案,像孔子这样的老师,懂得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他自己应该是不惑了。


另外,还有第三点观察。


我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就是如何着手修养,可以使自己做到不惑


在《论语颜渊篇》,有两位学生提问:如何分辨迷惑?第一位是子张,他这么问。孔子说:喜爱一个人,希望他活久一点;厌恶他的时候,又希望他早些死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样就是迷惑。”(〈颜渊12.10)第二位同学是樊迟,孔子回答他: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吗?”(〈颜渊12.21)


孔子的回答十分生动,并且发人深省。像以及愤怒,都是情绪,我们往往在情绪冲动时,对一个人又爱又恨,爱他时,希望他长命百岁;恨他时,又希望他快快死去。同时,愤怒时,更容易失去理智,忘记了当下处境,也没有考虑父母的安危,事后冷静下来,恐怕只剩下后悔了。由此看来,要想认清迷惑,并且化解迷惑造成的困扰,首要之务,是减少情绪的作用,这样的修养是不容易的。


英国18世纪,有一位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他说:理性是情绪的奴隶。你想想看:世间之人,谁没有优点缺点?但是,你喜欢一个人,就往他的优点去想,反之,就专想他的缺点;如此一来,你心目中的好人,做了坏事,或者坏人做了好事,你不觉得困惑吗?


《大学》这本书说过:好(hào)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xiǎn)矣。意思是:喜欢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优点,这在天下能做到的人是很少的。


那么,你想做到不惑吗?请从调节情感并以理性主导生活开始。


孔子在《论语》中,两度提到(zhì)者不惑”(〈子罕9.29〉;〈宪问14.28),因此,当他说自己四十而不惑时,应该在心中有了自信,可以成为智者了。不过,真正的智者不只是可以了解人间过去的事,回答当下的各种问题,并且化解情绪造成的困扰,他还要追问:人生的意义何在?


孔子的做法是下学而上达,就是: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那又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下一集的主题是:契机在于知天命。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蒙以养正YJ

    真正的智者不只是可以了解人间过去的事,回答当下的各种问题,并且化解情绪造成的困扰,他还要追问:人生的意义何在?

  • 听友376468418

    “四十而不惑”。孔子博学多闻,40岁时“不惑”表现在他有开放的心胸,没有成见,能调节好情绪,以理性主导人生。

  • J之大盗

    我解惑的秘诀-认因果,凡是事来时,拿因果二字找平就能化禀性。谢谢老师

  • 知和合

    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