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为政以德的效果。
我们要介绍《论语‧为政篇》的第1章,原文是: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表面看来这一章的意思既清楚又简单,但它背后的道理却十分深刻。说它清楚,是指孔子主张以德行来治理国家;说它简单,是指孔子使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他说:“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我们先解释这个比喻:“北辰”,是北极星。现在天文学的观察比较精准,认为北极星并非不动的,但是在孔子当时对北极星的认识是:它本身完全不动,其他的星辰就以它为中心环绕着它而展布及运行。
儒家,从孔子开始对自然界的观察,主要是看它与人有何关系,进而以它为比喻,用来说明人间的情况,本章就是一个例子。他如果直接说:“为政以德,天下就安定了。”我们听了会觉得既遥远又抽象,因为孔子当时是春秋时代晚期,天下大乱。你如果举古代的尧舜为例,不是太遥远了吗?你如果把它当成一种理想来说,不是太抽象了吗?因此,以“北辰”来比喻“为政以德”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至少就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不错的。
接着,要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孔子的话在历史上可以找到验证吗?第二、孔子的观点与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何不同?第三、孔子这句话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先谈第一个问题:孔子确实想在历史上找到验证。
由于《论语》这本书的内容,在编排上并没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也缺少严谨的逻辑的安排,所以我们在必要的时候会把出现在不同篇的材料,合并来看。譬如,看到“为政以德”这一章,一定不能忽略〈卫灵公篇〉的一章(第5章),它的内容是,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的意思是:“无所事事而治好天下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以端庄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罢了。”
本章与这一章,合并来看,可知孔子认为在历史上,舜是“无为而治”的代表。而舜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恭己正南面”,才可以像“北辰”一样什么都没做,而这正是“为政以德”。
再看第二个问题:老子的“无为而治”与此有何不同呢?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所谓的“道”:是指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一切由道而来又回归于道。现在,人的世界陷入天下大乱,老子认为问题出在何处呢?出在人的认知有了偏差,欲望也随之放大,人人都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最后出现了竞争、斗争与战争。
那么,要如何化解这个难题呢?老子认为答案是: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或什么都不做,而是“无心而为”,不要有特定的欲望或刻意的目的,让一切顺其自然。譬如你看天地万物的变化与发展,哪有什么欲望或目的呢?一切不都是好好的?像生态平衡、食物链都有它的规律啊!结果就是老子(《道德经37》)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没有做什么事,而一切都做好了。
那么,人的世界应该如何?说的具体一些,就是“上无为而下有为”。在上的领导如果知人善任,可以用人唯才又能分层负责,那么他就可以“无为”了,而让各级官员去“有为”。这样的领导,他的特色在于智慧觉悟,进而明白道之无为,又能了解臣民的需求,他不必考虑自己是否有德行的问题。
所以,对政治领导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所需要的是“智慧”;儒家的无为而治所需要的是“德行”。
我们分辨了儒家与道家,对“无为而治”的不同看法之后,就要探讨第三个问题了,那就是:孔子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道理?也就是孔子凭什么认为“为政以德”就可以“无为而治”呢?
首先,在上位者以德行来治理百姓,既然是以德行来治理,就不是真正的“无为”。他既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努力修德;也不是“无心而为”,而是真心希望百姓幸福。这里可以参考《论语‧泰伯篇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yù)焉。”意思是:“真是崇高啊!舜与禹拥有天下而不刻意去统治。”这里所谓的“不刻意去统治”,应该也是知人善任,由百官分层负责。
我们就以舜、禹二人为例:当舜做天子的时候,禹负责治理洪水,舜为君,禹为臣。舜可以“无为”,禹呢?他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篇上》),累得中风,半身偏枯。如果君跟臣一起无为,那么百姓面对天灾该怎么办呢?这样看来,“为政以德”也不可没有智慧!孔子这里重视的是一个大原则:就是在上位者以德行来治理,天下臣民、所有百姓,都会各自就定位,然后一切都上轨道了,天下也自然治好了。
问题是,为什么“德行”有如此神奇的号召力呢?这就涉及根本的信念,也就是孔子相信人性是“向善”的!所以,只要统治者行善,百姓的“向善”之性自然就会被引发出来朝着统治者看齐。统治者有如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子上,其他的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列开来而依序运行。
试问:如果人性不是向善的,如何可能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人性不是向善的,凭什么说“为政以德”就可以“无为而治”?关于孔子对人性的信念,我们在后续的《论语》各章相关之处,会一一指出。
这里要先补充一点,就是肯定人性向善,并不表示忽略人性也有缺点与弱点;并不表示可以疏忽政治与教育的必要作为与改革。这些也是我们后续会做说明的!
这是这一集主要的内容:我们学会了“为政以德”以及“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
下一集的主题是:《诗经》重真实情感。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为政者要有德行,要做出表率的
为政以德立足于人性向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主张在上位者如果是以德行来治理国家,他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人如星辰一般环绕着他而展布。并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效果,其前提条件是人性向善。在2500年之后,“以德治国”,现如今也依然还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理想国。
为政以德,什么是德或德是什么
无为而治在陌生人身上比较好用,双方敞开心扉,一方连接对方可以释放对方的情绪。心轮共振或是零极限中那个夏威夷咒语的作用。根本的避免战争的方式打开心扉,争论不会在心中停留,可能体会他人之苦。学会自我释放情绪,不好的情绪是心脏的死亡细胞,泪水会冲刷掉死亡细胞使之更新(正知正觉情况下)
德是爱人爱物的良心,是和他人的性,可以立德,德是性中阳光,人间的福气,博爱才是真仁德。世上万物都是天生的,吃天的饭,给天做活。天命是德,人各有天命,居官的以国家为天命,天命是有增有减的,故必时时谨慎。谢谢老师
傅老师的眼镜好厉害。安贫乐道
对政治领导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所需要的是“智慧”;儒家的无为而治所需要的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