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一)

【古人智慧】《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一)

00:00
14:11

第五十一课

《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一)

篇目简介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为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抓住其特点,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御者的故事,娓娓动人,于细微处见精神。

篇目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完整讲稿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文观止》,我是邵鑫,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一篇出自《史记》,它的名字叫作《管晏列传》。这里面的“管晏”是指两个人:一个人是“管”,管仲;还有一位是“晏”,晏婴。

这两个人其实大家都不陌生,他们的名气都非常大。管仲当年在《论语》当中,其实孔子多次提到过他,当然,孔子对管仲是有褒有贬的。对他的褒,就是说管仲这个人,直接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当年辅佐齐桓公匡扶天下的话,恐怕孔子那个时候就已经变成野蛮人了,叫作:“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孔子对管仲功劳的极大赞扬。

但是另外一点就是,孔子觉得管仲这个人有很多毛病。比如说孔子认为管仲的气量很小,而且他觉得管仲做事情比较贪,就是他自己比较讲究奢华,讲究排场。所以孔子对他也颇有微词。

那么另外一位是晏婴,晏婴的话大家也比较熟悉。比如说我们可能很早就知道,晏婴的《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包括还有一些流传,叫“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等等。

那为什么司马迁会把管仲和晏婴两个相隔大概一百年的人,放到一起去写,列同一个传呢?那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既然《古文观止》,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到了《史记》的篇目,那在这里多谈两句《史记》。

《史记》这本书我是非常喜欢的,那这本书跟其他的一些历史书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史实的作品,司马迁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融入了自己非常多个人见解和个人情感。

所以鲁迅在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时候,有一句话叫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这本书,既有它的史学性,也有它的文学性。

史学可能更多是讲历史上的事件,并且品评历史的得失。但是文学性当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评判,所以《管晏列传》这篇文章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这是司马迁很多文章的特点,评价两极分化。

认为它特别好的一点,大家往往是站在文章本身的角度,觉得司马迁太会写了,可能寥寥数笔,仅仅几件小事情,就能够勾勒出一个人大概的神韵。

那对司马迁评价比较低的人,可能就会认为说:“你一个写历史的,干嘛要掺杂自己这么多个人的看法、情感。”

包括甚至在近代梁启超也曾经点评说:“像管仲,像晏婴这么两位大政治家,你如果真的要给他们写传,难道不应该好好地写一写他们平时是怎么去帮助这个国君治理国家,他们有哪些政策等等吗?”

但司马迁并没有这么写,他反而写了很多看起来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小事。那为什么司马迁会这么写呢?我们今天就详细地来读一读这篇《管晏列传》。

首先《管晏列传》它一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讲管仲大概的事情;第二个部分讲的是晏婴相关的事情;第三个部分是太史公司马迁对这两个人的评价。

那么我们先来进入管仲的这个部分。在写《管仲列传》的时候,也有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一点。就是它一上来,表面上打着管仲的旗号,但是写得更多的是另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鲍叔牙”,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原文是怎么说的。

它说:“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这是在说管仲的名叫“夷吾”,历史上叫“夷吾”这个名的人,名人还是有几个的。比如说我们之前讲过的,晋国公子夷吾后来即位就是晋惠公,在吴国也有一个“夷吾”,后来也做了吴国的国君,那管仲他的名也叫“夷吾”,只不过他的字叫“仲”。

“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这个鲍叔牙就是管仲的发小,两个人打小就很熟,非常了解。那鲍叔牙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误以为叫“龅牙叔”,不是的,“叔牙”这个“叔”是他的排行,“牙”是他的字。

所以这个“鲍叔知其贤”就是说:“他的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后面就讲到了一系列的事情,就看起来管仲在别人看是个不靠谱的人,但是在鲍叔牙这里,他是非常理解管仲的。

司马迁讲到了管仲的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就是说:“管仲以前跟鲍叔,两个人一起出去做买卖,管仲家里比较穷,他就经常两个人在分账的时候偷奸耍滑,自己多拿一点。”

就比如说我们两个说好了,咱们出去一块赚钱,赚到了钱一人分一半。结果赚了一百块钱,管仲偷偷地藏起来八十,然后跟鲍叔牙说:“咱们今天就挣了四十块。”就是这个感觉。

“常欺鲍叔,”但是“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就是鲍叔对这件事情不当回事,他始终对管仲很好,那到底是为什么,在这里没有交代,它只是说:“鲍叔看起来不和管仲去计较”,这是第一件小事。

第二件小事就是:“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我们之前在讲《曹刿论战》那回的时候,提到过齐国内乱,就是齐相公被当时国内的大臣公孙无知给杀掉了,那公孙无知后来又被齐国国内大臣杀掉,齐国内乱。

当时襄公有两个儿子都在外边逃亡,一个人就是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去,还有一个是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去。

那逃到莒国去的公子小白,当时就带了两个很重要的大臣,一个人是鲍叔牙,还有一个叫高傒。那逃到鲁国去的公子纠,也有两个很重要的大臣,一个是管仲,还有一位叫作“召忽”。这个“召”就是我名字的那个“邵”,所以他其实是我祖先里边的一个人

那召忽和管仲当时就帮助公子纠。不过最后的争斗结局,当然大家都知道了是公子小白进入了齐国,成为了齐桓公,而且逼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相当于他认为我辅佐的这个人死掉了,那我应该跟着一起去殉职,所以这个召忽就自杀了。

但是管仲并没有自杀,管仲是被抓了起来。所以当时有很多人觉得管仲这个人怕死,就忍辱偷生这种感觉。那这是第二件事情。

文章里说:“鲍叔事公子小白”,而“管仲事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也死了,管仲就被抓了起来,“鲍叔遂进管仲”,这个“进”就是指推荐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当时齐桓公上位之后,他一度想要任命鲍叔牙,作为齐国的国相,在《国语》当中专门讲过这件事情。

然后鲍叔牙就推辞说:“这个事我干不了,”他说:“我的能力,如果在你的身边,帮你辅佐一些小事情还可以,但是如果你想要治理好齐国,我是绝对不行的,我大概有五件事情都比不上管仲。就比如说,治国比不了他,抚民比不了他,得人心比不了他,礼仪比不了他,然后忠勇,就是调动人战斗的这个激情,也比不了他。”

所以最后,在鲍叔的进谏之下,齐桓公就把管仲从一个阶下囚,直接提拔为这个国家的国相。那这当然也是鲍叔的功劳,后面就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这句话其实才是真正地在讲,管仲当了齐国的国相之后,取得多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司马迁并没有展开说,他讲这句话只是为了证明什么呢?只是为了证明,管仲之所以能有后面的,种种了不起的功绩,都是因为前面有一个鲍叔牙,作为他的知己。

所以我才说这篇文章一上来,虽然明面上讲的是管仲,但其实背地里,真正在讲的是鲍叔牙这个人。

那包括第二段,司马迁继续在写,而且是在借管仲的嘴来写鲍叔牙这个人,它说:“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意思是说:“最开始我特别穷的时候,我就曾经和鲍叔牙两个人一起做买卖。”“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那在这就解释了前面的那个问题。

前面说,管仲每次在骗鲍叔牙,但是鲍叔牙都不以为意,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他不知道吗,还是因为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那在这里借管仲自己的嘴就讲,他说:“当初,我把钱很多都分给了自己,鲍叔牙却并不觉得我这个人是个贪婪的人,他明白我的苦衷,他知道我实在是太穷了,我是为了养家逼不得已。”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他说:“我曾经帮助鲍叔牙出主意,但是在我的帮助下,他越过越惨。鲍叔牙不觉得我蠢,也不觉得我笨。”

你像放在今天,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个人给你出了个主意,说:“你去买个什么股票去。”你买完了之后基本上倾家荡产了,你估计恨死这朋友了,从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在这里边鲍叔不认为管仲笨,而是他明白,“知时有利不利也”,没有人会永远成功,没有人会永远顺利,有的时候就会碰上点背的时候。他知道这不是管仲的能力不行,而是当时运气太差。

第三件事,“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管仲说:“我曾经有多次地去侍奉别人,去想要给别人做门客,那每次都被人赶出来。”也就是说,“我曾经很多时候得不到别人的重用,鲍叔牙也不觉得是我这个人没有本事,而是他明白我不遇时,是没有人真正地赏识我。”

第四件事,“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我还曾经多次在战场上当逃兵,打架就跑,那鲍叔牙不觉得是我贪生怕死,而是他明白我家里还有个老娘,我不能死。”

那讲到这里大家想一想,管仲刚刚讲到自己的四种行为,放在我们今天,估计一般人都会嘲笑他。

第一种叫什么呢?第一种叫作“做事情有点自私自利”,我们一起做买卖,说好的六四分,结果他自己拿了七成,自己给自己多分钱。

有时候我们经常说看不起这种人,但是鲍叔牙明白不能光看表面现象,你要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干。他到底是因为贪,还是因为有苦衷?鲍叔牙就会发现说,这个人其实是有苦衷的,他并不是为了自己。

第二件事情是说,他曾经给鲍叔牙帮忙出主意,但是最后鲍叔牙很惨,那鲍叔牙也不怪他,因为他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人力能够决定的,有的时候谋事在人,但成事在天。所以他也不会去怪管仲。

第三就是管仲这个人,有的时候也不被别人看得起,但是鲍叔牙也不觉得这是管仲的问题。他也知道,有的时候美玉不一定能够被所有的人看得见。

最后就是,管仲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还曾经怕死,但是鲍叔牙知道他怕死是因为他孝顺,因为家里面有一个老娘,没有别人奉养。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鲍叔牙真是一个非常能够知人的人,而且鲍叔牙感觉并没有什么自己的小心思。也就是说,他并不求管仲任何的好处,甚至在齐桓公找到鲍叔牙的时候,他都推荐管仲去担任这个国相,而让自己退居二位。

所以后边就说:“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个故事。按理说,公子纠死了之后,你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家臣,是不是应该殉职?你应该去用自己的生命去追随你的主人。但是召忽这么做了,而管仲却并没有这么做。

很多人因此觉得管仲这个人果然怕死、无耻,不知道什么是耻辱,没有自己的节操,没有自己的气节。

但是鲍叔牙知道,管仲这是因为不修小节,管仲觉得:“我的这条命,希望做个大的事情,不能轻易地交出去。我好不容易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本领,还没有真正地得到施展。”“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这才是管仲真正觉得羞耻的事情。

好,这节课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节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29990liey

    许许多多ddd

  • 听友460367277

    插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