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爱听的怎么说(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文观止》,我是邵鑫,我们接着来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那接下来就说,到了这个第二天见完城北徐公,当天晚上邹忌就睡不着觉了,“暮寝而思之”,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时候邹忌的内心是很复杂的。
他在想一个什么问题呢?他不是在想为什么我没有别人帅,他想的是为什么我明明没有别人帅,却所有人都在说我更帅?他想的是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说的跟实际情况不一样呢?
后来就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他想到了,他说:“我的妻子觉得我更美,是因为她爱我,她偏爱我,所以她就觉得我更好。”也就是说这个妻子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这并不是一句谎话,这是一句真话。但是这个真话是掺杂了个人感情色彩的一种判断。
那大家想一下,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有的,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儿不嫌母丑”。就大家看自己的孩子也好,孩子看爸爸妈妈也好,永远觉得长得挺好的。但是看别人的孩子觉得这丑八怪,结果你心中的这个丑八怪,在人家自己妈妈的眼里也是个帅哥。就是因为人是受感情色彩的影响的。有时候有些人,你跟他情感比较近的时候,你喜欢他的时候,你越看他越顺眼。
同样一个人,当你讨厌他的时候,你越看他越不顺眼,会觉得这人最近怎么长这么丑?所以它里边讲到了一个很正常的,人的判断是会受到情感的影响。
所以在这里面邹忌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妻子的判断受到了她自己情感的影响,她觉得老公帅,那是因为她在心里面偏袒老公,她喜欢老公,她爱老公。所以她觉得她老公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这就是第一个结论。那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这个妻子,觉得她老公帅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妻子,讲得斩钉截铁,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就是这个妾为什么这么想?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他说:“我的小妾认为我长得这么帅,可能跟妻还不一样。”因为古代的妻和妾地位是不一样的,妾更大的程度上有点算是家里面的一个女仆,她跟这个妻的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说:“这个妾之所以觉得我好,是因为害怕我。”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害怕你的时候,并不会从内心里觉得你这个人长得帅。但是因为她害怕你,所以她不敢说你长得不帅。也就是说这个妾的心里面,并不觉得徐公没有自己的主人长得好,但是她却必须得这么说。因为她怕讲出这句话来,把自己的主人给得罪了。这就是为什么妾会“美我”,这个“美我”就是认为我更美。
那第三个客呢?客按理说不用害怕我,我又不是他的主人,我也不管着他。那第三个人他说:“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想明白外边这个客,为什么觉得我更帅?是因为他有事求我帮忙,当然就会喜欢说一些你更爱听的话。
所以在这里面三个人的态度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表面上看,他们都说城北的徐公没有邹忌美,但是每个人背后的心理,以及每个人强烈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妻是最笃定的,最强烈的。她心里面就是觉得她老公是最帅的,什么人都没有她老公好,所以她说了一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这是特别强烈。
妾其实心里面没觉得这个徐公没有自己的主人帅,但是出于对主人地位的害怕,她不敢说任何让主人不高兴的话。所以她说了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哪比得上您呢?”这是一个奉承的话,讨好的话。
第三个客,客虽然不归邹忌直接去管理,但是这个客是有求于邹忌的。求他办事,当然喜欢说一些让他开心的话。所以这个客其实有点敷衍的,让你开心一下,他说了一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没有您长得帅。”
那这个地方文章就写得非常巧妙,当然读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里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我们平时听到别人的话,未见得第一是别人的真心话,第二是符合客观情况的话。有些人会跟你讲一些话,但这些话是他们的真心话吗?不一定,尤其是当这个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当这个人害怕你的时候,他可能讲出来的话,是违心的话。
第二,哪怕是实心实意的真这么想,这个事是真的吗?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我们也要去想一想。在一开始我跟你们讲《古文观止》的时候,我说过很多时候有人说话,说的其实不是事实。大家说的是什么?可能说的是推论,可能说的是判断。比如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或者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这不是个事实,这是个判断。那判断就可能带上主观色彩,就可能有主观的感情因素干扰。
所以我们听到的很多话里面,其实是有感情干扰的。这是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可以去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怎么去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可能需要通过的是看,需要通过的是听。
但是在这里面,这个故事提醒你,你看到的东西未必是真的,你听到的东西未必是真的,我们可能要去仔细地思考一下。
我记得之前,黑泽明拍过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叫《罗生门》,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一个小说,那个小说叫《竹林中》。当然后来改编成了《罗生门》,那里边讲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讲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就是发生了一桩凶杀案,最后你会发现那个砍柴的讲的,那个武士讲的,那个妻子讲的,那个强盗讲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故事,到底谁是凶手?实际上凶手只有一个,但是为什么每个人讲出来,感觉都是合理的?原因就是每个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都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判断。
当我讲这个事,事实会让别人觉得我是个胆小鬼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地把这个地方改掉。讲一个让大家觉得我很勇敢的,这样的故事。比如说我是个樵夫,其实我贪财了,我偷了点东西,但是我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要刻意地把这个地方回避过去。
所以这是《罗生门》那个电影讲得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其实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邹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别人讲出来的这个话,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很可能是带了他自己的主观情绪和目的的。
那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那就是不要只是去听,听了就信,而是要去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永远要记住那些特别动听的话,很可能是会害你的,因为它会让你觉得你特别好。有求于你的人,害怕你的人,偏爱你的人,永远讲的是动听的话,那这些话会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缺点。
所以接下来,邹忌就要去劝齐王了。这个故事后面就讲到了,邹忌入朝见威王,我们来看这段他怎么说?“于是入朝见威王曰”邹忌这个时候就直接去面见齐威王了,他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当然在这句话之前,我们也可以想想,邹忌一定讲了这个事的前因后果。
“我一天早上起来照镜子,然后觉得自己美呆了,结果发现没有人家帅。”这个前因后果就没有必要在文章里再次重复一遍了,这就是写文章的时候该跳过的,该省略的就要省略过去。
“我确实知道我没有徐公长得帅。”但是“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因为我身边的人,有的人偏袒我、偏爱我,有的人是害怕我,有的人是求我办事的,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城北的徐公长得更好。”
这个事想一想很可怕,为什么呢?当有人爱你的时候,有人怕你的时候,有人求你办事的时候,你能连自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己长什么样更确定的事吗?没有了。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时候,你连自己长什么样你都不知道,
他说:“我想一想这个事情很可怕。”然后就开始推论了。“今齐地方千里”,他说:“现在我们齐国地盘非常大,方圆千里。百二十城,我们的城池也特别多,我邹忌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夫,我跟你齐王相比差得老远了,”他说,“您‘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你整个的朝廷后宫,你身边的近臣心腹,谁不是爱你的人?谁不是真心为你好、对你好的人?这么多人都爱你。”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整个朝廷上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怕你,你手里有他们的生死,你掌握了他们的生杀大权。
第三,“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我们整个齐国国内,谁能没有求于您呢,你是发布政策的人,你是发布命令的人,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求您办事,都希望有求于你,”他说:“这样的话,‘王之蔽甚矣’。”他说:“你被骗惨了!你看我就这么一个人爱我,一个人怕我,一个人有求于我,我都不知道自己长啥样了。现在全国人民都爱你,全国人民都怕你,全国人民都有求于你,你还知道啥?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知道的一切消息都是假的!”
所以你看这是邹忌很厉害的地方,邹忌通过这个事去劝齐威王,他说:“你要当心你听到的那些好话,那些好话很可能全是假的,你身边人跟你讲的好话,就是真的吗?”他们也许觉得是真的,我心里真的这么想,但是不好意思,就像我的妻子讲我一样,带上了自己的偏见。
朝廷之臣跟你讲的话都是真的吗?你手里捏了他们的生杀大权,你一句话就可以要他们的命,他们敢说一句你不爱听的吗?
全国人民谁讲的是真话,所有人都有求于你,万一你哪天不高兴呢?他说:“你还能听到什么真话呢?” “王之蔽甚矣”,“你被骗得太惨了!”
讲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就是邹忌早上起来照镜子,见城北徐公这个事,到底是真实发生了的?还是邹忌的一个理由和借口?
就是说前面那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发生了,然后邹忌想明白了,然后去劝齐王?还是说邹忌为了劝齐王,编出来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那我个人的判断,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它一上来先讲了邹忌遇到了什么事,而不是先讲邹忌去见齐王。然后在邹忌的话里面说:“有一天,我早上起来照镜子的时候,怎么怎么着。”这就是一段话术了。
但是如果在《战国策》当中直接告诉你说“邹忌有一天怎么样”,那其实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那如果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邹忌去见齐王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以判断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大智慧的人,可以举一反三,可以管中窥豹,从一个小的事情上看到一个大的治国道理,当然这个也是跟邹忌人设相符的。
因为我一上来跟大家讲过,邹忌出名,邹忌被齐王重用,是一开始从弹琴这件小事,去讲治国的大道理,所以我们也知道,邹忌是特别擅长挖掘身边小事情,从小事情告诉你大道理的这样的一个人。
那我们今天这个标题,有一个说法叫作“不爱听的怎么劝”,就是有些话别人不爱听你该怎么说?其实邹忌的方法,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那就是你不要上去就是大道理,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讲?你从身边的这些小事开始说起,当然这个需要你对身边小事永远保持着观察,保持着思考。
我们今天有很多人说,让我讲个对什么事的一个看法,我觉得我特别没得说。你为什么没得说呢?就是你的读书太少,思考太少,这是第一。
第二是体验生活不够,生活当中其实很多的小事情,值得我们去留心、观察、体验、思考,小事情的背后往往是有大道理的,这个也是符合道家的观点,道家说“道无处不在”。庄子说:“哪个地方都有道,厕所里都有道。”就是背后规律是统一的,大道是至简的。
那邹忌这样的做法,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留心身边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回过头来反思,提炼出人生的道理,甚至可以作用于治国。
那大家想一想,比如说我们自己的身边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小事。比方说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但是我们仔细地想一想,这个期望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第一永远只有一个,不可能是每一个孩子。
我记得以前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是中游以上的,就是平均水平以上的请举手。百分之九十多的人举起了手。但是我们知道中游只有百分之五十,这就是一个感情的偏见。
那这个事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倒逼自己去思考一下,就是我们对自己孩子的预期是不是正确的?所以这就是我们读到这个《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段,我觉得可以去思考的问题。
好,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I’m going back to the gym and I have a couple
这篇的讲解内容跟文字不符,仍是第一节
Oops sorry
太棒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