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课
《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五)
大家好,我是邵鑫,我们接着来讲《管晏列传》。
晏婴是多么礼贤下士,那他没有想到的是什么呢?他没有想到的是:“弗谢,入闺”,就是越石父根本没有对他道谢,就跟着他回了家。这越石父竟然不表示感谢?!人家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而且这么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骖马都卖了来救你,他没有表示感谢。这个地方就留下了一个小悬念。
为什么呢?后面又说:“久之,越石父请绝。”又过了一段时间,越石父跟晏婴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再见、告辞,我要走了,我们以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这叫“请绝”。
一般人碰到这么一个情况会什么反应?一定是指他鼻子大骂:“你个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东西”,肯定就这么骂他了。但是你看晏子的反应是什么呢?叫作“攫然”,“戄”就是很恐慌,晏婴很恐慌,他“摄衣冠谢曰”,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整理好,恭恭敬敬地道歉说:“我肯定哪里做错了,你告诉我哪错了。”
“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他说:“哪怕我这个人没什么能耐、本事、品德,但是我毕竟也是把你从厄运当中,把你从危难当中救出来了,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离我而去呢?难道是我哪里错了吗?”
“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那越石父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并不是像你想的这样的,我听说真正的君子,对于那些不懂自己的人,他是不会提要求的,而对于那些懂自己的人,他才会真正地去提要求。”
所以“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他说:“我以前被人关在监狱里,那是别人不懂我,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是个有才能的人,所以他们怎么对我不好,我都不生他们的气,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懂我的人。”
“但是你‘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就是你既然把我救出来,我理解的就是你懂我,你是我的知己,但是‘知己而无礼’,你既然知道我是个有本事的人,你为什么对我还是这样不讲礼数呢?”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中间其实省略了一些细节,省略的细节是什么?就是晏婴把越石父救回家之后,他觉得自己对越石父有功劳,所以不自觉地就有点飘,对越石父讲话的时候,可能就有点不太尊重。所以越石父就表示“我要走了”。
晏婴就说:“你看我好心好意救出你来,你为什么要走?”越石父就说:“如果你不了解我,不懂我,我对你没有要求。如果你真的了解我、懂我,希望你像一个真正的知己一样,以礼相待。”
讲完这个之后,他就说:“固不如在缧绁之中”,“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你还不如把我放回去,我还自在一点。”“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这个时候就明白自己的错误了,然后就把越石父请到座上宾。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跟司马迁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我们前面讲过,司马迁下大狱的时候,他多么渴望,有人像晏婴去赎越石父一样,能把他自己赎出来。
所以他在里面极尽地歌颂晏婴的这种识人之才,也特别渴慕知己,这是《史记》的特点。就是《史记》在成书的时候,绝对不是冷冰冰地,去给你讲历史上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司马迁在写的时候,是把自己的全副经历、血肉,全部都写进去的。
包括他自己对于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都会写到《史记》里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叫它“史家之绝唱”,就是《史记》结束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作品出现了,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或者也没有这样气魄的人存在。
那讲完这个之后,司马迁又讲了一个故事,“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说晏婴成为齐国的国相之后,有一次出行,他“司机”的老婆,从门缝里头看到了自己的老公,也就是说晏婴作为齐国的国相,他是要配司机的。
那这个司机的老婆就从门口里看,一看说:“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发现她老公很嘚瑟,就是趾高气扬,觉得自己是国相的司机,放在今天就是类似于国家总理的司机,觉得是不是好厉害?在外边趾高气扬的,很得意,头抬得很高。
“既而归,其妻请去。”很有意思,说在外边显摆了一天回到家,老婆说:“离婚吧。”然后“夫问其故”,这个老公就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呀?你看看别人,我在外面走,别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多么光荣,我是我们齐国国相的司机,为什么一回家老婆要离婚?”
他的妻子就说:“晏子长不满六尺”,晏婴确实长得小,不满六尺,像个小孩;“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他的妻子说:“你看看人家,长那么点,在齐国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在诸侯国当中名声显赫,”她说,“我今天发现,他出门的时候,‘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她说:“但是我发现晏婴出门的时候,人就非常低调,总是保持着谦卑的姿态。”她说,“你再看看你,‘今子长八尺’,你倒是长得高,‘乃为人仆御’,你长这么大个个子,你给别人当保安,当司机,你比别人差多了。但是‘然子之意自以为足’,你还自己觉得自己特了不起,‘妾是以求去也’,所以我想要不跟你过了,就说你这个人认知水平太差。”
“其后夫自抑损。”就是从此以后,这个丈夫,也就是晏婴的司机,都开始变得低调了起来,“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也觉得很奇怪,“你不是一直很嘚瑟吗?怎么最近突然低调了?怎么回事?”
然后这个司机就跟他讲,说:“家里有个老婆要离婚,离婚的原因是嫌我嘚瑟。”然后晏子说:“你真棒,推荐你做大夫。”那这段故事在讲什么?大家先搞清楚,这段故事其实并不是在讲他的司机,这段故事是在讲晏婴本人,他是用别人的眼睛,别人的话来告诉你,晏婴这个人平时有多么谦卑、低调,比他的司机还低调,就是这么低调,就搞得司机老婆要离婚。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写法,你想,如果他直接写晏婴,他说晏婴特别低调,大家都觉得他特低调,这没意思。但是他怎么写呢?他说:“我跟你讲一个晏婴司机的故事,晏婴司机的老婆要跟他离婚,原因是觉得,晏婴的司机比晏婴高调多了,一反衬就把晏婴的低调写出来。”这是第一个。
那第二个,司马迁顺带手地写了一个什么?就是写出了晏婴的这种赏识人才,知人善任,而且用人不拘一格,“哪怕是个司机,只要我觉得你真的德行到了,我也继续可以推荐你做大夫。”
所以你看,这是司马迁写人的方式,所以大家在读《史记》这样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去体会司马迁的这种用心。他去写管仲,前面要先去写鲍叔牙,那为什么要去写鲍叔牙?就是为了告诉你,管仲能够有后来的成绩,离不开那个真正懂他的人,离不开那个知己。
其实你回过头来再看,晏子这个故事里面也是在讲知己,晏婴是这个车夫的知己,晏婴是前面讲到的越石父的知己。正是因为有了知己,才有了管仲、晏婴这些人,后来的功成名就。
所以其实这篇《管晏列传》里边,可以说司马迁是夹带了不少自己的私货。当然,最后司马迁会有一个单独的评价,就是“太史公曰”。“太史公曰”这个是《史记》的固定体例,每一篇传记到了最后,司马迁总会写一段自己的评价,在这里面“太史公曰”也讲到了,他对于管仲和晏婴的看法。
那在这里面,司马迁对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做出了一个解释,他说我为什么不去写管仲的治国思想?不去过多地讲晏婴的治国思想,原因是这两个人都有著作流传在后世,一个叫作《管子》,一个叫作《晏子春秋》。
当然,实际上这两本书,都是后人托作的,但是司马迁那个时候是分辨不出来的。他觉得说:“好,我们今天都有这样的书,那我们看他们的书,大概就知道他们的思想了。所以我今天这篇传记,是补一下这些人的做事风格,管仲是怎么做事的?晏婴是怎么做事的?”
他说:“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他们的书现在很好找,所以我就不讲了,书里有的你们自己去看就完了。”“论其轶事”,我今天专门讲讲他们的那些,周边八卦小消息,但是每一个周边八卦消息,其实到了背后,都是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做人特点,那这是“太史公曰”。
到后面详细地对管仲、对晏婴做出来的评价,到最后我给大家看一句,你们就能明白司马迁的用心,这一句叫什么呢?就是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他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什么意思?“如果说今天晏子还活着,哪怕让我给他当司机,我都会很开心。”
但是大家想一想,在整篇文章里面,他有没有讲到晏婴的司机,他其实讲到了。就是晏婴的司机都会受到晏婴的影响,变得低调起来,变得有德行起来,这是司机的第一条。
司机的第二条是,晏婴的司机只要真的有才、有德,都可以被晏婴举荐、赏识,所以司马迁为什么想当晏婴的司机?就是在现实当中,他好想有一个人能够像晏婴这样,去赏识他,或者在他危难的时候去解救他,像鲍叔牙一样去懂管仲,像晏婴一样去懂越石父,去懂晏婴的司机这样的一些人。
所以《管晏列传》里面,其实有司马迁自己的,很浓烈的个人情感在其中,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大家要能明白这一点。
好,关于《管晏列传》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课后思考
管仲和晏婴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知己,联想我们平时读过的书,你能想到哪些你所羡慕的君子之交呢?
〇
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