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新年好!欢欢喜喜迎兔年,万事如意平安年,崇贤馆李克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元日》,寥寥二十八个字,就提到了当时人们过年的三个习俗,也就是放爆竹、饮屠苏、挂桃符。
说到爆竹,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竹竿,等它爆裂的时候,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个说法流传得非常广,说有一个怪物,叫年兽,又叫夕,每逢年终岁尾,就会进村儿扫荡一番,把人们一年来的辛苦收成吃个精光,还会伤人性命。于是有人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利用烧竹子产生的爆裂声吓跑年兽,所以年终那一天就叫做除夕。南北朝末期,有个叫宗懔的官员,有一部记录荆州民俗的笔记《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的时候,“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先在院子门口燃放爆竹,来驱避“山臊恶鬼”。“山臊”是什么呢?成书时间比《荆楚岁时记》更早一些的志怪小说集《神异经》里有个故事,说西方深山中有一种叫山魈的野兽,不怕人,还会把一些疾病传染给人,人们就把竹子点燃,再挂起来,可以吓跑山魈。山臊,就是山魈。其实现在还真有一种野生动物叫山魈,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猴子,体型非常大,犬齿发达,长得很吓人。中国古书上说的“山魈”,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魈,大概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灵长类动物。总之,年兽的传说,也许就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希望利用爆裂声和烟火气驱散山里的瘴疬瘟疫,祈求健康平安。
说到辟邪,我再补充一个过年相关的民俗知识,那就是“压岁钱”。其实啊,“岁”应该写成“鬼鬼祟祟”的“祟”,这个“祟”指的是山神制造的灾祸。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压胜”的巫术,“压”也写作“厌”,不过还是读作“压”。这种巫术用于诅咒自己所厌恶的人,或者用于辟邪除恶。比如北宋时期出土了一个战国后期的秦国石刻,叫《诅楚文》,读过《史记》就会知道,当时楚国是秦国的死对头,所以秦国找来了方士,用巫术诅咒楚国,就写了这篇《诅楚文》。楚国被秦国害得很惨,所以非常痛恨秦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国灭亡以后,有人诅咒秦国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会灭掉秦国。到了汉朝,出现了一种“压胜钱”,它铸造成铜钱的形状,却不用于流通,因为上面写着“天下太平”“千秋万岁”“去殃除凶”“长命富贵”“福禄寿昌”等吉祥语,还装饰有龙凤、龟蛇、星斗等图案,佩戴在身上,用来辟邪祈福。因为“压胜”就是压制鬼祟,所以又叫“压祟钱”。
到了唐朝,宫中有“春日散钱”的习俗。唐末五代的王仁裕写了一本名为《开元天宝遗事》的野史笔记,书中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嫔妃,每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立春那一天,宫中嫔妃三五结队,互相扔钱玩儿,真可谓挥金如土啊!“春日散钱”的风俗,一般是由年长者散钱给年幼者,尊贵者赏钱给位卑者,其中有出钱换取青春,祈求健康长寿的寓意。无论是汉代的“压胜钱”,还是唐代的“春日散钱”,最初都流行于上层社会。北宋以后,这两种习俗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又逐渐合并为今天的压岁钱风俗,也增加了为幼儿镇邪祛病的寓意。而散钱的日子,也从立春改为正月初一。最初的压祟钱,并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只是一种佩饰。
明清以后,大人通常是把铜钱用彩线穿起来分给孩子,清朝的吴曼云写了一首诗《压岁钱》,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这一风俗:“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用来买爆竹、糖果、玩具,可以在除夕玩个通宵。至此,压岁钱也从辟邪祈福,变得更具实用性和娱乐性了。
爆竹的发展也是这个脉络。到了唐朝,火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火药什戏烟火”,可以呈现多种造型。后来发展成为极其壮观的“架子烟火”,直到明清,都是过年期间宫廷娱乐的重头戏。还有人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称之为“爆仗”,后来就说成了“炮仗”。那么这个炮字是怎么来的呢?起初的写法是石字旁,意思是抛石机,是一种作战的器具。火字旁的读二声,就是炮制,是一种烹饪技法。后来人们看到火药装在竹筒里可以喷射火花,再联想到抛石机,就用“炮”来称呼了。到了宋代,民间广泛使用麻杆、纸筒做炮仗,还编成串来燃放,这就是“编炮”,后来就写成了“鞭炮”。成书于宋末元初的野史笔记《武林旧事》,说这种鞭炮点燃一次“连百余不绝”。烟花爆竹里的年味儿为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乐趣,祝愿大家在放鞭炮的快乐之余,也要注意安全。
前排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