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毛佩琦,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和《汉书》的体例,也基本上按照《史记》《汉书》所列的那些篇目来叙述历史,
《后汉书》有很多列传,把很多相同时间、同一个事件所涉及的人物的传记放在一块。大家看这一个人的传记,再看这几个人的传记,都是这一个时期的事,就容易把这个历史场景复原。看一个人,想到他周围的人,把这几个人看清楚了,然后这个事件和历史就复原了,就是从类列传。
列传有的时候也不受时间限制,就是同一类人物:政治人物,经济人物,包括所谓技术、技艺人物放在一起。
中国的历史,它是经世致用之学,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人写历史、读历史都是为了经世致用的,所谓以史为镜,所谓学史明志,都是为了用的,并不是空洞的历史。
史官在写历史的时候,也不是说要简单地记录一部历史,给你弄个编年账放在那儿。他要表达他的观点的,他要通过历史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主张,他要表达这些东西的。怎么表达?一个人一生几十年,他做了很多事,你写他什么呢?当然写重要的事,重要的事之中重点要解剖什么事呢?哪些事情值得说?哪些事情不值得说?哪些事情对我们产生影响。写作者都是有选择的,就是在叙述事件和人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选择。
但是还不够,历史学家常常直接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司马迁开创了这个做法。司马迁在很多篇目之后有一个发明,写作“太史公曰”。比如说写了《孔子世家》,把孔子传都写完了,最后“太史公曰”,说了一大段他对孔子的想法。
《汉书》《后汉书》也采用这种办法,但是它们不叫做“太史公曰”了,叫做“赞”。《后汉书》的赞语是作者用力最多的地方,《后汉书》在写作赞语的时候,并不是说空话套话,而是有针对性的、有思考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在赞语上是下了功夫的。
《后汉书》的作者是范晔,这个范晔在历史记载当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他很重视东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特别注重当时的海外交通,这是很多人没有的。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就是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现在我们说是欧洲地盘了。这是中西历史关系上的一件大事。《西域传》当中就叙述了大秦社会的繁庶,说“立屯田于膏腴之野,邮置于要害之路。”说当时他们的国家怎么管理,特别讲到大秦的国家制度。这个不得了啊!中国人关注外国的政治制度,我们知道是在清朝末年,说西方的人怎么搞,他们的制度是什么样子。
当时他(范晔)讲到大秦的制度,说“国无常人,皆简立贤者。”这怎么理解啊?说国家的统治者和治理者,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老是那几个人,你的家族或者亲信,“皆简立贤者”,都是选拔那些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故国有灾异,即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说如果国家发生大事,或者是需要做什么事情,我们可以重新选拔管理事务的人。“受放者是甘黜不怨”,遇见大事了,你不能干,好,请你让贤,我再选拔能干的。这个被罢黜的人,不怨,也没什么意见,觉得很正常。能者上,不能者让位。
范晔还用了自己的表述方法,他说“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他这个“将”,就是大人物、大官,他讲的“置三十六将”,就是请很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一起,开会讨论国事。这就跟我们东方的传统不一样。东方传统,天子一言,大家就执行好了。所以范晔眼界开阔,思路敏敏。在这个时候,能注意到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们的差别,而且抓住了不同政治制度的核心,能够把它介绍到中国来。这样的史家,高屋建瓴。须知这是2,000多年以前,后来2,000多年以后,中国人才开了窍,学习或者是借鉴,或者是批判外国的制度。
我们读史,才能常常在这种细微之处见到先人的那种智慧,那种高远和博大。我们有的时候一呵而过,但是我们仔细一看,发现字里行间,这是一个大事啊,中西交流的大事。当时东西方之间隔山隔海,交流多困难哪。不像现在,一个手机,微信过去了,有网络,传过去了。那时候,上哪一走一年半载,走到目的地。可是范晔抓住了这种本质的差别,把它介绍到我们中国来。这些人了不起,所以可以喝一杯。《汉书》可以下酒,《后汉书》都有这样的特质。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专业的专家团队讲《二十四史》,感谢老师们
非常好👍爱听
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历史,上学的时候没觉得这么有意思,可能那时是为了考试。
时间太短了,应该二十分钟
大师讲解的细致入微,喜欢
希望你可以听进去
这样浮光掠影说一下,算什么大师课?
听当年明月的前辈,老师讲课,真是爽呀。
跟着老师听经典,收获满满
老师讲得鞭辟入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