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四)

【古人智慧】《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四)

00:00
13:33

第五十四课

《管晏列传》:君子之交淡如水(四)


大家好,我是邵鑫,我们接着来讲《管晏列传》。

所以说“与之为取,政之宝也。”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了不起,放在今天,我们自己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去思考一下,依然是同样的道理:你想得到什么的时候,先想一想你付出了什么,你什么都不想付出,凭什么就要得到呢?

我们继续来看管仲的结局,司马迁说:“管仲富拟于公室”,这个“拟”就是比的意思,就管仲家里很有钱,非常有钱,有钱到什么地步呢?简直跟齐国的国君可以相提并论,而且“有三归”“有反坫”,这个“三归”“反坫”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有一种解释说“三归”是什么呢?说管仲有三个老婆,所以这个老婆回到家叫“归”,所以说“三归”是有三个老婆。但是我不太同意这个看法。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句话,跟整个文章之间根本是搭不上的,他这句话绝对不是为了表现管仲是个好色的人,绝对不是为了表现这个,他是告诉你说,管仲这个“三归”是有三块自己的封地,就是指管仲的家大业大,这是“三归”。

什么叫“反坫”呢?就是一般是各个诸侯之间,大家在集会的时候,中间会垒一个高台,这个东西叫“反坫”,大家敬完了酒,把酒放在上面,把一些摆的贡品放在上面。但是管仲家也有这个,而且就是在他家的堂屋里,按理说这事是有点奢侈和不合规矩的。

但是在司马迁看来,因为管仲的功劳足够大,因为他给了全国老百姓的东西足够多,所以哪怕是像他这种富可敌国的,甚至有点越了规矩的行为,“齐人不以为侈”

这个“侈”就是奢侈,齐国的人从来不怪管仲奢侈,他觉得人家管仲享受这是应该的。因为管仲的存在,使得我们这些人吃饱了肚子,不让他享受让谁享受。

所以其实把刚才那句话,“与之为取,政之宝也。”拿过来,放在管仲自己的身上也是适应的,就是因为管仲在拿之前先给了别人足够多,你像今天我们有时候也说:“我都累了一辈子了,就不能享受吗?”

你可以享受,但是先想一想,你前面给了别人多少,如果你自己在享受,别人水深火热,你说大家不反你反谁呢?这个不就是吃独食吗?但如果你说让大家都特别好,你吃得稍微多一点,这没关系,因为大家都会感激你。

所以司马迁在里面就没有批评管仲的奢侈,他说:“管仲的奢侈齐国人都没有意见,都觉得很应该,就该让他奢侈一下。”“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甚至等到管仲死了之后,他的功劳导致齐国在后世的几十年当中,都比其他国家的国力要强大,这就是管仲了不起的地方。

那到这儿为止,管仲的部分就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讲到另外一位,那就是“晏子使楚”中的晏婴。

那司马迁在讲完管仲之后,接下来就开始讲到了晏子。那怎么把这两个人连到一起,他讲了一句话叫作:“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就是在管仲之后大概一百来年,出现了晏子。那晏子就是晏婴,他也是齐国一个非常出名的大臣。

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晏子使楚”这个故事,他长得比较矮小,但是这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他甚至可以和管仲相提并论,所以司马迁也把他们两个人写到了,一篇的传记里面。

但是今天来讲晏子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晏子是我正儿八经的老乡,我们来看一下他怎么讲晏子,“晏平仲婴者”,“婴”是他的名字。我在怀疑晏婴,当时起这个名的时候,估计就是因为身材矮小,这名字叫“婴”,后来的谥号叫“平仲”,“莱之夷维人也”说是“莱”地“夷维”这个地方的人。

“夷维”是哪里呢,就是今天的山东高密,大家如果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莫言老师的家就是高密,我的家也是高密,所以我说这是我正儿八经的老乡。

“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你注意,在这里他告诉你,晏婴这个人是一个三朝老臣,齐灵公庄公,景公,他都是齐国的国相,而且“以节俭力行重于齐”,那讲到这里我们就突然发现,晏婴跟管仲两个人有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是什么呢?第一是管仲一直在侍奉齐桓公,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但是晏婴,经过了灵公、庄公、景公这三代君王。

第二是我们前面提到,管仲比较奢侈,生活比较奢靡,但是晏婴“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他非常简朴,非常省。

那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要放到一个传记里?就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你到底是从一而终地这样走,还是你历经了几代的君王,还是说你是一个生活上有些奢侈的人,或者生活上有些节俭的人,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给你的国家,给你国家里面的百姓,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我们来看后面他讲到,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这个当然讲的也是晏婴的节俭,节俭到什么地步呢?吃饭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肉。按理说,你作为一个上卿大夫,那这个肉是必然的,必备的,但是他有的时候没关系。

“妾不衣帛”,他家里面的妾,也不会去穿那些很好的布料,就是从他自己的吃饭饮食到他家人,都非常简朴,“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这里的“危言”“危行”不是危险的意思,这个“危”是正直的意思。

就是说晏婴这个人非常正直,如果君王跟他讲话,说他的事,他就非常直接地,正直地跟君王谈论,如果没有讲到他,那他就自己默默地,正直地去做,“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这也很有意思,什么叫“有道顺命”?我相信这个大家能懂,就是说如果这个国家的国君,是一个贤明的君王,他就会听从国君的命令,但是如果这个国君是一个混蛋国君,那你觉得他作为一个大臣,应该怎么办?一般人说:“那我就要抗命。”但是晏婴不是,晏婴叫作“衡命”,什么叫“衡”?“衡”就是掂量掂量,想一想。

我们今天没有所谓的君臣关系了,但是我们今天家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或者说有时候我们在学校里面,有师生关系,有没有经常听到,这个学生抱怨老师,我们那老师特别不靠谱。他讲什么我不想听,他讲什么我就想跟他对着干。

或者有时候在公司里面,我们那个上司别提了,特讨厌,他怎么怎么着?或者有的在家里边,我觉得我妈是个糊涂蛋,我妈讲的话就不能听,怎么怎么着,我每天嘲笑她。

但是晏婴的态度是什么呢?晏婴的态度是,如果你碰到一个好的上司,好的老师,好的父母,你当然要听别人的命令,但是如果你觉得他们脑袋不那么清楚,怎么办?你也别硬着顶请你衡量一下。

如果这个事,他的命令确实有危害,那你就别干,但是如果他这个话讲出来了,没那么大的毛病,最多就是让你不舒服一点,没那么大的危害,影响,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就叫“衡命”。

所以为什么晏婴可以做三朝老臣,他的这个政治智慧是很了不起的,大家看到这里,看上去轻描淡写的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感觉好像很普通,这三代里面是乱的,齐灵公刚开始是因为自己宠爱一个妃子,然后把这个妃子的孩子立为太子,把原先的太子废掉,结果导致国内开始乱了起来。

乱了之后,把这个宠妃的儿子就给干掉,齐灵公直接气得吐血身亡,也就是说齐灵公晚年的时候,齐国内宫里面是乱的,后来这个原先的太子就登基了。登基了之后就成为了庄公,结果庄公又是被崔杼给杀掉的,被他的一个大臣给杀死的,因为这个庄公做事情行为有点不检点,就被杀掉了。杀掉之后后来景公又上位。

所以其实在晏婴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很和平的年代,大家不要觉得说,他为什么能三朝老臣?因为他活得久,不是的,他在齐国当政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当中,齐国的内乱不断,但是晏婴之所以每一朝都可以作为重臣,也不是因为他会拍马屁,而是因为“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他做事情非常懂分寸,这是他的政治智慧,“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所以当时就连其他的诸侯国,都知道晏婴的名字,因为大家觉得说:“齐国听说最近乱了,是的,谁上位了,某某上位了,那谁来辅佐?晏婴。”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齐国又乱了。是的,换了一任国君,那现在谁来辅佐?晏婴。最后说,最近怎么齐国老乱,又换了一个,没错。现在谁来辅佐,晏婴。”

所以其他国家的君主都觉得这个晏婴好厉害,就不管你怎么乱,永远是晏婴。铁打的晏婴,流水的齐王这种感觉,那这是对晏婴的一个整体的论述。后面就讲到了晏婴的几件事,我们来看他的第一件事情:

司马迁说:“越石父贤”,“越石父”是一个人的名字,他说这个人很有才华,“在缧绁中”,这个“缧绁”是什么?你看这两个字都是绞丝旁,它们本来就是那种捆囚犯的黑绳,后来用来代指“监狱” 代指“囚牢”,说:“越石父这个人很有本事,但是曾经被关在了监狱里面,曾经犯了事。”

“晏子出,遭之涂”,说晏子有一次外出,驾着车马,半路上碰到这个人了,他知道这个人很有本事,于是他就想把这个人救出来。但是他是个囚犯,怎么救呢?可以花钱赎。

就在中国古代,囚犯是经常可以花钱来赎的。所以现在要赎越石父,但是晏婴前面有个铺垫,我们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节俭,家里也没什么钱,这时候他想赎越石父怎么赎的呢?

他把他的那个作为大夫的车架——“左骖”,这是最重要的一匹马,把这个骖马给解下来卖了,赎了这个越石父,这个“左骖”相当于他的马当中,掌控方向的那匹马,这是所有马群当中最聪明的那只,最重要的这只给卖了。

放在今天就是你开着一辆宝马车在路上跑,碰到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然后你需要赎了他,但是你没有钱,怎么办?把自己宝马车的轮子拆下来,就这个感觉,然后后来带着他跑回去了,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轮子的宝马车跑不了,但是没有左骖的马还是可以跑的,所以他的这个马车,就带着越石父回家了。

好,这节课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节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97388081

    想听初中语文的一些文章啦

  • 茫茫渺渺

    受教